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又稱“相地術”、“相宅術”,是古代生態學與古建筑文化相結合的一枝奇葩。在全國兩會期間,曾有代表也多次提出把我國傳統的“風水學”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范疇。"風水"是以環保為主體的綜合性學問,是人和自然相依共存的學問,風水學并非都是。我們對風水學的態度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汲取風水學的合理內核,棄其部分,達到“天人合一”為我所用。 覓龍、察砂、點穴、觀水、觀風、看氣、看土,這七個步驟。 實際上也就是選擇人居和工作的優良環境的幾個步驟。 第一步,覓龍;就是看宅地是否背靠龍脈大山。 龍,在風水學中指的是大山脈。脈體高,氣勢雄偉,如奔騰狀。 脈尾長,藏氣之源。這種山脈,最有生氣,而有生氣的山就是龍脈。除了看山脈之高和尾長,還要看山脈的走向、看起伏、看氣勢。因為水源于山,山高則水好,山有多高,水有多長,氣有多膀。 第二步,察砂;就是看宅地周圍的小山狀況。 砂,是指主山脈周圍的小山,也是所選建筑地前后左右的小山。 風水學認為;能夠構成封閉狀態的環抱小山為最好。因為,環抱而封閉狀的小山可以擋惡風、避惡寒,能聚氣,氣聚了就有生氣,生氣足了則人氣就旺,人氣旺了就財運好。看主山脈周圍的小山群,也就是風水學上說的;“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東邊為青龍,要稍高點,西邊的白虎,要稍矮點,這就叫做“青龍高大、白虎不抬頭”。周圍的小山不能是怪異嶙峋或者陡峭之怪形狀。 第三步,點穴;就是具體選宅地的方位。 “穴”就是指住宅或造墓之地,又稱陽宅和陰宅。選地的土壤, 遠看像樹輪樣的色調為最好,風水學上稱“暈輪”。好的宅地環境要三面偏高、中間平。三面有小山環抱,前面有河湖水流,這就是人們說的,山環水抱、顧盼有情的好地宅。有了這樣好的環境宅地,對位置的選擇也是很有講究的;如果山體形狀像狗,宅地應放在狗的脖子處。像龍,宅地應放在龍的下頜處。像蛇,宅地應放在蛇的七寸處。總之,宅地以山而論,要居上偏中,不可居下偏尾,這叫做“上風,上水”。 選宅地還要看“明堂”,就是宅地前有空曠地。內明堂要藏風聚氣,外明堂要寬暢廣闊,讓人有遠景之感。 第四步,觀水;就是看宅地前面水流的趨勢。 水隨山而行,山水才相依。看水,一看水之入口;水從天上來,源遠流長,水源不斷,財運不止。二看水之出口;水的流出既要看得見,又要隱蔽,水不可隨便流失,水失則財也失。這樣的入口和出口的水流就是風水學上說的,“天門開,地門閉”。 水的流向以西向東流為最好。如果在河流邊選址,要選在河流的懷曲凸面(涔位),不能選在河水直沖的凹面(兇地)。河流的流水最好是彎曲懷抱,而忌的是水流直去無收。所謂“水止則氣蓄”、“水行則氣行”、“水有三彎,財金如山”。 風水學認為,宅地門前的“明堂”要有水,堂前聚水得福,水要深而彎曲,不宜淺而直沖,達到氣聚不散。 第五步,觀風;就是觀察宅地的藏氣。 風則氣也。好的風水重在藏風,藏風實則就是藏氣,氣聚才有生 第六步,看氣;就是看宅地周圍“氣”的聚散。 四周高而中間低乃是氣聚之地,氣就宜于聚而不會散,氣聚的地 方就是有生氣之地,有生氣之地,萬物盛。“界水則止”就是說河水擋住(界)的氣最好。無風而氣閉的環境叫死氣、氣乘風則散叫煞氣。所以風水要藏風,藏風而避惡風。氣口要對東,這叫先迎朝陽,先得紫氣,“紫氣東來”財運好。 第七步,看土;就是看宅地的土質狀況。 忌沙土和松土,容易塌陷又怕震。 忌沾土,地表水不能滲入而易積水起潮濕。 因此,土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硬,不能太重也不宜太輕。 總之;了解這七步,你自己就可去尋找合適的風水寶地了。 一塊好的風水寶地應該具有: 宅區后背靠大山依托;左右有小山為屏障,遠山與近山相拱衛;前有河流或池塘,河流彎曲委婉而過,內有沃土廣寬;背山面水,負陰朝陽;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水從西北高處來,經東南低處走,利排泄和防洪,既聚氣又安全。這就是自古至今公認的風水寶地,人們稱之謂的龍脈地。這樣的風水寶地是很少的,就群居之地而論;北京的紫金城、洛陽的白馬寺,還有在名山大川的各種寺院、道觀,的“淺水灣”居宅區、等都可謂是典范的風水寶地了。*注;(本文應我的一位在華投資的華裔新西蘭朋友之托而寫)
