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 ? ? 那么,姻緣是由誰來決定的呢?民間一說是由“女媧娘娘”,認為女媧捏土成人,有男有女,成雙成對,從出生之時起就已經有了定數。
? ? ? 當然,更多的人認為是“月老”,說月老手里有一根紅線,他把紅線拴在誰的腳上,哪怕多坎坷、多困難,最終也一定會走到一起成為夫妻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千里姻緣一線牽”的由來。
? ? ? 還有兩種說法,相信大家都看過《天天有喜2之人間有愛》吧,里面的兔兒神也被當做姻緣之神其中一位。包括民間廣受歡迎的和合二仙也算一位。
? ? ? 就連紅樓夢里戲份不多的龍套——警幻仙子也被尊為愛神,只不過不太有名罷了。
? ? ? 眾所周知,媒人有個雅稱,叫做“月韋固在宋城(今商丘)遇月老來,還有一段奇趣的傳說。
? ? ? ?唐朝元和二年,杜陵有個叫韋固的書生去清河訪友,途中借宿在宋州宋城縣南店客棧。同住客棧的張姓客人聽說他還沒有娶妻,說是要把原清河太守潘昉的女兒介紹給他,約定第二天早晨在龍興寺門前碰頭,告訴他女方的回音。
? ? ? ?次日四更天時,韋固就匆匆起床趕往龍興寺,張姓客人還沒有到,倒見一須發銀白的老翁坐在臺階上,倚著布袋對月翻書。他踅過去窺看,卻一字不識,便對老翁說:“小生熟讀經書,怎么一字不識?”老人笑笑說:“此非人間凡書,你如何識得?上面所載,是天下男女匹配的婚牘。”
? ? ? ?韋固將信將疑,又問布袋里裝的什么東西。老翁道:“是為紅線,用來系夫妻兩人的腳,一男一女降生時就已拴住了,以后即使仇敵之家、貧富懸殊、丑美不等、相隔萬里,也必成夫妻。”韋固益發驚奇,再問:“小生的妻子應是哪位千金?”老翁翻了翻書說:“宋城南店北面賣菜陳婆的女兒便今年才三歲,十六歲時與你結為連理。至于潘昉之女,與你無緣。”
韋固暗想,她十六歲時,我已過而立之年了,哪有差這么多年的?于是說:“可否得見未來的娘子?”
? ? ? ?老翁領著他進入一個菜市場,看到有個瞎了一只眼的婦人,抱著個小女孩蹣跚而來。其指著小女孩說:“這就是你的娘子。”韋固生氣地說:“若我知書達理之人,豈能娶鄉野老婆子家的粗俗女兒,不如殺了她吧。”老翁哈哈大笑:“已是赤繩系足的了,豈可逆轉?”言畢飄然而去。
? ? ?韋固哪里肯信?令仆人殺了小女孩,仆人膽小,只刺破了小女孩的眉間,拔腿逃之夭夭。
? ? ?以后年復一年,雖有好事之人為韋固提親說媒,卻都未成功。轉眼十多年過去了,韋固家未成而業已有,在相州刺史王泰手下當了參軍官。王泰欣賞他才學過人,將女兒許配給了他,擇定黃道吉日拜堂成親。新娘王氏年方二八,美若瑤池仙子下凡來,韋固滿意非常,夫妻相敬如賓。
? ? ? ?那新娘眉目間總貼著一朵彩色紙花,晚上睡覺時也不取下,沐浴后還要重新貼上。韋固忍不住詢問原由。回說小時候被歹徒刺傷,貼紙花以掩飾傷疤。
? ? ? ?韋固暗暗吃驚,再問妻子身世,王氏如實道來。
? ? ? ?王氏襁褓中時父母雙亡,跟著靠賣菜為生的奶媽陳氏艱難生活,后來陳婆打聽得她的叔叔王泰當了刺史,便送與王泰收養。王泰當作親生女兒一般對待,撫養至十六歲時把她嫁給韋固。
