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正方形,是內盤的托盤,在四邊外側中點各有一小孔,穿入紅線成為天心十道,用于讀取內盤盤面上的內容。天心十道要求相互垂直,剛買的新羅盤使用前都要對進行校準才能使用。
羅盤有很多種類,層數有的多,有的少。最多的有52層,昀少的只有5層。各派風水術都將本派的主要內容列入羅盤上,使我國的羅盤成了我國古代術數的大百科全書。
羅盤由三大部分組成,分別是天池、內盤和。每一個部分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
天池也叫“海底”,就是指南針。羅盤的天池由頂針、磁針、海底線、圓柱形外盒、玻璃蓋組成,固定在內盤中央。
圓盒底面的中央有一個尖頭的頂針,磁針的底面中央有一凹孔,磁針置放在頂針上。指南針有箭頭的那端所指的方位是南,另一端指向北方。
天池的底面上繪有一條紅線,稱為“海底線”,在北端兩側有兩個紅點,使用時要使磁針的指北端與海底線重合。
內盤就是緊鄰指南針外面那個可以轉動的圓盤。內盤面上印有許多同心的圓圈,一個圈就叫一層。各層劃分為不同的等份,有的層格子多,有的層格子少,最少的只分成8格,格子最多的一層有384格。每個格子上印有不同的字符。
為正方形,是內盤的托盤,在四邊外側中點各有一小孔,穿入紅線成為天心十道,用于讀取內盤盤面上的內容。天心十道要求相互垂直,剛買的新羅盤使用前都要對進行校準才能使用。
羅盤有很多種類,層數有的多,有的少。最多的有52層,最少的只有5層。各派風水術都將本派的主要內容列入羅盤上,使我國的羅盤成了我國古代術數的大百科全書。
由于羅盤有著相當長的歷史發展過程,羅盤發展由簡至繁,有多種款式。又由于風水派別和大師不同,羅盤也有不同的種類。就種類來講,明清以后有三合盤,三元盤和綜合盤三種。而同種類的羅盤也因風水大師傳的不同和產地的不同有些微的差異。僅筆者收藏的羅盤就有20余種不同的款式,羅盤的圈層與內容則又隨其尺寸的大小而異。 同一種類的羅盤因尺寸大小的不同,所容納的圈層內容會有所不同。不同流派和產地也會有差異,如同樣是三合盤,安徽產的“徽盤”和福建產的“建盤”就有所不同,而和所產的三合盤又不同于內地所產羅盤。 就產地來說就有安徽休寧、廣東興寧、江西贛州、福建漳州、浙江杭州、浙江溫州,近代以來河北、、、馬來西亞、日本也生產堪輿用羅盤。國內安徽休寧萬安橋的老吳魯衡店的制經作坊,已有近300年的制作羅盤的歷史,其一直保持了手工制作的傳統,且精度較高。近代以來,和生產的機制銅面羅盤質量和精度均較高,較著名的商號有通勝、翰輝、東定和現代市場上流行的電子風不羅盤玄學通(是一款比較適合現代風水的羅盤,精度更準,軟件齊全)等。
羅盤是風水操作的重要工具,它的基本作用就是定向。在我們認識風水理氣學問時,首先要學習以羅盤定向的基本方法。
羅盤 二十四山每山周天度數
壬山337.5至352.5度。
子山352.5至007.5度。
癸山007.5至022.5度。
丑山022.5至037.5度。
艮山037.5至052.5度。
寅山052.5至067.5度。
甲山067.5至082.5度。
卯山082.5至097.5度。
乙山097.5至112.5度。
辰山112.5至127.5度。
巽山127.5度至142.5度。
巳山142.5至157.5度。
丙山157.5度至172.5度。
午山172.5至187.5度。
丁山187.5至202.5度。
未山202.5至217.5度。
坤山217.5至232.5度。
申山232.5至247.5度。
庚山247.5度至262.5度。
酉山262.5至277.5度。
辛山277.5至292.5度。
