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是外國人弄出來的,他們不懂我國的農歷,所以只能按陽歷;
星座是指陽歷,陰歷是中國特有算法,而星座源于西方國家,所以星座按照陽歷日期計算。
12星座是按陽歷劃分的,具體月份如下:
1、白羊座:3月21日~4月19日
2、金牛座:4月20日~5月20日
3、雙子座:5月21日~6月21日
4、巨蟹座:6月22日~7月22日
5、獅子座:7月23日~8月22日
6、處女座:8月23日~9月22日
7、天秤座:9月23日~10月23日
8、天蝎座:10月24日~11月22日
9、射手座:11月23日~12月21日
10、摩羯座:12月22日~1月19日
11、水瓶座:1月20日~2月18日
12、雙魚座:2月19日~3月20日
擴展資料:
十二星座簡介如下:
十二星座即黃道十二宮,是占星學描述太陽在天球上經過黃道的十二個區域,包括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室女座、天秤座、天蝎座、人馬座、摩羯座、寶瓶座、雙魚座,雖然蛇夫座也被黃道經過,但不屬占星學所使用的黃道十二宮之列,在占星學的黃道十二宮定義只是指在黃道帶上十二個均分的區域,不同于天文學上的黃道星座[3] 。而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1928年規范星座邊界后,黃道中共有13個星座。
由于歲差的關系,21世紀的黃道星座與占星學已不一致。
白羊座:3月21日-4月19日
金牛座:4月20日-5月20日
雙子座:5月21日-6月21日
巨蟹座:6月22日-7月22日
獅子座:7月23日-8月22日
處女座:8月23日-9月22日
天秤座:9月23日-10月23日
天蝎座:10月24日-11月22日
射手座:11月23日-12月21日
摩羯座:12月22日-1月19日
水瓶座:1月20日-2月18日
雙魚座:2月19日-3月20日
星座的起源:
米索不達亞文明占星家為了方便研究及觀測天上諸多恒星,人們把星空分為若干個區域,每一區就是一個星座。很難確切的說出人類是從何時開始有星座的概念的,這類天文知識遠在有歷史記載以前就被人們所領會。星座的名稱則很可能來源于早期航海的水手。
不同地域的文明中,星座的起源可能完全不同,但是隨著各文明的擴張和相互影響,星座的文化也包含了融合的過程。
西方
公元前270年希臘詩人阿拉托斯寫的《物象》中提到47個星座。從《物象》所記載的星區可得知,由于歲差的原因,書中所描述時期的南極點與現在的南極點并不一致,據此可以推斷出書中所記錄的是公元前2000年前的星空;同時星空記錄的空白區域表明觀察者應該在北緯35°到36°附近。因此有人認為將星空劃分為星座的做法起源于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比倫和蘇美爾時期,希臘和埃及的星座有可能是從該地區傳入的。
在《約伯記》里提到大熊、獵戶等幾個星座;公元前十二世紀尼布甲尼撒一世時代建造的土地界標石上刻有人馬座、天蝎座和長蛇座的圖案。古希臘詩人荷馬和赫西奧德的著作中也提及了大熊、獵戶和昴星團,而在同一時期的巴比倫已經用楔形文字記錄了黃道十二星座。
到公元二世紀,托勒密在他的《天文學大成》中記錄了48個星座中的1022顆恒星,這也是現代星座的原型。之后許多天文學家在托勒密星座的空當里填充新的星座;1603年巴耶、1690年赫維留、1752年拉卡伊先后在兩個世紀內為南天的星座命了名。
星座按公歷(陽歷、國歷、新歷)出生日期算
每年日期和時刻略有不同,處于兩個星座交界日期的要根據出生年份和出生時刻確定
白羊座(3月20日 - 4月21日)
金牛座(4月19日 - 5月22日)
雙子座(5月20日 - 6月22日)
巨蟹座(6月21日 - 7月24日)
獅子座(7月22日 - 8月24日)
處女座(8月22日 - 9月24日)
天秤座(9月22日 - 10月24日)
天蝎座(10月23日 - 11月23日)
射手座(11月22日 - 12月23日)
摩羯座(12月21日 - 1月21日)
水瓶座(1月20日 - 2月20日)
雙魚座(2月18日 - 3月21日)
星座是按照公歷(新歷\陽歷)生日來算的,
在英漢字典中有這樣的翻譯:“Signs
of
Zodiac黃道十二宮”,在《英漢天文學詞匯》中也有同樣的意譯;而在英英字典中的描寫是:“One
of
the
twelve
equal
divisions
of
the
Zodiac”,意思是“黃道上十二個均等的部分”。因此,十二星座是按照天文歷法的十二星座實際日期
。
擴展資料
星座(SIGN),指的是『太陽星座』(SUNSIGN);即以地球上的人為中心,同時間看到太陽運行到軌道(希臘文ZODIAC:動物繞成的圈圈,又稱"黃道")上哪一個星座的位置,就說明這個人是什么星座。其實這種星座起源與西方,東方也有自己的星座,而且陰陽歷排法不同。二千多年前希臘的天文學家希巴克斯(Hipparchus,西元前190~120)為標示太陽在黃道上觀行的位置,就將黃道帶分成十二個區段,以春分點為0°,自春分點(即黃道零度)算起,每隔30°
為一宮,并以當時各宮內所包含的主要星座來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