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欣風水網

    蛇的生肖特征,屬蛇的屬相什么特征

    生肖詳批八字合婚八字精批終生運勢
    您的姓名
    您的性別
    出生日期
    感情狀態
    單身有伴

    內容導航:
  • 蛇的特點
  • 屬蛇的性格特點有哪些
  • 十二生肖動物的特點
  • 生肖蛇的性格怎么樣?
  • 十二生肖文化英語介紹簡短是什么?
  • 12生肖的來歷和它們排位的介紹
  • Q1:蛇的特點

    蛇屬于爬行綱蛇目。身體細長,四肢退化,身體表面覆蓋鱗片。大部分是陸生,也有半樹棲、半水棲和水棲的。以鼠、蛙、昆蟲等為食。一般分無毒蛇和有毒蛇。毒蛇和無毒蛇的體征區別有:毒蛇的頭一般是三角形的;口內有毒牙,牙根部有毒腺,能分泌毒液;一般情況下尾很短,并突然變細。無毒蛇頭部是橢圓形;口內無毒牙;尾部是逐漸變細。雖可以這么判別,但也有例外,不可掉以輕心。蛇的種類很多,遍布全世界,熱帶最多。中國境內的毒蛇有五步蛇、竹葉青、眼鏡蛇、蝮蛇和金環蛇等;無毒蛇有錦蛇、蟒蛇、大赤鏈等。
    沒毒的蛇的肉可食用,蛇毒和蛇膽是珍貴藥品,但有的蛇也是保護動物。
    蛇是不會主動對人進攻的,除非你打到了它的身驅。如果你的腳踩上了它的時候,它會本能地馬上回頭咬你腳一口,噴灑毒液,令你倒下。當人們行走在山路上,“打草驚蛇”在此用得很恰當。你手執一根木棍,有彈性的木棍子最好。邊走邊往草叢中劃劃打打,如果草叢有蛇,會受驚逃避的。用硬直木棒打蛇是最危險的動作,因為木棒著地點很小,不容易擊倒蛇。軟木棒有彈性,打蛇時木棒貼地,蛇擊中可能性更大。蛇打七寸,這是蛇的要害部位,打中此部位,蛇動彈不了。
    蛇的消化系統非常厲害,有些在吞的同時就開始消化,還會把骨頭吐出來的
    還有,蛇的消化還要靠在地上爬行,利用肚皮和不平整的地面來摩擦
    毒蛇的毒液實際上是蛇的消化液,一些肉食性的蛇消化液的消化能力較強,溶解了被咬動物的身體,所以表現出“毒性”,人的膽汁也屬這種消化液。
    蛇的食欲較強,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后吞食。嘴可隨食物的大小而變化,遇到較大食物時,下頜縮短變寬,成為緊緊包住食物的薄膜。蛇常從動物的頭部開始吞食,吞食小鳥則從頭頂開始,這樣,鳥喙彎向鳥頸,不會刺傷蛇的口腔或食管。吞食速度與食物大小有關,小白鼠5~6分鐘即可吞食小白鼠,較大的鳥則需要15~18分鐘。Barton認為非洲巖蟒只有在確定捕獲物的鼻子或耳朵位置時,才開始吞食。蝮蛇亦有判斷捕獲物頭、尾的能力。
    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次要經過5~6天才能消化完畢,但消化高峰多在食后22~50小時。如果吃得多,消化時間還要長些。蛇的消化速度與外界溫度有關,Skoczylas(1970)觀察到游蛇在5℃氣溫下,消化完全停止,到15℃時消化仍然很慢,消化過程長達6天左右,在25℃時,消化才加快進行。
    蛇的牙齒是不能把食物咬碎的,蛇的消化系統如咽部,以及相應的肌肉系統都有很大的擴張和收縮能力。
    蛇主要是用口來獵食。無毒蛇一般是靠其上下頜著生的尖銳牙齒來咬住獵物,然后很快用身體把活的獵物纏死或壓得比較細長再吞食。毒蛇還可靠它們的毒牙來注射烈性毒液,使獵物被咬后立即中毒而死。蛇在吞食時先將口張大,把動物的頭部銜進口里,用牙齒卡住動物身體,然后憑借下頜骨作左右交互運動慢慢地吞下去。當其一側下頜骨向后轉動時,同側的牙齒鉤著食物,便往咽部送進一步,繼之另一側下頜骨向后轉動,同側牙齒又把食物往咽部送進一步。這樣,由于下頜骨的不斷交互向后轉動,即使很大的食物,也能吞進去。
    喜歡偷食蛋類的蛇,有些是先以其身體壓碎蛋殼后才進食。但也有些蛇類,能把雞蛋或其他更大的蛋整個吞下去。在吞食時先以身體后端或借其他障礙物頂住蛋體;然后盡量把口張大將整個蛋吞進去。有趣的是,非洲和印度的游蛇科中的一類食蛋蛇,具有特殊適應食蛋的肌體結構。它們頸部內的脊椎骨具有長而尖的腹突,能穿破咽部的背墻,在咽內上方形成6―8個縱排尖銳鋸齒,當把蛋吞進咽部時,隨著咽部的吞咽動作進行“鋸蛋”把硬蛋殼鋸破,并且憑借頸部肌肉的張力,使蛋殼破碎,同時把蛋黃、蛋白擠送到胃里;剩下不能消化的蛋殼碎片和卵膜被壓成一個小圓球,從嘴里吐出。
    一、蛇的形態結構
    蛇的行走千姿百態,或直線行走或彎蜒曲折而前進,這是由蛇的結構所決定的。蛇全身分頭、軀干及尾三部分。頭與軀干之間為頸部,界限不很明顯,軀干與尾部以泄殖肛孔為界。蛇沒有四肢,全身被鱗片遮蓋,有保護膚體的作用。蛇分為有毒蛇和無毒蛇,無毒蛇頭部一般呈圓錐狀,前端細而后端粗;有毒蛇呈三角形狀;蛇的軀干部呈長筒狀;蛇的尾部為肛門以后的部位。
    蛇的內部結構分為:皮膚系統、骨骼系統、肌肉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泄殖系統、神經系統、感覺器官和染色體等十大部分。
    那么,蛇沒有腳,怎么能爬行呢?實際上,蛇不僅能爬行,還爬行得相當快。
    蛇之所以能爬行,是由于它有特殊的運動方式:一種是彎蜒運動,所有的蛇都能以這種方式向前爬行。爬行時,蛇體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狀彎曲,使彎曲處的后邊施力于粗糙的地面上,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動蛇體前進,如果把蛇放在平滑的玻璃板上,那它就寸步難行,無法以這種方式爬行了,當然,不必因此為蛇擔憂,因為在自然界是不會有像玻璃那樣光滑的地面的。第二種是履帶式運動,蛇沒有胸骨,它的肋骨可以前后自由移動,肋骨與腹鱗之間有肋皮肌相連。當肋皮肌收縮時,肋骨便向前移動,這就帶動寬大的腹鱗依次豎立,即稍稍翹起,翹起的腹鱗就像踩著地面那樣,但這時只是腹鱗動而蛇身沒有動,接著肋皮肌放松,腹鱗的后緣就施力于粗糙的地面,靠反作用把蛇體推向前方,這種運動方式產生的效果是使蛇身直線向前爬行,就像坦克那樣。第三種方式是伸縮運動,蛇身前部抬起,盡力前伸,接觸到支持的物體時,蛇身后部即跟著縮向前去,然后再抬起身體前部向前伸,得到支持物,后部再縮向前去,這樣交替伸縮,蛇就能不斷地向前爬行。在地面爬行比較緩慢的蛇,如鉛色水蛇等,在受到驚動時,蛇身會很快地連續伸縮,加快爬行的速度,給人以跳躍的感覺。
