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布在京城的佛寺、道觀、清真寺,以各自的方式存在著,為信徒們滌清心靈,為這座古老的城市默默祈福……這些寺廟年代久遠,風景怡人,不僅是香客信徒的好去處,也是旅游行程必選方案。
妙應寺
妙應寺位于阜城門內大街路北,始建于元代,初名大圣壽萬安寺,遭火焚,明朝再建時改稱妙應寺。因寺內有通體涂以白堊的塔,俗稱白塔寺。現寺內的建筑大都為清代所建,僅白塔在火焚中幸免,為元代遺物,至今已700余年。院中間聳立著白塔,塔下臺階可直登塔基,頂端華蓋四周懸掛著36副銅質透雕的流蘇和風鈴,微風吹動,鈴聲悅耳。白塔的形制,淵源于古印度的窣堵坡,由尼泊爾工藝家阿尼哥參加了設計和修建。妙應寺白塔是元大都保存至今的重要標志,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行車路線:乘13、101、102、103、823、812、814路車到白塔寺站下車。咨詢電話:66160211。
法源寺
法源寺在宣武區法源寺后街,宣武門外教子胡同南端的東側,它是北京市內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的、歷史最悠久的名剎。法源寺現為中國佛學院和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所在地。古寺藏經館中陳列著東漢、東吳、北魏、北齊及隋唐石雕造像,其中以唐感享三年造像最為珍貴,而明代木雕佛涅盤像,長可十米,是北京最大臥佛。法源寺的丁香很有名,號稱香雪海、曾與崇右牡丹、恭王府海棠并稱京畿三大花事,乃京城絕景。作家李敖的長篇小說《北京法源寺》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現實的法源寺不可錯過!行車路線:乘61路車到牛街南口站下車,沿南橫西街至教子胡同再向東。聯系電話:63533966。
廣濟寺
廣濟寺位于西城大街西四路口西北角,相傳創于金代,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北京的名剎之一。明天順年間,山西普慧和尚重修古寺,賜名"弘慈廣濟寺"。古寺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寺內花木秀麗,院落幽靜。其中雄偉的天王殿,除四大天王"金剛怒目"外,便是明代銅鑄的頭戴天冠的彌勒像和手捧金杵的明鑄銅韋馱像最為珍貴。寺中古樹旁立石碑上刻乾隆帝御制《鐵樹歌》,甚為珍貴。廣濟寺現為中國佛教協會所在地,是全國佛教事務活動的中心。行車路線:乘13、101、102、105、823、812、814路車到西四站下車。聯系電話: 66160907。
雍和宮
位于東城區安定門東大街和雍和宮大街交匯處,它是北京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黃教寺院雍和宮。雍和宮建于清康熙33年,曾為雍正登基前的府邸--雍王府。乾隆9年乾隆九年改為藏傳佛教寺廟,成為清管理全國喇嘛教事務的中心。雍和宮有將漢、滿、蒙、藏等多種建筑藝術融為一體的獨特藝術風格,寺院殿宇宏偉,樓閣巍峨,既有宮殿金碧輝煌的建筑,又有古剎莊嚴肅穆的氣氛。雍和宮內紫檀木雕刻的羅漢山;白檀木雕刻的彌勒大佛;金絲楠木雕刻而的旃檀佛龕,被譽為雍和宮內的木雕"三絕"。行車路線:公交13、62、44、406路可達,也可乘地鐵直達。聯系電話:64049027
孔廟
