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初平(約328—約386),后世稱為,著名道教神仙,出生于浙江省金華蘭溪黃湓村,一說出生于浙江省金華義烏赤岸。原是當地的一名放羊的牧童,在金華山中修煉得道升仙。宋代敕封為“養素凈正真人”。在港澳臺,東南亞流傳甚廣。今得到升仙地建有浙江金華祖宮,廣州和等地建有祠。亦有為紀念他設立的區。
祠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據傳說,又名赤松仙子,以行醫濟世為懷而廣為人知。相傳祠內所供奉的是「有求必應」的,他的簽文十分靈驗。此外,該祠是唯一一所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道教廟宇。 在每年農歷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該祠,為過去一年酬謝神恩及為未來一年求神庇佑。每年農歷八月二十三日是師寶誕,所有的弟子會于正午時份聚集于祠內的主殿參與祭祀活動。 在20世紀初,道士梁仁庵等人從廣東西樵山普慶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像來港。最初,他 在灣仔開壇闡教,奉拜赤松仙子。1921年,他們經過仙人指點,選擇了九龍獅山下的龍翔道建祠。后來,信眾漸多,香火日漸鼎盛,成為港九著名廟宇之一。據說「有求必應」,簽文尤其靈驗。每年,不少善信爭相在農歷新年大年初一上「頭柱香」,成為一年一度的城中農歷賀歲佳話。 祠的建筑雄偉,金碧輝煌,極盡中國古典廟宇的特色。廟宇占地18,000多平方米,除主殿大雄寶殿外、還有三圣堂、從心苑等。其中以牌坊建筑最具特色,充分表現中國傳統文化。 祠外的一個大牌坊,上著「赤松祠」的大字。經過解簽檔、算命看相攤等,便看見另一個內牌「第一洞天」,再拾級而上,有另一個牌坊,上面寫著「金華分述」,每個牌坊都有其宏偉的建筑特色和意義。 祠內的九龍壁仿照北京九龍壁而建,壁上刻有中國佛教協會主席的題詩,增添黃大祠的中國傳統特色。 大雄寶殿輝煌宏偉,雕刻精細。在香煙彌漫下,善信頂膜禮拜,祈求福至。殿內有碑文一則,簡介黃初平成仙的經過。 除了大雄寶殿外,祠內其它建筑也充滿傳統特色,如三圣堂奉祀呂祖(呂洞賓)、觀音和關帝,并掛有萬世師表孔子的畫像。祠內又珍藏不少道教、佛教和儒家的典籍,可謂集儒、釋、道三家于一身。祠贈醫施藥,也參與不少社會活動。近年,更獲批準在祠內舉行婚禮,為新人辦理注冊事宜。
廣州祠始建于清朝已亥年,即公元1899年,并于1904年得各界熱心人士捐款重修。當年這里地雖偏僻,但曾是廣州的宗教圣地之一,其香火鼎盛,對廣州市區及珠江三角洲一帶有極大的影響。該祠雖于1910年遭受破壞,但舊祠所留下來的遺跡,如石刻對聯、浮雕石柱、扁額、門飾、石獅等,都飾以精致的雕刻,由此可以想見當年祠殿的宏偉規模和精致的建筑藝術。 1915年,原祠的主持人梁仁庵道長攜帶的畫像、靈簽和藥簽等南遷到,并于1921年建成祠。同樣地,也深受海內外人士的信仰和祀奉。改革開放以來,海內外廣大熱心人士紛紛要求在原地恢復建造芳村祠。后經有關部門批準,由()加拿大置地有限公司和芳村新荔枝灣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組成廣州嘉游旅游景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祠的復建項目。經過2年的策劃和設計,于1997年11月破土動工,1999年2月6日完成第一期工程,供各界人士參觀游覽。 復建后的祠坐落在芳村區的古祠路1號,離芳村和花地灣地鐵站很近。全祠總占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呈長方形,有一個南大門和東側門供游人出入。 祠是一個集傳統風俗、文化、藝術和旅游為一體的旅游寺廟景觀。全祠現設有:正中高聳在臺基上面的主殿;進門左側的關帝廟、斗姥廟;進門右側的財神殿、孔圣殿;主殿左側的呂祖殿、功德堂;主殿右側的觀音殿;以及東、西添福、添壽長廊各1條。總體設計上采用升高主建筑的方式,使大殿的外觀更顯宏偉。這座宗教名勝再次揚名于世,既為廣州市增添了一個旅游新景觀,又為善信提供了一個祈福布施和祀奉祖先的地方,還能使原祠的文物得以保存,這里的的確確是一個值得參觀游覽的好地方。
1. 去廟拜神要預備d乜?
祠現主張文明進香, 現已不建議善信買大香及燒寶,只要誠心便可,你可以到廟旁的私人香店買小束香便可,余下的可留給其他人用 或 你唔想買的亦可到麟閣旁的取香處取三枝香,再到大殿參拜。
2. 去到拜神d程序系點?