    二、蛇的生活習性
    蛇,屬爬行綱,蛇亞目,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有毒蛇固然可怕,但只要注意提防,也并不那么危險。蛇類以食鼠為主(也食蛙類、鳥類等),蛇類其貌不揚,形狀色澤奇特、渾身被鱗,頭頸高翹、軀尾擺動、快速行進、尋偶鳴叫、泅水過渡、實在難以逗人喜愛。蛇類喜居陰蔽、潮濕、人跡罕至、雜草叢生、樹木繁茂、有枮木樹洞或亂石成堆、具柴垛草堆和古埂土墻,且餌料豐富的環境,這些都是它們棲居、出沒、繁衍的場所,也有的蛇棲居水中。
    它們喜棲于墓洞中,洞口可見稀稠成粒的糞便,這樣我們就知道洞中有沒有蛇了。蛇有冬眠的習性,到了冬天盤踞的洞中睡覺,一睡就是幾個月,不吃不喝,一動不動地保持體力。待到春暖花開,蛇就醒了,開始外出覓食,而且脫掉原來的外衣。從蛇蛻的外衣直徑和長度可測出蛇重量甚至說出蛇的名稱。蛇蛻皮后不久,活動量增大,覓食量增加,體況逐漸恢復。隨著氣溫逐漸上升,到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進入發情期。尋偶時,雌雄蛇發出的鳴叫聲清晰明亮,“噠噠噠”如擊石聲。
    蛇類的產卵期一般在4月下旬到6月上中旬,因品種而異。所產蛇卵一般粘結成一個大的卵塊,卵塊中卵的數量為8~15枚不等。蛇經常處于饑餓或半饑餓狀態。一般以“守株待兔”方式捕食,但有時也主動出擊。筆者曾目睹一條青竹驃蛇在河邊追趕青蛙,青蛙一躍跳入河中,蛇也跟著躍入河中,簡直象兩名一前一后的跳水運動員。也見到過蛇捕食鳥卵的情景。它悄悄地爬上屋檐近側的墻壁,游到家燕巢邊,不斷伸舌,驚走了親鳥。當蛇發現其卵時,先行攻擊,纏繞,待平安后,再行張開嘴巴,囫圇吞棗。不要以為它的嘴巴小,實際上它能吞食相當于本身頭部大8—10倍的食物。蛇吃足食物后,感到疲倦,進入休息狀態,此時極易被人捕捉。至于蛇的覓食次數,因蛇類品種和大小而異。一般夏令覓食活動盛期,特別是產卵繁殖期,一日一次或隔天一次。蛇體稍大的,因覓食量較大,一般是3日至一周左右進食一次。蛇類也喜歡在太陽光下進行日光浴,時間一般為上午10—12時左右。行日光浴時,一般伏于地面草叢或纏繞或于樹干上,也有半身裸露于洞口外、石頭堆外面呈盤蜷狀的,姿態變化多端。蛇類的活動規律,以晝伏夜出居多,因品種而異。
    三、有毒蛇和無毒蛇的區別
    怎樣識別有毒蛇和無毒蛇呢,一般人單憑頭部是否呈三角形或者尾巴是否粗短,或者顏色是否鮮艷來區分,這是不夠全面的。雖然毒蛇頭部呈明顯的三角形,但也有的毒蛇,頭部并不呈三角形;而無毒蛇中的偽蝮蛇,頭部倒是呈三角形的。五步蛇、腹蛇和眼鏡蛇的尾巴確實很粗大,但烙鐵頭的尾巴就較細長;很多色澤鮮艷的蛇,如玉斑錦蛇、火赤鏈蛇等并非是毒蛇,而蝮蛇的色澤如泥土或似狗屎樣,很不引人著目,但卻很毒。因此區別有毒和無毒蛇主要根據以下幾點:
    1、毒腺 有毒蛇具有毒腺,無毒蛇不具有毒腺。毒腺是由唾液腺演化而來。位于頭部兩側、眼的后方,包藏于頜肌肉中,能分泌出毒液。當毒蛇咬物時,包繞著毒腺的肌肉收縮,毒液即經毒液管和毒牙的管或溝,注入被咬對象的身體內使之發生中毒,無毒蛇無這一功能。
    2、毒液管 是輸送毒液的管道,連接在毒腺與毒牙之間。只有毒蛇才具備有毒液管。
    3、毒牙 毒蛇具有毒牙,它位于上頜骨無毒牙的前方或后方,比無毒牙既長又大。
    那么,哪些無毒蛇容易與有毒蛇混淆呢?
    常被誤認為是毒蛇的幾種無毒蛇,由于外形特殊,色斑鮮艷,而且性情兇惡,所以常被當地一些群眾視為是毒蛇而驚慌失措,其實這種蛇咬人時對人體是無害的。如虎斑游蛇(又叫野雞勃子蛇)、赤鏈蛇(又叫火赤鏈)等。
    外形或色斑與毒蛇容易混淆的無毒蛇黃鏈蛇(又叫黃赤鏈),由于背面有黑黃相間的橫紋,常被誤為是金環蛇;黑背白環蛇,由于蛇背有黑白相間的橫紋,也容易被錯認為是銀環蛇;頸棱蛇(又叫偽蝮蛇),體粗尾短,背面呈棕褐色,有兩行粗大的深棕色斑塊,頭部略呈三角形,外形極像蝮蛇或蝰蛇;翠青蛇(又叫青竹標)由于通身都是綠色,所以常與竹葉青混淆。
    四、蛇對生態環境的作用
    我們知道了野生動物在維護自然生態環境方面所起的極其重要的作用。野生動物物種都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環,它們通過食物鏈的關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約。一旦食物鏈的某一環節出現問題,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就會受到嚴重影響。青草——蝗蟲——蛙(鼠)——蛇——鷹,這就是其中的一條食物鏈,如果人類無節制地捕獵野外的蛇,蛇就越來越少,導致森林、草地和農田的鼠害越來越猖獗,鼠害和蟲害給農林牧業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生態環境就會受到嚴重破壞。
    蛇是很有誘惑力的動物。盡管在山上、樹林里、田野中,甚至于在水里,都能看到它,但不論在哪里,只要有蛇出現,就會吸引著一大群人,老的小的都會圍上來看,尤其是小孩子們,更是興奮萬分。而且,不僅喜歡蛇的人要飽覽一番,怕蛇的人也常常帶著恐懼的心情遠遠地瞧著它。可見,在人們心目中,對速總還有幾分害怕,也難免有些神秘之感。
