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
天干:
1(甲);2(乙);3(丙); 4(丁);5(戊);6(己);7(庚);8(辛); 9(壬);10(癸)
地支:
按1(子);2(丑);3(寅);4(卯); 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
推算天干: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數-3=年干,負數則加10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數+8=年干
(公式揭密:因為公元3年為癸亥年,而天干又是逢10一循環。公元4年天干是甲,而4-3=1。由于沒有公元0年,所以公元前的天干為末位數-3+1,再+10轉為正數)
推算地支: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數-3)÷12,得余數0-11為年支,負數則加12,0視作12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數-2)÷12,余數-11-0為年支,加12轉為正數,0視作12
騌:你好。
年上起月、日上起時,都有簡單的口訣。唯日柱干支,查日歷即可。按盲師口訣,也需記住當年的【立春】日的干支,方能推演。很復雜。所以一般都是查日歷。
我把公式給你
日天干地支
從已知日期計算干支紀日的公式為:
g=4C+[C/4]+[5y]+[y/4]+[3*(m+1)/5]+d-3
z=8C+[C/4]+[5y]+[y/4]+[3*(m+1)/5]+d+7+i
其中c是世紀數減1。奇數月 i=0,偶數月 i=6,年份前兩位,y 是年份后兩位,M 是月份,d 是日數。[ ] 表示取整數。
1月和 2月按上一年的 13月和 14月來算,因此C和y也要按上一年的年份來取值。
g 除以 10 的余數是天干,z 除以 12 的余數是地支。
如果先求得了g,那么
z=g+4C+10+i(奇數月i=0,偶數月i=6)
如:
2009年7月16日
G=80+5+45+2+4+16-3=149 余數為 9,天干是「壬」
Z=149+80+10+0=239 余數為11,地支是「戌」
排日柱
從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國干支記日從未間斷. 這是人類社會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長的記日法.
日柱, 即用農歷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記日每六十天一循環,由于大小月及平閏年不同的緣故, 日干支需查找萬年歷.
另外,日與日的分界線是以子時來劃分的, 即十一點前是上一日的亥時, 過了十一點就是次日的子時. 而不要認為午夜十二點是一天的分界點.
排時柱
時柱, 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時辰. 一個時辰在農歷記時中跨兩個小時,故一天共十二個時辰.
子時: 23點 --凌晨1 丑時: 1 點 --凌晨3
寅時: 3 點 --凌晨5 卯時: 5 點 --凌晨7
辰時: 7 點 --上午9 巳時: 9 點 --上午11
午時: 11點 --上午13 未時: 13點 --上午15
申時: 15點 --上午17 酉時: 17點 --上午19
戌時: 19點 --晚上21 亥時: 21點 --晚上23
古代漢族人民以天為干以地為支。天干為十個,計有: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為十二個,計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用以記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組合成六十個單位,以天干的單數配地支的單數,天干的雙數配地支的雙數,從甲子開始到癸亥終止共計六十,稱為六十甲子。古代漢族人民用這一方法記載年、月、日,因而復始循環不斷。
古代漢族人民正把一晝夜的時間分成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于現代的兩小時,從卯時開始代表現代的早晨5點及6點,以此類推經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子時、丑時、寅時為一整晝夜。
天干地支不但是古代漢族人民進行星命測算的工具還是計時算刻的歷法,并在中國從歷史、文化到日常生活都有關聯。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和大致的時辰,假設2023年8月6日(陰歷六月二十五)晚上9點多出生的一個女孩
1.百度“元亨利貞八字排盤”
2.點擊進入,填好出生信息
3.點擊“排盤”,陰歷或者陽歷排出來的結果是一樣的。結果如下
那么這個女孩的八字就是:戊戌己未庚午丁亥,記錄著她出生的時刻。表示她是在戊戌年己未月庚午日丁亥時出生的。所以八字又叫四柱八字,年月日時。
然后我們看看日元,排盤出來顯示這個女孩子日元是庚,那我們就會通俗的說這是個庚金妹子。比如我們熟悉的迪麗熱巴或者易烊千璽,可以試一試把他們的生日輸進去(只知道生日時辰是隨便填的),我們發現他們的日元也顯示是庚金,是的,他們倆也是庚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