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的“卦”,是一個會意字,從圭從卜。圭,指土圭,開始以泥作成土柱測日影。卜,測度之意.。立八圭測日影,即從四正四隅上將觀測到的日影加以總結和記錄, 這就形成八卦的圖象。
八卦的最基本的單位是爻, 多是記述日影變化的專門符號。爻有陰陽兩類,陽爻表示陽光,陰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 代表天地人三才。三才的天部,包括整個天體運行和氣象變化,這些星象之學,古稱天文。地部指觀測日影來計算年周期的方法,用地之理了解生長化收藏的全過程。人部指把天文、地理和人事結合,以便按照這些規律進行生產和生活。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橫叫初爻,中一橫叫二爻,上一橫叫三爻。
八卦代表八種基本物象: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艮為山,兌為澤,坎為水,離為火,總稱為經卦,由八個經卦中的兩個為一組的排列組合,則構成六十四卦。
【先天八卦圖】
先天八卦講對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風雷,山澤水火八類物象分為四組,以說明它的陰陽對峙關系。《周易·說卦傳》中將乾坤兩卦對峙,稱為天地定位;震巽兩卦對峙,稱為雷風相薄;艮兌兩卦相對,稱為山澤通氣;坎離兩卦相對,稱為水火不相射以表示,這些不同事物之間的對峙。按上述峙圖式的內容,先天八卦可分為三個周期:
第一周期:從坤卦左行,表示冬至一陽初生,起于北方;從乾卦右行,表示夏至一陰初生,起于南方,本周期指的先天八卦圖的最內圈,即由卦的初爻組成。這一寒一暑,表示太陽在一年的周期運動。
第二周期:由卦之中爻組成,半圈陽爻表示白晝太陽從東方升起,經南天而到西方;半圈陰爻表示太陽落山后的黑夜,這是記太陽運行一日的周期圖象。
第三周期:由卦之上爻組成,半圈陰爻表示月亮運行的上半月,即朔;半圈陽爻表示月亮運行的下半月,是為弦。由此可見,這一圖象是統一年月日時周期。
【中天八卦圖】
中天易的天文依據,乃本地法之晷景而來,晷景又決定于“晝參日影,夜考極星”之歷數。參閱中天八圖我們可以了解中天八卦與節令宮辰的關系。
【后天八卦圖】
后天八講流行,形容周期循環,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陰陽的依存與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后天圖是從四時的推移,萬物的生長收藏得出的規律。
從《周易·說卦傳》中可以看出,萬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每周天360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45日,其轉換點就表現在四正四偶的八節上,這就構成了按順時針方向運轉的后天八卦圖。
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于此可見這些卦圖的實質了。
【諸葛八卦圖】
三國時諸葛亮創設的一種陣法。相傳諸葛孔明御敵時以亂石堆成石陣 按遁甲分成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變化萬端,可當十萬精兵。
乾、離、艮、坎、震、坤、兌、象
上下左右為主,斜邊為輔
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多用于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運動)和變化所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系和運動形式。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
天干是象數,地支也是象數,天干表示的是四方,地支表示的是四時,這在很多典籍中都能看出來。姑且不論這種提法對錯,單從“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曰宙”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天干地支抓住了時空的這個概念的關鍵。所以我想論證一下天干地支作為一種象數說的合理性。
先從天地生成之數說起,天數13579和為25,地數246810和為30。
以為1為太極,再根據“天德不可為首”,所以要把3確定為天(奇)數的基數;把2作為地(偶)數的基數。(待續)
所以,根據3天和2地能構成如下關系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2+2 2+3 2+2+2 2+2+3 2+3+3 3+3+3 2+3+2+3
上行的12345678910對應下行的123及7個數字和之式子。
所謂天干是天為地之干的的意思,因此用地數和30除以天基數3得10,10這個結果是天干的個數。而地支是地為天之枝的表述,用天數之和25除以地的基數2,得商12余1,余的1回歸太極,12這個結果我們把它看作是地支的個數,我們就可以建立天干和地支的基本象數表。
天干象數表
甲 乙 丙 丁 戊……癸
1 2 3 4 10
1*3 2*3 3*3 4*3 10*3
3 6 9 12 30
同理地支象數表
子 丑 寅……亥
1 2 3 12
1*2 2*2 3*2 12*2
2 4 6 24
注意兩表最下面的一行數字,如果把甲子用3替甲,2替乙,那么甲子的值就是5,60甲子的任何一個組合,都像這樣換上一干一支的數字和,就會發現,陰陽屬性及五行屬性清晰地顯示出來,那說明甲1乙2……癸10以及子1丑2……亥12中的數字都是序數,而兩表中最下面的數字才是象數。
用地與月不同速運行過程中的兩速度比例關系,可以作為驗證結論。
分宮卦象次序圖
乾為天
天風姤
天山遯
天地否
風地觀
山地剝
火地晉
火天大有
坎為水
水澤節
水雷屯
水火既濟
澤火革
雷火豐
地火明夷
地水師
艮為山
山火賁
山天大畜
山澤損
火澤睽
天澤履
風澤中孚
風山漸
震為雷
雷地豫
雷水解
雷風恒
地風升
水風井
澤風大過
澤雷隨
巽為風
風天小畜
風火家人
風雷益
天雷無妄
火雷噬嗑
山雷頤
山風蠱
離為火
火山旅
火風鼎
火水未濟
山水蒙
風水渙
天水訟
天火同人
坤為地
地雷復
地澤臨
地天泰
雷天大壯
澤天夬
水天需
水地比
兌為澤
澤水困
澤地萃
澤山咸
水山蹇
地山謙
雷山小過
雷澤歸妹
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先天八卦卦數: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