    翻開生物進化的歷史,蛇在地球上的出現,比人要早得多。30多億年以前,地面上開始有了最原始的生物。經過長期的進化,生物種類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水生到陸生,到了距今大約3.4億年前后,出現了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這就是爬行動物。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類動物越來越多,種類和數量都達到了最高峰,天上,水里,地面,都有它們在活動著。其別是恐龍,非常繁盛,什么角龍啦,鴨嘴龍啦,劍龍啦,霸王龍啦,形形色色的龍,到處都是。這是爬行動物的黃金時代。在這個時期里,獸類和鳥類的祖先也先后從爬行動物的原始種類中演變出來,鱉、鱷、蜥蜴的老祖宗也誕生了。蛇和蜥蜴的親緣關系最為密切,它們是近親,蛇是從蜥蜴變來的。在蜥蜴的原始種類里面,有一部分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適應了新的環境,四肢逐漸退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特征,變成了蛇;另有一部分雖然四肢沒有了,但由于沒有具備蛇的特點,到現在仍然是蜥蜴。例如貴州產的脆蛇蜥和細蛇蜥,就是這一類沒有足的蜥蜴。所以,蛇是爬行動物中最年輕的一個分支,也是最后登上生命舞臺的適應性很強的爬行動物。
    最早的蛇類化石發現在白堊紀初期的地層里,離現在大約有1.3億年。實際上,蛇的出現比這還要早些。據推測,在距今1.5億年前的侏羅紀,大概就已經有蛇了。毒蛇的出現要晚得多,它是從無毒蛇進化而成的,出現的時間不會早于2700年。如果地球的歷史像一部放映2小時的電影,那么,要到末了5分鐘,銀幕上才出現蛇,最后1分鐘才能看到毒蛇。
    可以推測,人類的祖先古猿還在樹上生活的時候,是有機會遇到樹棲的蛇的。后來森林逐漸稀疏衰落,古猿被迫下地,遇到蛇或接觸蛇的機會就更多了。原始人類在與各種動物的斗爭中,蛇必然也是一個重要的對手。他們捕捉蛇作為食物,或者被蛇咬而發生傷亡。后一情況,在《韓非子》五蠹篇中就有所記述,認為“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在中國猿人化石的產地,曾經發現了蛇的遺骸,這也表明當時猿人與蛇有著密切的關系。這種生活和生產斗爭的實踐,勢必會在原始人類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可能由此產生對蛇的畏懼和崇敬的心情。
    當原始人類從古人進化為新人的時期,便脫離了原始群居的亂婚狀態,進入血族群婚的階段,這就產生了初期的母系氏族社會。氏族是人類最早的、也是流行最廣的組織。無論是在亞洲、歐洲,還是在美洲、澳洲,其古代社會幾乎都曾有過這種制度。氏族是原始共產社會的基本單位。氏族在其形成的過程中,往往采用一種和它最有利害關系的自然物作為本氏族的名稱或標志,這就是圖騰。圖騰觀念的產生,往往和生產方式有著一定的聯系。例如美洲海灣部落中的契卡薩人,以漁獵為生,就有野豬氏族、鳥氏族、魚氏族及鹿氏族;摩基人部落中,有以農業為生的,就有煙草氏族和蘆葦氏族。圖騰不僅是氏族的徽號,也包含著原始宗教的內容。氏族成員甚至認為他們的祖先就是從圖騰的那種自然物變來的,因而把這種自然物看做是保護本氏族的神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這就形成了圖騰崇拜。圖騰起著維護氏族內部團結統一的作用。在新墨西哥的鄂吉布瓦部落,其鶴氏族的成員聲稱他們就是鶴的子孫,是大神把他們的老祖宗由鶴變成了人的。在某些部落中,氏族成員堅決不吃作為本氏族圖騰的那種動物,其所以如此,顯然也是受到圖騰崇拜觀念的影響。
    在原始部落中,以蛇作為圖騰的氏族也很普遍。據摩爾根《古代社會》中的記載,在美洲印第安人里面,就有9個部落中有蛇氏族,有的甚至以響尾蛇作為氏族的圖騰。在澳洲的一些原始部落中也是這樣,特別是華倫姆格人,還要舉行一種蛇圖騰崇拜的儀式。參加這種儀式的人,用各種顏料涂抹全身,打扮成蛇的樣子,模仿蛇的活動姿態扭動身體,且歌且舞,歌唱蛇的歷史和威力,以祈求蛇神賜福保佑。可以說,在一切動物崇拜里面,對蛇的崇拜是最廣泛的,在大多數原始氏族的宗教信仰中,蛇曾經占據一個突出的地位。
    圖騰崇拜在我國原始社會中也同樣存在。在馬家窯文化的彩陶上發現有蛙、鳥的圖像;在仰韶文化的陶器上還有蛇的圖像;從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也看到有人頭、鳥獸的圖像,這些圖像有些可能就是當時的氏族圖騰。有趣的是,傳說中的漢族祖先,亦有不少是蛇的化身。據《列子》中記載:“皰犧氏、女蝸氏、神龍(農)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山海經》里有“共工氏蛇身朱發”之說。在伏羲部落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赤龍氏、青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等11個氏族,它們可能是以各種蛇為其圖騰的氏族。我國傳說中的龍,恐怕就是蛇的神化,例如古代居住于東方的夷族,他們的一個著名酋長叫做太暤。據說他是人頭蛇身,又說是龍身。
    原始社會解體以后,圖騰制也隨之逐漸消失,但圖騰崇拜的影響是很深遠的,尤其是崇拜蛇的風俗在許多民族中仍舊相當普遍。馬達加斯加島上的土著薩克拉瓦族,把蛇看做是具有神秘力量的動物,認為人是蛇的化身,對蛇非常崇敬。在阿爾及利亞,水蛇被奉為家的保護者,往往被供養起來。非洲的土著直到現在,在他們的盾上還畫著蛇的圖形,相信它有特殊的魔力。我國省的少數民族派花族在刀鞘上、食具上都刻上蛇的花紋,他們對一種叫做“龜殼花蛇”的毒蛇極其崇敬,不敢殺害,甚至在房子里另辟小室給它居住,小室內外的裝飾及用具都雕刻了蛇樣花紋。北美土著愛斯基摩人,有在身上黥刻蛇形斑紋的習慣。非洲有些土著用蛇皮鑲在盾上,以為這樣就會得到蛇的神力保護。我國十二生肖中有蛇和其他一些動物,這也可能與圖騰崇拜有關。崇拜蛇圖騰的殘余觀念,也通過各種各樣的故事反映出來。這一類的故事是很多的,最早見之于文字的,恐怕要算《圣經》創世紀中關于亞當、夏娃和蛇的故事了,這是紀元前5世紀左右的記載。比這稍晚的是《伊索寓言》中農夫和凍僵的蛇的故事。在我國有關蛇的故事中,流傳得最廣的是以白蛇(白娘子)和許仙為主角的《白蛇傳》,它在宋代已經口頭傳述,到了明代嘉靖年間被用文字記錄下來。此外,比較動人的還有北美印第安人中戰士變蛇的故事,蛇創造島嶼的故事;在西班牙有蛇精的故事;在蘇聯有巨蛇波洛茲的故事;我國苗族中有蛇郎和阿宜的故事,等等。這些故事不僅反映了人類和蛇的密切關系,而且通過這些故事,可以看到蛇圖騰崇拜的深刻影響。

