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 癸酉 乙卯 甲辰 丁卯
大運: 甲寅 癸丑 壬子 辛亥 庚戌 己酉 戊申 丁未
6 16 26 36 46 56 66 76
八字五行個數(本氣) :1個金,4個木,1個水,1個火,1個土
八字五行得分:金:8 木:60 水:12 火:8 土:6
命局分析:本命屬雞,劍鋒金命。月刃格。
本命局為月刃格,比劫多,食傷和財為用神,取官殺為喜神。后天需補金火土
生日(公歷): 2012年 7月 22日 14時30分
生日(農歷): 壬辰年 六月 初四 未時
八字: 壬辰 丁未 甲申 辛未
五行: 水土 火土 木金 金土
納音: 常流水 天河水 泉中水 路旁土
五行分析:
總述:八字偏弱,八字喜「水」,起名(上美名騰用八字喜用神起名吧)最好用五行屬性為「水」的字。分析如下:
此命五行土旺;日主天干為木 (同類為:木水;異類為:火金土。五行統計: 1木, 1火, 3土, 2金, 1水)
用神分析:〖同類得分〗:木1.77,水1.50,共計3.27分;〖異類得分〗:火1.76,金1.87,土1.74,共計5.37分;〖差〗:-2.10分;〖綜合旺衰得分〗:-2.10分,「八字偏弱」;〖八字喜用神〗:八字偏弱,八字喜「水」,「水」就是此命的「喜神」。
以
日主
為中心,月令為提綱,看日主與天干,地支生、克、泄、耗、等的關系。分析五行喜用。
日主是
乙木
,生于
卯月
,木旺,天干正
偏印
生身,
正財
耗身,地支寅卯辰會木局·····日主旺。忌水木。起名字的時候忌用五行屬水木的字。
起名步驟:
1、分析
生辰八字
命主五行、格局,找出用神喜忌。
2、選出命局所喜用所需要的五行漢字。
3、根據姓氏、時代特征、性別、八字數理合理搭配將要用的字,去其忌諱用字,避開兇數.取其字的意、形、象、音、綜合搭配。
4、還要避開不沖克八字,五格、筆畫、合理搭配才是適合八字的吉祥吉利的
好名字
。
供參考。
生日(公歷):
2013年
2月
2日
7時37分
生日(農歷):
壬辰年
十二月
廿二
辰時
八字:
壬辰
癸丑
己亥
戊辰
五行:
水土
水土
土水
土土
納音:
常流水
桑松木
平地木
大林木
五行分析:
總述:八字偏弱,八字喜「火」,起名最好用五行屬性為「火」的字。分析如下:
此命五行土旺;五行缺金木火;日主天干為土
(同類為:土火;異類為:金木水。五行統計:
0木,
0火,
5土,
0金,
3水)
用神分析:〖同類得分〗:土3.85,火0.00,共計3.85分;〖異類得分〗:金0.23,木0.95,水3.74,共計4.92分;〖差〗:-1.07分;〖綜合旺衰得分〗:-1.07分,「八字偏弱」;〖八字喜用神〗:八字偏弱,八字喜「火」,「火」就是此命的「喜神」。
八字: 己 丙 壬 辛
未 子 戌 丑
五行為水,過旺
喜木 忌金
這個八字婚姻不順
離婚概率大
什么是八字喜忌,八字喜忌其實就是一個生辰八字喜用什么樣的五行,或忌諱什么樣的五行。根據八字喜忌,就可以推斷出該人適合學習什么專業,適合從事什么職業,適合向哪個方位發展,適合穿戴什么衣服飾品,適合居住什么樣的房子,適合找什么樣的對象等等,因此八字喜忌對人生命運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怎么判斷八字喜忌呢? 其實,判斷八字喜忌,是一門非常復雜而專業的學問,需要學習幾年以上,還要經過大量的命理實踐,才能基本掌握判斷準確,不是看一兩篇文章就能解決了的。因此在這里只能籠統地講一些概念性或規律性的東西,供大家學習時參考。 要判斷八字喜忌,首先要判斷日主旺衰,日主旺衰判斷出來以后,八字格局一定,喜用與忌諱的五行,也就好判斷了。 其次,要確定八字格局。這里所謂的八字格局,是按日主強弱推斷出來的,用來判斷五行旺衰的格局。不是按十神推演出來的,講究命局高低的那幾十種格局,比如正財格、偏財格、正官格、七殺格、正印格、偏印格、食神格、傷官格等等,二者有天壤之別,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八字五行格局,主要有身旺格、身弱格、從強格、從弱格、和化格五種。其中,身旺身弱又統稱“扶抑格”,從強從弱又統稱“從格”。日主旺衰一定,格局便也劃定,格局一定,則喜忌五行,就出現了。 而判斷日主旺衰,與確定格局強弱,又是邁進八字測算的一道門檻,這道門檻有人邁了幾年沒有進入,也有人邁了一輩子,都進不了,可見之難。 一、判斷日主旺衰的基本方法: 1、判斷日主旺衰,就是分析日主在整個生辰八字中的強弱狀態。前面講過,日主就是日干,是代表自己的,是八字的核心,是相對被動的,而一般不會主動去作用于別人。因此可以根據其它五行對日主的綜合作用,來判斷其強弱狀態。 2、判斷日主旺衰,有一個綱,這個綱就是月令,因此月令也稱為提綱。首先看日主在這個月中,是得令還是失令。所謂得令,就是得到月令的生扶,所謂失令,就是受到月令的抑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即不得令生扶,也不失令抑制,日主在此月中處于中衡狀態。 