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太歲就是道教中的六十花甲星君,他們的職責就是監察天下賞善懲惡。
犯太歲是因為,這年出生的人,與值年星君感應更強,做了好事,容易有好報。做了壞事也更容易受到懲罰。
所以犯太歲與上墳祭祀無關。
清明,七月半,十月一,這三個日子是中國傳統的三大鬼節,因此到了這三個日子祭祀祖先不用擇日。
和掃墓有什么關系,
可以。掃墓還能降低犯太歲的煞氣。得到祖先庇護。
今年太歲為楊賢大將軍值年,生肖值年羊是值太歲,牛為沖太歲,民間有云;太歲當頭坐,是福不是禍,是福朵不過,,民云還有不能在太歲頭上動土符等.太歲在風水是古人記年的俗稱,如果墓在太歲位上最好不動土,和掃墓祭祖無關系.由于風水門派過多,同村不同俗,最好尊長意見為吉.
哈哈哈,看自己的心理承受力
掃墓前須知
一、陽氣較弱的人不適合前往掃墓
懷孕女性;適逢月事的女性;七歲以下小孩;病人;犯太歲、或運勢不佳的人。
出門前,先端詳自身氣色與健康狀態,一般人所說印堂發黑的朋友,應盡量避免。
附:月事來的女性可與家人一同前往,但不建議到墓前。
二、不可穿著鮮艷紅綠衣
祭拜一到兩年新墓,不宜穿著鮮艷紅綠衣。為了尊重亡者,掃墓應穿著莊重衣服并持有莊重念頭和言行。通常來說,掃墓時要穿深色、整齊的衣服,神情莊嚴肅穆為妥。
三、注意掃墓的時間與飲食
應早點出發,不宜接近傍晚;早上10點~下午3點前合適;時間過早過晚皆不宜。
掃墓之前最好禁食:當你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
四、配戴的物品
可以帶著避邪之物。一般可用紅包袋,裝一些凈香粉與芙蓉葉、艾草葉或榕樹葉亦可,出墳場即可丟棄,或者回程時,可先到當地大廟上香致意,耽擱個5到10分鐘過過氣再回家。
在墓園掃墓時的注意事項
一、雜草不要亂丟
所有垃圾應自行帶走,祭品不要留置,以免腐爛。
帶一點水,以撲滅燃燒的火苗。
鏟除雜草前,先手拜祖先,表示告知祖先,現要為他們整理房子,所以先不要點香。
很多人會把鏟起的雜草、樹根,棄于旁邊的墓,此為犯忌;因為等于把自家的垃圾丟到別人家的道理一樣,對他們不敬,會引起鄰墓的主人來找祖先理論,而帶給先人不安;應將草帶走或找空地燒掉。
二、在墓間行走時
不可跨越他人之墓,不敬。
不可照相。
不可踩踏到自身祖先墓中心,此對往生者不敬,氣運弱者會煞到。
不要議論別人墓碑上的照片或資料。
不可指指點點他人之墓或有遐念或起憐憫之心;更不可丟棄垃圾、吐痰或吐檳榔汁在墓碑上,此對他不敬,引起不滿,運勢會衰。
燒金紙不要超越到別人的墓。
若碰到小孩想小解時,不可在墓的前或后上,小孩易受驚。出門不便,若有內急,找到地方時,應先打招呼。最忌諱在他人墓前墓后小解。
拜土地公(山神):若拜素的,就準備清水或茶,一般是拜葷的,要準備米酒,才尊重。
若是家族墓:門要打開之前,要先點三柱香向祖先告知,要開門去打掃了,要進去時,在門口要燒七張金紙才進去,此稱為過火。
三、準備的祭祀物品
一般人到了祖先墓前,將帶來的香燭冥鏹、鮮花果品、酒等物及祖先生前喜歡吃的東西(祭祀禮品多寡隨意),擺放在墓前。首先燃點香燭,奉香給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當墓地的守護神),隨之恭敬地向先人叩拜上香獻花,然后燃燒冥鏹,奠酒(即將酒灑在地上,這代表向先人敬酒),禮畢。便將禮祭先人的食品吃掉,待香燭點完后可離開。
“培墓”則是較隆重的祭墓儀式,須準備三牲、或五牲及菜碗,備妥各種紙錢、燭炮、以及“子孫燈”,在墓前點燃子孫燈后帶回家,象征子孫興旺。掃墓祭典完畢后,還要剝蛋殼撒在墓上,以“脫殼”象征新陳代謝和送舊迎新,并分發周遭圍觀的孩子粿類或錢,稱為“印墓粿”,以表示祖先德澤永留人間。
現在一般的掃墓方式已經較以前簡化,大都以鮮花水果為祭品,上香鞠躬,禮節簡單隆重。
四、掃墓的方法
掃墓的目的是慰藉祖靈,因此要虔誠奉拜。就如在陽間,會親友一樣,要以懷念心,親切感來相會,若非出自內心尊敬,反而不好。掃墓時準備花、香、燭、掃帚、水桶、水果等,把墓地前污物打掃整潔,并清洗墓石。
整個墓地打掃后參拜、點燭、上香、敬果、獻花等,供全物品參拜后大家一起與先靈共餐,剩下物品一定要帶回家,不可留在墓地,免發生腐爛、生蟲等引起衛生問題,參拜上香后合掌,表示先靈與吾心合一,慰藉先靈早日往生西方,感謝庇佑子孫平安。
五、清明節可以在家拜祖先嗎?
但由于種種原因,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很多人不能回鄉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么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家里陽臺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食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關詞語。然后,再燒紙錢祭祀。
掃墓完之后要注意的禁忌?
掃墓完,不宜探望病人、友人,回家清除身體疲勞與清潔身體。也可繞至人多場所,逗留5到10分鐘,或祭拜附近大廟,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