    Q2:屬蛇的性格特點有哪些

    屬蛇人經常依靠自己的判斷行事,與其他人不會進行推心置腹地交流。從本性上講,屬蛇人疑心大,但與屬虎人不同,屬蛇人把疑心隱藏在心中,把自己的秘密也隱藏在心中。

    Q3:十二生肖動物的特點

    我國古代根椐動物出沒時間和生活特征,將十二種動物作為十二生肖,即每一種動物為一個時辰。老鼠排行第一(與“子”時搭配),以下次序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鼠:晚上11時到第二天1時(即“子時”)。這時候,老鼠膽量最壯,活動最頻繁,所以,子時同鼠搭配。
    牛:凌晨1-3時(即“丑時”)。這時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細、最慢、最舒適,所以丑時同牛搭配。
    虎:凌晨3-5時(即“寅時”)。據古書載,這時候,老虎最活躍、最兇猛、傷人最多,因此寅時同虎搭配。
    兔:清晨5-7(即“卯時”)。這時,太陽還沒露出臉面,月亮的光輝還未隱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稱,是月宮神話中惟一的動物,這樣卯時就同兔搭配。
    龍:早晨7-9時(即“辰時”)。傳說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龍是神話中的動物,于是辰時屬龍。
    蛇:上午9-11時(即“巳時”)。據說這時候的蛇不會傷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蕩,多隱蔽在草叢中,這樣巳時就屬于蛇的了。
    馬: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即“午時”)。依據道士的說法,中午太陽當頂,陽氣達到達極點,陰氣漸漸增加,在陰陽換柱之時,一般動物都躺著休息,只有馬還習慣地站著,甚至睡覺也站著,從不躺著。這樣,午時就屬馬了。
    羊:下午1-3時(即“未時”)。據說羊在這時候灑尿最勤,灑出的尿可治愈自身一種驚瘋病,因此,未時屬羊。
    猴:下午3-5時(即“申時”)。這時候,猴子最喜歡啼叫,聲音拉得最長,最洪亮。所以申時屬猴。
    雞:下午5-7時(即“酉時”)。這時候,日落山崗,雞開始進籠歸窩、夜宿,于是酉時屬雞。
    狗:晚上7-9時(即“戌時”)。黑夜來臨,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并產生一種特殊的視力和聽力,看得最遠,聽得最清楚。所以戌時屬狗。
    豬:晚上9-11時(即“亥時”)。這時候豬睡得最酣,發出的鼾聲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動得最厲害、長肉最快,于是亥時屬豬。
    (外國版)
    宙斯為了獎勵公羊救王子和公主而將它高高懸掛的天上,而王子的樂觀和公主的粗心就是白羊座人的最大特點。
    無形的誘惑讓歐羅巴難以抗拒,最后終于相信了命運女神的安排。而十二星座中的金牛座也由此得名,成為愛與美的象征。
    弟弟可以為了哥哥死,哥哥為什么不能為了 弟弟死呢?宙斯聽了非常感動,以兄弟倆的名義創造了一個星座,命名為雙子座。
    王后為了女而的幸福,蹈水自盡了。赫拉知道這件事情以后也有些后悔,于是讓那溫柔而敏感的母親在天上成為一個星座,它的形象就是一只巨蟹。
    宙斯讓阿尼回到了天上變成了星星,就是那個燦爛如太陽的獅子座。而屬于獅子座的人類也被賦予了勇于為愛情而犧牲的性格。
    大地結霜,寸草不生的冬天就是泊瑟芬到地府去見海地士的日子。宙斯感動于這份特別的愛情,將天上的一個星座封為處女座以紀念泊瑟芬為人間所做的一切。
    人類認識到和平的重要,女神與波塞冬和好如初,宙斯為了紀念這樣的結果,把隨身帶的秤往天上一拋,就有今天的天秤座。
    水泉女神娜伊含淚將法厄同埋葬。而赫莉絕望的眼淚變成了晶瑩的琥珀。宙斯為了警示人類自負的弱點,以那只立了大功的蝎子命名了一個星座,叫天蝎座。
    奇倫的身體碎成了無數的小星星,飛到了天上,為了紀念善良的奇倫,人們就管這個星座叫射手座。
    潘恩救了自己愛的仙子,但是自己下半身變成了魚!宙斯以他的形象創造了魔羯座,而魔羯座的人們也像潘恩一樣,嚴謹而內斂,對于幸福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
    赫拉將伊變成了一只透明的水瓶,伊夜夜在遙遠的天際流淚,人們抬頭看時只見一群閃光的星星仿佛透明發亮的水瓶懸于夜空,于是叫它水瓶座。
    浪漫的雙魚座女孩就會在世界末日與陌生人共舞,愛上他,然后移民到另一個星球去結婚生子……

    Q4:生肖蛇的性格怎么樣?

    生肖蛇的性格,屬于沉穩的類型,他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都是積極向上的。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倘若沒有正視,而是破罐子破摔,那么這樣的心態面對生活,必然是消極的。生肖蛇的人,他們喜歡用理性解決問題,當遇到棘手的問題,很多人會非常的慌張。可是他們總能處理的游刃有余,這種事情對于他們而言,簡直就是小兒科。由此可見,生肖蛇的人,以變化應對變化,屬于生活中的強者。他們的這種性格,也會有很多人喜歡。

    至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生肖蛇不會逃避,他們勇敢的面對,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復雜的人生。如果說生肖蛇是一個只注重表面的人,那么就大錯特錯,因為他們心細如塵,雖然從外表看起來大大咧咧。但是這種沉穩,從不輕易的表現出來,到了關鍵時刻,生肖蛇讓人大跌眼鏡。換言之,他們有很好的脾氣,平時在生活中,幾乎是不發火的。任何事情,任何人說的話,都不能激起他們心中的漣漪,這種泰山壓頂,而面不改色的性格,也在影響周圍的人。

    穩重的背后,也有固執,生肖蛇沒有完成一件事,從來都不會半途而廢,他們用實際行動,來攻克困難。如果開始,便意味著責任,否則以他們的性格,斷然不會輕易觸碰。由此而知生肖蛇是多么的具有毅力,而這種毅力,也正是雙刃劍。有些時候可被稱作韌性,但是八匹馬都拉不回來,那是倔強和固執。當然這種性格,也不乏好處,那便是做事的時候,從來都是一絲不茍,沒有半點懈怠,這些都屬于生肖蛇的性格。

    他們不會改變自己的決定,因為在行動之前,早已做好打算。否則以生肖蛇的性格,肯定不會行動起來,他們跟著一起做,就代表了認可。而這個時候,生肖蛇是勇敢堅毅的,任何事情,都不會改變他們的初衷。這種堅毅不拔的性格,讓很多人為之動容,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相信有很多人都樂意結交這樣的朋友。

    他們非常重視友情,有些時候,寧可犧牲掉自己的利益,也會幫助別人完成事情。這種高尚的品質,怎能叫人不喜歡,他們的性格,注定了大的格局。尤其在公司,這種優勢會更為明顯,生肖蛇的性格,讓朋友十分喜歡,甚至兩天不見,便甚是思念。可見對于別人來講,他們有著重要的意義,當然這不僅僅是價值,還有那真誠的笑容。這些讓人感到很踏實,所以生肖蛇的性格,屬于那種沉穩中帶有固執,偶爾又有些大大咧咧。

    Q5:十二生肖文化英語介紹簡短是什么?

