那時鼠和貓是一對好朋友,他們約定一同到天宮去爭取當生肖,并約定到時老鼠來叫貓一同出發。可是,機靈的小老鼠想,人間的許多動物都比自己漂亮,并且還對人類有用,比如,貓念經、兔拜月、狗守屋、龍蛇治水、猴鎮山、牛馬耕田、豬羊供人食用,自己應當想個法子才能爭取到屬相。于是,在規定到天宮的那天一早,小老鼠悄悄地起來,也沒去叫貓,自個兒偷偷跳上老牛的角中藏起來,韌性最好、最勤奮的牛帶自己去上天宮去,老牛果然第一個趕到天宮大門。天亮了,四大天王剛打開大宮門,牛還沒有來得及抬蹄,小老鼠從牛角中一躍而下,直奔天宮大殿。盡管玉帝不愿意封這個小小的老鼠為生肖。可是君王口中無戲言,自己定下的規定不能更改,玉帝也只好宣布鼠為生肖之首。[1]
貓在家等了半天,不見鼠的影子,只好自己趕去天宮,由于等待老鼠耽誤了時間,等貓趕到天宮時,十二生肖的名額已排滿,沒有貓的份兒了。從此,貓恨透了老鼠,一見到就撲去咬,以泄心
中這憤,而老鼠呢,也覺得有些對不起貓朋友,見到貓就逃。直到今天貓和老鼠的還是死對頭,人們也覺得老鼠的這生肖之首來得不怎么光明正大,也對老鼠失去了好感,其他動物也疏遠了它。
于是,便離開了人和別的家禽家畜下建立了自己的家園,過著獨立自主的生活。直至今天,它們子孫也還是生活在地下。這一來反倒免去了和其他動物的糾纏、爭斗,所以鼠的家族始終昌順、繁衍不息。不管怎么說,老鼠畢竟是憑自己的機警和聰明坐上了生肖的第一把交椅。[1]
晚上11時至第二天1時(即”子時“)。這時候,老鼠膽量最壯,活動最頻繁,所以,子時同鼠搭配。
民間習俗的流傳;本來是牛率領預選黃道十二宮的動物應召晉見佛組,老鼠騎在牛背上,叩拜佛組時機靈地往前一跳,第一個被接見命名,鼠借牛威以極其不光彩的手段竊取了生肖之首。在福建晉江地區有一則故事說;因為老鼠幫助唐僧在“如來”的書庫里找到了《甲子經》并設法偷了出來,唐僧為表感激之情,便把生肖之首的重獎頒給了老鼠。 老鼠、別名耗子、子神、社君、夜磨子、家鹿、耗蟲、李太夫。生肖鼠是指大家鼠、小家鼠。老鼠在動物學分類上屬于哺乳動物綱嚙齒目。老鼠繁殖快、生命力強、種類繁多,全世界大約有1800多種,達幾十億之多。可以借助車、船遷移遠方,除南極以外全世界到處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蹤影,在中國也有170余種。 老鼠是少數與人類保持密切關系而且又非常繁盛的動物類群之一,從古至今沒有太大的變化。老鼠最大的特征就是沒有犬齒,門齒相當發達,沒有齒根,終生不斷生長,必須不斷嚙物,磨短門牙,否則就會被門牙撐開鼠嘴,不能咬吃食物而活活餓死。 老鼠天性非常的狡猾,視力敏捷,能夠爬山涉水、上樹打洞,食性很雜,凡是人愛吃的東西不管酸、甜、苦、辣老鼠都能吃。而且有很強的記憶性、拒食性。對熟悉的環境,發現稍有改變會立刻警覺,受過襲擊會長期回避此地。 老鼠是人類的天敵、磨牙打洞、危害極大;盜食種子、糧食、食物;一只老鼠一年要吃掉12公斤糧食、糟蹋40公斤糧食。老鼠啃咬樹苗、衣物、房屋、家具,在田園、堤壩打洞,危害農業、林業和水利設施,污染環境、傳播的疾病約有70多種,如:斑疹傷寒、鼠咬熱、痢疾、鼠疫,其中以鼠疫最為可怕。根據文獻記載歷史上人類死于鼠疫的人數已超過所有戰爭死亡人數的總和,所以,人們把鼠疫稱為“黑色妖魔”。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方面,人們對老鼠的認識一直是存在著很矛盾的心里。盡管老鼠是人類的天敵,但是人們對老鼠可以說是有愛、有恨,愛、恨交加。鼠咬天開的典故就是敬鼠、崇鼠的有力證明。相傳在宇宙混沌未開之際,到處一片黑暗,是一只老鼠咬開了一個口子,方使氣宇暢通、天地始分、化生萬物。在中國南方的許多少數民族也都有類似的傳說。老鼠做為人類的恩人,對人類可謂有再造之功,居于生肖之首乃是天經地義了,理所當然地要吃食人類生產的糧米。 老鼠嫁女亦稱老鼠娶親,是傳統習俗文化影響較大的題目之一。各地的情節“版本”也不盡一致。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含義。一般認為其目的行事與禁忌實質是一種祀鼠活動。