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提問式的取名方法,用問題的形式,提問的方式取名字,讓對方產生獲得興趣,比如像今晚看啥公眾。
02,其他取名的方法,是基于人們對某事或者問題的關注度,就像企業給自己取名都是區域加自己的行業,
03,直呼其名的方法,直接用企業的名稱或者是服務、產品等作為公眾號的名字,比如天貓這樣的。
公眾號這款產品已經上線五年了,五年來,這款產品也發生了很多變化,比如折疊訂閱號、增加菜單功能等,據昨天(2023年10月18日)爆料,微信可能將迎來訂閱號的重大變革——推送列表信息流化,五年來,用戶對公眾號的態度也從最初的好奇和探索到如今的熱情全無。
之所以要提產品的變化和用戶的態度,是因為這兩個指標的變化對公眾號的起名有很大的影響。
比如在公眾號折疊以后,原來在對話列表中的公眾號被統一收納到訂閱號列表,你的頭條與用戶之間的隔著一個訂閱號的名字,你的訂閱號名字越長,在訂閱號被點擊前,你的頭條標題可顯示的字數就越少,你在標題上可操作的空間就越少。所以在訂閱號被折疊之后,名字只有兩個字的「咪蒙」就比七個字的「六神磊磊讀金庸」占優勢。但如果按照昨天的爆料,訂閱號推送列表變成信息流,「咪蒙」就跟「六神磊磊讀金庸」沒很么區別了。
比如在公眾號上線之初,用戶對公眾號這一全新的產品形態具有十足的探索欲望,會有大量的用戶靠著搜索關鍵詞來尋找發現自己喜歡的公眾號,所以公眾號的名字里潛入用戶感興趣的關鍵詞很有必要,這種背景下,「哈爾濱美食」雖然比「冰城美食」多兩的字符,但因為「哈爾濱」這個詞比「冰城」更容易被用戶想到,所以單從名字上看,「哈爾濱美食」比「冰城美食」要好。
即便如此,還是有一些方法是五年來始終都有用的,今天分享幾個給大家。
①亮眼。
好的名字,會給用戶眼前一亮的感覺,用戶在看到這個名字時,就會忍不住在內心雙擊一波666。在我訂閱過的公眾號中,「嚴肅八卦」、「毒舌電影」算是讓我眼前一亮的帳號,尤其是嚴肅八卦,我很震驚,竟然還有這種操作,作為讀者,我應當嚴肅點,羅貝貝在那八卦呢。
②好記。
第二個原則就是好記,越能夠讓用戶在越短的時間記住的名字,就是好名字。像「羅輯思維」就屬于超好記的那種,但這個名字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也超級容易被用戶記錯。所以綜合來看,「羅輯思維」這個名字只能得50分。
③原創。
有些人在給公眾號起名的時候,很不要臉,就喜歡往大號身上貼,大號叫「咪蒙」,我就搞一個「咪 蒙」或「咪蒙v」,讓大家誤以為我是真正的咪蒙,這樣我就可以白白地賺得流量了。
這不是陽光的操作思路,這種操作也很容易被舉報封號,然后小聰明換來的成就都白瞎了,豈不得不償失?所以,做公眾號時,還是起個原創的名字吧,山寨別人名字這種投機取巧的操作,終究不長久。
1、以自己的喜好起名字。比如,我喜歡叫123,我就可以起名叫123。
2、如果是要賣東西,比如想搞微信小店,或者直接以人脈賣東西,那么可以用品類起名字。比如你是買玉米的,就可以叫某某鮮玉米等。
3、如果想面對全國,可以以地名命名。如云南普洱等。
4、如果個人名字過硬,可以用名字和產品名字一起命名。比如有名的褚時健的褚橙。
5、還有可以用網紅的名字直直接命名。不過這樣最好申請一下商標。
6、如果起名字微信都是熟人,可以用自己的名字中的一個字加入進去。比如蘇沐橙就用沐雨橙風。
寶寶養成或者養成 xxx
去醫院檢查一下才是嘴主要的'。如果身體出現問題,你這樣做會耽誤的。
這都是毫無科學根據的,孩子的出生時間跟任何事物都沒有關系,好好把孩子照顧好健康平安快樂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