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剎——開封大相國寺,座落于“七朝古都”開封市自由路西段。原名建國寺,后唐睿宗因由相王而即帝位,故親題“大相國寺”匾額,從此改名為相國寺。
相國寺創建于北齊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取名建國寺。傳說原為戰國魏公子無忌——信陵君的宅院。后寺院毀于戰火,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重建。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詔改寺名為大相國寺,御書“大相國寺”寺名,以紀念自己從相王當上皇帝。到了宋朝,大相國寺作為京都最大的佛寺,因受皇帝崇奉,地位日益隆高,成為名動天下的皇家寺院,鼎盛時期轄64禪院、占地540畝。宋太宗、真宗均出資對大相國寺進行大修,寺內更是名僧輩出。唐、宋是相國寺的鼎盛時期,向有“大相國寺天下雄”之稱。加之《西游記》、《水滸傳》等的生動描寫,使相國寺更加聲名遠播。北宋滅亡后,相國寺遭到了嚴重破壞,以后各代屢加重修,時盛時衰。現在相國寺的主要建筑都是清代遺物,布局嚴謹,殿宇崇麗,高大寬敞,巍峨壯觀,確不愧為久負盛名的古寺寶剎。
現在的大相國寺,占地30畝,保存主體建筑有大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八角琉璃殿、藏經樓等殿宇古跡,多為清乾隆年間重建。由新加坡靈山寺贈送的釋迦牟尼真身舍利,于1993年安奉于寺內。各殿安奉的佛像金碧輝煌、制作精良,均為佛教雕塑藝術的珍品.
八角琉璃殿中心亭的一尊銀杏木雕千手千眼觀音像,更是蜚聲海內外,雕像高達7米,像分四面,每面分四層,各雕手臂千只,精美之極,雕造于乾隆年間(公元1736-1785年),歷時50多年,工藝之精,造型之美,舉世無雙,極為珍貴。
做生意很多年,朋友介紹了供奉貔貅,一開始只是隨意,半信半疑,但是現在我想告訴所有做生意的朋友,確實對生意很有幫助,但是,也不是誰都可以有幫助,一些禁忌和自身的條件一定要注意,不然會對自己無益有害的,這都是本人的親身感受。貔貅又名天祿、辟邪,百解,共四個名字,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狀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貔貅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古時候人們也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它有嘴無肛門,能吞萬物而從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現在很多中國人配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如此。
漢書“西域傳”上有一段記載:“烏戈山離國有桃拔、獅子、尿牛”。
孟康注曰:“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長,獨角者稱為天鹿,兩角者稱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但經過朝代的轉變,貔貅的形態比較統一,如有短翼、雙角、卷尾、鬃須常與前胸或背脊連在一起,突眼,長獠牙。到現在常見到的貔貅多是獨角、長尾巴。
據說貔貅是龍王的九太子,它的主食竟然是金銀珠寶,自然渾身寶氣, 跟其它也是吉祥獸的三腳蟾蜍等比起來稱頭多了,
因此深得玉皇大帝與龍王的寵愛,不過,吃多了總會拉肚子, 所以有一天可能因為忍不住而隨地便溺,惹玉皇大帝生氣了,一巴掌打下去,
結果打到屁股, 屁眼就被封了起來,從此,金銀珠寶只能進不能出,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后,
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
貔貅也有公母之分,
民間傳說公的貔貅代表財運,而母的貔貅則代表財庫,有財要有庫才能守得住,因此收藏貔貅大多都一次收藏一對,
才能夠真正的招財進寶。但如果要戴在身上, 還是一只就好, 以免打架, 以上均屬傳說,大家參考就好 !
