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具有招財轉運的功能這是自古以來人們的共識,從貔貅誕生的傳說開始就充滿神奇色彩,據說貔貅是龍王之子,不僅威猛勇敢,而且非常喜歡金銀珠寶并且只吃不泄,也因此貔貅成為聚財招財的吉祥物,而從古至今一些著名人士都非常喜歡收藏貔貅,這也讓貔貅招財轉運的功能得到了進一步印證
百瑞堂至尊貔貅是于2012年打造的一系列招財瑞獸,每年開光二十四,歷經兩年時間,緣主已經檢驗2年時間了,具備充足的的招財能量。開光后的至尊貔貅具有強大威猛的招財靈性和特質,可幫主人招取財源,咬住錢財并進一步守住財庫,在正財方面,至尊貔貅可幫主人改變磁場使在事業和財運方面心想事成財源廣進,在主人做生意或者有生意機會的時候,可幫主人咬住任何的生意機會,讓生意順風順水。
一般制造貔貅像的物質有三類:
一、 金屬——般以銅來制造,因為這一類金屬是比較廉宜,且磨光后的色澤接近黃金。
二、 木材——一些古老大屋會利用質堅的木材雕造貔貅,然后放在橫梁上,用來擋解煞。
三、 瓷器——以不同的玉種來制造。
不同的物質制造的貔貅像,都可擺放在風水的吉位上,很多地理師都認為有催財作用,而在八個不同的方位上,一般擺放銅質制造的貔貅,催財力量會很強。其實貔貅對于正財或偏財都會有利的,所以貔貅像在近年有流行起來的跡象;不過,利用貔貅來催財,總帶點宗教色彩,故在玄空大卦的正神日貴神時或鳥兔太陽吉時,開光的貔貅催財力量是最強的,不論工作屬于正行或偏行。但有一點要留意,作奸犯科的人,貔貅未必有催財之力,這便是靈獸的特性,而貔貅又以玉制的催財力量最強。
貔貅也有公母之分, 民間傳說公的貔貅代表財運,而母的貔貅則代表財庫,有財要有庫才能守得住,因此收藏貔貅大多都一次收藏一對, 才能夠真正的招財進寶。但如果要戴在身上, 還是一只就好, 以免打架, 以上均屬傳說,大家參考就好 !
貔貅的習性懶懶地喜歡睡覺, 每天最好拿把他拿起來摸一摸, 玩一玩,好像要叫醒他一樣, 財運就會跟著來。
貔貅是人們從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當中相當喜愛的一種神獸。貔貅威風兇猛,具有招財聚寶、辟邪納福的作用。貔貅流傳到現代也是被設計和制作出各種的材質和造型,而喜歡貔貅的人群越來越多,許多人都想奉請這樣有靈力的神獸到身邊,來幫助主人的運勢得到好轉和改善,并得到庇佑的好處。但是奉請貔貅的時候卻讓人不知所措,這么多造型款式的貔貅,什么樣的貔貅最好呢?應該如何去挑選呢?