3、如果是得令,那就表示日主獲得了百分之五十的支持力量,如果失令,那就表示日主失去了百分之五十的支持,或受到百分之五十的抑制。如果不得不失,那就表示日主沒有從月令中獲得支持或受到抑制。由此可知,月令對日主的影響作用,可以占一半。 4、在扶抑格中,如果月令受沖克一次,其力量基本不減,對日主的作用力也基本不減。如果月令受沖克兩次,其力量就大大減弱,對日主的作用力也就基本很小,如果月令原本克制日主,則其克制力量不足以影響日主,那此時的日主便旺了一半,此時便可以按得令來看;如果月令原本扶助日主,則其扶助的力量不足以影響日主,那此時的日主便弱了一半,此時便可以按失令來看。 5、不管在什么格中,如果月令落空,即排出生辰八字后,顯示月支為空亡狀態,在判斷日干旺衰時,則可以忽略此字,即可視為該月令之字不存在,在月令落空的情況下,則以年支來替代月令,看其對日干的作用如何。同樣,時支落空,也可視為不存在,也不參與八字旺衰的判斷。八字中的空亡,只適用于月時,而不適用于年日,即年日空亡不為空。 6、然后,再看日主左右或坐下的這三個字,對日主是支持扶助,還是抑制克泄。一個橫向排列的生辰八字,日主左邊的是月干,右邊的是時干,坐下的是日支。這三個字環繞在日主周圍,對日主的影響最直接。 二、身旺格喜忌神的判斷方法: 如果日主在已經得令的情況下,再獲得這三個字中一個字的支持,就已經表示是身旺了,可稱為身旺格。這個身旺,可不是指身體旺,而八字中的身,是指的日主自身,身旺即日主旺。 八字扶抑格的規則,是達到中和平衡,所以如果日主旺,那就需要抑制,使之達到平衡,故能克泄耗日主,使之變弱的五行,即是該八字喜用的五行。而使之又變旺的五行,即為忌諱的五行。 比如甲乙木日主身旺,那就需要官殺金來克之,需要財才土來耗之,需要食傷火來泄之,因此金土火即為該八字喜用的五行。 反之,生助甲乙木日主而能使其變旺的五行,比如水與木,即為忌諱的五行。 三、身弱格喜忌神的判斷方法: 如果八字日主在已經失令的情況下,再受到日主左右與坐下這三個字中一個字的克制,那這個日主就為身弱了,可稱為身弱格。 身弱格需要生扶,能使之變旺的五行,即為該八字喜用的五行。能使之變弱的五行,即為忌諱的五行。 比如甲乙木日主身弱,那就需要水來生之,木來幫之,因此水木為喜用的五行。反之,克泄耗甲乙木的官殺金,財才土,食傷火,即為該八字忌諱的五行。 如果在已經失令的情況下,但日主左右及坐下的這三個字,都不克制日主,或者反而生扶日主,那就得再結合看年干與時支,對這三個字的扶抑作用了,此時有可能身旺,也有可能身弱,需要對八字綜合平衡而定,這樣就更復雜而不好講了,需要專業的學習實踐才能掌握。 如果日主在此月令中,既不得令也不失令,處于中衡狀態,那不但需要參看日主左右及坐下這三個字,對日主的扶抑作用,而且還要分析八字整體氣勢而定,就更加復雜專業了,必須經過長期的學習實踐,才能基本掌握。四,八字從強格喜忌神的判斷方法八字從格的原則,是順勢而行,從強者順其旺勢,越強越好,能使之變強的五行,即是喜用的五行;能使之變弱的五行,則為忌諱的五行。 比如甲乙木日主從強,能夠生助甲乙木的水與木,即是該八字喜用的五行,而能夠克泄耗甲乙木的金土火,則為忌諱的五行。當然,從強格中,還有另一種特殊的看法,即食傷泄身吐秀,也可為用,這又另當別論了。 五、八字從弱格喜忌神的判斷方法:如果日主已經失令,年日時三個地支,又都是克制日主的,那不管天干有無幫扶,該八字就已經弱極而從,為從弱格了。 如果日主失令,年日時三個地支中,有一個是幫扶日主的,比如日支是幫扶日主的,但恰好被月支與時支克制,因此其無力幫身,則這個格局也可以從弱。 如果日主已經失令,日主左右及坐下的三個字,都是克制日主的,那這個八字,也基本可以從弱。如果這三個字中,只有兩個克制,而另一個是幫扶日主的,那就要綜合其它干支來看,就比較復雜而難講了,也需要專業的學習與實踐,才能掌握。 既然從格的原則是順勢而行,那么從弱格也是一樣,順其弱勢,越弱越好,能使日主變弱的五行,即為喜用的五行,能使日主變旺的五行,即為忌諱的五行。 比如甲乙木日主從弱,能夠生助甲乙木的水與木,即為該八字忌諱的五行;能夠克制甲乙木的金土火,即為該八字喜用的五行。 以上根據日主旺衰,講了身旺格、身弱格、從強格、從弱格四種格局,這是判斷八字喜忌的理論與方法,是實戰經驗,也是八字命理的精化。判斷日主旺衰,確定八字格局,雖然有一定的理論規則,但也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有時遇到一些八字,運用所有理論規則,也不一定能判斷準確,這種規則之外的格局,就需要易學天賦,太極悟性,與平時的經驗積累結合起來,綜合運用,才能判斷準確。 陰陽先生對于喜神方位,還有一套說法,收入清朝乾隆年間成書的《均紀辨方書 喜神》中: 喜神于甲巳日居艮方,是在寅時; 乙庚日則居乾方,是在戌時; 丙辛日居坤方,是在申時; 丁壬日居離方,是在午時, 戊癸日居巽方,是在辰時。 陰陽先生推算出喜神的方位后,新娘的轎口必須對著該方向;新娘上轎后,要停一會,叫作“迎喜神”,然后才能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