戌山292.5至307.5度。
乾山307.5至322.5度。
亥山322.5度至337.5度
羅盤座向測量法:如何使用羅盤或指南(北)針來測量房子的座向。
在使用羅盤或指南針之前,有以下幾點需先特別注意:
1、必須先將身上的鐵器、電器用品(行動電話、隨身聽…)或是會干擾羅盤磁場的物品全部取下。
2、注意測量地點附近沒有鐵器、行動電話、電線桿、電箱、電塔…等會干擾電磁場之物品。
3、羅盤或指南(北)針的盤面必須保持水平,指針不可一邊蹺起或低下,同時也要注意羅面與盤體的接合處是否密合,不可有松動、破裂。
4、檢查羅盤或指南(北)針是否正常,若有彎曲則不得使用。
一、正確的羅盤拿法:
圖A
雙手分左右把持著,雙腳略為分開。
將羅盤放在胸腹之間的位置上,保持羅盤水平狀態,不可左高右低,或者前高后低。
調整羅盤,羅盤上方的十字魚絲線,需與房子大門保持平行(參考圖A)。
調整指針方向:
圖B 天池
圖C 調整天池
固定了十字魚絲的位置之后,則要開始調整天池內指針方向。
用雙手的大拇指動內盤,當內盤轉動時,天池會隨之而轉動。一直將內盤轉動至磁針靜止下來(圖C),與天池內的紅線重疊在一起為止。
座向判別法
圖H 俯視圖
圖I 側視圖
在房屋座向的說明中,已經強調了座向判別方式,即是以人站在屋內面向大門方向,此種方式,是以背為座,面對為向。
因為羅盤及指南(北)針的磁針很容易受到家中電器、鐵器的影響而發生偏角,因此在測量座向時,建議要在屋外不受干擾處測量。
測量時,建議人面對房子的大門,視線如箭頭所示朝屋內看,以便調整羅盤,使其與房子保持平行,再開始轉動內盤,校準磁針;此時,是以面為座,背部為朝向,也就是背部若為南方,面向為北,則為座北朝南,與先前所介紹的方式略有不同,需特別注意。
使用羅盤或指南針的拿法及使用方式可參考圖I,人面對房子大門,將羅盤或指南針保持與房子平行,調整指針向北(南),取得房子的座向及角度。
羅盤學名為羅經,創自軒轅黃帝時代,后經過歷代前賢,按易經及河洛原理,參以日月五星七政及天象星宿運行原則,再察地球上山川河流,平原波浪起伏形態,加以修正改良制造而成,用于測定方位和勘察地形,堪輿地師及海員大都稱它為“羅盤”或“羅庚”,很少稱為“羅經”。
羅盤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三元盤、三合盤、三元三合兩用盤、易盤、玄空盤及各派所用戶的獨特盤。但無論是那門那派的羅盤,中間必有一層是二十四山方位的,從北方開始依次序排列分別是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等,共二十四個方位 [羅盤的核心其實就是指南針,用來辯別方位,把八卦與天干地支綜合起來一共24個字刻在指南針的外圍就是羅盤,這24個字即12天干+8地支(戊、己除外)+4卦(乾、坤、艮、巽),又稱為二十四山向]。如果你有一個指南針,你可以發覺羅盤與指針相對的度數如下:
卦象與二十四座向對照表
方向卦位二十四座山角度
二十四座山的由來
羅盤最初只有南北兩極,后來加入東、西成為四大方位(東、西、南、北),接者又在東西南北中加入八個方位,變成十二個方位,形成最早的羅盤。
而這十二個方位以十二地支記錄,分別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由十二地支來代表地球的十二個方位,風水學上稱為十二座山。
后來羅盤的發展,又在原本的十二個方位中,再劃分成為二十四個方向,新加進入的十二個方向,其中八個由十天干代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另缺的四個,則由卦象中的艮(東北)、巽(東南)、坤(西南)、乾(西北)表現,成為羅盤上的二十四座山。
