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排生辰八字(四柱八字)?
首先要知道準確的出生日期(說明:包括年、月、日,農歷日期和公歷日期是有區別的,日期類型不同,排出來的八字也是不相同的,排八字時只須知道其中一種即可)、出生時間(說明:包括時、分、秒,最好精確的到分鐘,否則可能會導致有一小部分的八字排錯)、出生地區(說明:出生地用于真太陽時間排盤,排八字是要用真太陽時間來排盤才是準確的,不用真太陽時排盤,也可能會導致有一小部分的八字排錯)。
如果只知道農歷出生日期的話,要注意農歷是否屬閏月問題。如果出生年份是在1986年到1991年,還要考慮夏令時時間問題,八字排盤忽略了這個問題也有可能導致生辰八字結果不準。
怎么排四柱八字?
排生辰八字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采用人工去排八字,但你要懂得陰陽五行學說和八字預測術原理的基礎知識,比如天文歷法、陰陽、天干、地支,24節氣、經緯度、排八字的相關規則等等專業知識,另外還要借助一本萬年歷工具書,這樣才能準確排出正確的八字。
第二種方法是使用電腦或智能手機八字排盤工具軟件,用排盤軟件排四柱八字的優點是方便、快速、準確。如果是怕麻煩不想進行下載和安裝排盤軟件的話,也可以直接使用網上的在線八字排盤系統(如:信達利命理預測工具網站上的在線排盤系統)。
下面舉一個例子進行說明:
例如:某女命于公歷 1949年10月01日 下午16時30分出生在北京市朝陽區。首先打開在線排盤網站后把出生相關信息輸入到在線排盤系統操作界面中(如上圖所示),然后按“排盤”按鈕一下,系統就會自動把正確的生辰八字(己丑 癸酉 甲子 壬申)結果顯示出來(如下圖所示)。
生辰八字是出生年月日時辰四個時間對應的天干地支(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每個天干地支對應不同的金木水火土的屬性。不同的天干地支的組合又對應不同的卦象(如艮卦,兌卦,離卦等卦象)不同的卦象在不同的人生年齡會受到地球,衛星,行星,恒星的磁場影響導致身體,心理產生變化,這些變化不足以操縱一個人的命運但會有很大影響。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時地利,把握好自己的機會
望采納。謝謝
什么是生辰八字?
生辰八字:我們俗稱八字,正規的叫法是:四柱八字。
四柱: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時間,即年、月、日、時,因為是四者,所以叫四柱。
八字:出生的年、月、日、時用天干地支來表示,每柱兩字共八個字,所以就叫八字。如一個人的八字: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時。我們可以看出,生辰八字就是一個人出生的時間,是用天干地支來表示的出生時間。
排八字:用天干地支把一個人出生的時間列出來就是排八字。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時
測八字:分析一個人的八字命局之間的相互關系,判斷命局強弱,找出喜用神,并進一步得知一個人先天的窮富禍福等信息,就是測八字。
因為生辰八字,包含了一個人出生時的天體運行的基本狀態。每柱兩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稱“測八字”。依照天干、地支沂涵陰陽五行屬性之相生、相克的關系,推測人的體咎禍福。
四柱八字排法
排四柱是推命的第一步, 即由命主出生之年月日時排出其四柱. 由于四柱是由八個干支組成, 因此也叫排八字. 下面分別說明年月日時其四柱排法.
排年柱
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天干地支來表示
一年的劃分是以立春時間劃分的,不是以常人說的以農歷正月初一. 如某人1998年正月初三生, 由于1998年交立春是正月初八8時53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為97年之丁丑,而非98年之戊寅.
排月柱
月柱, 即人出生的月份用天干地支來表示
每月的劃分是節令為準的,以農歷每月初一為分界線, 交節前為上個月的節令, 交節后為下個月的節令.
