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
可見,古人對于名字非常的看重。
名字不僅僅代表著單純的幾個字,在名字的背后,更有其深刻的意義。好的名字關系到人一生的事業、家庭、人際關系和婚姻等等。
一個人的名字承載著一生的命運,還可能影響著整個家族的興衰。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字孔明;田園派詩人陶淵明,字元亮。兩人各取“明”“亮”二字,實則同義。
所以,在古代的市井中,經常會看到起名測字的,古人還是很信這個的。人從呱呱落地伊始,名字是對人一生的寄托。
在歷史幾千年的長河中,后人發現,也有一些尋常的名字,人生卻不尋常。比如“麗華”二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擁有此名字的三位女子,都成為了母儀天下的皇后。
01“賢后”陰麗華
陰麗華是光武帝劉秀的第二任皇后,《后漢書》曾這樣評價她:
生性仁孝,性格恭謹,少嗜玩,不喜笑謔。
可見,用“賢后”二字夸贊其毫不為過。
陰麗華出于名門之后,陰氏家族是春秋名相管仲之后,至其第七代子孫管修時,遷居楚國,被封為陰大夫,以后便以“陰”字為姓。
陰家在當時富甲一方,田地多達七百余頃,車馬和奴仆數量不亞于各諸侯。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之孫,與三國時期劉備一樣,也是一位落魄的皇族。劉秀娶了陰麗華,可以說是高攀了陰家。
劉秀后來能夠取得皇位,外戚王莽獻上了神助攻。王莽在當時位高權重,直接篡奪了大漢江山。
王莽進行了一系列不切實際的改革,觸動了一部分官僚的利益,也給農民帶來了極大苦難,一時間民怨四起,矛盾重重。只在位15年,便葬身火海。
趁此良機,劉秀也開始了他“開掛”的一生,他被稱為“位面之子”,換言之運氣是極好的,對手接連失誤,他連爆神裝,只用了三年便平定內亂,榮登大位。
陰麗華順理成章地入主中宮,被封為皇后,兒子劉莊即位后,尊皇后陰麗華為皇太后,在后宮中安度晚年,享年60歲。
02“棋子”楊麗華
楊麗華是隋文帝楊堅嫡長女,當時的楊堅并未稱帝,官拜北周丞相。
公元573年,在父親指婚下,楊麗華嫁給了時任皇太子的宇文赟,是為太子妃。后來,宇文赟即皇帝位,冊封楊麗華為皇后。
楊麗華雖貴為后宮之主,但并不幸福,結婚前的命運掌握在父親手中,婚后的命運掌握在了丈夫手中。她只是父親在仕途上的一枚棋子。
在深宮冷院中,她并不得寵,宇文赟整日沉迷于其他小主的宮中,整日花天酒地、紙醉金迷。更奇葩的是,宇文赟同時冊立了五個皇后,后宮中出現了“五后并立”的尷尬局面。
宇文赟因為長期沉迷于酒色,導致身體被掏空,22歲便駕鶴西去了。楊堅趁此良機一舉改朝換代,建立大隋。剛當上太后的楊麗華,又成為了公主。這在古代史中可以說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公元609年,楊麗華跟隨弟弟楊廣出使張掖時,在河西去世,時年四十九。死后與夫君宇文赟合葬在定陵。
03“侍女”張麗華
張麗華的家境比起前兩位“麗華”判若云泥,她的父親、兄長都以織席為業,與劉皇叔是同行,經濟條件很差。
十歲時,張麗華被送入宮中,做了皇太子陳叔寶府中龔貴嬪的侍女。陳叔寶在一次酒后臨幸了張麗華,就是這一次,便懷上了陳叔寶的孩子,話說也真是給力。并為陳叔寶生下了個兒子。
看到張麗華的能力如此之強,陳叔寶又臨幸了她一次,張麗華仍舊很給力,又為陳叔寶生了個兒子。
后來,陳叔寶在繼位后,母憑子貴,直接封張麗華為貴妃,位同副后。并且張麗華端莊秀麗、才貌出眾,善于察言觀色,很得陳叔寶的寵愛。
在一次平定戰亂中,陳叔寶意外受傷,他命所有妃嬪全部在殿外等候,只留張麗華一人在身旁服侍。可見陳叔寶對其的寵愛冠絕后宮。
每當陳叔寶與群臣議事時,他必會讓張麗華坐在膝上共同決定。每當有大臣犯事時,都找張麗華替他們說情,陳叔寶必然應允,導致朝廷上賞罰無常,制度法紀混亂。
據記載,張麗華長著一頭烏黑靚麗的秀發,有著傾國傾城的容顏,是一個萬里挑一的美人兒。紅顏禍水,陳叔寶整日沉迷美色,疏于朝政。
為了哄美人開心,陳叔寶不惜花費重金,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只為博紅顏一笑。
天妒紅顏,禍如蕭墻,公元589年,晉王楊廣率軍攻克陳朝的臺城,陳叔寶得知此事后,驚恐萬分,便領著張麗華躲到了井里。
隋軍在宮中搜尋時,有士兵向井中窺視,并大聲喊叫,見無人回答,士兵揚言要向井中扔石頭,井下的陳叔寶連忙大聲呼救。
就這樣,陳叔寶與愛妃張麗華被隋軍活捉。楊廣見張麗華長得國色天香,欲將其納入后宮。
長史高颎諫言道:
周武王滅殷商,殺死妲己。如今平定陳朝,不應娶張麗華。
于是,張麗華被斬首,下場凄慘,陳叔寶在投降隋朝的16年后,在洛陽城病死,終年52歲。
04小結
