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看不透前世今生的因果。你勤修善事,命運坎坷,可能是重罪輕報。既然相信有佛緣,就多親近佛陀,依靠佛陀的智慧離苦得樂。
不是這樣的。有佛緣與姻緣不順沒有必然關系,各有各的因。
但命苦的人或者姻緣不順的人,往往容易信佛,這倒是真的,這便給人一種錯誤的印象,以為有佛緣的人命苦,其實不是這樣的。而且,如果真信佛,命苦也能改變,也能通過學習因果律、相信因果律、運用因果律,行善積德、放生吃素來改變命運,讓自己的命運變順變好。
有佛緣的人特點
其一、深信因果。
與佛有緣的人信佛學佛,信佛除了具備正知正見外,更會深信因果。世尊從成道至圓寂,四十九年的時間住世弘法,所說也不外一切諸法的因果。所謂因果,即宇宙萬有,莫不各有其原因和結果。
世間的善惡為因,苦樂為果;出世間的知苦斷集為因,橫超三界為果。深信因果就是明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之理。世人若深信因果,就能諸惡莫作,使得宿世惡因難遇違緣;若能眾善奉行,就能廣結善緣,隨緣消舊業。《阿含經》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其二、心中有佛。
與佛結緣,佛在哪里呢?佛就是自己的心,心善即佛,心惡即魔,一念善惡,一念佛魔,學佛就是修自己的心。佛偈言:“佛在心中莫遠求,靈山頭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頭向靈山塔下修。”
有這樣一則典故,兄弟二人立志求佛,但家中父母年邁,妹妹尚小,一家老小全憑二人養活,所以一直未能成行。這一日,有位游方僧人經過,二人想拜僧人為師,并將家中實情相告。僧人聽罷,雙手合十恭敬道:“舍得舍得,不舍哪有得。你二人佛緣未到,十年后我再來,有緣者可隨我出家。”
僧人離開后,哥哥痛下決心,帶上經卷離家而去。弟弟始終不能舍棄父母和妹妹,俯身躬耕,辛苦地養活著一家人。十年轉瞬即逝,哥哥外地求法歸來,仙風道骨,出口成章。再看弟弟面容蒼老,目光呆滯,全然沒有了年輕人的氣象。這時,游方僧人也如期而至,問二人十年來可有所感所悟。
哥哥說十年間自己遍訪名山,求僧問法,頗有收獲,出家機緣已到。弟弟說自己十年間只顧耕田養家,期間送走年邁的父母,又幫妹妹成家立業,無暇誦經拜佛,怕是與佛無緣。誰料僧人說:“心中有善,勝讀經書千卷;心中有佛,勝游名山大川;父母姊妹尚且不顧,談何普度眾生。”最后收了弟弟出家,結伴而去。只要心中有佛,廣結眾生緣,縱然身處紅塵,亦是佛緣深厚之人。
深信因果,才能斷惡修善;心中有佛,才能結眾生緣。這兩個與佛有緣的特征,你身上都有嗎?
信則有不信則無。
佛家認為:有佛緣的人一般都可以在人間受到佛、菩薩及其它佛教人物的愛護和關照。佛緣,就是跟佛有某種聯系。
佛即是覺,不學佛的人就是不覺,不覺就是迷惑顛倒,象迷路的人一樣,不僅忘了回家的路,而且連自己迷路這件事也迷了,是可憐憫者;學佛的人開始覺悟,猶如迷路的人覺悟到自己迷路了,開始找或找到了回家的方向,這樣的好處,您覺得不是好事嗎?
佛緣深的人都是前世曾是修行人,或者是積善人家今世再來修行的。
有心人,指有向佛之心,有緣人,與佛有緣之人,這些皆屬佛緣。所謂佛緣,與佛教有緣之意,是指前世曾與佛、法、僧有過接觸或交往,或讀過經書、或聽聞經聲佛號、聽聞講經說法、或曾出家為僧、或曾為居士,甚至曾誹謗佛法、破塔壞僧等等,皆為有佛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