如今的貔貅材質和款式種類繁多,很多人在挑選的時候很迷茫,都想請到一尊有靈氣能招財的貔貅,但是卻不知道什么樣的貔貅最好。其實首先要知道貔貅的靈氣在于開光,只有真正開光的貔貅才具有能量來為主人招財的,沒有開光的貔貅只能當做普通的裝飾品來佩戴。所以什么樣的貔貅最好首先考慮的就是挑選貔貅是否經歷真正的開光。開光貔貅當中以吉照堂靈性充足,佛門寺院高修為法師主理,每月初一十五兩次開光法會,每次法會也均有現場實錄,開光真實招財靈驗。
其實我們再來說說貔貅應該如何去挑選,該選擇什么樣的貔貅最好最招財,我們可以用貔貅的材質、款式和造型這幾個方面來選看,不過奉請貔貅最講究的還是個人的眼緣,自己喜歡的貔貅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一、從材質上看如何挑選貔貅:
現在用于制作貔貅的材質有很多,比較常見的包括玉石、水晶、黑曜石、瑪瑙等等,不同材質的貔貅氣場也會稍有區別,那么看材質的話應該怎樣挑選貔貅呢?首先我們要了解不同材質本身的作用,比如玉石可以滋養身心、促進健康,靈氣很足;水晶是提神醒腦、讓人身心愉悅;黑曜石是提升陽氣、賦予人勇氣等等。這幾大類的貔貅材質中也有一些作用特殊的材質,比如黃玉能避陰助財,黃水晶主偏財,金曜石可以化解負能量、辟邪招財。因此從材質上看貔貅請什么樣的最好呢,找到哪種材質本身具有自己最需要的作用,就對挑選貔貅有所幫助了。
二、從造型上看如何挑選貔貅:
貔貅流傳至今并沒有一個固定的造型,因此制品造型各異,但都是具有貔貅寬嘴大腹而無肛這一最基本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我們如今可見的貔貅造型多種多樣,比如一步登天、一夜暴富、如意貔貅、金錢貔貅、母子貔貅等等。一步登天貔貅主要特點就是一只腳朝前做向上行走狀,寓意運勢不斷提升、好運源源不斷;一夜暴富呢則是招財的貔貅趴在葉子上取諧音的一夜暴富;如意貔貅就是貔貅口銜如意或身背如意、尾似如意等等,寓示幸福美滿、萬事如意……各種造型的貔貅也是為了順應不同的審美和符合更多緣友的眼緣的,因此從造型上看貔貅請什么樣的最好主要還是看在其審美和寓意。
三、從款式上看如何挑選貔貅:
市面上常見的貔貅款式多為吊墜、手鏈和擺件等,從款式方面如何挑選貔貅其實還是在于每個人覺得怎樣方便和想讓貔貅發揮怎樣的作用。手鏈和吊墜都是隨身佩戴,利于隨時招財,并伴隨身邊辟邪祛災;擺件類貔貅則是主要為了鎮宅辟邪,但其招財聚寶的效果也十分明顯。因此從款式上看貔貅請什么樣的最好則是各有優勢,還是需要看自身需要的。
以上就是什么樣的貔貅最好的介紹,其實還是在奉請的時候怎樣去挑選貔貅的,我們在奉請貔貅的時候這幾個方面其實都是參考的,每個人的眼緣不同,喜歡的貔貅造型材質也自然不一樣,根據個人的眼緣奉請,并且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這樣的貔貅才是最好的。
無論是何種款式材質的貔貅其寓意都是招財旺運,貔貅自古以來為招財瑞獸具有招財辟邪轉運的功效,發揮貔貅的靈性是需要開光的,沒有開光的貔貅也是沒有靈性的,只是一件裝飾品。
貔貅又名天祿、辟邪,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兇猛瑞獸。貔貅有著龍頭、馬身、麒麟腳,毛色灰白,會飛翔。傳說貔貅觸犯天條,玉帝罰他只能以四方之財為食,且只進不出,所以風水上常擺放貔貅以聚財鎮宅。現在很多中國人配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如此。 貔貅乃是風水鎮宅,化煞轉禍為祥之神獸。
吉照堂至尊貔貅品種多樣新穎,有擺件、吊墜、手鏈等,可以讓奉請緣主全方位,全時段都擁有貔貅守護的財運;材質珍貴齊全,有黑曜石、和田玉、翡翠、紅瑪瑙、黃玉、墨翠、紫檀、金耀石等完美材質,可以契合每位緣友的品味需求和個人偏好;外觀美感十足,款式設計新穎、雕工渾然天成、靈性富有動感,或大氣炫目、或小巧別致、或經典優雅、或簡單大方;佛門開光正規,經佛門寺院法會開光,流程莊重正規,賦予靈性,偏殿加持七天七夜,梵音環繞,去除貔貅戾氣,認主后非常靈驗;證書真實齊全,請購方便快捷,服務專業熱情,最重要的是眾多客戶回饋表示吉照堂至尊貔貅非常靈驗,值得信賴。
貔貅哪里有買?其實,按照嚴格的意義上來說,買貔貅這種說法是不對的。貔貅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祥瑞之獸,身份地位非常的高,也非常的受人推崇,說“買”是對它的一種不尊重,為了表示尊敬之意,我們應該請貔貅,這樣的叫法是比較好的。
那么,哪種貔貅最為招財呢?目前,請貔貅最好的專賣店當屬吉照堂至尊貔貅了。這里有全網最好的貔貅開光技術,邀請數十位開光大師對需要奉請的貔貅開光,按照嚴格的開光步驟開光,消除貔貅身上煞氣,變為適合人們佩戴的吉祥物。除此之外,再將這部分開光的貔貅移至偏殿進行七天七夜的加持,佛經繞梁,佛法加身,為貔貅帶來無限靈性。這種貔貅開光之后,可想而知它的靈力有多強大了。說起這種開光方法,它是全網最好的,也是最靈驗的,是其它的開光機構做不到的,只此一家。
