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和卦爻辭
泰卦下面的三條爻是主卦,代表主方 的狀態;上面的三條爻是客卦,代表客方的情況。圖中,紅色的爻表示當位的爻,就是說,從主方的角度考慮,陰陽屬性對主方有利;天藍色的爻表示不當位的爻,就是說,該爻的陰陽屬性對主方不利。圖中的箭頭表示爻之間的有應關系,有應表示主卦與客卦的相應一對爻是一陰一陽,陰陽和諧;不然,不有應,不和諧。圖的左邊是爻辭,爻辭是說明爻的,與爻一一對應,順序是由下到上。圖的下邊,泰是卦名,其后是卦辭。卦辭是從總體上說明卦的含義。
圖中有三個箭頭,表示主卦和客卦的三對爻全部和諧 ,其中,兩對爻的起端和終端都是當位的爻,當位而又有應,是對主方有利因素,主方應當堅持下去。有一個箭頭的起端和終端是不當位的爻,不當位而有應是對主方不利因素。
這對不當位而有應的爻是主卦和客卦的中爻,代表主方和客方的素質。主卦中爻是陽爻,表示主方素質良好,有可能在與客方的交往中受到損失;客卦中爻是陰爻,表示客方素質不佳,需要從主方取得補益。正好主方良好素質滿足客方需要,主方將不可避免地在與客方交往中受到損失,所以說這是對主方不利因素。
然而,從總體上考慮,由于主方積極進取,客方消極被動,主方態度強硬,客方態度隨和,主方可以依靠良好素質,在滿足客方需要的同時,逼使客方按主方意圖行事,從而主方可以得到更多利益,所以卦辭說“小往大來”,給于客方一些利益,這是“小往”,取得更多利益,這是“大來”。其結果對主方非常有利,“吉”。主方的進展可以很順利,“亨”。
泰卦的爻辭具體地說明主方如何可以做到“小往大來”。刪去判斷詞,爻辭就是一首完整的關于如何做到“小往大來”的大綱。下面是其譯文:
像是拔柔軟的小草,將草葉匯聚在一起。(維持統一)
包括荒涼的原野,越過河川,不遺漏遙遠地方,廣闊無與倫比,公正的行為得到尊崇。(處事公正)
沒有平坦而不坡斜的地方,沒有往前而不反復的路,不用擔憂他們的信任,給予食物就有福氣。(給于基本福利)
輕快地行事,不以取得鄰居的利益而富裕,以誠懇取得信任,他們不再戒備。(取信于民)
像帝乙出嫁妹妹,以此得到他們的福佑。(親密溝通)
他們的城墻倒復在城壕中,不需用兵,他們來報告國情。
下面逐條說明卦爻辭。 〖原文〗小往大來,吉,亨。
〖譯文〗付出小,收益大,吉祥,順利。
〖解說〗這是泰卦卦辭,綜合說明當前形勢。主卦的卦象是天,天有無窮威力;客卦卦象是地,地對天無限順從。因此,整個形勢對主方有利。“小往大來”,交往中主方付出小,收益大。“吉”,形勢對主方吉利。“亨”,進展順利。 〖原文〗拔茅茹,以其匯,征吉。
〖譯文〗拔柔軟小草的時候,將草葉會合在一起拔;出征吉利。
〖解說〗這是泰卦第一爻爻辭,代表主方的行動,陽,表示主方積極主動地謀取和擴大自己的利益,比如說,創新、創業、投資、進攻、求職、示愛,等等。“茅”(mao),草本植物。“茹”(ru),柔軟:柔茹而寡斷。“匯”(hui),會合。主方與客方的利益像草一樣纏合在一起。第四爻是陰爻,客方被動,因此,客方依附于主方。如果主方主動,吉利。在主方采取積極主動的時候,須要考慮客方利益,并且協同客方一起行動,“拔茅茹,以其匯”。爻辭沒有說不主動就不吉利的意思。因此,“出征”,可以更廣義地解釋為對客方采取主動行動,不一定非得要采取進攻形式。
