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世輪回
因無明而輪.回。
十二因緣:
過去二因:
1. 無明-無明為過去煩惱的總稱,它的體是癡,以迷闇為性,由此無明妄動,眾生就輪轉世間,故為生死之本。
2. 行-行是造作為義,即依過去的無明煩惱,發動身語意的三業,而造成罪福,不動諸業,名之曰行。
現在五果:
1. 識-識為初入胎識,即由過去惑業動力,使感異熟報體的阿賴耶識,遇緣托胎,以完成現實之生命體。
2. 名色-名色為胎相之完成,名是精神,色是物質,即組織有情的要素,胎相初成,六處未圓,故稱名色。
3. 六入-六入為六根完具位,示名發毛爪齒位,謂于胎中,由名色漸次增廣,因此諸根具足,故名六入。
4. 觸-觸是覺觸,為認識之開始,謂出胎后與境相觸,生起認識,然因未能識別境界苦樂,故名為觸。
5. 受-受為領納,即情緒作用,謂于觸對境界時,而于違順中庸境上,生起苦樂愛舍之感覺,名之為受。
現在三因:
1. 愛-愛以染著為義,由受而來,即于相續之三有自體所取之三有境界,于樂愛合,于苦愛離,名愛。
2. 取-取是馳取追求,由愛而來,即由種種之執取,于是三業繁興,而集成未來身心之苦,因名為取。
3. 有-有是存在之義,謂由愛著馳取之不已,發為縱我役物之行,而構成潛在業力,感后有報,名有。
未來二果:
1. 生-生是未來受生,即由能生身心之潛在業力,而于六趣及四生中受生,完成未來之新生命,名生。
2. 老死-老死為身心演變的必然結果,未來之世,既然受生,則必有老病死憂悲苦惱等,而與之俱來。
由無明而起行,由行而有識,由識而展開名色,由名色而生六入,由六入而感觸,由感觸而有受,有受而生愛,有愛而執取,有取而造業,由于業而有生,有生即有老死,一切眾生所以輪回流轉的生生滅滅,都是這樣。
已經成就正覺的佛陀,從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起來,他認為一切眾生要解脫這個世間上生老病死的苦痛,唯有修學八種正道,了解這世間的實相是‘正見’,分別視察這實相是‘正思維’,不敢妄語惡口兩舌是‘正語’,不行殺生偷盜邪行是‘正業’,過著合理的經濟生活是‘正命’,努力精勤的修學正道是‘正精進’,正心誠意使精神集中的是‘正念’,積聚思索修養的深行是‘正定’,這是修學佛陀之法的人應修行的八種正道,心里是坦坦白白的,行為是正正當當的,斷除‘我’與‘我所有’的執著,把從無明生出的薪火滅去,這才能進入真實的解脫,這才是究竟的第一義。
24節氣一年一輪回。
癸丑和乙丑的區別就在于天干不一樣,而這個最大的影響就是五行,所以癸丑屬牛的人和乙丑屬牛的人八字方面是完全不一樣的!
蓮花在佛法中代表開悟。
此意為:
每個時刻都要處于開悟的狀態,每個時刻都要處于這個時刻。
即活在當下。
一步一輪回意指斬斷過去和未來,只有現在。每個片刻都是全新的自己。
常說菩薩,佛祖一步一蓮花、一步一輪回就是說,其境界已經達到了斬斷過去未來、自我與欲念的開悟狀態。
18一輪回今天我5歲的意思是說18為一輪回,5歲就是5個輪回,意思就是18乘以5等于90。所以18一輪回今天我5歲的意思就是指今天我90歲了。可能就是這樣說出來,顯得比較的有趣,然后有意思,比你直接回答多少是要有意思一些。
輪回的介紹
找不出任何證據來證明輪回的存在。但輪回說卻在中國民間流傳幾千年,根植在民族的基因里。輪回本來是宗教用語,佛教,道教都把它作為理論。
輪回又稱流轉,輪轉,意思是眾生在死亡后,靈魂又輪回重新投胎成為另一個人,像車輪不停轉動。印度教,佛教,婆羅門教認為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如果不尋求解脫,會永遠在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道中生死相續,無有止息地循環。道德經第十六章說,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萬物都在生長,我看著它們循環往復。那事物紛紛成長著,各自又回到自己的根源,回到根源稱作靜寂,這就叫再生,再生叫做守常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