各種鼠婚故事、歌謠、年畫、剪紙、民間工藝品等,都來源于鼠咬天開、感生萬物的神話,以及古代的偃姓以鼠為圖騰的崇拜,這都是對敬鼠活動的最好解釋;另外還有人認為這也是一種懼鼠、怕鼠,根絕鼠患愿望的表示。在祀鼠活動中提供食物、熄燈禁光都是迎合鼠的習性的獻媚行為,以此來掩飾遠離鼠害之目的。 人們敬鼠、畏鼠的原因,也流露出面對這一生命力極強動物的幾許無奈。古代人們靠天吃飯是非常的艱辛,而糧食是引發人與鼠對立的關鍵因素。廣西部分彝族以農歷臘月初一為“耗子節”,貴州毛南族于是日則為“送鼠節”,還有浙南地區的“打老鼠眼”,青海地區的“蒸瞎老鼠”,還有其他地區的“撒灰囤”、“照虛耗”都是人們恨鼠的有力證明。 從亙古一路走來的小小老鼠,竟管人人喊打、令人痛恨,但是一旦它離開了現實世界,就如同脫胎換骨、搖身變為機智敏捷、稚氣靈巧、溫柔可愛、善解人意、正直善良、幽默樂觀的小精靈。 從美國走向全球,風靡世界的米奇老鼠,在沃爾特·迪斯尼卡通王國中是最受歡迎和喜愛的卡通形象。陪伴了不計其數的小朋友度過了許多歡樂時光,米老鼠自1928年誕生以來至今整整80歲了,卻仍然魅力不減,米老鼠的卡通片在全世界有130多種語言版本,是全球最知名、最獲喜歡的一只人格化小老鼠。被稱之為“魔幻之影”。是沃爾特·迪斯尼卡通王國的著名招牌和重要標志。 在我國文學作品中,鼠的形象最早見于《詩經》,如《魏風·碩鼠》、《鄘風·相鼠》,唐代曹鄴的《官倉鼠》,以鼠喻貪污之官吏;王度的《古鏡記》開后世鼠婚故事的先河;《西游記》有寫無底洞中的老鼠精逼唐僧成親的章節,是對鼠婚故事的發展;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中有《阿纖》一篇,寫人鼠相戀、生動傳神;《十五貫》中的婁阿鼠是鼠竊狗偷之輩,又是殺人元兇;以鼠為綽號的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并非都是壞人,《水滸傳》中的白日鼠—白勝,是一百單八將的綠林好漢,《三俠五義》中大鬧東京的五鼠,更是俠義之士。 隨著時代的前進,老鼠在人類科學發展的歷程中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非洲的莫桑比克,科學家利用非洲倉鼠無比靈敏的嗅覺和踩雷不爆的輕盈身體,對倉鼠經過嚴格的訓練后,可在一小時內完成100平方米區域內的排雷任務。 在醫院和科學研究機構無數的老鼠充當著動物實驗的角色,通過基因改造技術培育出具有人類某些疾病的轉基因老鼠,從而為進一步研究病癥、查明病理、開發根治的新藥物,提供了重要手段。 現代社會的時尚生活許多領域更是離不開老鼠,人們愛撫最多的計算機部件就是 — 鼠標;在證券交易所最令人痛恨的是老鼠倉,前幾年比較流行的通俗歌曲是老鼠愛大米,在經濟領域仍然時髦的一句話就是:“抓住耗子才是好貓”,貓和老鼠的動畫片有各種方言版本流行全國。生活的周圍幾乎到處都是老鼠的影子 幾千年來人們對老鼠極其矛盾復雜的認識態度是中國傳統文化“變動以利言、吉兇以情遷”的思想反映。孔子研究《易經》得出的結論就是: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吉兇,沒有絕對的善惡,沒有絕對的是非,沒有絕對的好壞,一切都是隨著人文文化的發展、按照人們的需求而決定取舍。 在戊子年即將到來之際,我們衷心地祝愿這只充滿吉祥喜慶的小老鼠能給所有的人們都帶來好的運氣。
十二生肖也被稱為十二年獸。在中國的歷法上有十二只年獸依次輪流當值,所以我們的中國年就有以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和豬應用在歷法上。
十二生肖始于紀元前六世紀,初期跟地支一組的數字互相應用,到后來才變成的紀年的年號。
其實,民間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話說當年,佛陀召集了所有的動物出席群獸大會,最早到的十二頭野獸將作為十二個年號群獸大會當天,老鼠最早到,所以獸年中它排行最大,接著是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和狗。豬最后一個才到,因此十二年獸中它排行最后.