〖結構分析〗第一爻是主卦上爻,其位置是陽位,這條爻是陽爻,陽爻在陽位,當位,并且與四陰有應。當位,表明主方積極主動,可能有利于發展,從而取得更多利益,是潛在的對主方有利因素;有應,表明客方消極被動,是主方發展的好機會,這潛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對主方有利因素,所以爻辭說“征吉”。 〖原文〗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譯文〗包括荒涼的原野,越過河川,不遺漏遙遠地方,廣闊無與倫比,公正的行動得到尊崇。
〖解說〗這是泰卦第二爻爻辭,這是陽爻,表示主方素質是陽,比如說,主方有資金、有地位、有權力、有實力、有技術,等等。“包荒”中“包”(bao)指包括,無所不包。“荒”(huang),荒野,落荒而逃。“馮”(ping)指涉水。“遐”(xia)是遠,遐方。“朋”(peng)是比,倫比,碩大無朋。“尚”(shang)是尊崇,高尚。主方良好素質是對積極主動行動的有力支持,主方應當充分發揮自己力量,用自己的力量強化主客雙方關系,“包荒,用馮河”。“中行”,不左不右地走中間。在廣泛的范圍內,主方處事不偏不向,公正公平,取得客方尊重。
〖結構分析〗第二爻是主卦中爻,其位置是陰位,這條爻是陽爻,陽爻在陰位,不當位,不過,和五陰有應。不當位,表明主方良好素質有可能在與客方交往中遭受損失;有應,表明客方素質不佳,需要從主方取得補益,這潛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對主方不利因素。然而,由于主方積極主動,客方消極被動,以及主方態度強硬,客方態度隨和,主方有可能依靠良好素質逼使客方按自己的意圖行事,這實際上對主方有利。不過主方應當處事公平,取得客方尊重,這樣主方的良好素質才能真正發揮作用,所以爻辭強調“得尚于中行”。 〖原文〗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譯文〗沒有平坦而不坡斜的地方,沒有往前而不反復的路,艱苦堅持就無所怪罪,不用擔憂他們的信任,給予食物就有福氣。
〖解說〗這是泰卦第三爻爻辭,陽爻,表示主方態度強硬。“恤”(xu)是憂慮。在與客方交往中,可能會有許多問題,許多反復,主方態度不宜過分強硬,應當比較靈活而柔和地處理雙方關系中的各種問題,要認識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如果艱苦地堅持下去,就無所怪罪。不用擔心客方是否信任主方,如果主方為客方做些實事,主方就有福氣,“于食有福”。
〖結構分析〗第三爻是主卦上爻,其位置是陽位,這條爻是陽爻,陽爻在陽位,當位,又與六陰有應。當位,表明主方強硬態度可能有助于主方制約客方,是潛在的對主方有利因素;有應,表明客方態度隨和,接受主方制約,這潛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對主方有利因素。不過,第三爻是對第二爻的補充,這兩條爻都是陽爻,表明主方素質非常好,實力極強,這樣就可能對客方過于強硬,從而引起客方不信任。為了取得客方信任,主方應當態度強硬適當,不能過度,還要以自己良好素質,為客方做實事,所以爻辭強調“艱貞無咎”,“于食有福”。 〖原文〗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譯文〗輕快地行事,不以取得鄰居的利益而富裕,以誠懇取得信任,他們不再戒備。