用天干地支表示的歷法中,一年的開始是從寅月開始, 到丑月結束
十二節氣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11月 12月
寅月 卯月 辰月 巳月 午月 未月 申月 酉月 戌月 亥月 子月 丑月
立春 驚蟄 清明 立夏 芒種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公歷 公歷 公歷 公歷 公歷 公歷 公歷 公歷 公歷 公歷 公歷 公歷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4日 6日 5日 6日 6日 7日 8日 8日 8日 7日 7日 5日
5日 7日 6日 7日 7日 8日 9日 9日 9日 8日 8日 6日
如:每年的立春到驚蟄,為寅月,開始的時間大約為公歷年的2月4日或5日
節令的含義:
立春: "立"是開始的意思, 表示萬物復蘇的春天又開始了, 天氣將回暖, 萬物將更新, 是農事活動開始的標志. 立春是公歷的2月4日或5日.
驚蟄: 春雷開始轟鳴, 驚醒了蟄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蟲和小動物, 過冬的蟲卵快要孵化了, 這個節氣表示春意漸濃, 氣溫升高. 驚蟄是公歷的3月6日或7日.
清明: 這個節氣表示氣溫已變暖, 草木萌動, 自然界出現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清明是公歷的4月5日或6日.
立夏: 這個節氣表示夏季開始, 炎熱的天氣將要來臨, 農事活動已進入夏季繁忙季節了. 立夏是公歷的5月6日或7日.
芒種: "芒"是指殼實尖端的細毛, 在北方是割麥種稻的時候, 也是耕種最忙的時節, 芒種是公歷的6月6日或7日.
小暑: 這個節氣表示已進入暑天, 炎熱逼人, 小暑是公歷的7月7日或8日.
立秋: 這個節氣表示炎熱的夏季將過, 天高氣爽的秋天開始. 立秋是公歷的8月8日或9日.
白露: 這個節氣表示天氣更涼, 空氣中的水氣夜晚常在草木等物體上凝結成白色的露珠, 白露是公歷的9月8日或9日.
寒露: 這個節氣表示冬季的開始, 預示氣候的寒涼程度將逐漸加劇, 寒露是公歷的10月8日或9日.
立冬: 這個節氣表示清爽的秋天將過, 寒冷的冬天開始, 立冬是公歷的11月7日或8日.
大雪: 這個節氣表示降雪來得較大, 大雪是公歷的12月7日或8日.
小寒: 這個節氣表示開始進入冬季最寒冷的季節, 會有霜凍, 小寒是公歷的1月5日或6日.
月柱中每月的天干有所不同, 雖不像地支那樣固定, 但也是有規律可尋的.參看以下年上起月表.
年上起月表
月/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十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冬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臘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此表查法是, 凡甲年己年(年柱天干為甲或己), 正月為丙寅, 二月為丁卯,余類推.如1998年為戊寅年, 三月是丙辰月. 2000年為庚辰年, 八月為丁酉月.
另有以下口訣可幫助記憶, 也稱為"五虎遁":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年戊為頭.
丙辛之歲尋庚土, 丁壬壬寅順水流.
若問戊癸何處起, 甲寅之上好追求.
口訣用法: 凡甲年己年, 一月天干為丙, 二月天干為丁, 壓余類推.
排日柱
日柱,即人出生的那一天用天干地支來表示
從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國干支記日從未間斷. 這是人類社會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長的記日法.
日柱, 即用農歷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記日每六十天一循環,由于大小月及平閏年不同的緣故, 日干支需查找萬年歷.
日柱, 在命學上是以晚上子時開始順時針到亥時, 十二個時辰為一天, 每一個時辰占兩個鐘點. 日與日的分界線是以子時來劃分的, 即晚上的十一點.十一點前是上一日的亥時, 過了十一點就是次日的子時. 這一點請特別留意,而不要認為午夜十二點是一天的分界點.
