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財起頭也不算罕見,只不過招財的頭起的比較小,不會像羅漢魚荔枝頭那樣大而已。
水霉病
又叫白毛病,病原體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魚體的傷口和魚卵上,是較常見的魚病。病因主要是魚體受傷,鱗片脫落等,導致病菌侵入傷口,病因:在捕撈、運輸時魚體受到外傷或寄生蟲使魚的皮膚受傷后被霉菌孢子侵入從而感染。
病原體:水霉屬、綿霉屬等水生霉菌。
癥狀和病變
魚剛染上病時看不出什么癥狀。一旦發現魚體長“白毛”時,菌絲已侵入魚體傷口,蔓延到肌肉組織間隙之中。隨著病情發展,患處肌肉腐爛,食欲減退,最終死亡。這種疾病在一年四季內都可發生。為了防止水霉病的發生,除應注意*作時盡量防止損傷魚體和被寄生蟲咬傷之外,還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鹽,以抑制水霉病的發生。魚體長出“白毛”,呈灰白色,菌絲與傷口的細胞組織纏繞粘附,使組織壞死。同時病魚食欲減退,最后死亡。
治療方法
A、用食鹽250克加小蘇打250克混合液潑灑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魚缸,堅持數次,效果顯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綠0.3克或次甲基藍,浸洗魚體10~20分鐘,數日后可見菌絲脫落。1、2%-3%的鹽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鐘。
C、特效藥百萬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綠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鐘。
D、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加上1%的鹽水混合后將招財魚病魚浸泡20-30分鐘。
E、提高水溫以抑制水霉的生長。并且可用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每日照射數小時可有效的抑制和消滅水霉菌。
加溫30-32度 下鹽 一般幾天就脫落了
招財魚身上的白點就是所謂的白點病,又叫小瓜蟲病,病原體是一種名叫小瓜蟲的纖毛蟲,身體為球形或卵圓形,表面長著短小而分布均勻的纖手,身體的中間有馬蹄形的大核,患病魚體上的囊泡就是由這些小瓜蟲大量密集寄生所產生的現象。
這也是熱帶魚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這種病的后期,魚體表面好像覆蓋一層白色的薄膜,體表粘液變多, 全身瘙癢,所以魚不斷地摩擦魚缸壁,接下來就是食欲不振,身體越來越瘦,呼吸困難,游動也變得緩慢,打蔫,有的時候喜歡浮游于水面,有時躲在水族箱或者魚缸的一角,不愛活動,最后就是大量地死亡。
治療方法也很簡單,但是一定要掌握好比例。可以把病魚放到每公斤水含1片50毫克呋喃西林的溶液中浸洗7天,或者用千萬分之一到千萬分之三的醋酸亞汞溶液浸洗半個小時,水溫要稍微提高一點。再或者就是將水族箱里的水統統的換掉。
估計是水質問題,你先改善水質,把溫度加到28-30度,下點鹽或下黃粉,停2天食,以后要注意水質
是不是換水了?是換水就是水溫低緣故,再就是有病菌了放些鹽,或是配合藥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