    十二生肖文化英語介紹簡短是如下:

    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The zodiac, also known as the zodiac, is a Chinese Zodiac with twelve Earthly Branches to match the birth year of twelve animals, including rats, cattle, tigers, rabbits, dragons, snakes, horses, sheep, monkeys, chickens, dogs, pigs.

    十二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據湖北云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存在。

    The origin of the zodiac is related to animal worship. According to the Qin Bamboo Slips Unearthed from Shuihudi in Yunmeng, Hubei Province and Fangmatan in Tianshui, Gansu Province, there was a relatively complete Zodiac system in the pre Qin period.

    最早記載與現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

    The earliest record of the same Zodiac as modern literature is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ang Chong's Lun Heng.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間信仰觀念,表現在婚姻、人生、年運等。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the zodiac is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concept of folk belief, which is reflected in marriage, life, year luck and so on.

    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并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

    Each zodiac has rich legends, which form an interpretation system of ideas and become an image philosophy in folk culture.

    現代,更多人把生肖作為春節的吉祥物,成為娛樂文化活動的象征。

    In modern times, more people regard the Chinese Zodiac as the mascot of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become the symbol of entertainment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Q6:12生肖的來歷和它們排位的介紹

    在我們中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屬相,你屬虎,他屬兔,我屬龍等等。欲知一個人的年歲幾何,只要問一下他的屬相便大概知曉了。
    每當新春佳節來臨,由于華夏民族的傳統習慣,人們都愛說今年是龍年,是屬龍人的本命年。明年是蛇年,后年則是馬年……。追溯其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自然地引出了如下的一些話題。
    十二生肖的典籍記載
    我國自帝舜時代就開始使用天干十個符號和地支十二個符號相配合的“干支紀年法”。以動物紀年的方法最初起源于我國古代西、北部從事游牧的少數民族中。《唐書》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清代著名考據學家趙翼在《陔馀叢考》中考證云:“益北狄俗初無所謂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至漢時呼韓邪(單于)款塞人居五原,與齊民相雜,浸尋流傳于中國,遂相沿不廢耳。”
    十二生肖最早見于世界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小雅·車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馬。”又見于《禮記·月令·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氣。”十二生肖之說,究竟產生于何時?有史料云:它最晚應形成于漢代。其依據是東漢王充《論衡·物勢篇》云:“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又云:“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申,猴也。”共提出十一種生肖名。加上東漢趙曄《吳越春秋》中有“吳在辰,其位龍。”恰好補上了“辰龍”,而成全了十二生肖。可見在東漢十二生肖已經形成。至于十二生肖的使用,至少在南北朝時代就已經出現。北史《宇文護傳》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內容是:“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由此可見當時民間已普遍使用十二生肖記錄人的生年了。
    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即1975年12月間,在湖北云夢睡虎地第11號秦墓的出土文物中,發現了上千支竹簡。其中《日出·盜者》清楚地記載著用生肖占卜盜賊相貌特征的文字。這一奇跡的出現,證明了在春秋戰國時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因為第十一號秦墓,據考證葬于始皇帝三十年,即公元前217年。有人說:我們的祖先用生肖紀年,遠在秦始皇稱帝之前就開始了,而且具體地指出“始于夏,流傳于商周。”但如何引證,恐尚待史學和文物學者進一步探究了。
    我國古代南北朝不僅使用十二生肖紀年,而且出現了沈炯創作的《十二屬詩》:
    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
    虎嘯坐空谷,兔月向窗開。
    龍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
    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雞砧引清懷。
    狗其懷屋外,豬蠡窗悠哉。