哪種貔貅最為招財,可以在網上直接查找吉照堂至尊貔貅官網,進入里面,選購自己喜歡的貔貅,會有相關人員為您解答疑問。在這里請貔貅,想請什么貔貅都有,不論是貔貅吊墜、貔貅手鏈,還是貔貅擺件,相信都會請到滿意的。并且貔貅的材質和樣式也非常的多,像和田玉的一夜暴富貔貅、一步登天貔貅,黑曜石的彩虹眼貔貅,墨翠的霸王貔貅等等,這些貔貅都有著自己不同的寓意。
貔貅,中國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兇猛瑞獸,一直以來都備受人們的喜歡,它嘴大無肛,卻造就了它招財的能力;它長相兇惡,也使得其能夠鎮宅辟邪,不受妖魔鬼怪侵犯,不管是戴在身上,還是擺在家里,貔貅都能夠護佑虔誠奉請的緣主。
貔貅。
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貔貅的身體很特殊,它的嘴巴很大,但是沒有屁眼,吃的東西是不能排泄的,所以就有了貔貅只進不出的說法,不過貔貅吃的東西也很獨特,貔貅以金銀財寶為食,只吃不泄的特點,反而讓它成為人們心中招財進寶的象征,被稱作是招財神獸。
貔貅的造型:
貔貅的造型很多,難以細分。經過朝代的轉變,貔貅的形態比較統一,是龍頭、馬身、麟腳,額下有長須,兩肋有翅膀,會飛,且兇猛威武,如有短翼、雙角、卷尾、鬃須常與前胸或背脊連在一起,突眼,長獠牙。
到現在常見到、較為流行的形狀是頭上有一角,全身有長鬃卷起,有些是有雙翼的,尾毛卷須。它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此獸無肛門,只進不出,比喻為招財進寶。
貔貅
貔貅(音:pí xiū),粵音讀作"皮休"。相傳貔貅是一種兇猛瑞獸,而這種猛獸分有雌性及雄性,雄性名"貔",雌性名為"貅"。 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歡稱這種瑞獸為"貔貅",而在北方則依然稱為"辟邪"。
貔貅是以財為食的,納食四方之財,中國傳統是有"貔貅"的習俗,和龍獅一樣,有將這地方的邪氣趕走、帶來歡樂及好運的作用。
【貔貅的作用】
貔貅與麒麟有所不同,貔貅是兇狠的瑞獸,且護主心特強。有鎮宅辟邪的作用。
貔貅在風水上的作用,可分以下幾點說明:
一、有鎮宅辟邪的作用。將已開光的貔貅安放在家中,可令家運轉好,好運加強,趕走邪氣,有鎮宅之功效,成為家中的守護神,保合家平安。
二、有趨財旺財的作用。除助偏財之外,對正財也有幫助,所以做生意的商人也宜安放貔貅在公司或家中。
三、有化解五黃大煞的作用用來化煞鎮宅和旺財,尤其在財運方面,貔貅是有較明顯作用 。
【傳說】
貔貅又名天祿、辟邪。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狀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貔貅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的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古時候人們常也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它有嘴無肛門,能吞萬物而從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現在很多中國人配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如此。
漢書“西域傳”上有一段記載:“烏戈山離國有桃拔、獅子、尿牛”。孟康注日:“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長,獨角者稱為天鹿,兩角者稱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但經過朝代的轉變,貔貅的形態比較統一,如有短翼、雙角、卷尾、鬃須常與前胸或背脊連在一起,突眼,長獠牙。到現在常見到的貔貅多是獨角、長尾巴。 一般制造貔貅像的物質有三類:
一、 金屬——般以銅來制造,因為這一類金屬是比較廉宜,且磨光后的色澤接近黃金。
二、 木材——一些古老大屋會利用質堅的木材雕造貔貅,然后放在橫梁上,用來擋解煞。
三、 瓷器——以不同的玉種來制造。
不同的物質制造的貔貅像,都可擺放在風水的吉位上,很多地理師都認為有催財作用,而在八個不同的方位上,一般擺放銅質制造的貔貅,催財力量會很強。其實貔貅對于正財或偏財都會有利的,所以貔貅像在近年有流行起來的跡象;不過,利用貔貅來催財,總帶點宗教色彩,故在玄空大卦的正神日貴神時或鳥兔太陽吉時,開光的貔貅催財力量是最強的,不論工作屬于正行或偏行。但有一點要留意,作奸犯科的人,貔貅未必有催財之力,這便是靈獸的特性,而貔貅又以玉制的催財力量最強。