我國古代根據動物出沒時間和生活特征,將十二種動物作為十二生肖,即每一種動物為一個時辰。
老鼠排行第一(與“子”時搭配),以下次序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鼠:晚上11時到第二天1時(即“子時”)。這時候,老鼠膽量最壯,活動最頻繁,所以,子時同鼠搭配。
牛:凌晨1-3時(即“丑時”)。這時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細、最慢、最舒適,所以丑時同牛搭配。
虎:凌晨3-5時(即“寅時”)。據古書載,這時候,老虎最活躍、最兇猛、傷人最多,因此寅時同虎搭配。
兔:清晨5-7(即“卯時”)。這時,太陽還沒露出臉面,月亮的光輝還未隱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稱,是月宮神話中惟一的動物,這樣卯時就同兔搭配。
龍:早晨7-9時(即“辰時”)。傳說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龍是神話中的動物,于是辰時屬龍。
蛇:上午9-11時(即“已時”)。據說這時候的蛇不會傷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蕩,多隱蔽在草叢中,這樣已時就屬于蛇的了。
馬: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即“午時”)。依據道士的說法,中午太陽當頂,陽氣達到達極點,陰氣漸漸增加,在陰陽換柱之時,一般動物都躺著休息,只有馬還習慣地站著,甚至睡覺也站著,從不躺著。這樣,午時就屬馬了。
羊:下午1-3時(即“未時”)。據說羊在這時候灑尿最勤,灑出的尿可治愈自身一種驚瘋病,因此,未時屬羊。
猴:下午3-5時(即“申時”)。這時候,猴子最喜歡啼叫,聲音拉得最長,最洪亮。所以申時屬猴。
雞:下午5-7時(即“酉時”)。這時候,日落山崗,雞開始進籠歸窩、夜宿,于是酉時屬雞。
狗:晚上7-9時(即“戌時”)。黑夜來臨,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并產生一種特殊的視力和聽力,看得最遠,聽得最清楚。所以戌時屬狗。
豬:晚上9-11時(即“亥時”)。這時候豬睡得最酣,發出的鼾聲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動得最厲害、長肉最快,于是亥時屬豬。
關于十二生肖由來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玉帝為了給人間規定時間,就決定在動物當中來選十二生肖,并且在動物們之間展開了一場關于爭奪十二生肖的比賽。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貓與老鼠的比賽,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貓比老鼠更勇敢,但是據故事所說,貓和老鼠之前是好朋友,在競選十二生肖的時候,他們都想去報名,貓說他喜歡睡大覺,但是也想去競選十二生肖,這個時候作為他好朋友的老鼠就說,沒事兒你盡管睡你的大覺,等明天早上我起床了我叫你,然而老鼠并沒有叫貓起床,因為他并不是故意的,他雖然很早起床了,但是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己的事情,把好朋友小貓的故事給忘了,這就導致貓錯過了這次十二生肖的選吧,因此貓沒有被選上,因此就非常生老鼠的氣,自此之后貓看到老鼠就要去抓它,要去吃它。
當然上面的僅僅是一個童話故事,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說十二生肖是根據動物每天的活動時間來排序的。
因為老鼠通常會在夜間出來覓食,也就是說它會在子時出來覓食,所以說鼠就是十二生肖的第一位;接著到丑時,勤勞的牛就已經開始在田地里面辛勤工作了,所以說牛排第2位;等到寅時的時候,老虎因為其兇猛,所以餓的比較快,所以現在就要到處游蕩著覓食了,因此虎排第三位;待到卯時,兔子也要出來覓食了,所以說兔位于第四位;待到時此時是一個不錯的時辰,正是神龍行雨的好時候,所以說龍就排第五位;帶到巳時,蛇也睡醒了,要出來活動活動了,所以蛇排在第六位;
午時馬兒還在吃草,因此馬排第七位;未時,因為這個時候的草受到足夠的陽光照射,可能羊更加的有胃口,羊就會開始吃草了,所以羊排第八位;到了申時,兇猛的動物都開始休息了,猴子就開始活躍了,因為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猴子自然而然排在第九位;到了酉時雞就開始準備休息了,雞就排在了第十位;到了戌時,狗還在保護著主人,所以狗排在第十一位;到了亥時,小豬也進入了甜美的夢鄉,所以小豬排在第十二位。