而此二十四座山又再由八個卦象代表,即坎、艮、震、巽、離、坤、兌、乾。(參考圖F)
清楚了二十四山的方向后,現在要看看羅盤的形狀。
從羅盤的外形你可以看到,羅盤中央是一個圓形天池(即定向用的指南針)。外面是銅面黑底金字的活動轉盤,稱內盤或圓盤。盤上一圈圈的堆滿著字,習慣上一圈叫做一層。其中有一層是二十四方位,最外是一方形盤身,稱為或方盤。盤身以花梨木制造的最為耐用,但重量比一般木制盤重。
有四個小孔,分別有兩根魚絲或膠線以十字形穿于四邊中間的小孔內,它是用來定坐向的。
羅盤的使用主要是中央的磁針,天池外的內盤是鋼制的,天池底色一般是白色的,底部劃有一紅色直線,有一端是有兩個紅點在紅線的左右,紅線是以南北定位的,有紅點的一方是子方(正北方),另一端是午方(正南方),上面有一根很靈敏的磁針,磁針有一端是有一個小孔的。
在操作羅盤之前,要默念三遍《下羅盤訣》。訣曰:“天旋地旋九星旋,陰陽順逆顯神尊,五行生克各在位,趨吉避兇降周全”。
使用羅盤時,雙手分左右把持著,雙腳略為分開,將羅盤放在胸腹之間的位置上,保持羅盤水平狀態,不要左高右低,或者前高后低。然后以你的背靠為坐,面對為向,開始立向。
這個時候,羅盤上的十字魚絲線應該與屋的正前、正后、正左、正右的四正位重合,如果十字線立的向不準,那么,所測的坐向就會出現偏差的了。
固定了十字魚絲的位置之后,用雙手的大拇指動內盤,當內盤轉動時,天池會隨之而轉動。一直將內盤轉動至磁針靜止下來,與天池內的紅線重疊在一起為止。
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磁針有小孔的一端必須與紅線上的兩個小紅點重合,位置不能互掉。這時顯示坐向方的魚絲線(是橫的那一條)與內盤各層相交。我們要找尋的各種數據和資料,就顯示在這條魚絲線所穿越和涵蓋的區域上。
然而,羅盤上有十多二十層,究竟那一層才是坐向呢?就是二十四山那一層了。
它就在天池附近。魚線向方上的那一個“山”,我們用它表示向,魚絲坐方上的那一個“山”,我們用它表示坐。
譬如說,向山是子,坐山是午,我們便稱之為坐午向子。
知道自己宅中的坐向后,將羅盤放在全屋的中心點,便可以由坐向求出全屋的方位(或宮位)。
二、羅盤“三盤三針”的應用
1、地盤——用于立向——在太極點上置“指南針或羅盤”測出四面八方,陽宅太極點在宅中;陰宅太極點在墳頂中央。
2、人盤——用于消砂——看山峰、樓、樹、墻、堆砌物、塔、煙囪等。
3、天盤——用于納水——看水的來去或路的走向。如水、河、溏、池、井、廁所(濁水)養魚(動水)、門窗(動水)、路或平地(虛或假水)等。
三、八卦屬性納水法:
1、乾艮坤巽屬木。
2、乙辛丁癸屬土。
3、子午卯酉甲庚丙壬屬火。
4、辰戌丑未屬金。
5、寅申巳亥屬水。
四、八卦屬性:
1、木克土為財。
2、水生木為貴。
3、木見木為旺。
4、木生火為泄。
5、金克木為殺。
使用方法:
如坤山艮向兼未丑,坐丁未向丁丑分金,升卦四爻,變成卦“雷風恒卦”查《巨門八局抽爻換象》。坐山升卦四爻、變成“雷風恒卦”查斷語即可。雷風恒、震八木、巽二木。此卦斷:東廚得位、二木成林、功名利。田產興、長男長女正配和順、子貴孫賢、兄父分恭、富貴雙全、科甲連綿。注:此卦斷語可參閱(三合三元羅經用法大全414頁《巨門八局抽爻換象》。
五、指南針使用方法
學習風水,必須知道樓宇的方向,現在便教大家利用指南針來測出八個方位。
指南針內的小磁針,是指著南北的,而在磁針的底都,印有一條直線及E、S、W 、N等字。
手相學、星相占卜學、占卜學(泥土占卜法、雞啄米占卜法、圣經占卜法、樹枝占卜法···)、塔羅牌占卜法、茶葉占卜法···
