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深傲了 智商高的人應該很容易看的懂
把理論用在生活中,多去實踐
學習易經
八卦 的最初也是要肯下功夫。這點就要有初中生的精神,記得你初中的時候怎么學古文的嗎?沒有捷徑可走的,只有一點一點的學,到最后自然會豁然開朗的。 另外不要把易經看做是很深奧的東西,學起來其實很簡單,很有趣的,易經就在我們身邊。 看過曾老的講座,他說過要怎么學易經的。建議你先弄明白《十翼》,這些我覺得都應該會背——如果你想弄通易經的話。這些弄懂了,再去看六十四卦就簡單多了。最后送你二字箴言:堅持!
弄懂的。另外很多人是圖著算卦、預測的目的去學周易,那我勸那些人還是盡早放棄。周易是可以預測,但這只是周易龐大知識體系的冰山一角罷了。
>02
2.了解周易,知道它大概是什么、講什么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了解的話請參見百度百科和維基百科)。
>03
3.尋找合適的入門書籍,周易的內容并不多,但是文字拗口晦澀難懂,所以作為入門最好選用有翻譯的書。小編入門用的是中州古籍出版社的周易還算權威,現在市場上關于周易入門的書籍俯拾即是,但真正權威的并不多。我并不是說他們的入門書有多么多么錯誤,但總感覺他們的解釋主觀性太強,個人水平有限、不適合入門。還有大家要想再買點其他的書中華書局的書也不錯,推薦購買,民國的那幾個人還是很牛的。
>04
4.有了學習教材后就要刻苦學習了,先要了解周易八卦與六十四卦基本構成即卦象是怎么一回事(要知道周易也是一門符號學)。背誦八卦的卦畫、名字、代表方位及實物。背誦六十四卦卦象、卦名、爻辭(這個最難)各宮歸屬。我說的背誦是指達到隨意默寫的程度,越熟練越好。最后強調爻辭最好結合著解釋背誦。基礎一定要打好打牢,這好比大廈的根基,根基穩了大廈才能更高。
>05
5.接著背誦系辭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不要怕辛苦,慢慢就會適應,隨著了解的加深,慢慢的自己的感悟也會加深。背的同時可以結合著生活經歷學習了,比如世間萬物在八卦中各有所屬,世間萬事在六十四卦中都能找到原型,周易的一大功能就是教人趨利避害。
>06
6.基礎打牢后,推薦三本進階書,朱熹的《周易本義》、孔穎達的《周易正義》程頤的《伊川易傳》,這三本是周易易理派的代表作。如要想學習象數,推薦讀唐朝李鼎祚的《周易集解》,這部書收集了許多漢代的經典之作。另外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老子》《莊子》也是不錯的選擇。
>07
7.如果你對周易的學習如饑似渴,且前面的知識都已掌握。我推薦學習清朝修的四庫全書的易類六卷及易類存目四卷共十卷。據說現在已有電子版,可以試著找一下。
>08
一個不容忽視的方面,就是最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一方面可以互相監督,另一方面也可以相互討論問題。當然了,如果能找到老師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09
最后希望大家能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學習周易,周易這部書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弄懂弄透的 ,但我敢保證周易學一點就能有一點收獲。
乾天坤地,離火坎水,震雷巽風,艮山兌澤。在家族中乾坤代表父母,震長子,坎中子,艮小子,巽長女,離中女,兌小女,滿意請采納,不滿意請繼續追問。
一、馬、牛、羊、鹿圖騰象形地反映的是地球大陸板塊的全部輪廓構造,具體由北美大陸為頭部,南美大陸為前足,北美大陸以北的巴芬島及東北部群島構成羊、鹿圖騰的頭角,北美大陸和格陵蘭島形成牛的頭角。歐亞大陸、非洲大陸、大洋洲大陸為身部軀體的輪廓影象。其中,歐亞大陸為馬、牛、羊、鹿之背部,非洲大陸成馬、牛、羊、鹿腹底乳房之象,亞洲大陸的西西伯利亞則是馬、牛、羊、鹿的尾部,大洋洲系馬、牛、羊、鹿之后蹄。
“乾,馬首;坤,牛腹;震,龍足;兌,羊口。”八卦圖騰屬性反映在地球地理形態之中,