〖解說〗這是泰卦第四爻爻辭,陰性。“翩”(pian),很快地飛,翩翩,輕快地飛舞。這條爻表示客方行動被動,客方順從主方,為主方的積極行動創造了良好條件。結合主客形勢,這條爻辭的意思是:主方輕快地進入客方利益領域;主方不損傷客方利益,對待客方誠意,使客方不加戒備。主方不宜依仗自己的實力損害客方利益,“翩翩,不富以其鄰”,而應當與客方協同,在協同合作中,以誠信取得客方信任,通過發展與開拓,取得自己的利益。
〖結構分析〗第四爻是客卦下爻,其位置是陰位,這條爻是陰爻,陰爻在陰位,當位,并且和一陽有應。當位,表明客方消極被動有可能為主方發展提供方便,是潛在的對主方有利因素;有應,表明主方積極主動,正好利用客方提供的機會,這潛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對主方有利因素。不過,主方應當尊重客方利益,取得客方信任,才有利于主方發展,所以爻辭強調“不戒以孚”。 〖原文〗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譯文〗像帝乙出嫁妹妹,以此得到他們的福佑,非常吉利。
〖解說〗這是泰卦第五爻爻辭,陰,表示客方素質不佳,比如說,資金缺乏、地位底下、實力薄弱、教育程度低,等等。“祉”(zhi),福。“帝乙歸妹”是歷史典故,這里用歷史典故說明主方與客方建立親善關系。“妹”指少女,“歸妹”指嫁女。主方素質良好,主方以自己良好素質幫助客方,像帝乙歸妹那樣,主方與客方建立親善關系,以此主方受益,非常吉利。
〖結構分析〗第五爻是客卦中爻,其位置是陽位,這條爻是陰爻,陰爻在陽位,不當位,然而與二陽有應。不當位,表明客方素質不佳,有可能向主方索取利益,是潛在的對主方不利因素;有應,表明主方素質良好,有可能滿足客方需要,對主方不利因素。然而,由于主方積極主動,客方消極被動,以及主方制約客方,主方有可能給于客方實惠而同時獲得更多利益,這種情況對主方非常有利,所以爻辭說“元吉”。 〖原文〗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譯文〗他們的城墻倒復在城壕中,不需用兵,他們來報告國情,堅持下去就過分。
〖解說〗這是泰卦第六爻爻辭,陰,表示客方態度隨和。“復”(fu),翻倒。“隍”(huang),沒有水的城壕。“邑”(yi),都城,古時指諸侯國國家。這里,“邑”指客方。“告命”,報告情況。《左傳》有段說:“宋不告命,故不書。”意思是:宋國沒有報告情況,所以不寫入春秋。“城復于隍”形象地指客方態度隨和,“勿用師”指主方不需要對客方采取強硬措施。“自邑告命”,從這個諸侯國有使者來報告情況了,以此為比喻,說明客方服從主方了。
〖結構分析〗第六爻是客卦上爻,其位置是陰位,這條爻是陰爻,陰爻在陰位,當位,又與三陽有應。當位,表明客方態度隨和,可能有利于主方按自己的意圖行事,是潛在的對主方有利因素;有應,表明主方態度強硬,正好可以利用客方的隨和態度按自己的意圖辦事,這潛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對主方有利因素。然而,第六爻是對第五爻的補充,這兩條爻都是陰爻,表示客方素質很差,力量極薄弱,而相比之下,主方實力極強,主方有可能對客方過于粗暴和傲慢,這種情況對主方不利,所以爻辭強調“貞吝。”主方的態度不宜過分強硬。
坤宮:地天泰() 坤宮:地澤臨
【本 卦】 【變 卦】
▅▅ ▅▅ ▅▅ ▅▅
▅▅ ▅▅ ▅▅ ▅▅
▅▅ ▅▅ ▅▅ ▅▅
▅▅▅▅▅ ▅▅ ▅▅ 九三爻變動
▅▅▅▅▅ ▅▅▅▅▅
▅▅▅▅▅ ▅▅▅▅▅
應爻動當然能到手.