點擊查看萬年歷
排時柱
時柱,即人出生的那一時辰用天干地支來表示
一個時辰在現在的24小時制中跨兩個小時,故一天共十二個時辰.
時辰和時間的對應關系:
子時23-1點 丑1--3 寅3-5 卯5-7 辰7-9 巳9-11 午11-13 未13-15 申15-17 酉17-19 戌19-21 亥時21-23點
古人將一日等分為十二時辰, 即:
夜半者子也, 雞鳴者丑也, 平旦者寅也, 日出者卯也,
食時者辰也, 隅中者巳也, 日中者午也, 日佚者未也,
哺時者申也, 日入者酉也, 黃昏者戌也, 人定者亥也.
時柱的地支是固定不變的, 而天干卻不同, 可查下面日上起時表:
日上起時表
時/日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另有以下口訣可幫助記憶, 也稱"五鼠遁":
甲己還加甲, 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 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 壬子是真途.
上表和口訣的用法與年上起月法類似. 如丙申日卯時的天干是辛, 即辛卯時.
舉例
某人生于1984年8月27日上午8點,8月27日為七月;此年為甲子年(書中查到);按照立月柱歌訣可知:他的年天干為甲,所以他的立月柱為壬申;相應的他的日柱為癸巳(書中查到);而他的時立柱根據時立柱歌訣得知:癸巳為日干時,丙配辰時,所以時柱應為丙辰。這樣就排出了他的生辰八字:“甲子 壬申 癸巳 丙辰”。
二.年上起月法: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 丙辛之歲尋庚上,丁壬壬寅順水流。 若問戊癸何處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甲己之年丙作首”就是逢甲年和己年時,正月的,月干支是“丙寅”,二月“丁卯”,以此排序。 年上起月表: 年 月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已巳 丁巳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十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冬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臘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三.日上起時法: 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 “甲己還加甲”,就是“甲日、己日”的子時的名稱起“甲子”,丑時是“乙丑”。 日上起時表 日 時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子(23~1)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丑(1~3)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寅(3~5)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5~7)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7~9)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9~11) 己巳 辛巳 癸巳 已巳 丁巳 午(11~13)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13~15)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15~17)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17~19)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戌(19~21)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亥(21~23)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例如: 1989,三月,十三日,子時。 己巳年,戊辰,戊申,壬子時。 根據己年,查出三月叫“戊辰”,根據《萬年歷》上查到三月十三日,是“戊申”日,就根據“戊日干”查到子時是“壬子”時。 生辰八字 由年天干推月干支用的表 總說 生辰八字或者說八字,其實是周易術語四柱的另一種說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時間、即年、月、日、時。