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歷是指新歷,即公歷。舊歷是指我國的陰歷。
歷法(日歷),一般可以劃分三種類型:
1,太陽歷:太陽歷是以太陽的回歸周期為準制定的歷法。
西方太陽歷是古羅馬儒略·凱撒大帝在公元前46年制定的《儒略歷》,或稱為《舊太陽歷》。
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召集學者研究,決定改革《儒略歷》,即采取每400年取消3個閏日(即400年97閏)的方法,規定1582年10月4日以后的1日為1582年10月15日,同時,所有百位數以上的年數能被400整除的年份才能為閏年。這樣,一方面糾正了《儒略歷》的誤差,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歷法的精度,世稱《格里歷》,一直行用至今。中國是從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才開始采用。
2,太陰歷:是以月亮的圓缺周期(朔望月)為準制定的歷法。《回歷》就是太陰歷。
3,陰陽合歷:中國自古以來行用陰陽合歷,以朔望月紀月,以回歸年紀年,以閏月調整二者之間關系。這樣,既方便人們觀察月相,又照顧月份與四季的穩定關系,兩全其美。《四分歷》就是這種歷法。
參考書目:饒尚寬《春秋戰國秦漢朔閏表》(265頁)。(商務印書館 2006年3月第一版 2010年2月北京第二次印刷)。
農歷:農歷是中國長期采用的一種漢族傳統歷法,這種歷法安排了二十四節氣以指導古代勞動人民農業生產活動,故“文革”時改稱農歷,沿襲至今實際上農歷與陰歷是不同的。陰歷以朔望的周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回歸年,又有夏歷、漢歷等名稱。農歷是中國目前與公歷并行使用的一種歷法,雖然人們習稱“陰歷”,但其實是陰陽歷的一種,并非只按月相周期制定歷法的陰歷。
古歷“.指農歷。也稱夏歷、陰歷、舊歷。
公歷:公歷的標準名稱為格里高利歷,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歷法,是一種陽歷。陽歷是太陽歷的簡稱,這種歷法與地球環繞太陽的周年運動有關,與月相無關。
陰歷:陰歷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運行超過一周)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歷法。
陽歷:太陽歷又稱為陽歷,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太陽歷的歷年近似等于回歸年,一年12個月,這個“月”,實際上與朔望月無關。
望采納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西歷一般就是指的公歷,也就是陽歷生日。如果有要你填寫生日日期,指明了需要西歷的話,就填寫公歷生日。沒有指明,一般填寫公歷或者農歷生日都可。但最好是按照身份證上的日期填寫。只知道農歷的話,可以在萬年歷上查詢你出生年月日所對應的公歷時間即可。
西歷指 陽歷
西歷一般就是指的公歷,也就是陽歷生日。如果有要你填寫生日日期,指明了需要西歷的話,就填寫公歷生日。沒有指明,一般填寫公歷或者農歷生日都可。但最好是按照身份證上的日期填寫。只知道農歷的話,可以在萬年歷上查詢你出生年月日所對應的公歷時間即可。
你好!
說法不同而已,陽歷,公歷,西歷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如.12.20,陰歷和農歷一會事,每月30天,一年12月,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數千年的農業生產中總結出來的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