? ? ? ? 聽完妻子敘說,韋固大為詫異,想起了當年龍興寺前遇見老翁對月翻書事,認定這月下老人正是主管人間婚姻的媒神,逢人便津津樂道這樁奇遇,至遠近皆知。稍后,學人李復言把這則傳聞取名“定婚店”,收錄在《續幽怪錄》一書中,由是世代相傳,男女老少咸知,“月下老人”、“月老”即是婚姻介紹人。
? ? ? ? ? 相傳唐人有萬回者,此人生性癡愚,他有個哥哥在邊東當兵,久絕音訊,其父母日夜涕泣想念,于是他出門如飛,一日往返行萬里,并帶回一封哥哥筆跡的家書 給父母,故被號為“萬回”,張萬回形狀怪異,傳說是神仙轉世,唐高宗曾把萬回召入宮,武則天還送他錦袍玉帶,他所說之事多有應驗, 萬回死后,宮廷、民間都奉祭他,認為此人能未卜先知,排解禍難,而唐明皇亦有封賜,后人視為“團圓之神”,稱之為“和合”。
? ? ? ? 宋時,老百姓在節日要祭 萬回,相信能使萬里之外的親人回家團圓。 由于其名稱為“和合”,后世的人認為和合應該是兩位神靈的合稱,就是“寒山”和“拾得”,經過長期的流傳,和合亦輾轉成了掌管婚姻的喜神。以其象征家人之和合,自宋代開始祭祀作“和合”神。
? ? ? ? ?至清代雍正時,復以唐代詩僧“寒山,拾得”為和合二圣。相傳兩人親如兄弟,共愛一女。臨婚寒山得悉,即離家為僧,拾得亦舍女去尋覓寒山,相會后,兩人俱為僧,立廟“寒山寺”。自是,世傳之和合神像亦一化為二,然而僧狀,猶為蓬頭之笑面神,一持荷花,一捧圓盒,意為“和(荷)諧合(盒)好”。婚禮之日必掛懸于花燭洞房之中,或常掛于廳堂,以圖吉利。在我國傳統的婚禮喜慶儀式上,常常掛有和合二仙的畫軸。但見面軸之上兩位活潑可愛,長發披肩的孩童,一位手持荷花,另一位手捧圓盒,盒中飛出五只蝙蝠,他們相親相愛,笑容滿面,十分惹人喜愛,人們借此來祝賀新婚夫婦白頭偕老,永結同心。亦稱“和合二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為“和圣”,拾得為“合圣”,和合二仙從此名揚天下。
? ? ? ? ?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馀》卷二三云:“宋時,杭城以臘月祀萬回哥哥,其像蓬頭笑面,身著綠衣,左手擎鼓,右手執棒,云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萬里外亦能回來,故曰萬回。今其祀絕矣”。
? ? ? ? ? 清翟灝《通俗編》(無不宣齋本)卷十九“和合二圣”條云:“今和合以二神并祀,而萬回僅一人,不可以當之。”。似寒山、拾得即和合二圣者。
? ? ? ? 然和合又稱二仙,如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一回云:“說話間,四靈大仙過去,只見福、祿、壽、財、喜五位星君,同著木公、老君、彭祖、張仙、月老、劉海蟾、和合二仙,也遠遠而來”。舊時其中像常繪作蓬頭笑面之二人,一持荷花,一捧圓盒,取和(荷)揩合(盒)好之意,于婚禮時陳列懸掛。或常年懸掛于中堂,取諧好吉利之意。初本祀萬回,萬回兄戍安西,父母遣其問訊,朝賚所備往,夕返其家,日行萬里有余,故號萬回,此亦家人和合之意,故宋時祀以為和合之神。