    這首詩在首字按序嵌入了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種動物的生性特點,起到畫龍點睛之作用。
    明朝大學者胡儼撰寫的十二生肖詩,不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頗有情趣。詩云:
    鼷鼠飲河河不干,牛女長年相見難。
    赤手南山縛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驪龍有珠常不睡,畫蛇添足適為累。
    老馬何曾有角生,羝羊觸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雞空自老林邱。
    舞陽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東頭。
    首句“鼷鼠”即水鼠。二句的“牛女”即民間牛郎織女的傳說。五句的“驪龍”是龍的一個種類,其頦下有寶珠一顆,故謂之驪龍。八句的“羝羊”即公羊,“觸藩”指羊角觸籬笆。十一句的“舞陽”指漢高祖劉邦封名將樊噲為舞陽侯,他曾在江蘇沛縣以宰狗為生。最后一句是指漢武帝丞相公孫弘,當年曾在東海放過豬。
    十二生肖的來歷與傳說
    從文獻記載來看,黃帝時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關,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殷商時期發明了甲、乙、丙、丁等十個計算與記載數目的文字,后來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稱為天干,并使之與地支結合運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計年、月、日、時。
    相傳以十二種動物取代十二地支,來代表十二個月令,是漢朝東方朔的杰作。有明確記載的是東漢王充所寫《論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種動物的名稱。用十二生肖來計年,也起于東漢。清朝趙翼所著《陔余從考》也指出這一史實。至于為什么要選定十二種動物作標志,最早可能與圖騰有關。古代各部落都選一種特別懼怕或特別喜愛的動物,以其圖案作為本部落標志。宋代洪巽的《旸谷漫泉》、明朝郎瑛的《七修類稿》等對此都作了解釋。另外佛經《大集經》記有十二生肖輪流游行的故事,但其中無虎而有獅子,因此有人認為,十二生肖是由古印度傳入中國的,以虎代獅,可能與中原不產獅有關。
    也有人認為,十二生肖首先出現于記時。一晝夜是二十四小時,古代天文學家將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同時他們在觀天象時,依照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慣和活動的時辰,確定十二生肖。夜間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屬子時,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靜,頻繁活動之時,稱“子鼠”。凌晨一點至三點,屬丑時。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喂牛,故稱“丑牛”。凌晨三點至五點,屬寅時。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最兇猛,古人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故稱“寅虎”。清晨五點至七點,屬卯時。天剛亮,兔子出窩,喜歡吃帶有晨露的青草,故為“卯兔”。早晨七點至九點,屬辰時。此時一般容易起霧,傳說龍喜騰云駕霧,又值旭日東升,蒸蒸日上,故稱“辰龍”。上午九點至十一時,屬巳時。大霧散去,艷陽高照,蛇類出洞覓食,故作“巳蛇”。中午十一點至一點,屬午時。古時野馬未被人類馴服,每當午時,四處奔跑嘶鳴,故稱“午馬”。午后一點至三點,屬未時。有的地方管此時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下午三點至五點,屬申時。太陽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時啼叫,故為“申猴”。下午五點至七點,屬酉時。太陽落山了,雞在窩前打轉,故稱“酉雞”。傍晚七點至九點,屬戌時。人勞碌一天,閂門準備休息了。狗臥門前守護,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為“戌狗”。夜間九點至十一點,屬亥時。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于是稱作“亥豬”。就這樣,一天的時辰和動物搭配就排列了下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后來人們把這種紀時法用于紀年,就出現了十二生肖。
    對十二種動物配十二時辰,還有一類似的說法。據說天地生成于子時,生之初,沒有縫隙,氣體跑不出來,物質無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縫隙,才使氣體跑出來,物質便能利用了。老鼠有打開天體之神通,子時就屬鼠了。老鼠打開了天地之縫,牛便出來耕耘在地,于是丑時就屬牛了。傳說人生于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時人最怕老虎,寅時便屬虎了。卯時已經進入清晨,但太陽還沒有出來,照亮大地的還是月亮,而月宮中唯一的動物是“玉兔”,于是卯時便屬兔。傳說辰時正是群龍行雨的時候,此時自然屬龍了。蛇善于利用草掩藏其行蹤,據說巳時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動,不能傷人,所以巳時屬蛇。午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剛欲產生,馬跑離不開地,是屬陰類動物,故午時屬馬。傳說羊吃了未時的草,并不影響草的再生,未時就屬羊了。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于伸屈攀登,故申時屬猴。本時雞開始歸窩,此時當屬雞。戌時天漸漸黑了,狗開始“工作”,看家望門護院,這時就屬狗。亥時已入夜,萬物寂靜,天地混沌,而豬和天地混沌一樣,除“吃”以外一無所知,亥時自然就屬豬了。
    《法苑珠林》引《大集經》言十二生肖由來曰:“閻浮提外,四方海中,有十二獸,并是菩薩化導。人道初生,當菩薩住窟,即屬此獸護持、得益,故漢地十二辰依此行也。”又云:“其所以分配之義,則《旸谷漫錄》言之頗詳。據之,子、寅、辰、午、申、戌俱陽,故取相屬之奇數以為名的鼠、虎、龍、猴、狗皆五指,而馬單蹄也;丑、卯、巳、未、酉、亥屬陰,故取相屬之偶數以為名的牛、羊、雞、豬皆四爪,兔兩爪,蛇兩舌也。”據此,十二種動物按足趾奇偶排列為:牛四趾,為偶;虎五趾,為奇;兔四趾,為偶;龍五趾,為奇;蛇無趾卻兩舌,為偶;馬一趾(單蹄),為奇;羊四趾,為偶;猴五趾,為奇;雞四趾,為偶;狗五趾,為奇;豬四趾,為偶;十二種動物中,只有鼠最特殊,前足為四趾,為偶;后足五趾,為奇。這樣,原是奇、偶全占,因此就排在了十二種動物首位了。