北京孔廟坐落在北京僅存的唯一一條仍保持著清代北京古老街巷風貌的國子監街上,距另一聞名全國的藏傳佛教寺廟--北京雍和宮,僅百米之遙。北京孔廟占地22000平方米,自1302年元朝建廟以來,這里就是元、明、清三代皇帝親臨祭祀孔子的主要場所,它的等級在全國的孔廟中是最高的。孔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和世界文化名人,受到各國游客的尊崇,北京孔廟也成為有別于其他各地孔廟,風格獨異的京城旅游的熱點。行車路線:乘13、406、807路車國子監下車或乘地鐵、116、特2路雍和宮下車。聯系電話:84011977。
白云觀
位于西城區白云路的白云觀是北京第一大道觀,有"全真第一叢林"之稱。白云觀原為埋葬邱處機遺蛻而創建的,位于金代"太極宮"東側。邱處機是全真道祖師王重陽的七大弟子之一,創建龍門派,他的遺骨至今仍埋葬在觀內丘祖殿香案下石座內。白云觀規模宏大,觀前影壁所嵌"萬古長青",為元趙孟頫書。欞星門為七層四柱牌柱,舊為觀中道士觀星望氣的地方。觀內三清閣東側為藏經樓,自明代以來貯奉《正統道藏》,當時所建的《賜經碑》,今保存完整。現在中國道教協會便設在白云觀內。行車路線:乘19、320支414路車到白云觀站下車,或乘114、308、937路到白云路下車向南。聯系電話:63463531。
覺生寺(大鐘寺)
大鐘寺位于北三環北側,又稱中國古鐘博物館,因寺內大鐘殿懸有一口大銅鐘而得名。大鐘寺古鐘博物館目前收藏鐘鈴類文物439件套,其中永樂大鐘鑄于明代,距今已500多年。鐘身內外整齊地鑄有佛教經典17種,總計227000多字,字體工整、堅韌、相傳為明朝書法家沈度的手筆。永樂大鐘造型精美、鐘聲純厚綿長、穿透性強。清晨可遠傳10余里。永樂大鐘以悠久的歷史、高超的書法藝術、精美的鑄造工藝而馳名中外,有中外鐘王之譽。除這口大鐘以外,大鐘寺內還陳列元、明、清三代鑄造形式、花紋造型不一的銅鐘近百余口。行車路線:302、367、718路大鐘寺下。聯系電話:62550819。
戒臺寺
戒臺寺位于京郊門頭溝的馬鞍山麓,至今有1300多年歷史。戒臺是僧人受戒的壇臺,也叫戒壇。戒臺寺戒臺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戒臺,有"天下第一臺"之說,并可以傳授佛門最高戒律菩薩戒,而成為我國佛教的最高學府。戒臺寺素以""戒壇、奇松、石洞"聞名天下。戒臺怫龕中113尊泥制彩繪的戒神,出自第四代"泥人張"張銘先生及弟子之手,是難得的藝術珍品。石佛村的明代摩崖造型是北京地區目前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一處摩崖造像群。行車路線:游7路、931路直達;或乘336、326路至河灘,再轉長途車可達。駕車可從五孔橋洞阜石路到門頭溝區石門營,有路標。聯系電話:69802645。
紅螺寺
紅螺寺位于京郊明珠懷柔縣境內,為歷代佛教圣地,也是京華氣功的發源地。紅螺寺始建于東晉,為十方常住寺,是北方最大的佛教叢林,千年以來一直是佛教圣地。歷屆住持多由皇家命派,高僧頻出,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紅螺"之說。因有紅螺仙女的美妙傳說,當地人稱之為"紅螺寺"。紅螺寺歷屆主持多由皇家命派,高僧頻出,佛法超風。寺內環境幽雅,古木參天,經年常青,其中紫藤寄松、御竹林、雌雄銀杏號稱三絕景。行車路線:宣武門乘游6、游16路直達,或東直門乘916、936路至懷柔再轉車。駕車可從三元橋下京順路,沿迎賓館北路行5公里即到。聯系電話:60681639 。
敕賜和平寺(花塔寺)
敕勒和平寺位于位于八達嶺長城南麓、昌平衛星城西北15公里的龍鳳山腳下花塔村內,又名花塔寺,始建于唐代。寺院處在龍鳳山的龍尾山坳之下,山峰險峻,景色秀麗。寺院建筑規模宏大,殿堂錯落有致,遮掩于參天古樹之中。敕勒和平寺是歷代北京佛事活動中心。敕勒和平寺恢復了每年陰歷初五和九月初九唱大戲四天的文化傳統,使花塔和平寺廟會又成了聞名京、津的傳統廟會。行車路線:德勝門乘345路到昌平終點換乘357路到南口鎮下車乘小公共汽車直達;或從北京北站早7:00乘火車到南口站下車,再轉乘小公共汽車直達。
