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字取名的含義是廣大、眾多。
一、浩的釋義
1、盛大;巨大。
2、多。
二、筆順
點、點、提、撇、橫、豎、橫、豎、橫折、橫。
三、組詞
浩瀚、浩博、浩劫、浩渺、浩浩等。
擴展資料:
一、浩瀚 [ hào hàn ]
1、水盛大的樣子。
2、廣大,漫無邊際。
3、繁多。
二、浩博 [ hào bó ]
非常多;豐富。
三、浩劫 [ hào jié ]
大災難。
四、浩渺?[ hào miǎo ]
水面遼闊,無邊無際的樣子。
五、浩浩 [ hào hào ]
1、形容水勢浩大。
2、廣大遼闊。
01 浩字本義是水勢浩大。也常被用于人名,取的便是這廣大、眾多的含義。在中國古代,名、字分開使用。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才發展到了今天人們所慣用的“姓名”,人們對自己姓與名十分珍重。所以父母在給孩子取名時格外的注意。名字不僅是一個人的代號,也暗含了父母的祝福。
名字在我國有著漫長的發展歷程。據說上古時期,嬰兒在出生三個月的時候由父親給命名,這就是古人“名”的由來。我國的姓與名,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才發展到了今天人們所慣用的“姓名”。
但在我國古代,并不是一開始就使用姓名的,而是先有姓與氏,后有名、字、別號,古人的一生有很多名字,各有用途,意義不同。“姓”字,為左右結構,左從“女”右為“生”,從“女”而生,在母系社會里,子女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母姓為后代惟一能確定的尊親,正如《白虎通·三綱六紀》所云:“古元時,未有三剛六紀,人民但知有母,不知有父”。“姓”是一個集合名詞,是家族的標識,或表示與某個大家族的某一血緣關系更為親近的部分。氏只是在漢朝以前才獨立存在,它是“姓”的分支,“姓”是氏族的族號,氏族的成員都是以這個族號作為自己的姓。“名”是指個人的符號,帶有個人的烙印。
因此,即便很多取名的習俗已經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沒有了,但是取名依然是家里的一件大事,畢竟姓名是跟隨孩子一生的,所以父母在取名時不僅要好聽,還希望寓意好。而浩字本義是水勢浩大。常被用于人名,也是因為這廣大、眾多的含義。有的父母期望孩子的心胸能廣大,前程能更加寬廣。有著深刻的祝福,當然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前程并不取決于姓名,但不妨礙父母在取名是賦予其美好的寓意。
“浩”字的意思是水大,引申為大和多。
“浩”的基本釋義如下:
1、廣遠;盛大
2、豐富,眾多
3、遠;無邊無際
4、通“傲”,傲慢
浩浩蕩蕩[ hào hào dàng dàng ]
原形容水勢廣大的樣子。 后形容事物的廣闊壯大,或前進的人流聲勢浩大。
出處: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浩浩蕩蕩;橫無邊涯。”
聲勢浩大[ shēng shì hào dà ]
聲勢:聲威和氣勢;浩:廣大。聲威和氣勢非常壯大。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如今宋江領兵圍城;聲勢浩大;不可抵敵。”
浩如煙海[ hào rú yān hǎi ]
浩:廣大;煙海:茫茫大海。 形容典籍、圖書等極為豐富。
出處:宋·司馬光《進〈資治通鑒〉表》:“簡牘盈積;浩如煙海;抉摘幽隱;枝計毫厘。”
殷浩書空[ yīn hào shū kōng ]
借指事情令人驚奇詫異。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殷中軍(殷浩)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東風浩蕩[ dōng fēng hào dàng ]
東風:春風。指吹著強勁的春風。形容春風吹拂大地,大地即將萬象更新,面貌煥然。
出處:唐·李咸用《春日》:“浩蕩東風里,裴回無所親。危城三面水,古樹一邊春。”
浩:浩大(浩瀚)的意思,宇:宇宙的意思。
總結是:浩瀚(浩大)的宇宙。
鈺字五行屬金,康熙筆畫是13.
“鈺”字五行屬金,五行結構是土(玉)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