貔貅的特點是嘴大無肛,只吃不拉,意味著只進不出,對于財富來說當然是多多益善,所以民間相信貔貅有招財的作用,其中又以玉制的貔貅招財力量最強。一般從事買賣、股票經營、金融投資、等行業的人尤其喜歡佩帶貔貅。生意人也喜歡將銅制或是陶瓷制作的貔貅放在公司或家中。另外,還有很多人相信佩帶貔貅在玩麻將時可以帶來好運。
貔貅的功用因此貔貅在風水上用來驅邪、擋煞、鎮宅其威力是無庸置疑的。相傳貔貅喜愛金銀財寶的味道,常咬回金銀財寶來討主人的歡心,故有言此乃招財之物。因而貔貅另有旺財的功用。貔貅在五行風水中帶火性,能招來大量的金錢,使世間財源自此打開.在家宅或工作地點的適當位置置貔貅,可收旺財之效。一般做偏行的人都認為“貔貅”會旺偏財的,所以他們都會在公司或營業地方擺放一只貔貅,屬偏行的行業有、股票、金融、賽馬、、等等,正行禁忌。
貔貅開光唯一的辦法就是去廟里請師傅給開光。
因為貔貅開光不同于財神,麒麟等,貔貅一般不容易開光,財神開光一般燒符,念咒就可以了,但是貔貅要先念經、請神,要不然開不了。
貔貅乃神獸是不需要開光的,特別是天然的玉石、水晶制作而成。因為神獸自身就是能量體加之是天然水晶的,所以不需要開光。
但是陶瓷或是泥制的需要開光,因為里面是中空的,需要高僧添藏,這樣才有靈性。供奉禁忌:
1、香爐里不能放沙子,泥土,要放江米(糯米),珍珠米,黑米。
2、供奉果品中不能有梨,草莓。其他不忌,酒肉亦可供奉。
3、女人有月經或者懷孕時嚴禁給貔貅上香,撫摩(貔貅忌光煞,血煞,胎煞)。
4、不要經常打掃貔貅,每年只有四次打掃時間2.6/6.2/7.14/9.12都是以農歷計算。
5、不的隨意搬動貔貅,不得撫摩貔貅嘴及頭部,需要搬動時可先用紅綢布包其頭部再搬動。
6、因多為偏行,故有講究酒色財氣之說,所以供奉之人最好在財之前兩字有所建樹,否則,貔貅對主會有輕慢,行業內都講至少供奉之人須有二奶、情人或情婦之說。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即大相國寺,位于河南省開封市。原為戰國時魏公子信陵君故宅,北齊于555年始建。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寺院,禪宗勝地,在我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大相國寺后毀于戰火。711年重建。次年,唐睿宗為紀念他以相王身份入繼皇位,乘改年號為延和元年之際,賜以今名,并御書“大相國寺”匾額。
大相國寺,相傳為戰國時魏公子信陵君故宅。北齊天保六年(555年),在此創“建國寺”,后遭水火兩災而毀,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
唐初,為歙州司馬鄭景住宅。長安元年(701年)慧云和尚募銀建寺。延和元年(712年),睿宗敕令改名為相國寺,并賜“大相國寺”匾,習稱相國寺。
昭宗大順年間(890-891年)被火焚毀,后重修。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五月,又遭火災,后又重建。至道元年(995年)開始大規模擴建;咸平四年(1001年),完工。
明洪武二年(1396年)敕修,后又遭水患。永樂四年(1406年),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兩次進行修繕,并被賜“崇法寺”金靖十六年(1537年)重修資圣資圣閣。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與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又重修。崇禎十五年(1642年)黃河泛濫,開封被淹,建筑全毀。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重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并復名相國寺。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藏經樓。康熙十六年至二十一年又增建中殿及左右廡廊。
乾隆三十一年(1776年)又重修,現存殿宇均為那時所建造。嘉慶二十四年重修“智海禪院”,道光、光緒年間也作過一些零星修整。
民國初年(1912-1919年)曾翻修八角殿、改建法堂。民國十六年(1927年)馮玉祥將相國寺改為“中山市場”。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劉峙將省立民眾教育館遷人相國寺。
1949年后,相國寺又得以重修、恢復。
擴展資料:
大相國寺是一座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有著卓越地位和廣泛影響的著名寺院。相傳原為戰國時魏公子信陵君故宅,北齊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在此興建寺院,名為“建國寺”,故寺院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
公元712年,唐睿宗為紀念自己由相王登上皇位,將“建國寺”改為“大相國寺”,并親筆題寫匾額。自此大相國寺得益于帝王的崇奉,地位顯赫,如日中天,一躍而成為中州名寺。
相關故事:
《西游記》有一個關于大相國寺建寺的傳說:一次,唐太宗去陰曹地府觀光考察時,借得開封府一個名叫相良的人在陰間存放的金銀,才得以生還。
返回人間后,唐太宗去找相良還錢,但這個販賣烏盆瓦器相良卻說什么也不肯收這筆錢,唐太宗怕自己失了誠信,只好用這金銀在開封建了座寺廟,也就是今天的大相國寺了。
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就是由此而始。故事雖不可信,但也給大相國寺加重了幾筆神話的色彩。到了北宋,大相國寺進入了香火鼎盛時期。
宋太祖、宋太宗都對相國寺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這里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佛教道場。那時,相國寺占地五百四十多畝(相關于今天相國寺的二三十倍)。
分為六十四個禪院,殿宇高大無比,壯麗絕倫,古人稱贊其“大相國寺天下雄”。北宋大相國寺號稱 “皇家禪院”。
一代代的帝王多次巡幸,皇帝生日時,文武百官要到寺內設道場祝壽,重大節日,祈禱活動也多在寺內舉行,新科進士題名刻石于相國寺為北宋慣例。
寺院著名的和尚都獲得過皇帝賜封號的榮譽。世界上第一個醫用人體模型“針灸銅人”也存放在大相國寺的仁濟殿中一百多年,供世人瞻仰,于是有了“資圣熏風”汴梁名勝。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大相國寺
愛情 比較吃力
運勢相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