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山謙卦辭:謙:亨,君子有終。
【白話】《謙卦》象征謙虛:謙虛的美德可以使百事順利,但謙虛并不是人人都能堅持下去的,而只有君子才能堅持到底。《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白話】《象辭》說:《謙卦》的卦象是艮(山)下坤(地)上,為高山隱藏于地中之表象,象征高才美德隱藏于心中而不外露,所以稱作謙。君子總是損多益少,衡量各種事物,然后取長補短,使其平均。《象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精義] 謙虛受益 驕傲受損
白話注:
天賜貧人一封金
不爭不搶兩平分,
彼此分得金到手,
一切謀望皆遂心。
這個卦是異卦 (下艮上坤)相疊,艮為山,坤為地。地面有山,地卑(低)而山高,是為內高外低,
事業:
尚未被人器重,但因品德高尚,終會為人發現。自己不必有意表現,尤其不可放棄謙虛的美德,埋頭苦干,一定會得到他人的幫助,在事業上大有作為。
經商:
較為順利,但不會獲暴利,須逐步積累,故應極其小心謹慎,誠心與他人合作,遵守商業道德,通過自已的勤勞努力,取得商業的發展。
求名:
天資聰明,但因性格不善于表現自己,起初往往被埋沒,自己只要不灰心,繼續努力鉆研業務,保持謙遜好學精神,更大的成功正在未來。
外出:
順利,但應準備充分,途中小心,漸可忽視 安全。
婚戀:
美滿的婚姻應由雙方共同去努力爭取 。 否則,戀愛不成功,家庭不能和睦。
決策:
具有內高外低的謙虛美德,善于團結他人也能得到別人的幫助,事業很,順利,遇到困難,很快可以化險為夷,有驚無險。由于能夠認真吸取別人的長處,進步很快,會暢通無阻,但需要特別注意學業、德業和修養。
在易經,基本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卦,都是看所測問題和占得的卦配對就是好卦;要說最好的卦有‘鼎、益、大有、等;鼎是工業革命成功,人類鑄銅技術成熟;益是學而有成,人類終于掌握了知識的來源;大有是太陽高照,也代表社會光明,與人為善無負面的黑暗;還有更多恕不能一一解答,要想知道,請上我的空間看下[李氏易經]。
能測任何事情:
大六壬、奇門遁甲、太乙、梅花易數、六爻占卜。個人認為梅花易數最為靈活,最方便。
還有大衍之數、金錢卦(我不太了解)
通過出生時間預測人的大致命運:
紫微斗數、八字算命
相術,看表面預測對方的性質、命運:
手相、面相。
環境氣場觀察及改進:陰陽宅風水
西方占卜:塔羅牌占卜。(這個在西方比較有名)雖然不是源于周易、道理還是有些相似的。
本人建議學習 梅花易數、六爻占卜、面相 比較方便實用。
周易 合婚卦哪個準,只需要按照下面的合婚原理合八字
婚姻問題是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才是不同的!”。幸福的婚姻是構成幸福家庭的特殊的秘密內核;幸福的婚姻能夠使人健康長壽,這是世人公認的道理和法則。可見幸福的婚姻是何等重要。合婚是舊俗,古時的男女婚前雙方都需要交換庚帖,以卜八字是否相配,再針對八字中不合的地方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八字合婚應從以下方面進行。
1、男女雙方年柱不宜刑沖克,因為年為根,月為苗,日為花,時為果,年柱是一個八字的靈魂,是根基,所以雙方遇年份相沖相克相刑的不宜,婚后易有橫禍,災難
2、男女雙方日柱不宜刑沖克,因為日為花,是夫妻宮,雙方夫妻宮相沖相克相刑的不宜,婚后夫妻感情不容易和諧
3、男女雙方四柱生肖不宜刑沖克,因為年為父母宮,月是兄弟姐妹宮,日是夫妻宮,時辰為子女宮,四柱之間有相互沖擊刑克的,沖年不利雙方父母,沖月不利六親,沖日不利家庭,沖時辰不利子女。
4、男命全陽的應該要配女命全陰,男命全陰則要配女命全陽,女命同理,這樣才能陰陽協調
5、男女雙方命宮不宜刑沖克,因為命宮是人命之歸宿,《三命通會》云:神無廟無所歸,人無室無所棲,命無宮無所主,命宮就好比一個人的住所,可見命宮的重要性,雙方命宮如果相沖相克相刑的,婚后家庭基礎,感情基礎就不容易穩定,容易有危機感,缺少安全感。
6、男女雙方八字喜用神不宜刑沖克,因為喜用神是醫治一個八字的藥,喜用神如果相互克制的,婚后夫妻就難同心同德,容易引發矛盾,意見,一個要往東,一個要往西,一個要去北京,一個要去天津。也就因此容易分道揚鑣。
7、男女雙方三元宮位要合,也稱卦數合婚或三元男女合婚,三元男女合婚是以男女雙方所坐宮位以八卦的八個方位,乾,坤,坎,離,震,艮,巽,兌來表示,再將雙方各自的宮位進行匹配,匹配結果分別有福德,生氣,天醫,歸魂,游魂,五鬼,絕體,絕命這八種結果,其中合得福德,生氣,天醫為上吉,子孫昌盛,如合得游魂,歸魂,五鬼為中等,男女各有憂云,如合得絕體,絕命,大兇。
合婚需要結合合婚全過程再配合雙方終身大運綜合分析并給出有利雙方婚姻的合理化建議。不能單從某一方面的合或者是不合斷吉兇。
《易經》概述
中國儒家典籍,六經之一。原名《易》、《周易》,漢代人通稱為《易經》。“易”字,一說為“簡易”之義;另一說為“變易”之義,意為以揲蓍數目之變,推求問事之變,借以釋疑。“易”前“周”字,一說指周代人的筮法;一說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變易法則。漢代人所說的《周易》,包括經、傳兩部分,傳是對經的解釋。《易經》則指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辭、爻辭而言。
