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梓耕,鐘梓耘
是啊,最初、也是它的最大用途就是相術,也就是用來占卜。《左傳》和《國語》里記載著許多用《周易》占卜的事例,被稱為筮例。占卜的工具有很多,比如稻草、龜甲、錢幣等。到近代由于科學的興盛,人們主要在哲學領域討論《周易》,但也有像劉大鈞一類的代表人物堅持從相術方面研究著《周易》。
魔術師拿出一個棕黑色廣口瓶子和一根稻草示眾。都無什么秘密。魔術師把稻草插進瓶里,對著瓶口吹口氣,再提著稻草往外拉,奇怪,瓶子卻牢牢地被稻草吊起來了。左右擺動也沒掉下來。
魔術師又把瓶子放到表演桌上,對準瓶子吹口氣,把稻草往外拉,稻草又不能吊著瓶子了。再將稻草和瓶子交觀眾檢查,無秘密。
將稻草插進瓶里前,先趁做魔術動作之機將稻草的大頭折轉8寸左右(比瓶里直徑稍大),插進去后趁向瓶口吹氣時,慢慢往外拉,使折轉的稻稈橫抵瓶內壁,再一往上提,便能吊住瓶子了。
放下時,一手持瓶,一手用力將稻草一拉,稻草即被拉出來了,并且手捏著折印處,觀眾再檢查也查不出什么秘密了。
表演:
稻草能掛百余斤的大石頭。
說明:
稻草一根,約二三尺長,中間隱藏一根有針粗的鐵絲,在墻壁上釘一個大釘子,釘子上面系一根粗麻繩圈,把這根稻草的上端扣牢在繩圈子里,下端套在石頭角上,把它兜過來扣牢。另外用木頭一根(長六七寸,約一寸見方)撐在釘子的七八寸處,一頭靠墻,一頭靠在稻草上,這塊大石頭即可掛起來。
先用兩手將參與演卦的四十九根蓍草莖任意一分為二,其中左手一份象“天”,右手一份象“地”。接著,從右手任取一根蓍草莖,置于左手小指間,用以象“人”。這樣就形成天、地、人“三才”的格局。然后,以四根為一組,先用右手分數左手中的蓍草莖,再以左手分數右手中的蓍草莖。一組一組地分數完后,兩手中的蓍草莖余數必有一定規律:左余一,則右余三;左余兩,則右亦余兩;左余三,則右余一;左余四,則右亦余四。這時,將左手所余蓍草莖置于左手中指與無名指間,右手所余蓍草莖置于左手食指與中指間。這樣,左手指縫間的蓍草莖余數(包括一開始置于無名指與小指間象征“人”的那一根)非五即九,故去除余數后的蓍草莖數必為四十四或四十。到此為止,完成了蓍草演算的第一步,古稱“第一變”。
“一變”之后,去除左手指縫間的余數,又將兩手所持的四十四或四十根蓍草莖按“一變”的同樣方法和順序進行演算,即先將四十四或四十根蓍草莖合在一起,然后任意一分為二,并從右手中取出一根蓍草莖置于左手無名指與小指間,再用右手四四一組分數左手中的蓍草莖,然后用左手分數右手中的蓍草莖……。“二變”的結果,左余一右必余兩,左余兩右必余一,左余三右必余四,左余四右必余三,故兩手余數之和非四即八,而兩手所持蓍草總數或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
如法炮制,“三變”的結果,兩手所持的蓍草莖總數或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八,或二十四。然后以四相除,一爻的商數便顯現出來:
36÷4=9
32÷4=8
28÷4=7
24÷4=6
根據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的原則,如果商數是“9”則是老陽之數即得陽爻“”;如果商數是“8”則是少陰之數即得陰爻“”;如果商數是“7”則是少陽之數即得陽爻“”;如果商數是“6”則是老陰之數即得陰爻“”。這樣,經過三次演變,終于得到一個爻。一個卦共有六個爻,所以總共需要經過十八次的演算變化,將每爻按照從下到上的順序排列,才能得到一個卦。但是,“三變”之后得到一個爻,有時還要發生變化,即“變爻”。這就是:當商數為“9”或為“6”而成老陽或老陰,根據物極必反的規律,老陽變為陰爻,老陰變為陽爻,這樣就會得到另一卦,稱之為“之卦”。未變爻的原卦稱為“本卦”。如果沒有“變爻”出現,即六個爻的商數中沒有“9”和“6”,那么就沒有“之卦”。
這樣,推演過程就全部結束,得到一個六爻“本卦”或加上一個“之卦”。以上介紹的這種占筮取卦方法即為后人所稱“文王卦”或“六爻大課”。
然后,根據相應的推論規則對推演所成的卦進行推論(推理解釋)。
蓍草這個東西只是占卜的一個道具,並不對占卜的結果有影響。占卜的時候主要是抓一把,去看奇偶,在去看合什麼卦象,然後推斷吉兇。 所以銅錢起卦也好,用竹籤子,牙籤代替都可以的,最重要的是你掌握占卜的方法。至於靈,所謂心誠則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