二、豕(豬、獸)、狗圖騰象形地反映非洲大陸為頭部,歐亞大陸為身軀、西西伯利亞為其尾部的地理形態構造。非洲大陸為豕、狗的頭部,南部非洲為鼻部,北部非洲是其頭頂、耳部分,非洲大陸、亞洲大陸之間的紅海和亞洲的阿拉伯半島為其嘴部;歐亞大陸的歐洲是豕、狗的前部軀體,斯堪的挪威亞半島是豕(豬)、狗的一足;亞洲構成豕(豬、獸)、狗后部軀體,西西伯利亞為其尾部。豕(豬、獸)、狗圖騰面南背北,呈俯臥狀。
“坎,豕耳;艮,狗手;”八卦圖騰屬性也能反映在地球地理環境中。
三、雞、雉(鳥)圖騰象形地反映大洋洲為頭部,亞洲南洋群島為雞、雉(鳥)圖騰頸部,大洋中脊系海底山脈印度洋段則構成雞、雉(鳥)圖騰頸腹部的連線。歐亞大陸和亞洲東部大陸架為身軀,非洲大陸和亞洲東部西西伯利亞為鳥翼的地球地理組合構造。
雞、雉圖騰也同樣顯現和地球地理的一致性。
按照八卦圖騰反映的地球地理構造形態或者地理位置,我們可以看到“乾,馬首;(北美大陸)”、“兌,羊口(亞洲和北美洲之間的白令海峽處)”、“巽,雞股;(俄羅斯北冰洋北部)”、“艮,狗手;(北冰洋歐洲斯堪的挪威亞半島處)”按照圖1由西向東排列艮、巽、兌、乾四卦環繞北極和北冰洋呈“十”字形排列。(圖2)
從八卦圖騰其他卦位在地球地理位置的來看,《周易》八卦圖中的震卦為龍圖騰,龍圖騰在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中是由跨越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四大海洋水系,一條長達幾萬里聯系各大陸板塊巨大海底山脈體現的,龍圖騰之首位于北美大陸和歐亞大陸之間大西洋北部、北冰洋海底。震,龍足,其位置在印度洋大洋中脊系海底山脈“入”字形山結處,如龍圖騰之一足;坤,牛腹,位于非洲大陸;坎,豕耳,系指亞洲大陸阿拉伯半島;離,雉目,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之間的海底,坤、坎、震、離四卦都處在相臨太平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地理位置上,這樣以南極為中心也呈“十”字形成另外一組卦象組合。(圖3)
從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圖1)上按照由西向東(地球轉動的方向)的順序排列,八卦圖表現為
艮 巽 兌 乾
坤 坎 震 離南半球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艮 坤
| |
乾…北極…巽 離… 南極 …坎
| |
兌 震
圖2 圖3
從地球球體剖面上分析,八卦圖分布在球面上,北極和南極分別是地球地磁的兩個中心點,在《周易》和八卦圖上來講是“兩儀”或者“陰陽”之形容,《周易·系辭》有“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地球的球體剖面就是太極,南北極為兩儀,南北極各領一組四個卦象,南北兩極卦象相錯、相合在一起便成八卦。此圖的排列與《周易》八卦圖隔位、八卦相錯的格局對應,其中乾、巽、艮卦位一致,只有兌卦有所不同。
如果再以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由西向東(地球轉動的方向)的順序排列,即八卦坤、艮、坎、震、巽、離、兌、乾進行組合,乾坤卦是頭尾,也是兩儀,即陰陽,各統領三卦組成八卦。
坤、艮、坎、震一組;巽、離、兌、乾一組
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卦象和伏羲八卦是大致是對應的,只是在震卦、巽卦陰陽屬性上有不同,或者顛倒。這樣的八卦圖陰陽爻的排列似乎更合乎陰陽爻的變化規律。
八卦相
“天行健”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巽卦)、“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震卦)、“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坎卦)、“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離卦)、“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兌卦)、“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艮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