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兩個都不準,因為你不明白占卦要注意的事,占卦有三不占,1不誠不占,2不疑不占,3不儀不占。還有一日只可占一次,一次只可問一事
什么算命,都還是算命,說地球是宇宙中心說了幾千年,也不能證明他就是對的。周易是可以卜筮,但當代周易的用法當更傾向于哲學方面,我習易多年,從來不認為“算命”是周易正統。就如算命常用到的五行什么的,易經原文中,一字未有!!!大家看見算命就周易,看見周易就“算命”,真是對周易太大的誤解。
對算命表示相信的,我不說什么。對算命表示遲疑的,我要說不要去信,在說“命”前,先做好自己能做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火地晉,君子以自昭明德。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個古老而又常新的話題:易經算卦到底準不準,它的原理是什么!
傳播和學習周易有很多阻力,就是因為很多人不了解周易,不知道它到底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先簡要做一下介紹。
從根本上講,它是一部立道設教的書。從古及今,凡是有據的傳承,都認為伏羲創制八卦是為了治天下,周文王演卦也是為了治天下。孔子所以特別看重《易》,也是為了以道治天下。什么是道?道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哲學、主義等等。正因為如此,它才被歷代統治者立為群經之首、萬法之原,一直被當成一部不朽的圣典,仰之彌高,傳之彌久。
被當代哲學驗證了的“對立統一”、“量變質變”、“否定之否定”三大基本規律,作為哲學的核心內容,在《周易》里都有所揭示,只不過表達的方式與現代不同罷了。除此之外,其他如原因與結果、必然與偶然、文與質、同與異等等哲學范疇,《周易》里都有十分精微的顯示。《周易》是當時的圣人用以統一人們思想認識的一部有關宇宙觀及其宇宙運動規律的基礎理論著作,從根本上講,它是一本向人們昭示宇宙大道的書。
我們所說的“算卦”,換個文雅和時尚的詞就是“預測”。小到個人,大到國家,在做一件事或制定一項政策之前,除了必要的物質準備,還會對事情和政策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和預期,這個預期就是預測。筆者之前在網上也查閱了很多的資料,但對于周易預測的原理,基本沒有能說得清楚的。現在給大家做個簡單的分析:
系辭里說:“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
意思是說《周易》的框架模型是按照天地及其運動規律為標準制作出來的,它的運行機制與天地一致。圣人制《易》的主要方法,抬頭觀察天文的運動變化,低頭觀察地理的運動變化,然后進行模擬。易卦的模型與天地的運化規律相似,所以它與天地運行的規律是一致的。
看到這兒,大家應該明白了吧,《易經》之所以有預測功能,其原理就是它是圣人仰觀俯察,模擬天地萬物運行規律而制定的。用當下時髦的話所,周易就是一個大的計算機程序,用這個程序就行運算,只要過程中數據沒有錯誤,運算的結果就一定是正確的。這才是周易預測的根本原理。
當然了,萬事萬物除了遵循基本的規律以外,還會有意外和偶然性,用到預測上,有時候可能難免會有一些偏差,但基本趨勢是不會錯的。學習周易預測的方法,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學好周易的本經,這樣在作出判斷時才有理有據,不會出現方向性的錯誤,否則就成了“江湖騙子”了。
不太準,上騰訊吧
天地之間有陰陽,有五行。大自然中也有五行,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和長夏土。自己也有小五行,內臟有五行,五官肢體皆有五行。
所以自己的小五行在大自然的五行下遵循一定的規律在變化,所以可以根據其中某一個點的五行狀態推斷出后面的五行變化(這就是預測),而其中某一個點的五行如果反應就是指一卦的卦象,或者是人出生時那一刻所攜帶的五行信息(四柱)。這種預測有點類似于“窺一斑而知全豹”的方式。
周易屬于我國古代傳統的,算卦,根據生辰八字和命理的五行等,給人做出未來的預判,雖然我們不提倡相信封建,但是也應該退場,這種古老的傳統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