聯系電話:69778491,69778497。
云居寺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區境內的白帶山下,它的石經山藏經洞及唐、遼塔群構成了我國古代佛教文化一大特色,被評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是我國佛教經籍薈萃之地。寺內九個藏經洞珍藏著浩瀚的石經、紙經、木板經,號稱三絕。除了佛教三絕與千年古塔外,寺中還珍藏著令世人矚目的佛祖舍利,為千年古剎增添了一份祥光瑞氣。云居寺是國內外著名的佛教寺院,享有"北方巨剎"的盛譽,它特有的幽靜環境、奇特的秀麗風光,蘊涵著濃郁的佛教文化特色。行車路線:從天橋做917至云居寺、十渡,5月--10月在前門乘游10路(北京南站--云居寺),都可直達云居寺。聯系電話:61381612。
東岳廟
東岳廟位于朝陽門外大街路北,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元末毀于戰火。后經多次擴建,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正一派"道觀。東岳廟有"京城小碑林"之稱,廟中原有碑石140余通,幾經戰火,現僅存二三十通。全廟共有神像3000多尊,其人物形態各異,生動逼真,故有"東岳廟神像甲天下"之說。東岳廟不僅是顯赫一方的道觀,它的建筑藝術及規模在全國寺廟中也是位居前位。行車路線:乘110、112、109路車到神路街站下車,或乘地鐵到朝陽門站下車向東。
1.八大處
靈光寺供奉著佛祖釋迦牟尼圓寂火化后留下的兩顆佛牙舍利中的一顆,是佛寶圣物,庇護著八大處。 國際佛教協會大師來北京時,都會來八大處靈光寺朝拜,據說在這里請玉觀音護身符,既能保佑平安,又能開運吉祥。
地址:西山八大處
2.紅螺寺
紅螺寺是中國北方佛教的發祥地,千年來一直是佛教圣地。寺院內歷屆住持多由皇家命派,高僧頻出,佛法超凡。金代有著名的佛覺禪師,元代有云山禪師,清代際醒祖師住持紅螺寺,創建紅螺凈土道場。凈土宗的最后兩代祖師均與紅螺寺有緣,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紅螺”之說。
地址:懷柔區紅螺東路2號(東直門長途汽車站乘936路紅螺寺專線車;北京——京順路)
3.潭柘寺
因為燒香靈驗而備受皇家恩寵。康熙至光緒200多年間的皇帝,都曾來寺中敬香禮佛,官宦大員們也將潭柘寺作為進香的首選之地,以保官運亨通。寺院依山而建,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又被回龍、虎踞、捧日、紫翠等九座山峰環護,為風水寶地。
地址:門頭溝區東南部潭柘山麓
4.妙應寺
正如其名“妙應”,妙應寺白塔會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實現愿望。妙應寺為元朝的皇家寺院,供奉佛舍利以及香塔、佛經等佛教圣物。元成宗時,寺內香火極為旺盛,在元貞元年由皇帝主持的“國祭日”佛事活動中,參加者竟達七萬之眾。
地址:西城區阜內大街171號
那當然得是雍和宮了! 初一十五,香客肯定去的地方,絡繹不絕地往那里去燒香拜佛,特別靈!
不過,求簽祈福之前,比較好是請一款好香,因為祭拜求簽,燒香是溝通佛陀的基礎媒介,如果這都做不好,用到一些有害的化學香的話,反而徒增違緣;有心的話,建議可以無相銅爐定一款求簽祈福香。
還有,想要加強靈驗力度,可以同時在無相銅爐定一款無相祈福掛件配飾,既可以用來做護身符,也可以幫助加強求簽許愿的功力!
阿彌陀佛!
