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只有一個立春時間,是2月4日。
2023年是單春年,并不是雙春年,雙春年代表這一年里面有2個立春,一般有閏月的年份就會包含25個節氣,這樣就有可能擁有2個立春節氣,而2023年并無閏月,所以在這一年里面并不是雙春年,屬于單春年。
2023年春節在2月1日這一天,通常1月31日—2月2日過春節的年份有可能是單春,春節在2月3日的年份一定是立春在歲首的單春年。
立春物候現象
立春在自然界最顯著的特點是萬物開始有復蘇的跡象。時至立春,在我國,北回歸線及其以南一帶,可明顯感覺到早春的氣息撲面而來。
而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只能是說進入春天的前奏,萬物尚未復蘇,還處于萬物閉藏的的冬天。對于北回歸線以北地區來說,距北回歸線(黃赤交角)越遠,進入春天越遲。
立春是指春季的開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
立春是24傳統節氣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節氣時通常是公歷的2月3~5日。立春節氣之后,氣溫將進一步回升,結冰的地方會慢慢融化,冬眠的動物、蟲類也開始慢慢蘇醒,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立春養生注意事項:
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于一個“生”字。按自然界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肝的生理特點主疏泄,在志為怒,惡抑郁而喜調達。
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力理氣的草藥和食品,草藥如枸杞、郁金、丹參、元胡等,食品選擇辛溫發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靈活地進行配方選膳。
2023年一月份出生的寶寶屬牛,據了解,十二生肖是以立春為分界線劃分的,而2023年立春是在2月4號,所以2023年2月4號以前出生的寶寶屬牛,2月4號之
2023年打春立春的具體時間是2023年2月4日04:50:36,星期五,農歷正月初四。
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著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是開始的意思,過了立春,萬物復蘇、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就從此開始了,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古代民間都是在立春這一天過節,相當于現在的春節叫立春節,如果立春正好趕上正月初一,那就是歲朝春,百年難遇,民間認為這一年的收成肯定會好。
立春習俗
立春亦稱“打春”、“咬春”,又叫“報春”。這個節令與眾多節令一樣有眾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與活動,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餅、春盤、咬蘿卜之習俗等。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盤、吃春餅、吃春卷、嚼蘿卜之俗,一個“咬”字道出節令的眾多食俗。春盤春餅是用蔬菜、水果、餅餌等裝盤饋送親友或自食,稱為春盤,這個時候和朋友和親人一起相互贈送的。
2023年屬于壬寅虎年。2023年這一年的天干為壬五行屬水,地支為寅,而寅就是生肖虎,五行屬木。因這一年的天干為壬水,所以2023年也叫做水虎年,又因水的顏色為黑色,2023年也就被稱為黑虎年。
壬寅年是指干支歷的六十甲子中的一年。因為我國一直流傳著古人的計算方法來表示農歷年號,而天干總共有十個,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就是生肖,分別有有十二個,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2023年年庚:己亥 因為2023年天干是戊,所以到了2023年就是己,而生肖豬屬相又稱為“亥”,所以連貫在一起就稱為己亥年。
2.2023年年庚:庚子 因為2023年天干是己,其下一個天干是庚,生肖鼠又稱為“子”,所以連貫在一起就稱為庚子年。
3.2023年庚:辛丑 因為2023年天干是庚,其下一個天干是辛,而2023年又是牛年在地支中屬“丑”,所以年庚就被稱為辛丑年。 按照以上方法推算,2023是壬寅年、2023是癸卯年、2024是甲辰年、2025是乙巳年、2026是丙午年、2027是丁未年、2028是戊申年、2029是己酉年、2030是庚戌年、2031是辛亥年。
生肖虎。
公元2023年,公歷平年,共365天,53周。農歷壬寅年(虎年),無閏月,共355天。中華人民成立73周年。
生肖介紹
虎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三,稱為寅虎。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獸面和殷商青銅器上的獸面都與白虎的形象相似,對白虎的崇拜應源自楚文化中對虎的圖騰崇拜。虎一直受到漢民族的崇拜,是正義、勇猛無適度、威嚴的象征。漢代人把虎看作是百獸之王。白虎是五百年才能變白的虎,是神物,而且仙人往往也乘虎升天。
是鎮西之獸。自漢代以后虎一直成為勞動人民喜愛的保護神,而沒有成為帝王的象征,經過漫長的歷史演化與發展,崇虎的文化意識,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觀念。
《跳於菟》(即《跳老虎》),青海省黃南州同仁縣年都乎村一帶傳統民俗儀式,每年農歷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都要進行驅魔逐疫的《跳於菟》(wūtú)——即“跳老虎”活動。2006年5月20日,土族於菟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