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說卦》“乾為金”、“坤為土”、“坎為水”、“離為火”、“巽為木”,已經賦予了八卦的五行屬性。
人們常說“金秋八月”,說“兌為秋”也就是“兌為金”,說“萬物出乎震”震為春,春天草木萌芽,震為木,“艮為山”也為“土”。由此可見,《易經》與“五行”的關聯主要在八卦的五行屬性方面。
八卦方位與五行屬性,在明代陽宅“風水術”中的應用非常廣泛。
如《八宅四書》里面,把符合“后天八卦”方位分布的八宅,分坎、離、震、巽為東四宅(謂之“兄弟連肩多同心”),乾、坤、艮、兌為西四宅(謂之“天下爺娘親稚少”)。
無論“九宮飛星”布何宅何門,其變換皆原本于所謂“后天八卦”的方位與五行屬性。
從《易經》的姤卦初六爻辭“系于金柅”看,初是下卦巽主爻,與九四正應,下卦巽為木為繩,上卦乾為金,所以有“系于金柅”之辭,似乎也講究五行屬性。
從《易經》的困卦九四爻辭“困于金車”看,上兌為金,二、四、五互體巽為木為繩,所以有“困于金車”之辭,似乎也講究五行屬性。
從《易經》的鼎卦六五爻辭“鼎黃耳金鉉”看,五為土數色黃,下巽為木,二、三、四互體乾為金,所以有“鼎黃耳金鉉”之辭,似乎也講究五行屬性。
從《易經》的漸卦六四爻辭“鴻漸于木”看,上巽為木,二、三、四互體坎為水,下艮為水中之石,鴻雁落于石上之木,所以有“鴻漸于木”之辭,似乎也講究五行屬性。
從《易經》的旅卦巽為木,下艮為小子(童仆),童仆處于木生火之下,所以有“旅焚其次喪其童仆”之辭,似乎也講究五行屬性。
五行就來之周易,周易里講的八卦里含的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好比東南西北,東方屬木,南方屬火,西方屬水,北方屬金。
《易經》使用的既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關系!
概括上屬于,但五行也有自己專業的解釋說法
五行生克
素問曰: 五行者, 金木水火土, 更貴更賤, 以知生死, 以決成敗.\"
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五行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五行相生含義:
木生火, 是因為木性溫暖, 火隱伏其中, 鉆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 是因為火灼熱, 所以能夠焚燒木, 木被焚燒后就變成灰燼, 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 因為金需要隱藏在石里, 依附著山, 津潤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 因為少陰之氣(金氣)溫潤流澤, 金靠水生, 銷鍛金也可變為水, 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 因為水溫潤而使樹木生長出來, 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克含義: 是因為天地之性
眾勝寡, 故水勝火. 精勝堅, 故火勝金. 剛勝柔, 故金勝木.
專勝散, 故木勝土. 實勝虛, 故土勝水.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強金得水, 方挫其鋒.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為砍折.
金賴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變.
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濟.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強火得土, 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見銷熔.
火賴木生, 木多火熾;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 木多水縮; 強水得木, 方泄其勢.
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不熄滅.
水賴金生, 金多水濁;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 金多土變; 強土得金, 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為淤塞.
土賴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木: 木旺得金, 方成棟梁.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強木得火, 方化其頑.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為傾陷.
木賴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縮.
木生火,火生金,金生水,水生土,土生木,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