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別來 要得到正確的出生時間,白天以日晷儀測量最準。鐘表時間是人為的平均時和地區標準時,必須依節氣(太陽黃經)計算“真太陽時差”與依出生地計算“地方經度時差”,才能得到真正的出生天文時間。 八字之中,年的干支與日的干支是延續的,是實的;月與時的干支是依據年、日的干支推算的,可以說是虛的。 生辰八字,最多只能反映一個人出生的天時,用來記錄時間也不為過。有些人用生辰八字來算命,這是很不可靠的。因為一個人的命運受多種條件的影響,除了天時之外,還有生長的地域、人群的限制,再加上機遇的差別,出生的天時的影響又能占多大的比重呢? 排列 四柱八字排立 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四柱排立是指找出一個人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進行。 排年柱 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來表示。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線是以立春這一天的交節時刻劃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劃分。如某人陽歷2000 年2 月4 日22 點17 分生, 由于陰歷2000 年交立春是陽歷2000 年2 月4 日20 點32 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為2000 年之庚辰, 而非1999 年之己卯。 年柱的一般算法:天干從甲至癸數字分別對應4、5、6、7、8、9、0、1、2、3,而地支子至亥則分別對應4、5、6、7、8、9、10、11、0、1、2、3。年份的干支算法以末位為天干,地支則是以該年份的數字除以12 的余數。以1978 年為例,1978 的末位為8,天干為戊,1978 除以12 余數為10,對應地支為午,故1978 年為戊午年。 年柱的簡單算法:此法的前提知道該年是哪個生肖年,一般用于近幾年的快速推算。如以2009 為例,大家都知道2009 年是牛年,既然是牛,地支當然為丑,2009 的末位9 對應天干己,所以2009 年為己丑年。 排月柱 月柱, 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處的節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農歷每月初一為分界線, 而是以節令為準, 交節前為上個月的節令, 交節后為下個月的節令。 一月(寅月)從立春到驚蟄,二月(卯月)從驚蟄到清明,三月(辰月)從清明到立夏,四月(巳月) 從立夏到芒種,五月(午月)從芒種到小暑,六月(未月) 從小暑到立秋,七月(申月)從立秋到白露,八月(酉月)從白露到寒露,九月(戌月)從寒露到立 排日柱 從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 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國干支記日從未間斷。這是人類社會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長的記日法。 日柱, 即用農歷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干支記日每六十天一循環,由于大小月及平閏年不同的緣故, 日干支需查找萬年歷(一網上萬年歷 另外,日與日的分界線是以子時來劃分的, 即十一點前是上一日的亥時, 過了十一點就是次日的子時,而不要認為午夜十二點是一天的分界點。 排時柱 時柱, 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時辰。一個時辰跨兩個小時,故一天共十二個時辰。 子時: 23 點 --凌晨1 點 丑時: 1 點 --凌晨3 點 寅時: 3 點 --凌晨5 點 卯時: 5 點 --凌晨7 點 辰時: 7 點 --上午9 點 巳時: 9 點 --上午11 點 由日天干推時干支用的表,點擊看清晰的 午時: 11 點 --下午13 點 未時: 13 點 --下午15 點 申時: 15 點 --下午17 點 酉時: 17 點 --下午19 點 戌時: 19 點 --晚上21 點 亥時: 21 點 --晚上23 點 由日天干推時干支參見第2 個圖日上起時表。如果日干為甲或己,當日子時的干支為甲子;如果日干為乙或庚,當日子時的干支為丙子;如果日干為丙或辛,當日子時的干支為戊子;如果日干為丁或壬,當日子時的干支為庚子;如果日干為戊或癸,當日子時的干支為壬子。 