? ? ? ? 《民間文學》一九七九年第八期所載《“和合二仙”傳友情》,則仍以和合二仙為寒山、拾得。其故事略云:寒山、拾得同居北方某遠村,雖異姓而親如弟兄。寒山年略長,與拾得共愛一女而寒山不知,臨婚始知,乃棄家去江南蘇州何山楓橋,削發為僧,結庵修行。拾得亦舍女往覓寒山。探知寒山住地,乃折一盛開荷花而前往禮之;寒山見拾得來,亦急持一盛齋飯之盒出迎。二人喜極,相向而舞。遂俱為僧,開山立廟曰寒山寺”。直到現在,(蘇州)寒山寺里還存著一塊青山碑,碑上刻著見兄弟倆的形象,上面寫著寒山、拾得的名字。但是老百姓不識字,歷代來只知道一個拿‘荷’,一個‘盒’,因此稱之為‘和合二仙’”。
? ? ? ? ? ?姑蘇城外寒山寺是和合二仙“終成正果”之處,其間的寒拾殿中至今供奉著寒山拾德精美的木雕金身雕像。寒山寺大雄宅殿的后壁嵌有揚州八怪之一的大畫家羅聘所繪的寒山拾得寫意畫像石刻。佛殿的后壁嵌有寒山詩31首,每年的除夕之夜有大批的日本客人到寒山寺聽鐘聲,拜和合二仙。
? ? ? ? ?殷善,是廣陵村人士,大約十九歲,聰明俊美、品行高潔又謙遜,受到許多人愛慕。殷善與駐防守軍耿漢成為朋友,而感情超越一般男性情誼。閑暇時,歡愉地牽手逛市集,甚至在情不自禁下,解衣共臥,深情相處。又會結伴在園中種了遍地的幽蘭作為相守的誓約,在燭火下討論詩詞而通宵不睡,鄰居村婦還會群聚偷看而十分羨慕他倆。
? ? ? ? 沒想到,突然有亂軍來攻擊,把城包圍七日就攻破,駐守軍隊大敗潰散,殺了無數的權貴!領頭的首領是喜好男色的,就叫人把殷善強行擄走。而這時城中哀鴻遍野,瘟疫開始四處蔓延。數天后,耿漢騎著馬在晚上回到城內,聽到自己的愛人被擄的原因,臉色慘然,驚怒的抓著自己的配劍,痛到骨子里,又想到各種憂慮,掩面流淚說不出話來。
? ? ? ? ?半夜耿漢一個人站在庭院中,向天上的月亮祈禱,祈求能守護殷善。突然天上照下萬丈光芒,即使是炎熱夏季,空氣中竟傳來涼爽香氣,夜空中飄著五色云彩,緩緩落下一個俊秀的少年神仙,他說:“我是月宮兔神,親自下來凡間是要贈送搗藥月餅,治療瘟疫災情,并憐憫耿漢你一片誠心,所以愿意幫助你。”鄉間里民聽到之后又惶恐又驚喜,紛紛前往跪拜求藥,吃下這有特殊香氣的藥餅之后都康復了。
? ? ? ? 月兔神又把兩人作為相守的誓約所種的遍地幽蘭都變成了黃金蘭花,又囑咐說:“就用這千兩黃金蘭花財物,去跟亂軍把殷善贖回來。”
? ? ? ? 一切結束后,耿漢與殷善長跪流淚感謝,并說:“我們兩個何其有幸可以親眼見到月兔神,并得到您的相助,現在誠懇地向月宮與兔兒爺神祈禱,憐憫我倆,允許我們永遠相伴不分離。”月兔神人溫和的說:“就像月光普照每個人一樣,我應允你們,終身廝守。”兩個人聽到月兔神的應允,高興的又跳又叫。
? ? ? ?突然有天上仙樂伴著霞光瑞氣,一位容華端麗、儀貌和悅,自稱“姮娥古仙”的神人踏著彩云從天上降下,所有鄉民都驚悚的看著。神仙對大家說:“我奉了月宮主人,太陰星君的旨諭,特來恭請月兔神回到廣寒宮”。突然兩位神仙就踏著云凌空消失了,所有鄉民跪拜,并互相奔走告知,就在各地都建立了兔兒廟來供奉。而耿漢殷善就從此相守到老,共同度過五十二年豐衣足食的日子。
月下老人