【貔貅由來】
據說貔貅是龍王的九太子,它的主食竟然是金銀珠寶,自然渾身寶氣 , 跟其它也是吉祥獸的三腳蟾蜍等比起來稱頭多了 , 因此深得玉皇大帝與龍王的寵愛,不過,吃多了總會拉肚子 , 所以有一天可能因為忍不住而隨地便溺,惹玉皇大帝生氣了,一巴掌打下去 , 結果打到屁股 , 屁屁眼就被封了起來,從此,金銀珠寶只能進不能出,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后 , 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
貔貅也有公母之分 , 民間傳說公的貔貅代表財運,而母的貔貅則代表財庫,有財要有庫才能守得住 , 因此收藏貔貅大多都一次收藏一對 , 才能夠真正的招財進寶。但如果要戴在身上 , 還是一只就好 , 以免打架 , 以上均屬傳說 , 大家參考就好 !
貔貅的習性懶懶地喜歡睡覺 , 每天最好拿把他拿起來摸一摸 , 玩一玩,好象要叫醒他一樣 , 財運就會跟著來。
另一個貔貅的妙用是在案頭擺放貔貅飾物的話,可替你趕走壞男人 , 避免不必要的騷擾喔。
據古書記載,貔貅是一種猛獸,為古代五大瑞獸之一(龍、鳳、龜、麒麟),稱為招財神獸。貔貅曾為古代兩種氏族的圖騰。傳說幫助炎黃二帝作戰有功,被賜封為 “ 天祿獸 ” 即天賜福祿之意。它專為帝王守護財寶,也是皇室象征,稱為 “ 帝寶 ” 。又因貔貅專食猛獸邪靈,故又稱 “ 辟邪 ” 中國古代風水學者認為貔貅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
貔貅有二十六種造型,七七四十九個化身,其口大,腹大,無肛門,只吃不拉,象征攬八方之財,只進不出,同時可以鎮宅辟邪,專為主人聚財掌權。
古賢認為,命是注定的,但運程可以改變,故民間有 “ 一摸貔貅運程旺盛,再摸貔貅財運滾滾,三摸貔貅平步青云 “ 的美好祝愿。
【龍之九子】
龍在其形象形成過程中,曾海納百川的匯集了多種怪異的獸形象。到后來,這些怪異獸像在龍形象發展的同時糅合了龍的某一種特征,形成了龍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說法。但龍之九子為何物,究竟誰排老大誰排老二,并沒有確切的記載。民間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不一而同。
據說一次明孝宗朱佑樘曾經心血來潮,問以博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李東陽:“朕聞龍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東陽竟也不能回答,退朝后七拼八湊,拉出了一張清單。按李東陽的清單,龍的九子是:趴蝮、嘲風、睚眥、赑屃、淑圖、螭吻、蒲牢、狻猊、囚牛。不過在民間傳說中的龍子卻遠遠不止這幾個,狴犴、貔貅、饕餮等等都被傳說是龍的兒子。其實所謂龍生九子,并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往往以九來表示極多,而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九是個虛數,又是個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如果非要選出九子來的話,也應該選出其中在民間影響最大的九個。李東陽也是一時急于交差,所提之名單并不具代表性。
對于“龍生九子”,影響較大的一種說法是:
長子囚牛,喜音樂,立于琴頭。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為“龍頭胡琴”。
次子睚眥,樣子像長了龍角的豺狼,怒目而視,雙角向后緊貼背部。嗜殺喜斗,刻鏤于刀環、劍柄等兵器或儀仗上起威懾之用。
三子嘲風,樣子像狗,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這些走獸排列著單行隊,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獸的領頭是一位騎禽的“仙人”,后面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斗牛、和行什。它們的安放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只有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才能十樣俱全,次要的殿堂則要相應減少。嘲風,不僅象征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