拿我的一位朋友舉例 朋友生于1984 年8 月27 日上午8 點,8 月27 日為七月;此年為甲子年(書中查到);按照立月柱歌訣可知:他的年天干為甲,所以他的立月柱為壬申;相應的他的日柱為癸巳(書中查到);而他的時立柱根據時立柱歌訣得知:癸巳為日干時,丙配辰時,所以時柱應為丙辰。這樣就排出了他的生辰八字:“甲子 壬申 癸巳 丙辰”。 自古至今甲己日起甲子時,夜子原起甲子相同,加注夜子可也。 古人對周易生辰八字的記載是什么? 著名的《馬王堆帛書周易》,是出土的古物,和通行本《周易》內容上有不少的出入,比如大名鼎鼎的乾卦和坤卦在這個本子里卻寫作“鍵”和“川”。評書里的英雄制止壞蛋惡行的時候常有一段套話:“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竟敢私闖民宅,調戲良家婦女,該當何罪!”如果按帛書版本把兩個 我們仔細看看這個《馬王堆帛書周易》:凡是“乾”的地方都寫作“鍵”,今本《周易》的“君子終日乾乾”到它那里居然成了“君子終日鍵鍵”,真讓人想不明白。還有,坤卦如果是“川”,那象征的就應該是大河而不是大地了。這個懷疑不是沒有道理,要知道,《易經》的卦爻辭里很多處都有“利涉大川”的話,意思是說算到這卦或這爻,表示你能順利渡過大河。 如果當真如此,就又產生一個問題:《尚書?武成》雖然被認定為假冒偽劣,但畢竟在歷史上也產生過不小的影響,里邊出了個成語叫“名山大川”,現代人用這個成語都是泛指,可聯系《尚書?武成》的上下文,再看看一些古人的注釋,你會發現所謂“名山”很可能就是特指華山,所謂“大川”很可能就是特指黃河。那么,《易經》里的“大川”難道就不可能是實指嗎?難道就不是《易經》的作者家鄉附近的一條大河嗎?也許就是黃河呢?也許就是長江呢? 這也很符合邏輯,因為,只有交通發達了,人的活動范圍廣了,見的山山水水多了,才有必要起名字區分這山和那山,這河和那河,可上古時代,恐怕很多人一輩子都一直面對著那山、那河、那人、那狗。 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月 寅一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二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三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四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五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六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七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八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戍九 甲戍 丙戍 戊戍 庚戍 壬戍 亥十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子十一 戊子 丙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丑十二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比如說甲子年、甲寅年等所有以甲為天干的年,則一月的天干是丙,為丙寅月,三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月,等等,而天干為已的年如己巳、已卯等等的月的天干也與甲天下的年一樣。 生日的天干地支的推算是非常復雜的。它是由古代相者定下了某一天的干支,然后依次推下來的。要知道生日的干支,只能查萬年歷,而且是陰陽歷對照的萬年歷。如果不知道生日是陰歷多少,都可以查萬年歷。 生時的干支可以由生日的干支推出來。古時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對應十二地支,正好現在的兩個小時是一個時辰。深夜23 點至凌晨1 點是子時,1 點至3 點是丑時,3 點至5 點是寅甲巳還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起戊子,丁壬庚子居, 戊癸推壬子,時元定不虛。 這個口訣是用來算子時的天干的。就是說凡是生日天干是甲或己的,子時是甲子時,乙、庚為天干的日,子時是丙子時,丙、辛為天干的日,子時為戊子時,丁、壬為天干的日,子時為庚子時,戊、癸為天干的日,子時為壬子時。知道了子時的天干,其余各時就可依照六十甲子表類推。如這一天的子時是庚子,那么丑時就是辛丑時,寅時就是壬寅時,等等。 知道了生辰八字,就可以推斷五行的情況了。