現祠進行擴建及維修工程,要先在殿外上香、再進殿內跪拜及求簽,進殿后可免費借用簽筒,再找一冇人的跪墊,誠心眼看大仙,講出自己的資料及所求的事,例如「信男/女xxx,住系xxxxxxx,今日因xxxxxxxxxx 求簽,求大仙有靈,比個指引我」
其實求簽并不是一個占卜,系你有一些事情你系決擇唔到,你先去問大仙,例如: 你問學業,有2間學校比你揀,入邊間好? 又或者有機會去外國留學,決定唔到去唔去好,就問大仙,等佢比個指引你,而唔系問一d毋寧兩可的事情。至於你問人緣,其實系唔系指桃花/姻緣? 如果你問姻緣就可以問下大仙自己的姻緣到未~~~
3. 我聽人講如果愿望達成要酬神(還神).咁要預備d咩?點還?如果愿望無達成系咪唔使還?...(詳盡)
其實你系誠心的,就應該年尾酬神,而唔系有事就搵大仙,冇事就唔理~~~ 至於還神都系講心,唔一定要買燒肉雞,清香一炷就可以。
上香不設跪拜
每年農歷年三十晚,都會有大批善信涌到祠祈福,人人爭上頭炷香,迫爆祠,警方預計今年會有60萬名善信往祠上頭炷香,但由於祠的大殿現正進行擴建工程,嗇色園相信今年善信輪候時間會比較長,為免人多擠擁易生意外,嗇色園將限制善信帶入祠內的香燭和祭品。
每年新春期間都有數以十萬計的善信到祠參拜,今年祠內正進行大殿擴建工程,參拜范圍大幅縮減四成,部分地方暫停開放,祠內同一時間可容納的人數由以往10,000人,減至6,000人。
祠嗇色園預料,年三十晚前往上頭炷香的人數會有30,000人,當晚大祠晚上9時開始開放。區助理指揮官張炎奎警司表示,受工程影響,求簽和參拜的人士都可能要輪候較長時間。
張炎奎又表示,警方在年三十晚會派出150名警員維持秩序,并於祠宇廣場加設七行鐵馬,如果人數太多,龍翔道至祠至新光中心一段來回行人路亦會劃成等候區,可以容納 16,000名市民排隊入祠。
今年首設網上祈福
嗇色園為方便善信在農歷年期間到祠參拜,除了會在年三十晚通宵開放外,初一至十五,亦會由早上7時開放至傍晚6時30分。警方預計,今年將有60萬人次到祠參拜,為顧及公眾安全,該園將於新春佳期采取特別措施,期間因應訪園人數而實施人潮管制及單向式參神路線(經盂香亭,到三圣堂,再到麟閣,前往臨時大殿),善信可能需花更長時間輪候。
嗇色園副主席黃錦財表示,由於祠內范圍縮減,加上預計人流多,祠方提醒善信切勿攜帶元寶蠟燭、生油及大型香枝進入祠,亦請勿燃點大束香枝。他建議以每一家庭為單位,只燃點九支線香於祠內三個上香點敬奉,支持環境保護,維持道場莊嚴。此外,祠內將不設跪拜及供品擺放區,一些大型供品,如燒豬,將可能被拒攜進祠內。
黃錦財又指,今年嗇色園首次網上祈福,未能親身上頭炷香的善信,可以在網上寫上意愿,道長會代為祈求,并強調誠意不減,他希望這可以紓緩年三十晚的人流。
扔寶碟的是大埔林村 - 你可以坐港鐵到大埔墟坐綠色小吧 25K 直達林村.
如你怕找不到. 你也可以坐去"太和站" 再打車去. 也不是很遠.
多點關於林村許愿樹
林村天后廟外有兩株老樹,名曰“許愿樹”。許愿樹原為一棵大榕樹,樹下立有伯公神位,年代久遠,枝干日漸枯萎,遂成為通心樹。相傳有一虔誠之人,其子入學毫無寸進,經拜通心樹后,茅塞頓開,才思通達,學業有成。于是,許愿樹的聲名不脛而走,善男信女絡繹不絕,當地村民紛紛到此燃點香燭、懸掛寶帖,祈福許愿。農歷年期間,不少人誠心而至,把許愿寶牒系于樹旁的木架之上,許下新年愿望。您也不妨參與這項傳統活動,或許能美夢成真!
鄰近的天后廟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 1796年),是大埔區內同類廟宇中最大的一座。廟宇正殿奉祀主宰海上禍福的天后娘娘,兩側分別是文武殿和義祠,文武殿內主祀文昌帝君和關圣帝君(又稱“關帝”或“關公”),義祠內則供奉著12位護鄉烈士。
"求財利"
中簽 古人:劉晨遇仙
詩曰:
一錐卓地要求泉 努力求之得最難 無意俄然遇知己 相逢攜手上青天
解曰:
欲望心事 西方可求 不如莫動 立地可謀
此卦錐地求泉之象 凡事先難后易也
此簽家宅祈福建 自身求財利 交易婚姻合
六甲安 行人犀 尋人見 田蠶宜早種 六畜損
訟宜和 移徙吉 失物不見 病禳星 山墳吉
古人典故:
東漢朝時代人。永平年間,劉晨和阮肇國二人進入天臺山采藥,遇二仙女,顏色絕麗,邀請劉晨和阮肇國至女家,食以胡麻飯,同結為夫妻,住了約半年,二人要求回家,到家才知道子孫已過了七世了(約百多年時間)。二人再回去找仙女,終找不到原路。
園門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7:00至下午5:30,而從心苑開放時間,則為每日上午9:00至下午4:00。
交通方面,從地鐵站B2出口,步行約3分鐘。
注意:
祠內,不準攜帶元寶蠟燭及花炮扎作、生油及動物入內,更不可隨意放生及擅自喂飼祠內之魚及龜。
拜仙不如拜佛。 佛和仙,你覺得哪個厲害?
拜佛以后,盡量看看佛他說了啥,他說的話,比他的形象更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