四子蒲牢,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喜音樂和鳴叫,刻于鐘鈕上。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于鐘上,并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求其聲大而亮。
五子狻猊(suān ní),又稱金猊、靈猊。狻猊本是獅子的別名,所以形狀像獅,喜煙好坐,倚立于香爐足上,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由于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另外,狻猊還是文殊菩薩的座騎,在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上還建有供奉狻猊的廟宇。因狻猊為龍的五子,所以廟名為五爺廟,在當地影響頗大。明清之際的石獅或銅獅頸下項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衛大門的中國傳統門獅更為睜崍威武。
六子赑屃bìxì,又名霸下,樣子似龜,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相傳上古時它常背起三山五岳來興風作浪。后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績,讓它自己背起,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征。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只腳拼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
七子狴犴(bì’àn),又名憲章,樣子像虎,有威力,好獄訟,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獄門上,故民間有虎頭牢的說法。又相傳它主持正義,能明是非,因此它也被安在衙門大堂兩則以及官員出巡回避的牌上端,以維護公堂的肅然之氣。
八子負屃(xì),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或兩側。
末子螭(chī)吻,又名鴟尾或鴟(chī)吻,魚形的龍(也有說像剪了尾巴的蜥蜴),喜四處眺望,遂位于殿脊兩端。在佛經中,螭吻是雨神座下之物,能夠滅火。所以把它安在屋脊兩頭也有作消災滅火的功效。
可以發現這種說法中,長子囚牛和四子蒲牢都喜音樂,三子嘲風和么子螭吻都位于屋頂,六子赑屃和八子負屃都圍著石碑,有重復之嫌。如果把他們二取一,再補進其他一些常見說法,會比較好一些:
饕餮(tāotiè),樣子似狼,性貪吃,位于青銅器上,現在稱之饕餮紋。因它又能喝水,故古代也將其刻在橋梁外側正中,防止大水將橋淹沒。據民間傳說,這種怪獸貪吃無厭,把能吃的都吃光了以后,最后竟然吃了自己的身體,到最后吃得只剩一個頭部,所以落下個“有首無身”的名聲。
趴蝮,又名蚣蝮,樣子似魚非魚,善水性,體態優美,飾于石橋欄桿頂端。
椒圖,形似螺蚌,好閉口,性情溫順,有點自閉癥,反感別人進其巢穴,故人們常將其形象雕在大門的鋪首上,或刻畫在門板上。
貔貅,在南方及東南亞一帶都稱其為龍的第九子,大嘴無肛,只進不出,深為賭徒所喜。澳門賭場便擺了一只玉貔貅,寓意嘴大吃四方,只掙不賠。
“虎父無犬子”,龍那么神通廣大,可以吞云吐霧,興風作浪,成為中國老百姓幾千年來的偶像,它的兒子自然也非等閑之輩。龍也有女兒,但不那么出名,《春光燦爛豬八戒》里的女主人翁就是小龍女。龍的兒女都是千奇百怪,這和希臘神話中宙斯的兒女倒頗相像。不過歐洲人的思想畢竟比中國人開放,在他們的神話里,天神宙斯就是風流甚至濫交的典型,一會兒變成馬一會兒變成牛的去調戲良家婦女,咱國家的龍可是規規矩矩,頂多也就來個“二龍戲珠”。在中國人眼里,龍是權威與尊嚴的象征,我們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也說自己是“龍的傳人”。
另,貔貅在中國古代是對大熊貓的別稱。
貘屏贊
白居易的作品 《貘屏贊》(長慶三年,約莫公元八二三年,附錄全文如下)
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于南方山谷中。寢其毗辟瘟,圖其形辟邪。予舊病頭風,每寢息,常以小屏衛其首。適遇畫工,偶令寫之。按山海經,此獸食鐵與銅,不食他物。因有所惑。遂為贊曰:
?邈哉其獸,生于南國。其名曰貘,非鐵不食。昔在上古,人心忠貞。征伐教令,自天子出。劍戟省用,銅鐵羨溢。貘當是時,飽食終日。三代以降,王法不一。鑠鐵為兵,范銅為佛。佛像日益,兵刃日茲。何山不(音:產)?何谷不隳?銖銅寸鐵,罔有孓遺。悲哉彼貘,無乃餒爾。嗚呼!匪貘之悲,惟時之悲!