在生辰八字中,日的天干代表自己;稱為日主。日的地支為配偶或兄弟姐妹。月的天干代表父,地支代表母。年的天干代表祖父,地支代表祖母。時的天干代表父,地支代表女子。五行情況就是要判斷一下另七個天干地支與日主天干的生克關系。這里面有所謂六神之說,比較復雜,總的來說,只要八字中五行均勻,都是好命。如果日主的天干太小或克它的太多,則不好,但如果日主太多,生它的又很多,盛極而衰,也不好。那么判斷八字中行缺什么或是多了什么需用什么克制,需要仔細分析,我們給大家列一種簡單的辦法,大家只要按照日主和所主的季節為依據查看一下即可。 1.日主天干為木(甲、乙)時: 生于春季:必須有火助,有水更好,但忌水太多,也忌土太多。 生于夏季:必須有水相助,忌土太多,也忌木太多。 生于秋季:必須有金相助,但忌金太多,須有土、火才好,但忌水多。 生于冬季:必須有火相助,最好有土、水。 2.日主天干為火(丙、丁)時: 生于春季:此時必為丙火或丁火,大都不錯,但忌木多、土多。 生于夏季:必須有水相助,最喜有金。 生于秋季:喜有木,忌水、土多。 生于冬季:必須有木相助,忌有水與金多,喜有土、水、木。 3.日主天干為土(戊、)戊時: 生于春季:喜有火、木,喜有金而少,忌金多、木多。 生于夏季:喜有水、金,忌有木。 生于秋季:喜有火,有木,忌金、水多。 生于冬季:喜有火,更喜有火又有金,喜有土、木。 4.日主天干為金(庚、辛)時: 生于春季:喜有土、火,最忌沒有土、金。 生于夏季:必須有水相助,忌木多。 生于秋季:喜有木、火,忌土多。 生于冬季:必須有火、土相助,忌無火、土反而有金、水,忌木多而無火。 5.日主天干為水(生于春季:必須有土相助,若有火,金,但忌金多。 生于夏季:必須有金相助,忌木多。 生于秋季:必須有金相助,忌土、金、水多,喜木、火。 生于冬季:必須有火相助,喜水多,但忌金多。 舉例來說,比如某人生于丁丑年、癸丑月、丙午日、丁酉時,則此人的生辰八字是:丁丑、癸丑、丙午、丁酉。根據前面說過的天干地支與五行的對應關系,丁屬火,丑屬土,癸屬水,丑屬土,丙屬火,午屬火,丁屬火,酉屬金,八字為四火二土一水一金,日主天干為丙火,生于丑月即冬季十二月,則根據上表,最缺的就是木,但此八字是四火,日主天干很旺,缺木不多。如年、月、日一樣,而生于戊子時,則八字為三火三土二水,缺木缺金。 那么生辰八字是不能更改的,可以有什么辦法可以彌補它的缺陷呢?古人認為名字就可以做到這一點。就是八字五行中缺什么,名字中就補什么,比如上述缺木,名字就可以叫木,或叫木偏旁的字,如桐柏、如松之類,也可以叫木制的事物,如梁棟之類。如果缺的多,名字中的木就多,如叫樹林,甚至叫森林。 以八字中五行的情況命名是古老的習俗了。魯訊在其小說《故鄉》里有這么一燮記述: 我早聽到閏土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紀,閏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 這就是一則典型的例子。其實在古代,孩子出生了,父母就去找算先生算出孩子的生辰八字和五行情況,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將來相親的時候,這個生辰八字還要與配偶的不相沖突才行呢。所以也有很多人依此取名。取什么樣的名字要看八字中五行缺的程度如何了。比如叫劉松的,可能五行缺木,但缺的不多,如叫劉松林,則缺的多些,叫劉森林,那就缺的太多了。在古代常見到一些以森、焱、鑫、淼、堯為名字的人,一般就是命中五行缺了一種。如果缺兩種,就都要補,像缺金、木的可以叫金桂,缺水、土的可以叫雨田,缺金、火的可以叫金炎等等。因為生辰八字有八字,所以五行而缺其三的情況就很罕見了。 以上是用五行學說來命名的一種方法。還有一種方法也很普遍,就是利用五行相生的原理給家族世系命名。其實在生辰八字當中,不管缺與不缺,總有一行是主要的,這一行就主宰命運。像上面舉的1937 年12 月13 日生人的例子,他就是火命。然后還有水命、土命、金命、木命。按照算命先生的說法,這就是這個人的德性,也就是他賴以生存的基礎。這種說法可說源于古人對朝代更替的分析。戰國時有個齊國人鄒衍,他創立了五德終始學說,認為每一個朝代都有與五行相配的德性序。比如宋朝理學家朱熹,字下有四點,是火。他的父親叫朱松,他的兒子叫朱塾,木生火,火生土,絲毫不亂。這種五行命名的方法,即可以表示出父系血緣關系,又可以看出行輩,所以跟宗譜的行輩字派有些相似,很有倫理意義,有很多古人都在使用。
請采納。
無論用任何演算法,得到卦、爻位置,然后像查字典一樣,在易經里找到相應的文字解說就可以了。
還有最簡單的辦法:遇到想問的事情,隨手翻開一頁看看,就會有啟示。
易經里面任何一段文字都包含哲理,算卦是易的基礎功能。
這就有難度了,首先必須通讀易經,光這一點就有很多人做不到了,而且悟性要高。要用它算命其實很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