    在陜西省臨潼驪山人祖廟的西北方,有一巨碑,上面刻有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種動物的形象,被稱為“十二像石”。這塊“十二像石”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古時候,先有天干與地支配合的“干支紀年法”。在實踐中,我們的先祖覺得干支紀年法比較復雜,不易在民間流行。于是,有人建議以十二生肖來紀年,這一建議得到了黃帝的首肯并命倉頡具體承辦此事。這年正月初一,即召令天下所有動物到黃帝宮殿前候選。動物們獲悉此訊,個個歡呼雀躍,紛紛爭先恐后準備赴會。其中牛知道自己腿腳遲緩,便在大年三十晚上就離家動身,結果趕了個第一名。第二個趕到是虎,第三個是兔,第四是龍,后邊排著是蛇、馬、羊、猴、雞、狗、豬、鼠。龍本來生得威風凜凜,渾身鱗甲,閃光發亮;雙目溜圓,宛若明燈;銀髯金須,隨風飄拂;虎蹄鷹爪,駕霧騰云。美中不足的是頭頂光禿禿的,似乎缺了點什么。當龍剛從潭中躍出水面時,一眼發現了大公雞。只見大公雞不僅羽毛漂亮,而且頭上還長著一對美麗的角,不由地抨然心動,上前向大公雞借頭上的角。大公雞搖了搖頭說:“不成,我明天還要參加生肖競選大會呢!”龍說:“你的角長在頭上也是多余,就憑你那一身五彩斑斕的彩衣,就準能入選。”大公雞愛聽奉承聽好話,有心把角借給龍,但還是舍不得。正在這時,爬來一條大蜈蚣說:“雞大哥,你就把角借給龍大哥吧,你要不放心,由我做保怎么樣?”大公雞見有蜈蚣做保,便答應了。龍萬分歡喜,并滿口應承生肖競選大會后立即將角還給大公雞。再說老鼠與貓本來是一對好朋友。貓貪睡,臨赴會前,貓對老鼠說:“明天一早你叫我一聲好嗎?”老鼠點點頭說:“好,我一定叫你。”就這樣,貓放心去睡大覺了。老鼠一覺醒來,天已經不早了。它趕緊去叫貓,見貓睡得正香,心想:何必多一個競爭對手呢?便撇下貓獨自走了,結果是最后一個到場的。
    生肖競選大會好不熱鬧!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樹上棲的全都聚到了一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黃帝從百獸百禽中挑選了十二種動物,給它們排次序。黃帝心想:牛雖笨拙,但身材魁偉健壯、力氣大,又來得最早,決定牛排首位。老鼠長得不起眼,來得也最晚,應當排在最后。黃帝話音剛出口,老鼠靈機一動,趕忙跳到黃帝面前說:“要說大,還得數我。不信請讓老百姓鑒定一下。”黃帝聽了老鼠的話,覺得好笑: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便說:“我們既然是為百姓選生肖,自然由百姓來鑒定一下更好:”于是傳下旨意,讓十二種動物都到街上去走一趟。牛上了街,人們對它很友好,有的摸摸頭,有的贊揚幾句,卻沒有一個人說牛大的。這時,老鼠突然竄上牛背,把人們嚇了一跳。只聽人群中有人驚呼:“哎呀!從哪兒蹦出這么大一只老鼠!”這一喊讓老鼠得了逞,黃帝不好違言,只好將老鼠排在十二生肖的第一位。
    在十二生肖競選大會上,老鼠不僅入選,而且排在首位,自然十分得意。回家后,見貓剛剛睡醒,便說:“貓兄,生肖大會開完了,我被選為第一。”貓一聽急了,吼道:“什么?你為什么不叫醒我?你這個心術不正的壞東西。”說罷,便猛撲向老鼠。老鼠見貓真的翻了臉,嚇得慌忙逃回鼠洞。從此,貓和老鼠就成了冤家對頭,一直延續到今天。
    再說大公雞被排在龍的后面,心里很不服氣,后悔自己真不該把角借給龍。散會之后,大公雞急忙去找龍討要自己的角。龍見了大公雞自知理虧,可又不想把如此漂亮的角還給它,猛地跳進身邊的深潭,躲起來了。大公雞不會水,只好去找做保的蜈蚣。蜈蚣說:“你還得找龍去討要你的角,他硬是不還,我有何辦法?”說完,蜈蚣也躲了起來。從此,大公雞頭上沒有了角,只留下紅紅的雞冠。每天早晨登上高處大叫:“龍哥哥,角還我!”平時,到處用爪子刨尋蜈蚣,只要見到蜈蚣就啄。
    十二生肖選定并排列次序后,黃帝便命創造文字的倉頡,把十二種動物名刻在石碑上,一直流傳至今。
    ===============
    十二生肖的來歷
    我國古代根椐動物出沒時間和生活特征,將十二種動物作為十二生肖,即每一種動物為一個時辰。老鼠排行第一(與“子”時搭配),以下次序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鼠:晚上11時到第二天1時(即“子時”)。這時候,老鼠膽量最壯,活動最頻繁,所以,子時同鼠搭配。
    牛:凌晨1-3時(即“丑時”)。這時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細、最慢、最舒適,所以丑時同牛搭配。
    虎:凌晨3-5時(即“寅時”)。據古書載,這時候,老虎最活躍、最兇猛、傷人最多,因此寅時同虎搭配。
    兔:清晨5-7(即“卯時”)。這時,太陽還沒露出臉面,月亮的光輝還未隱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稱,是月宮神話中惟一的動物,這樣卯時就同兔搭配。
    龍:早晨7-9時(即“辰時”)。傳說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龍是神話中的動物,于是辰時屬龍。
    蛇:上午9-11時(即“巳時”)。據說這時候的蛇不會傷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蕩,多隱蔽在草叢中,這樣巳時就屬于蛇的了。
    馬: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即“午時”)。依據道士的說法,中午太陽當頂,陽氣達到達極點,陰氣漸漸增加,在陰陽換柱之時,一般動物都躺著休息,只有馬還習慣地站著,甚至睡覺也站著,從不躺著。這樣,午時就屬馬了。
    羊:下午1-3時(即“未時”)。據說羊在這時候灑尿最勤,灑出的尿可治愈自身一種驚瘋病,因此,未時屬羊。
    猴:下午3-5時(即“申時”)。這時候,猴子最喜歡啼叫,聲音拉得最長,最洪亮。所以申時屬猴。
    雞:下午5-7時(即“酉時”)。這時候,日落山崗,雞開始進籠歸窩、夜宿,于是酉時屬雞。
    狗:晚上7-9時(即“戌時”)。黑夜來臨,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并產生一種特殊的視力和聽力,看得最遠,聽得最清楚。所以戌時屬狗。
    豬:晚上9-11時(即“亥時”)。這時候豬睡得最酣,發出的鼾聲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動得最厲害、長肉最快,于是亥時屬豬。
    關于生肖的故事,是一個十分有趣的話題,這里所說的故事,包括神話傳說、典故等。
    在十二生肖的排位上,為什么鼠小為大,排在第一位呢?這個問題首先就讓人類的先哲和當今的智者百思不得其解:論體形,老鼠小得可憐,讓人一把提住能玩開在股掌之間,十二生肖動物中,它是最小的一個。;論蠻力,它與牛的強壯、虎的威猛、龍的神力、馬的騰躍,簡直不能同日而語;論品質,牛的踏實、兔的善良、馬的勤奮、羊的溫順、豬的實在,也都顯得比老鼠好上許多倍;再論智慧,猴的靈巧、狗的聰慧,也都在老鼠之上。退一萬步說,就算比誰最狠毒,恐怕蛇也該排在鼠的前面。但事實是小小的老鼠是十二生肖的排行老大!
    這個問題至今仍是個懸案,有人說,今日說法,大概只有一個解釋:分管十二生肖排行的家伙,是個貪贓枉法的貪官污吏,他收了老鼠的巨大好處而做了權錢交易的色當,把第一名的金冕加在了無德無才的小小老鼠頭上。這當然只是一個牽強附會的玩笑。但確確實實的是,人類對此始終沒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釋。不過,人類畢竟是動物里最聰明的高級動物,在十二生肖確定了許多年后,人們終于編出了一個或許是自欺欺人自圓其說的民間故事,借以說明為什么老鼠在十二生肖排行第一。這個叫做"老鼠第一大"的故事流傳在中原的湘鄂一帶:
    老鼠和牛馬羊等當選十二屬相后,老鼠說:"我應該擺在第一位。"牛、馬、羊它們不服氣,說:"你憑什么排第一位呢?"鼠說:"我大,所以我要排在第一。"牛馬等忍俊不禁笑了:"你有我們大嗎?"老鼠說:"我們幾個爭了不算數,還是讓人來說吧。"牛馬羊等都同意讓人來評議。于是它們商量了辦法:由牛領頭,馬、羊、鼠先后一個接一個從大街上走過,看人們怎么評議。
    在大街上,牛走過來了,人們說:"這頭牛很壯。"馬過來了,人們說:"這匹馬真高。"羊走過來的時候,人們說:"這只羊很肥。"最后,老鼠大搖大擺地挺著肚子走過來,人們看見大街上突然走出一只大老鼠,都追著它喊:"好大一只老鼠呀,好大的一只老鼠呀!"這樣一來,牛馬羊也無話可說了,讓老鼠排在了第一位。
    另外,民間還有類似的十二屬相排位的故事。
    關于十二生肖是如何排列次序的,說起來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混沌初分,天干地支剛定時,玉皇大帝下令普召天下動物,要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選拔十二個屬相。
    消息傳出后,驚動了花貓和老鼠這兩個相好的朋友。花貓對老鼠說:"明日五更去天庭應選,我有個貪睡的毛病,到時你可要喊我一聲啊!"老鼠連聲道:"好說,好說!"可是第二天一早,不講信義的老鼠卻偷偷起床不辭而別了。
    這天,靈霄寶殿上禽獸云南集,開始應選,玉帝按天地之別,單挑了龍、虎、牛、馬、羊、猴、雞、狗、豬、兔、蛇、鼠十二種水陸獸類來作十二屬相。公雞當時長著兩只美麗的角,也被列入獸類里。
    玉帝剛要給它們排一下座次,只見黑貍豬閃了出來,別看它生得笨嘴拙腮,卻專愛惹事生非,它奏道:"玉帝既已選好首領,小臣愿替君分憂解愁,當個公正人,為兄弟們依次排位。"玉帝聞言大喜,囑咐豬要秉公而斷,就退朝了。
    玉帝一走,十二生肖就鬧成了一鍋粥。開頭,大家一致推選溫和、寬厚的老黃牛居首位,連威武的老虎、蒼龍也敬它幾分,表示同意。可是,縮在墻角的老鼠卻鉆了出來,提出抗議。它說:"論大數我大,不信咱們到人間比試比試,聽聽百姓的評論。"于是,老黃牛和老鼠來到街頭鬧市。
    牛在人群中走過時,人們毫無反應。這時,老鼠"哧溜"一下子爬到牛背上打起立樁來,街上的人們紛紛亂嚷:"好大的老鼠!"等人們拿出棍棒趕來撲打時,老鼠早已跑遠了。
    老鼠回來大吹大擂,眾動物都替黃牛打抱不平,只有黑豬暗自高興,它覺得只有這樣大小不分,好壞難辨,才能魚目混珠,自己也從中漁利,于是,它大筆一揮先挑了老鼠,后排了老牛。
    這可惹惱了在一旁的老虎和蒼龍,它倆大聲喧叫起來,震得眾動物們發抖。眾動物忙向龍和虎朝拜,一致推選老虎為山中之王,蒼龍為漁中之王,統管天下。猴子為老虎寫了"王"字金匾,掛在老虎前額上,公雞把兩只角送給了蒼龍。從此,蒼龍戴上了桂冠。老虎、蒼龍有了人間權勢,也就甘居老鼠和老黃牛之后了。這時,又跳出一個多事的野兔,它冷笑一聲說:"嘿嘿!論長相我和老鼠差不多,論個子我比老鼠大,我是山王的護衛,應該排在海王前面。"
    蒼龍一聽大怒,說:"你休得胡攪蠻纏,不服氣咱就比試比試。"黑豬一聽正中下懷,忙說:"一言為定,你們就比比賽跑吧,讓獵狗來做你們的裁判員。"
    狗和雞素來不和,它見雞討好龍,便想借機捉弄它們一下,它選了條荊棘叢生的跑道,暗地里對兔說:"你的尾巴太長了,會妨礙比賽的,要忍痛割愛。"它給兔子剪斷了一大截尾巴,只剩下一點尾巴根。
    比賽開始了,蒼龍騰云駕霧,片刻間就飛到了前面去了,可是,當跑到灌木叢中時角就被樹藤掛住了,怎么也摘不下來。野兔一躥十八個垅,一口氣跑到了終點。
    黑豬不顧眾動物的反對,把兔子排在了蒼龍之前老虎之后。
    狗去給野兔賀喜,它向兔賣好說:"要是不選這樣的跑道,不幫你割斷尾巴,你哪有今天的勝利呀。"野兔正捧著那截粗大的尾巴惋惜,聽了狗的話,撇著三瓣嘴說:"哼!我是憑本領取勝的,沒有你,我還丟不了這條漂亮的尾巴呢!"狗一聽,眼都氣紅了,它說:"既然你有本領,那咱們也遛一遭!"野兔傲慢地說:"這有什么難,我先跑,你要能追上我,我請你啃骨頭。"說著就得意洋洋地跑起來。獵狗磨了磨爪子,箭一樣地追了上去。不一會兒,就攆上了野兔,它用嘴咬住野兔的脖子,一邊吃一邊說:"好了,這下該我啃骨頭了。"為這事,狗也受了處分,被排到最后頭。
    蒼龍比賽失敗后,經常背地里抱怨那對雞角掛累了它,公雞聽到了又后悔又傷心,它來到海邊對龍說:"龍哥哥,既然這兩只角對你毫無益處,那就請你還給我吧。"龍狡猾地說:"這雙角雖然害了我,但能裝飾我的儀表,還你不難,要等太陽出西山,月亮下東海。"說完,便一個猛子扎下海底去了。天真的公雞信以為真,它每天天不亮就起來,盼望太陽從西山出來,還不時伸長脖子,向大海呼叫:"龍哥--哥!角--還--我……"從此,公雞失去了兩只角,也被排在后頭。
    只剩下猴、蛇、馬、羊、豬的排位沒有確定了。豬又別有用心地煽動起來:"猴弟是陸上的雜耍大王,蛇弟是水中的泅渡能手,你們誰先誰后呢?"經過一番議論,它們決定再到人間進行一次民間測驗,進行雜技表演。青蛇邀了紅馬,猴子邀了山羊,讓它倆幫助做服裝道具。
    當時,蛇腹下有十二條腿,行走起來又笨又慢。紅馬是個助人為樂的實干家,它不聲不響地用薄皮給蛇做了一身去筒龍衣,龍衣上面用馬鬃編了方格花紋,煞是好看。紅馬雙從腹下刮了一層油脂涂在龍衣上,使龍衣非常滑膩。青蛇穿上龍衣,遮住了笨腿,用滑行代替了步行,既靈敏又美觀。
    山羊平時就討厭猴子,嫌它整天躥上跳下,給它踩壞了青草,所以對猴子的幫助不那么熱心,猴子想彌補一下光腚的缺陷,身山羊求援道:"羊大哥,請你剪給我一點絨毛,讓我補補后腚吧。"山羊不高興地說:"天要冷了,你知道我全憑這身寶衣呢!"猴子沒辦法,只好仍舊光著腚。
    比賽那天,青蛇披著龍衣,一會兒在樹枝上盤卷如藤,一會兒在水面上滑行如梭。它昂起頭頸,只用尾尖著地,表演各種雜技,人們連連喝彩。輪到猴子表演了,只見它攀杠子、蕩秋千,也贏來不少喝采,當表演到"倒掛竹簾"時,猴子用尾尖卷在樹枝上,頭朝下做起各種驚險動作,忽聽有人喊:"看啊!猴屁股眼著火了!"人們都大聲哄笑起來。猴子向來護短,它臉紅心慌,忙用尾巴去遮屁股,只聽"撲通"一聲,頭朝下跌了個滿臉花。就這樣,青蛇和紅馬排在了前頭,山羊和猴子排在了后頭。
    給眾動物排完座次,黑豬把自己寫在最前頭,心里說:"這回可是我升官發財、名利雙收的時候了!它來到靈霄殿,見了玉帝。玉帝接過座次表,看了一眼,二話沒說,就把前面黑豬的名字勾掉,填在最后頭。于是,玉帝讓太白金星按地支排寫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二生辰表,并降下一道諭旨,令值日功曹到人間發布。排選已定,玉帝怒氣未消,又給黑豬批幾句話:
    無用蠢才,顛倒黑白。
    罰去吃屢,一年一宰。
    黑豬被貶,一下子氣了個大肚子。它終日躺在茅窩里,再也懶得管閑事了。可是,有時仍然心里發癢,按捺不住,用嘴巴拱這拱那,撥弄是非。
    老鼠回到家里,高興地捋著三根半胡須跳起舞來,把熟睡的花貓驚醒了。花貓問:"還不到時候嗎?"老鼠說:"早過了,咱還爭了第一呢!"鼠向花貓繪聲繪色地吹噓起自己的乖巧。花貓惱悔地說:"我再三跟你說過,你怎么不叫我一聲呢?"老鼠卻搶白花貓說:"你自己沒長耳朵?我叫你去,你還興搶了我的位置呢!"貓一聽,氣得長須倒豎,杏眼圓睜,它張開鋒利的爪子,一個箭步撲上去,把老鼠吃掉了。從此,貓和老鼠就成了世代冤家。

    展開全文
    上一篇:上一篇:2023年屬狗的12月份運勢
    下一篇:下一篇:本命年虎運勢怎么樣
  • 男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