近來最火紅的動物,當屬貓熊莫屬。中國古代,它的別名又叫「貘」。而文人雅士描繪的頗多(附注:太平御覽九百零八卷,獸部二十。有詳細資料),但最有趣與特殊的首推白居易的「貘屏贊」。文章的來由如下:白居易本來有頭痛的問題,延請畫工于屏風上,畫了貓熊的圖樣。為什么呢?因為它「寢其毗辟瘟,圖其形辟邪」。皮毛保溫、而形象辟邪。果然自此以后,頭不再因吹風所苦,所以寫了這篇「貘屏贊」以滋紀念。
至于內容的大意:貓熊吃鐵維生,自古君王有道,兵器不多、銅鐵的消耗亦少,貓熊飽食終日,不亦快哉!后來、大量的銅鐵被鑄成兵器與造成佛像。貓熊就只得挨餓了。白居易于此對這可愛的動物,報以同情。
實則,白居易字里行間存有弦外之音:首先,山海經的有關「食鐵」的描繪,未必全然盡信,故有「因有所惑」的字句。此外、對于銅鐵的運用亦頗有微詞,戰禍頻仍,兵器日多。人心惶惶,佛像隨增。但未有釜底抽薪之計,帝王能愛民如子,不輕啟戰端,怎會有銅鐵不足之虞?
麒麟
麒麟,亦作“騏麟”,古代傳說中的仁獸、瑞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并居四靈之首位。 被稱為圣獸王。
麒麟,是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復合構思所產生、創造的動物。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麋身,牛尾,馬蹄(史籍中有說為“狼蹄”),魚鱗皮,一角,角端有肉,黃色。這種造型是將許多實有動物肢解后的新合拼體,它把那些備受人們珍愛的動物所具備的優點全部集中在麒麟這一幻想中的神獸的建構上,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集美”思想。
麒麟的解釋
漢許慎《說文解字》十:“麒,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段玉裁注云:“狀如麕,一角,戴肉,設武備而不為害,所以為仁也。……按何法《徵祥記》:‘麒麟者,牡曰麒,牝曰麟。’……許云仁獸,用公羊說,以其不履生蟲,不折生草也。”古麒麟或簡曰麟,咸以為祥瑞之物。《禮記》禮運:“出土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棷。”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麒麟”以“鹿”為偏旁,古人造這個詞的時候,便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麒麟由鹿演化而來,但它又決不是鹿,比鹿多了一些零件和裝備。據說它的身子像麕,也可以寫成麇,古籍中指獐子;有牛的尾巴,圓的頭頂,卻只有一只角。有的說麒是雄的,麟是雌的,形狀被描繪得略有不同。但據說麒的開頭大略像鹿。它被古人視為神獸、仁獸,長壽,能活兩千年。能吐火,聲音如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
風俗
麒麟是吉祥神獸,主太平、長壽。鹿本身便是獸中馴良者,有力、善跑,大有益于人。傳說中的白鹿尤有神性。民間有麒麟送子之說。麒麟是以鹿類為主,融合了牛、羊、馬的特點。它的綜合面不及龍、鳳那么廣泛,不過名氣也不算小。對麒麟的研究亦不如對龍鳳文化的研究那么火爆,它的始作者究竟是誰,其源流怎樣,還不是很清楚,有學者推測可能是周民族的祖先,因為周人原居西北,那時的西北,水草豐美,適宜鹿類的生長。
到了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龍、鳳被最高統治者所攫取,便失去了原來的圖騰綜合的意義,而成為最高統治者帝王、后妃的象征。性善的麒麟,在權利角逐中,被擠到了民間,老百姓期望它帶來豐年、福祿、長壽與美好。