不得不說,“麗華”這個名字在古代確實神奇,普普通通的名字卻出了三位皇后。
如今,還出了一位名叫陳麗華的女富豪,2023年,陳麗華以身家495億元居胡潤女富豪榜第一位,她家中的紫檀家具,每一件都價值過億。
同時,她還和《西游記》中唐僧的扮演者遲重瑞結婚,和丈夫一起經營著一家紫檀博物館,可以說是人生贏家。
正所謂:人如其名。名字是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符號,也體現了自己對未來命運的憧憬。不過,一個人要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更需要的是堅持不懈的努力。
嗯,好像是,有些地方方言的關系,取,起音近,有些地方方言就叫起名字。
取名,是正解。
起名時應該避免名字的讀音與貶義詞讀音相似,這種不良諧音會影響名字的檔次品質和他人對名字良好的感觀。名字的品質如何,取決于是否有不良的諧音,它會使得名字的寓意變味,或是衍生出一些不好聽的外號,對寶寶或公司的氣質形象有影響。
請問你叫什么名字的另種說法?你叫什么名字的英語是:What's your name或是May I know your name。
重點詞匯
name
英 [ne?m],美 [ne?m]
n. 名稱;姓名;名義;名譽;名人
v. 命名;取名;說出(......的名字)
adj. 著名的
例句:She signed the poem with her real name.
翻譯:她在詩后署上了自己的真實姓名。
短語:
1、added name 別號
2、another name 另外一個名字
3、assumed name 化名,假名
4、common name 普通的名稱
5、dirty name 下流的名稱
小孩子的名字是不能夠隨意亂取的,應該要符合小孩子的生辰八字。
起名的藝術 名字是什么 人的名字,從本質上講,不過是一個符號; 從現象上看,卻是個極重要的標識。 名字是一個人在社會中的個人標記。交際場合上,十幾年未謀面的老同學、老朋友,只要記起對方的名字,馬上會親熱如初。初次見面的,交換過名片,區分出張三李四王五馬六之后,也可以慢慢地親熱起來。 過去,有“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之說。現在,國外心理學家卻提出,名字對人的一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名如其人”。高雅、高深的名字妙如詩美如畫醇如酒,不僅令人回味,還會自覺不自覺地陶冶名字主人的心靈,改善其行為,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如今,推行優生優育,講究人口素質。給孩子起名字—這一神圣而光榮的任務,自然馬虎不得。未出世或剛出世的嬰兒,無法過問自己的起名,也不懂得發愁,做父母的卻要趕在孩子上戶口前,敲定孩子的名字;要好聽好叫好記好寫,要與眾不同,要讓孩子長大以后不會怪罪……等等等等,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起名有講究 起名首忌俗規舊套。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起名仍舊圍著陰陽五行、生辰八字打轉轉,手持易理、八卦、相法之書,占兇吉,論八字. 所以趙金寶、張有德、陳淑貞、李來福等等老套名字便開始與他們相伴為伍。 除此之外, 簡單的名字, 生僻的名字, 祖先和先賢名字, 繞口的名字, 不雅的名字, 過于時髦的名字, 過于夸贊的名字都應該注意避免. 起名的藝術 盡管名字本身只是一種符號,人們在起名時,還是煞費苦心地反復推敲,希望得到一個與眾不同的名字。其結果,有的人心滿意足,他有的人不得不終生遺憾。那么,能否找到一種或幾種途徑,使人們在起名時,能避免漫無目標地亂撞呢?我們認為,起名是有規律可循的。許多人之所以得不到滿意的起名,主要原因就是違背了談起名的規律。 起名的關鍵的在于選字。從目前起名情況看,一般選字只是簡單地查查字典,詞典,選字的標準也僅僅是選所謂的"好字"。單單靠翻字典能翻出一個好名字嗎? 答案是也許會. 你可能會欣喜一番,自認為自己發現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好名字。可是跟別人一說,回答往往是:“這個名字? 噢,樓下小王家的孩子不也叫這個名字嘛!” 這是為什么呢? 由于受共同的文化氛圍的熏陶,人們對所謂"好字"的認識大致相同,起名的結果往往是英雄所見略同。漢字的數量有限,"好字"數量可以說少得可憐,要想獲得良好的審美效果,就要突破傳統的選字方式,另辟蹊徑,拓寬思路,在新的天地里尋找新的境界。 (生辰八字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