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柱是《易經》中的術語,古代星命家以年、月、日、時的干支為八字排成四柱。四柱即出生人的出生年、月、日、時分別稱之為年柱、月柱、日柱和時柱。
1、年柱
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陽歷的干支表示,即干支紀年。年柱更新以每年立春為準。:四柱八字皆以陽歷節氣為準,不參考任何陰歷內容。干支歷屬于陽歷。以立春為歲首。
2、月柱
月柱, 即用農歷的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處的節令。注意月干支不是以農歷每月初一為分界線, 而是以節令為準, 交節前為上個月的節令, 交節后為下個月的節令。
3、日柱
日柱是指當天氣很冷而太陽正好升起或落下時,大氣的片狀冰晶反射陽光所產生的位于太陽正上或正下方垂直延伸的光柱的現象,一般只持續1分鐘左右。
4、時柱
出生時辰的干支就是八字中的時柱,時辰的干支大多萬年歷上沒有,需根據其出生日的天干來推算時辰干支。
擴展資料:
四柱是由“年干,年支”、“月干,月支”、“日干,日支”、“時干,時支”,共八個干支所組成(八個字)。每一個組合稱為“柱”,形成“年柱”、“月柱”、“日柱”、“時柱”,故四柱又稱為“八字”或“四柱八字”。以日干為我(日主,命主),查四柱間的五行生克制化、刑沖會合為推命的重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四柱
四柱即出生人的出生年、月、日、時分別稱之為年柱、月柱、日柱和時柱;以天干地支紀年法表示出來每柱兩個字,共八個字也稱生辰八字,用以推算個人運程。具體解釋如下:
用天干、地支相配標出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四項,分別稱為年柱、月柱、日柱和時柱,每一柱由一個天干和一個地支組成。在應用中有以年柱或月柱為主,但多用日柱為主,以年干支代表父母,月干支代表兄弟姐妹(本人是男性,月干代表兄弟,月支代表姐妹;本人是女性,月干代表姐妹,月支代表兄弟)日干代表本人,日支代表配偶。時代表子嗣。更取命宮、胎元、大運、小運、流年,配合行年太歲、月令等的五行生克制化定休咎。五代有徐居易,宋有僧道洪,元有徐大升,明有,清有沈孝瞻、陳素庵、韋千里、袁樹珊任鐵樵,今有張東海等。黃泓露先生更是在國內首創“免費算過去,收費算未來”的方式,讓算命回歸科學。今人多以著、任鐵樵所注之《滴天髓徽義》為代表古籍,一說本法源出天象、命宮取法及十二宮次同于密宗星學,以人命始生為四柱。
命理學俗稱算命術,[1]又稱推四柱或批八字,它是以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所代表的天干地支配成八個字,以《易經》為理論基礎,以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為手段,對人一生的吉兇禍福進行預測的一門學問,是哲學與自然科學互相融貫而成的一種學說,是周易預測學的一個重要門類。千百年來,經過人們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理論體系,而且已深深地扎根與人們的心靈中,經久不衰,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
八字命學始于唐朝時期,初以年柱為主體,以生年干為本命,輔以納音法推命。唐代的李虛中改以年為主,取年、月、日、時四柱推命。五代的徐子平改以日干為我(日主),查四柱間之五行生克制化、刑沖會合為推命重點,并發揚光大。當今的八字推命,皆以子平法為正宗,故八字命學又稱為八字排盤。
另外在我國的會計發展史上也有四柱一詞。在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唐、宋年間,會計上的一個突出成就就是創立并完善了科學的結算方法——“四柱結算法”,在會計賬冊與報表中并列四大要素——即四柱:“舊管”、“新收”、“開除”、“實在”(其含義分別相當于現代會計中的“期初結余”、“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結存”)。“四柱結算法”的基本公式為“舊管+新收-開除=實在”。
四柱就是平時說的八字,是陰歷紀年算法,用十天干,十二地支排列而成,如今天10時,是辛卯 己亥 丁丑 乙巳,辛卯是年柱,己亥是月柱,丁丑是日柱,乙巳是時柱。
四柱是什么意思?四柱·八字就是:命理學家算命,首先要排出,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時的天干和地支,加起來共四項,淵海子平稱為“四柱·”,每柱一個天干,一個地支,共八個字,淵海子平稱為“八字”,綜合起來叫“四柱·八字”,供你參考。
每一柱約10年至15年,要視流派而定,但九成都采取15年為每一柱的分野。
舉例:上面的八字,命主?1978 年生,那現在他的八字走到了日主上面,從丁運要轉丑運了。
就是日元(日柱):代表自己。月柱代表兄弟姐妹,年柱代表父母祖業,而時柱則代表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