公元1419年,鄭和帶著馬林國國王贈送的長頸鹿回到了南京。由于長頸鹿長相極像中國民間傳說的吉祥之物麒麟,再加上當時的中國國民對長頸鹿知之甚少,大家一致認定,馬林國國王所贈長頸鹿就是麒麟。
麟在官員朝服上也多被采用。清朝時,一品官的補子徽飾為麒麟,可見其地位僅次于龍,清朝只有皇親國戚才有資格佩掛龍的標識,皇帝為黃龍、紫龍,親王、阿哥、貝勒、貝子為龍子圖案;
1、麒麟乃是傳說中的神話動物,現實生活中或許并不存在;
2、麒麟在百獸中地位僅次于龍。中國古代傳說中麒麟與龍、鳳、龜合為四靈,乃毛類動物之王;
3、麒麟對老百姓而言,乃是送子神獸。民間有“麒麟送子”的說法,據傳孔子即為麒麟所送;
4、麒麟是歲星散開而生成,故主祥瑞,是最著名的瑞獸之一。麒麟含仁懷義,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帝王興衰與麒麟的傳說很多;
5、麒麟與鳳凰一樣,乃有雌雄,麒乃雄。麟為雌,麋身、牛尾、魚鱗、足為偶蹄(但亦有麒麟有五趾之說)頭上有一角,角端有肉;
6、麒麟作為吉祥物,中國古代各朝朝政也常采用。史載漢武帝在未央宮建有麒麟閣,圖繪功臣圖像,以表嘉獎和向天下昭示其愛才之心;
7、麒麟在官員朝服上也多被采用。清朝時,一品官的補子徽飾為麒麟,可見其地位僅次于龍,清朝只有皇親國戚才有資格佩掛龍的標識,皇帝為黃龍、紫龍,親王、阿哥、貝勒、貝子為龍子圖案;
8、麒麟或許就是長頸鹿?明朝時,鄭和下西洋回國后,帶回非洲地區的長頸鹿,當時明朝人沒有見過這種只有在熱帶草原才出產的大型動物,以為其是麒麟!所以才有上面朋友說的麒麟是長頸鹿一說!
9、麒麟在西方世界也是存在的,只不過它的形狀如同一匹長了角的馬。在《舊約全書》中獨角獸作為一種希伯來傳說中的動物曾被頻繁的提到;日本著名動畫片《圣斗士星矢》很多人都看過,里面有一個青銅戰士,長得和天馬星座的守護戰士星矢差不多,鎧甲也差不多,那就是獨角獸星座。
10、麒麟的形象現在仍然可以看得到。目前,中國現存最著名的麒麟形象是南京南朝帝陵的麒麟,南朝帝陵鎮守瑞獸有多種神獸,但都由麒麟形象演化而來,在南京中山門外,有一雕塑,乃名辟邪,此形象亦是南京的象征,取材于南京城外南朝蕭梁帝陵。此雕塑紋飾華麗,身軀趨向于獅虎形象,用巨石雕琢而成,身高在3米左右,該雕塑挺胸曲腰,目目真口張,頸短而闊,昂首作仰天長嘯狀,獸身紋飾極富裝飾味,其體感強,且厚實,在重視整體感的基礎上,更注意夸張和變形,顯得壯美而有生氣。
麒麟送子
中國舊時生育民俗。祈子法的一種。傳說中,麒麟為仁獸,是吉祥的象征,能為人帶來子嗣。相傳孔子將生之夕,有麒麟吐玉書于其家,上寫“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意謂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雖緯說,實為“麒麟送子”之本,見載于王充《論衡.定賢》及晉王嘉《拾遺記》。民間有“麒麟兒”、“麟兒”之美稱。南北朝時,對聰穎可愛的男孩,人們常呼為“吾家麒麟”。此后“麒麟送子圖”之作。作為木板畫,上刻對聯“天上麒麟兒,地上狀元郎”,以此為佳兆。民間普遍認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見徐卿二子多絕奇。感應吉夢相追隨。孔子釋氏親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兒。”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湖南》引《長治新年紀俗詩》:“婦女圍龍可受胎,癡心求子亦奇哉。真龍不及紙龍好,能作麟麟送子來。”原注:“婦人多年不生育者,每于龍燈到家時,加送封儀,以龍身圍繞婦人一次,又將龍身縮短,上騎一小孩,在堂前行繞一周,謂之麟麒送子。”按麟麒屬于龍族,此乃以龍燈代麒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