算命的種類有很多,最主要的算命方式有十種,分別是卜筮算命、五行算命、干支算命、占星算命、八字算命、看相算命、生肖算命、測字算命、求簽算命、黃雀算命。 卜筮算命是指通過一定手段實現預測未來的活動。例如,《周易》實際上是為卜筮而設。卜筮本身有一套系統來幫助人們解釋遇到的各種問題。它不是胡說八道,而是有嚴格的操作程序。有人以蓍草為占卜的事物,有以竹木為媒介,按照不同的排列方法,予人以指向性的啟示。 五行算命是指以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物質觀為依托而產生的預測學的一個方面。所謂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它是自然構成的要素。根據五行盛衰,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人們可推算宇宙、自然、人類的一些運行規律。多同八卦一起運用。 干支算命是基于中國古代歷法學而產生的。所謂“干支”即指天干、地支,二者分別昭示著萬物的生長、滅亡規律。干支、五行及紫微斗數相結合,才成為比較系統的占卜體系。占星算命是指人們將星體運動變化與天氣現象與人文活動等主觀現象相聯系起來,來推測生產、生活的運程和結果。人們把行星所在的軌道(太陽系行星運行平面)稱為“黃道”,將此“黃道”分為12宮位。不同宮位中觀測的宇宙星相不同,占星師可根據星相圖來推測天地間、大事和人生命途。 八字算命是以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為基點,按照傳統的天干地支進行計數的方法排出當時的天干與地支,就構成了一個人的八字組合,也稱生辰八字。它分為四部分,即年柱、月柱、日柱、時柱。例如,某人生于辛酉年,丙申月,壬午日,乙巳時。也就是說年柱兩個字,月柱兩個字,日柱兩個字,時柱兩個字。所以有人管它叫四柱算命術,也叫八字算命。 看相算命是指觀察人的相貌、骨骼或手掌的紋路來判斷人的命運的好壞。古人認為,關人面目的五官、外貌形狀和手掌紋理,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學業、婚姻、財富、運勢。 中國的生肖是華夏先民動物崇拜、圖騰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學的結晶。我國先民從觀察天上星宿的排列規律得來生肖一說,可以說它與紫微斗數中的十二宮有關。有人說十二生肖的體態與地支的古字形狀有關,所以生肖又與干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單純從生肖來推算命運并不準確,它需要融于其他預測學科領域。 測字算命也稱“相字”算命,是一種占卜法,多被認為是。早在幾千年前的商周時代,人們就利用甲骨來占卜,它所依據的是龜甲灼紋而非文字,但人們把它視作文字。后來,通過甲骨文演變而來的文字也被認為蘊涵某種神秘力量,或者蘊涵著命運的樞機,或者預示著神鬼的意志。人們通過拆解一個人所寫字的字形來預測其人未來吉兇,然后決定宜忌和趨避。 求簽算命是中國的民間習俗,也是占卜的一種形式。現今的道觀、寺廟和民間的廟宇,大多擺上簽筒供人抽取簽條問卜。所求簽文各式各樣,根據人們所求之事不同有不一樣的解釋,它的理論根據較弱。 黃雀算命是算命師將占卜紙牌按一定順序擺放,然后以黃雀叼起的紙牌為準,通過紙上的花紋印記來解說求卜人的婚姻、財喜、禍福、命運、前程等結果。這種算命方法易被人做手腳,理論根據很弱。 其他算命方法多與以上方法相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