云居寺啊
命無定命,境隨心轉。(下文詳解)
定業和命運
很多朋友都來信詢問命運的問題。而且把命運和佛法中的定業聯系起來。這里和大家介紹一下,定業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和命運、算命得出來的結果是不是一致的。
《大般涅槃經》 講:【 定業有二。一者報定。二者時定。或有報定而時不定。緣合則受。或三時受。所謂現受生受后受。】
定業有兩種,一種是果報定,最后什么結果是相對固定的。一種是時間定。什么時候受報是固定的。有的是報定而時不定,因緣具足,都碰到一起了,才會受報。有的則是現受、生受、后受,時間確定。
經中又說:【 一切眾生不定業多決定業少】
就是一切眾生都是定業較少,不定業多。
由此可知算命當中說你什么時候,會有什么事情,是不成立的。因為這種情況屬于報定+時定,這種情況決不會貫穿于我們的一生當中。我們這一生中隨時隨地都在造作各種業因,隨時隨地都在影響自己果報的程度和時間。沒人會真正算出這種報定加時定的命運,因為這種命運不存在。
【善男子。若定心作善惡等業。作已深生信心歡喜。若發誓愿供養三寶。是名定業 。】
定業是如何造作出來的呢?就是以堅定、堅決地心做種種善惡業,做后保持很強的信心,心內歡喜,覺著做的對,做的好。這叫定業。例如發誓愿供養三寶,這叫定業。
【善男子。智者善根深固難動。是故能令重業為輕。愚癡之人不善深厚。能令輕業而作重報。以是義故。一切諸業不名決定 。】
如果是有智慧的人,善根深厚,堅固,能夠令重業轉輕,而愚癡之人,不善業因深厚,能夠令輕業轉成重報。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沒有什么定業可言。
我們這一生,如此造作定業有很多,可我們造作的不定業更多。因果是一個非常復雜而又精密的運作,任何人都不可能憑借一個過去的局部的因素去推斷最終什么時間,你會有什么果報。因為這一切都是隨著我們現在的造作而改變著。
也就是說沒有一個固定的所謂的‘命運’。我們將來所受的果報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當中。依照世尊的教導,我們就可以轉重為輕,依照我們世俗的妄想執著,就會轉輕為重。而且這個改變有時候是頃刻之間的事情,或者好、或者壞。誰能算出來?
【轉】
銼巴勾棗難撈枝,交易尋人不投機。謀望求財最費力,婚姻合伙總是虛。
這是我以前的簽文呢……現在不一樣活得幸福快樂?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將作業拋到一旁,去網上閑逛。上百度,先來個在線觀音求簽,看看這幾天自己運氣怎樣;然后去開心網,種菜偷菜的同時也不忘去試試周公解夢,了解下每日運勢;連開著QQ聊天時都沒忘記去空間查查當日的星座提醒,瞧瞧若是遇到了困難該如何解決……以上,是我身邊許多人標準的求簽生活。
記得以前有一份調查報告上說:在中國,2人中有1人求簽;4人中有1人星座;5人中有1人周公解夢。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求簽開始在周圍的人中快速流行開來
所謂求簽,本來只是古代人們拜天神時所行的儀式。奇怪的是,雖然封建社會體制早已衰敗,但求簽這一古老的形式卻被保留了下來,甚至有愈加火熱的趨勢。當今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下,人們的壓力日益增長。太多的煩惱,拋之不去的麻煩,自身已難以走出困境,那么求簽,便是在生活難以抉擇時,尋求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前幾天特地去問了身邊的一些好友,什么時候會想到去算命求簽。得到的答案大同小異:往往都是在面臨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但不知該如何去決定的時候便會有去算命的想法了。而那時候,本就迷茫著,看了簽文,潛意識里會覺得與自己的境況有一丁點兒的相似。所以越想越真,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于是,在社會形式與自我意識的雙重夾擊下,求簽愈加受人歡迎。
可是求簽,真的有這么準么?我想未必吧!
從出生起,人的命運就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想要的一切,都要靠汗水換來;想要理想中的生活,就應該朝著那個方向去奮斗。本來嘛,付出才有收獲,這是天經地義。人生的道路,只有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地走,才會有機會登上勝利的高峰。人之所以去算命求簽,說得好聽,是想為自己尋求走出困境的方法,想尋找一份心安;而事實上,不是過因為懦弱、害怕,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罷了。想通過求簽解決一切,不費吹灰之力便得到他人辛苦一生才換來的輝煌,這無稽只談,可笑至極!
因此,我們不應隨大流,去相信什么算命的真、準。唯一應該相信的,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相信自己可以達到理想,不懈著朝著原定的目標努力,依靠自己,把握住自己的命運。
我相信人生是靠自己走出來的,不是靠求簽就能算出來的,付出努力追求理想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做的。人應該依靠自己,相信自己。只要拋開雜念,專心應對心中所想之事,必能成功。至于簽好簽壞,又何妨呢?
2回答者: 歌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