月老,希臘神話宙斯的老婆赫拉 ,阿佛洛狄忒愛情女神,北歐神話奧丁的老婆弗麗嘉
據我所知天上的月老和紅娘是管這事的,還有就是根據因果,閻王爺也能定因緣,有根據的;
宣化上人開示錄 摘選:殺生受報的可怕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梁武帝在位時,中國的佛教很興盛。民間凡有婚禮或喪事,都請和尚去念經。今天時代不同了,現在只有喪事,才請和尚去念經;遇有喜事,例如結婚、產子時,卻沒有人請和尚去念經。其實這是錯誤的。無論紅白事都應該請出家人去念經回向、種福,一方面可以超度亡者,一方面可以為存者增福。
梁武帝時,就有一位志公和尚,是位高僧,他有五眼六通,前因后果一一明了。某次,一個有錢人家有婚事,便請志公和尚去念經。他一踏進門口,便嘆息道:
古古怪,怪怪古,孫子娶祖母。
豬羊炕上坐,六親鍋里煮。
女吃母之肉,子打父皮鼓。
眾人來賀喜,我看真是苦!
這是什么意思呢?“孫兒娶祖母”,你說怪不怪?原來,這位祖母在臨終時,她拖著孫兒的手,心里很舍不得。她說:“你們都成家立業,惟獨我這個小孫兒,沒有人照顧。唉!怎么辦呢?”說完便去世。
她到了地府,閻羅王便判她:“你既然這樣寵愛孫兒,還是回去做他的妻子,好照顧他。”于是,祖母便托生來做孫子的太太。所以世間上的前因后果,有時是很可怕的。
志公和尚往炕上看看,便說:“豬羊炕上坐”,往菜鍋里一看,便說“六親鍋里煮”。原來,從前被人宰的豬呀羊呀,現在都回來吃人,抵償宿報!以前專吃豬羊的六親眷屬,現在反而回來受人烹割,在鍋子里還債。
“女吃母之肉”。在外面,一個女孩子正在吃豬蹄子,吃得津津有味,這只豬原來是她前世的母親。“子打父皮鼓”。志公和尚再看看那些奏音樂的,打鑼鼓、吹喇叭、吹笛子,好不熱鬧!有個人用力地打鼓,鼓是驢皮造的,而這驢竟然是他前世的父親啊!于是,“眾人來賀喜”大家都以為這是喜慶之日,但志公和尚只嘆息:“我說真是苦!”其實是人以苦為樂呀!大家聽了這段公案后,應該知道殺生食肉的可怕。又研究這個“肉”字:
“肉字里面兩個人,里邊連著外邊人,眾生還吃眾生肉,仔細思量人吃人。”
所以,能夠茹素是最好的。但吃齋時不要再取什么齋雞、齋鴨、齋鮑魚等名字。既然吃齋了,為什么還放不下?單是起這些葷的名字,里頭就含有污染的種子。所以以后不要用葷名去題齋菜。
四大菩薩可能也會管因果的因緣事吧 .....
有啊,月老就是,別名柴道煌,民間又稱月下老人、月下老兒,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人,是漢族民間傳說中主管婚姻的紅喜神,也就是媒神,是天庭的一位上仙。
月老這一形象最初在唐朝小說家李復言的小說集《續玄怪錄》的《定婚店》中出現。記載了唐朝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巧遇月下老人。[2]宋城縣的縣令知道了這件事情,就把韋固原來住的旅店題名為“定婚店”。[3]月老由此而來,此后世代相傳,男女老少咸知。月下老人后來也成為媒人的代稱。
祝天天開心
在中國是月老 在外國是維納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