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簡介】
文殊菩薩,梵音名號 Ma?ju?rī ,舊稱文殊師利。古譯:妙德,妙吉祥,妙首,普首,濡首,敬首。《大日經》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意,師利或室利是德或吉祥之意,簡稱為文殊。為我國佛教四大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之一。文殊菩薩為佛陀釋迦牟尼的左脅侍,是釋迦牟尼的大弟子,他和釋迦牟尼、普賢菩薩合稱為“華嚴三圣”。文殊菩薩智能、辯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是象征佛陀智能的菩薩,稱“大智”。
文殊菩薩的獅子是表示智慧猶如獅吼能降伏一切煩惱,而不是真的坐在獅子身上(文殊菩薩手中的劍也是表示以智慧如劍能斬斷煩惱的意思),佛和菩薩何其忍心坐在動物身上?其道場在山西五臺山。
【文殊菩薩是屬兔人的本命佛】
文殊菩薩是屬兔人的本命佛,能開發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幫助小孩學業有成、官人福祿雙增、商人增財增福。該本命佛能保佑兔年出生的人,增加創造力、開發力,使您在競爭中戰勝對手,使事業飛黃騰達。因此兔年生人,若能虔誠佩戴或供奉文殊菩薩之本命佛法像,能獲文殊菩薩保佑加倍,增長智慧,使學業事業順利,婚姻和諧,破除一切煩惱。
《法苑珠林》引《大集經》言:“閻浮堤外,四方海中,有十二獸,并是菩薩化導,人道初生,當菩薩住窟,即屬此獸護持、得益,故漢地十二辰依此行也。……” “其所以分配之義,則《旸谷漫錄》言之顏詳。據之,子、寅、辰、午、戌、俱陽,故取相屬之奇數以為名的鼠、虎、龍、猴、狗皆五指,而馬單蹄也;丑、卯、巳、未、酉、亥屬陰,故取相屬之偶數以為名的牛、羊、雞、豬皆四爪,兔兩爪,蛇兩舌也。”
據佛經記載,該十二獸即是現在的十二生肖,他們均有相應的一位菩薩化導、護持。這就是信眾所稱的本命佛,是千年以來人們所供奉的護法善神!“本命佛”是與十二生肖者磁場最接近、感應力最強的佛。誠心信奉,本命佛的靈體自然旺盛,能使眾生逢兇化吉、事業順利、健康平安、家庭如意。
屬鼠本命佛:千手觀音菩薩
屬牛本命佛:虛空藏菩薩
屬虎本命佛:虛空藏菩薩
屬兔本命佛:文殊菩薩
屬龍本命佛:普賢菩薩
屬蛇本命佛:普賢菩薩
屬馬本命佛:大勢至菩薩
屬羊本命佛:大日如來
屬猴本命佛:大日如來
屬雞本命佛:不動尊菩薩
屬狗本命佛:阿彌陀佛
屬豬本命佛:阿彌陀佛
【文殊菩薩的事跡】
文殊菩薩,生于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族,從母親的右脅出生。身體紫金色,剛生下來就能夠說話,不久就在世尊座下出家(見《文殊般涅盤經》)《首楞嚴三昧經》說:‘過去無量阿僧只劫之前,南方稱為“平等”的世界,此世界的佛陀名號為龍種上如來,即是今現在文殊師利菩薩是也。’《央掘魔羅經》言:‘現在北方“常喜世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即是文殊師利菩薩。’
而在《悲華經》中說:‘阿彌陀佛為轉輪圣王時,第三王子名叫“王眾”,在寶藏佛之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愿于將來生生世世,行菩薩道,沒有止盡無有界限地,莊嚴清凈佛國世界。使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數廣大的十方國土,合為一個他所教化的世界,此世界中有無量的珍寶充滿其中,沒有濁惡苦痛的觸受,沒有種種女人,甚至沒有女人這個名詞,也沒有聲聞辟支佛等未發廣大菩提心的眾生。一生得補佛位的等覺菩薩,充滿整個世界。第三王子發愿以后,寶藏佛即為他命名為“文殊師利”,授記他于未來世,南方世界名為“清凈無垢寶窴”的國土,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名號為“普現如來”。’
《觀佛三昧海經》說:當時世尊為諸大眾,說觀佛三昧之后,文殊菩薩接著又告訴大眾說:‘在過去寶威德如來時,一位有德長者的兒子,名叫“戒護”,仍在母胎的時候,就受了三歸依。到了八歲時,父母禮請世尊到長者家接受供養。那時童子見到佛陀,安詳的威儀、平穩緩慢的步行,在佛的每一步腳下生出蓮華,而且身相具有廣大光明。見了以后非常歡喜,向佛恭敬禮拜,禮拜之后仔細地看著世尊,眼光不曾暫時離開。一見到佛之后,即除去百萬億那由他劫生死重罪。