關于十二生肖大家記者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傳說有一天玉皇大帝要排十二生肖,定下了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貓。玉皇大帝讓他們第二天來排名次。那時貓和老鼠是好朋友,貓對老鼠說:“明天你要早點喊醒我,我是十二生肖之一,明天我要上天排名次。”老鼠滿口答應了。
第二天,老鼠早就醒了,他沒有喊醒貓,而是自己上天了。那時剛好到排名次的時候,玉皇大帝按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貓的順序排了十二生肖。玉皇大帝問動物們有沒有意見,惟有老鼠提出了異議:“我認為不應該選貓,他一點也不尊重您。您瞧,他現在還在睡覺呢,根本不把您要排十二生肖的事放在眼里。”玉皇大帝一看,貓果真在睡覺!他勃然大怒,一氣之下,他決定永遠不允許貓再上天。同時,他讓老鼠頂替貓的位置。老鼠又說話了:“我一定要排在第一位!”“為什么?難道你的貢獻比牛還大嗎!”“人們都認為我比牛大多了。”玉皇大帝沒有辦法,只好讓人們來評判。人間到云端的人都說:“呵!好大的牛啊!”接著,他們看到了站在牛頭上的老鼠,都說:“好大的老鼠!竟然比牛還大!”玉皇大帝只好讓老鼠排在第一位。
鼠之所以排在生肖榜上的第一位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是民間傳說故事中的生肖排列。漢族民間故事說:當年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貓托老鼠報名,老鼠給忘了,結果貓沒有選上,從此與鼠結下冤家。大象也來參賽,被老鼠鉆進鼻子,給趕跑了,其余的動物,原本推牛為首,老鼠卻竄到牛背上,豬也跟著起哄 ,于是老鼠排第一,豬排最后。虎和龍不服,被封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龍賽跑,結果排在了龍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氣之下咬了兔子,為此被罰在了倒數第二。蛇、馬、羊、猴、雞也經過一番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的順序。傳說故事雖不是對問題的科學解釋 ,但它卻體現了人們希望對十二生肖的選擇做出解釋的愿望。
二是中國古代學者從古代晝夜十二時辰的角度解說地支和肖獸的配屬關系。黑天茍地,混沌一片,鼠,時近夜半之際出來活動,將天地間的混沌狀態咬出縫隙,“鼠咬天開”,所以子屬鼠。
三是按中國人信陰陽的觀念,將十二種動物分為陰陽兩類,動物的陰與陽是按動物足趾的奇偶參差排定的。動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數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獨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體 ,物以稀為貴,當然排在第一
【注】鼠年,又叫“無春年”。所謂“無春”年是指在農歷的一年中沒有立春之日。如從2008年2月7日至2009年1月25日,為農歷的戊子年,即“鼠年”。2008年的立春在2月4日,而此時仍然是農歷“豬年”,2009年的立春也在2月4日,但那時已經是農歷“牛年”了。所以,農歷鼠年沒有“立春”這個節氣。
那時鼠和貓是一對好朋友,他們約定一同到天宮去爭取當生肖,并約定到時老鼠來叫貓一同出發。可是,機靈的小老鼠想,人間的許多動物都比自己漂亮,并且還對人類有用,比如,貓念經、兔拜月、狗守屋、龍蛇治水、猴鎮山、牛馬耕田、豬羊供人食用,自己應當想個法子才能爭取到屬相。于是,在規定到天宮的那天一早,小老鼠悄悄地起來,也沒去叫貓,自個兒偷偷跳上老牛的角中藏起來,韌性最好、最勤奮的牛帶自己去上天宮去,老牛果然第一個趕到天宮大門。天亮了,四大天王剛打開大宮門,牛還沒有來得及抬蹄,小老鼠從牛角中一躍而下,直奔天宮大殿。盡管玉帝不愿意封這個小小的老鼠為生肖。可是君王口中無戲言,自己定下的規定不能更改,玉帝也只好宣布鼠為生肖之首。[1]
貓在家等了半天,不見鼠的影子,只好自己趕去天宮,由于等待老鼠耽誤了時間,等貓趕到天宮時,十二生肖的名額已排滿,沒有貓的份兒了。從此,貓恨透了老鼠,一見到就撲去咬,以泄心
中這憤,而老鼠呢,也覺得有些對不起貓朋友,見到貓就逃。直到今天貓和老鼠的還是死對頭,人們也覺得老鼠的這生肖之首來得不怎么光明正大,也對老鼠失去了好感,其他動物也疏遠了它。
于是,便離開了人和別的家禽家畜下建立了自己的家園,過著獨立自主的生活。直至今天,它們子孫也還是生活在地下。這一來反倒免去了和其他動物的糾纏、爭斗,所以鼠的家族始終昌順、繁衍不息。不管怎么說,老鼠畢竟是憑自己的機警和聰明坐上了生肖的第一把交椅。[1]
晚上11時至第二天1時(即”子時“)。這時候,老鼠膽量最壯,活動最頻繁,所以,子時同鼠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