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是中國封建農耕時代的產生的,主要是農民用于何時播種與收獲,陰歷與農歷是一樣的,黃歷是農歷查吉兇婚喪嫁娶的時晨。
陰
農歷=陰歷,公歷=陽歷. 公歷是外來的,也就是說,"公元"2006年3月8日,一開始說 是說"西元"什么什么的.這個不多說. 日=太陽,月=太陰. 中國古代歷法是以月亮的圓缺變化來制定的, 一般從新月,到滿月,再到新月的時間,需28到30天. 所以,陰歷就有的月長,有的月短. 而這些節氣就是為農業生產而定的,所以也叫農歷. 黃歷或者稱作皇歷,是在中國農歷基礎上產生出來的,帶有許多表示當天吉兇的一種歷法。即古人把每一天的喜忌都記在日歷上,作行動指南。比如說,今日不宜動土,明日可以搬遷,后日趕緊立灶等等。老黃歷是個貶義詞,就是的意思
農歷。。。
人們說的“查查黃歷”,翻的是那種厚本的,印有吉兇的掛歷。如圖:
陰歷就是農歷,陽歷就是公歷,掛歷上用阿拉伯數字表示的是陽歷即公歷,用中文表示"初一"至"三十"的是陰歷即農歷。
日歷中用阿拉伯書寫的是陽歷{如2011年7月15號)農歷都用中文書寫{如2011年六月十五日. 初一.初八.廿-等書寫方法的都是農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