自從這次見佛以后,生生世世恒常遇到百億那由他恒河沙數諸佛。如是眾多的世尊們都開示這個觀佛三昧,后來又遇到百萬尊佛陀出世,皆是同一個名字,號為“栴檀海”。當時童子都親自奉事供養諸佛,中間毫無遺漏空缺,既禮拜供養諸佛世尊,又合掌恭敬地觀看佛的相好。由于觀看佛陀身相的這種殊勝功德之因緣業力故,再一次又能親近百萬阿僧只劫諸佛。從此以后,就獲得了百萬億的念佛三昧,得百萬阿僧只的旋陀羅尼。既得此三昧及陀羅尼后,諸佛即現前為他說無相法,剎那之間就獲得首楞嚴三昧大定。
由于最初童子受三歸依,禮拜一次佛陀的緣故,又因為仔細觀察如來的相好,心無疲厭懈怠。只是由于這個短暫的因緣,就能夠遇到無數諸佛,更何況是一向專心系念,完整究竟地思惟,觀察如來色身的種種相好呢?當時的童子,難道是別人嗎?那就是我文殊師利啊!’文殊師利菩薩說完之后,釋迦世尊告訴阿難:‘你應當受持記憶文殊師利所說的話,普遍地告知一切大眾,以及未來后世的眾生,如果有人能夠禮拜、能夠念佛、能夠觀佛者,應當知道此人,與文殊師利菩薩的功德平等沒有差異。’
又《文殊發愿經》與普賢菩薩在普賢行愿品末后的偈頌大略相同,《文殊發愿經》云:‘愿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愿,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嚴凈普賢行,滿足文殊愿,盡未來際劫,究竟菩薩行。’文殊、普賢,是華嚴會上輔佐毗盧遮那佛的兩位大圣,此二大菩薩所陳述的行愿,以及他們說法度眾生的內容,無不是以念佛為基礎,以凈土為歸宿。世間上有一些執著華嚴而卻輕視凈土法門的人,應當知道要明察警惕才是!
【文殊菩薩—智慧的代表】
文殊菩薩的本跡
諸佛菩薩,凡果后施化,無不具足無上智慧,特別是文殊師利菩薩,更是無上智慧的代表。因為文殊菩薩,是三世果上如來,在首楞嚴三昧經中說:文殊菩薩,過去成佛,名龍種上尊王佛。在央崛摩羅經說:文殊菩薩,現在北方作佛,號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在寶積經中說:文殊菩薩當來成佛,名普見如來。在華嚴經則說,文殊菩薩,是十方諸佛母,一切菩薩師。今為輔助釋尊教化眾生,于公元前六世紀,示現出生于印度舍衛國,多羅聚落一婆羅門家,父名梵德,從母右協生,身紫金色,出生即能言,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與佛同等。
梵語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略稱文殊,譯名妙吉祥,或妙德。因其出生時,家族中出現十種瑞相,因名妙吉祥。又文殊菩薩,古佛再來,了了見佛性,因名妙德。圣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言:‘妙吉祥菩薩,是三世覺母,故名文殊師利。’
文殊菩薩,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項,左手持青蓮華,右手執寶劍,常騎獅子出入,既青年,又威猛,卻是無量諸佛母,一切菩薩師。大乘心地觀經言:‘文殊師利大圣尊,十方諸佛以為母;一切如來初發心,皆因文殊教化力。’放缽經中,釋尊曾言:‘我今得佛,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菩薩處胎經文殊身變化品云:‘本為能仁師,今乃為弟子,佛道廣大,清凈無增減,我欲現佛身,二尊不并立……’
文殊菩薩,本居佛位,何止是釋尊之師,亦釋尊的師祖。在法華經序品中說:無量劫前,有二萬日月燈明佛出現于世:其中最后一位日月燈明佛,末出家時,有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領四天下,后聞父王出家已成佛道,皆舍王位,出家修行,發大乘意,皆為法師。時日月燈明佛座下有妙光菩薩,曾持妙法蓮華經滿八十小劫,常為人演說。日月燈明佛,為彼說法華經,佛入滅后,佛的八王子,皆以妙光菩薩為師。
妙光菩薩教化八王子,令其堅固菩提心,終于次第成佛,其最后佛名燃燈佛。而然燈佛正是釋迦如來的本師。時妙光菩薩,即今的文殊師利菩薩。是以文殊菩薩,豈獨是釋尊本師,亦是釋尊的祖師,今以祖師身份,示現為弟子,可見佛法平等,不生執著,但為利生,不拘世俗知見。而文殊菩薩本門的深遠,智慧的超越,亦由是可知。何止是佛教中智慧的代表,簡直是無上智慧的化身。
農歷四月初八。
那個當時的那個角色可使不得了呀,也是一個很有正能量的角色
騙人的,佛教沒有這個
文殊菩薩代表大智慧,佛教比較短的經文有《心經》及《大悲咒》。
妙吉祥,梵名man~jus/ri^,妙者,微妙、和雅、不可思議也,謂佛無上慧,猶如醍醐純凈第一;吉祥,吉事之兆瑞,具眾福德因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