《易經》成書于何時,作于何人,迄今無定論。《漢書·藝文志》提出“人更三圣”說,認為伏羲氏畫八卦;周文王演為六十四卦,作卦辭和爻辭;孔子作傳以解經。“五四”運動以后,史學界對傳統說法提出懷疑,認為卦和爻辭中講到周文王以后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足證《易經》成書非出于一時一人之手,因此出現了周初說、春秋中期說和戰國說,所據不一。
《易經》的卦象指卦的圖像,由陽爻“-”和陰爻“--”兩種爻象,按每卦六畫排列組合而成,共六十四種卦象。卦中六畫的排列從下到上,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位序,陽爻稱九,陰爻稱六,爻象共三百八十四。解說卦象的辭句稱為卦辭,系于卦象之下,解說爻象的辭句稱為爻辭。卦辭共六十四條,爻辭三百八十四條,加上乾卦“用九”,坤卦“用六”,總稱為筮辭,共四百五十條。
六十四個卦象的排列順序,現傳有兩種本子:一是通行的《周易》本,分上下經,上經始于乾卦,次為坤卦,下經終于未濟卦;二是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本,首卦為乾,次卦為否,終于益卦。卦辭和爻辭的內容大致有三類;一是講自然現象的變化,用來比擬人事;二是講人事的得失;三是判斷吉兇的辭句。據研究,卦、爻辭反映了奴隸制的社會生活。
《易經》雖屬占卦書,但在其神秘的形式中蘊含著較深刻的理論思維和樸素的辯證觀念。例如,它承認事物存在著對立面,六十四卦由三十二個對立卦組成,其卦的爻象和爻辭反映了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大人”和“小人”、吉和兇、得和失、益和損、泰和否、既濟和未濟等一系列對立統一的現象,它還承認對立事物的互相轉化。從《易經》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辯證法思想的萌芽,因而在中國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戰國后期,對《易經》的研究逐漸成為一種專門學問,一些系統闡釋《易經》的文字陸續被收集起來,匯成《五傳》。至漢代,經學興起,其中關于《周易》經傳的解釋,稱為易學。易學源遠流長,歷時2000余年,形成了許多流派,如象數學派、義理學派等。許多著名哲學家,依據《周易》經傳提供的思想資料,建立起自己的哲學體系。
《易經》的版本,流傳下來影響大的是三國魏王弼注本、唐孔穎達疏,亦稱《周易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中。宋朱熹撰《周易正義》,為宋代以后通行本。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周易》,抄寫于漢文帝初年,與傳世各家《易》本均不同,是現存《周易》中最早的別本。古今解易者影響較大和具有特色者有:唐朝李鼎祚《周易集解》、唐朝孔穎達《周易正義》、宋朝程頤《程氏易傳》、宋朝朱熹《周易本義》、現代聞一多《周易義證類纂》和高亨《周易古經今注》。
作者簡介:周文王
中國商末西方諸侯之長 。姬姓,名昌。古公亶父之孫,季歷之子。古公亶父死,季歷繼位,后又傳位于昌。昌即位后,禮賢下士,周國勢日強。昌和九侯(或作鬼侯)、鄂侯(或作邘侯)一起,任商代三公。商王紂殺九侯、鄂侯,昌不滿,為崇侯虎所譖,被囚于羑里(今河南湯陰北)。得釋后,昌向商獻洛西之地,請除炮烙酷刑,得任西伯即西方諸侯之長。當時商王朝內部矛盾劇增,政事日非,諸侯逐漸歸附于周。西伯昌曾使虞(在今山西平陸北.)、芮(在今陜西大荔南)兩國爭訟和解,提高了威望。他在位時曾多次用兵,先伐犬戎獲勝,繼因密須(在今甘肅靈臺西南)侵犯阮(今甘肅涇川東南)、共(今甘肅涇川北)一帶,出兵滅密須,使周的西北方得到鞏固。隨后又向東發展,戰勝黎(或作耆、饑)國,引起商賢臣祖伊的恐慌,告紂,但紂未加警惕。不久,周又伐邘(在今河南沁陽西北),逼近商王畿邊境。最后,攻克崇國(在今陜西長安西北),并在其地修建新都豐。西伯昌自岐邑遷都于豐,后卒于程(今陜西咸陽東北),葬在畢(今陜西咸陽東北),相傳在位50年。西伯昌晚年,周的已非常強盛,所謂“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他終身沒有稱王。其子武王伐商后,始追稱他為文王。古書記載文王在被囚羑里時,因困于憂思,“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
這是對六十四卦中每個卦中的爻的稱呼
每個卦有有個爻,從下往上稱“初”“二”“三”“四”“五”“上”
兩個短線--叫陰爻,一根長線——叫陽爻,“六”指陰爻,“九”指陽爻
“初六”就是指第一爻陰爻,“六二”指第二爻陰爻,“上九”指第六爻陽爻。
與上述相反的是“初九”指第一爻陽爻,“九二”指第二爻陽爻,“上六”指第六爻陽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