古代人對風水寶地非常講究,尋得后也從中受益頗多。那么什么樣的地方才算是真正的風水寶地呢?風水學講五大要素:龍、穴、砂、水、向,這也是構成一塊風水寶地的五個重要因素。其實,這五個因素的本質則是氣。一言以蔽之,尋龍、點穴、察砂、覓水、定向的目的就是在于尋找適合人體的的吉氣,避開不利于人體的煞氣。要想尋找風水寶地,可以通過尋找龍脈和水來來進行。第一,尋求龍脈。環境選址的過程風水術語叫辨形。辨形就是尋找龍脈,即自然山水的會聚圍合場所。從微觀上看,尤其在市井之地如何尋找龍脈風水界也有自己的說法。如《陽宅集成》稱:“萬瓦鱗鱗市井中,高屋連脊是真龍。“《陽宅會心集》稱:“一層街衢為一層水,一層墻屋為一層砂。”第二,得水為上。即有水的地方才是好地方。但街道畢竟與真正的“水”有本質區別,從生活、生產的基本需求出發,人的本性是“親水”的。《葬書》也稱:“風水之法,得水為上。”《水龍經》則認為:“平洋只以水為龍,水繞便是龍身泊,故凡尋龍,須看水來回繞處求之”,“山管人丁水管財”,“財源茂盛達三江”等,都是“水”對經濟生活影響的寫照。有山有水始終是人們對理想生活環境的追求。那么,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風水寶地呢?選擇適合自己的風水寶地主要根據自己的五行進行。一般來說,能居住在水邊,即是得“水龍”之氣,也就是風水寶地了,但是有的人是不適合住在水邊的,例如五行忌水的人。 另外,也要根據自身的的實際情況選擇風水寶地。藏風聚氣,擇山伴日,沾染天地之靈氣是對“風水寶地”的基本看法。但是現代人大多住在都市里難得見到山,所以依山而居不太實際,只要是住地符合“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的分水模式就行了。也就是說住宅宜后有“靠山”,前有開闊的“明堂“,前面不宜壓抑局促,視野宜開闊,景色優美,這樣的地方就可以算得上適合自己的風水寶地了。
所謂的“四靈山訣”有那四靈,如何選風水寶地,就靠這個龍脈
哪有什么是風水寶地?都是封建糊弄人。
●尋一塊風水寶地
掘一座墳
墓室里畫滿陽光
棺材上寫下歸宿
我睡在里頭
沙土將我護佑
立一座碑
那是我的墓志銘:
此人一生都在逃避
而今,他終于勇敢了一回
●有德福之人,所在之地必是福地,無德福之人,即使身處風水寶地也會因之敗壞殆盡。所謂的風水中所講左青龍右白虎,無非是前有高山后有流水,清風徐來,冉冉自知,居一定所,只問身心是否愉悅,多做善事,他日你所在之地便是福地。
●6 “藏風聚水而不動”,所謂風水寶地,不就是經千年而不變的地方嗎?這西王母宮所在的地方,果然應該是昆侖山系龍脈之祖的寶眼所在。這樣的奇景,也只有在這種地方才能出現啊 ----南派三叔《盜墓筆記》
十足的“風水寶地”,難找,也十之八九為殺師地;在這個廣告和浮塵無孔不入的時代,很少有風水師勤于修身,所以,即便有“寶地”,也沒有風水師敢于真點真做。還有,福地福人得,一塊“寶地”,因為八字的天壤之別,東人得到是升官,而西人得到后首先招災!別奢望所謂“風水寶地”,那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而且“風水寶地”有應事的時間段,“塑膠花”才會長開不謝;但凡建房理宅后,家道漸有滋潤,而且臨家不受負面影響,就沒有請到“偽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