【原文】 (乾下坤上)泰①:小往大來② 初九:拔茅茹(3),以其匯(4)。征,吉。 九二:包荒(5),用馮河(6),不遐遺(7)。朋亡,得尚于中行(8)。 九三:無平不陂(9),無往不復。艱貞(10),無咎。勿恤,其孚(11)于食, 有福。 六四:翩翩(12),不富以其鄰(13),不戒以孚(14)。 六五:帝乙歸妹(15),以祉(16),元吉。 上六:城復于隍(17),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自邑告命。貞吝【注釋】 ①泰是本卦標題。泰的意思是交通和暢,卦象為表示地的“坤”和表示 天的“乾”相疊加,以示陰陽交通和暢。全卦內容主要講對立面的相互轉化。 ②小往大來:失去的小,得到的大。③茅茹:一種可作紅色染料的 草。(4)匯:種類。(5)包:用作“枹”,指枹瓜。荒:空。包荒:將枹 瓜挖空(用來綁在身上渡河)。(6)馮(ping) 用作“淜”,徒步過河叫淜。(7)不遐:不至于。遺:下落,下沉。 (8)得尚:得到幫助。中行: 中途,半路上。(9)陂:斜坡。(10)艱:通“旱”。艱貞:占問旱災。 (11)孚:相信。其孚于食:相信糧食不成問題。(12)翩翩:用作“諞諞”, 意思是巧言善辯,說大話。(13)富:用作“福”。不富:遭殃。以:連累。 (14)戒:警惕。孚:俘虜。(15)帝乙:殷代最后第二個帝王,紂王的父 親。歸:嫁。妹:少女。(16)祉(ZhT):福。以祉:有福,得福; 隍:沒有水的護城濠(有水的護城濠叫池)。【譯文】 泰卦:由小利轉為大利,吉利亨通。 初九:拔掉茅茄草,按它的種類特征來分辨。前進,吉利。 九二:把匏瓜挖空,用它來渡河,不至于下沉。財物損失了, 半路上又得到別人幫助。 九三:平地總會變成起伏的斜坡,外出離開終歸要返回。占問旱情,沒有災難。不用擔心,相信會有糧食吃,會有福份。 六四:騙人說大話,使鄰近的人一同遭殃,沒有提防,還有人成了俘虜。 六五:殷王帝乙把女兒嫁給周文王,因此得福,大吉大利。 上六:城墻被攻破,倒塌在城濠中。從邑中傳來命令,要停止進攻。占問得到不吉利的征兆。【讀解】中國傳統思想注重對立面的相互轉化,在《周易》中已初露 端倪。以后的歷代思想家不斷談到這方面的問題,將這方面的思 想不斷深化光大。老子就是一個突出代表。 對立面的相互轉化,核心就是一個彼此溝通、轉移的問題。天與地、自然與人類、國家與國家、一群人同另一群人、國君與臣民、丈夫與妻子,都存在相互聯系和溝通的問題。通則暢,暢則和,和則萬物興旺繁盛。對立、對抗,只能導致敵意、矛盾沖突, 以至暴力戰爭。現代社會中的人們,已越來越認識到了相互溝通與和諧發展的重要性。 古人談論對立面轉化的立足點在一個“和”字,向他們更看 重的是雙方的轉化:由生到死,由盛到衰,由好變壞,由大到小, 由福到禍。轉化過程就是一個運動和變化的過程,這表明他們是 用動態的觀點來看待萬事萬物的存在。其中既有來源于真實生活的切身體悟(“包荒,用馮河,不遐遺。”),也有理性抽象的思辨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應該說是相當深刻。我們現在更進一 步認識到,對立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比如由量變到質變 比如使用技術手段或、軍事手段,而我們始終不應忘記的是古 人早已闡明了的道理:萬物順遂和暢就是泰。
《哲學易經》之《泰卦》
泰:小往大來,吉,亨。《彖》日:“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象》日: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只有不斷地履行天下,從而才能開泰萬物和造就一切,故受之《泰》。泰,達也,通達也。“條條大路通羅馬”,一切沒有走不通的路和完不了的志向。故只要理論是正確的符合發展觀的就當堅定自己的信仰履行自己的志向,則必能創造出舉世矚目的功績。是以小往而大來,吉祥而亨通也。
《彖》辭說:泰,達也,通達了。萬物開泰,事事通達,是以小往而大來,吉祥而亨通也。原因是天和地由于不斷交相感應,從而化通了萬物。上層組織和下層組織不斷地交相合作,從而才能志向得以一統。因此如能交相合作,相互感應,共同和通,它的品德它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故君子之道當行通順和泰之道,則天下甚安,萬民甚幸,無不和諧而小人之道消矣。
《象》辭說:天地交感則萬物化生,這是《泰》之象。是故先古的君主觀之思天地交感則萬物化生,從而以貨幣和財物的形式來等價物品交換,形成一個相互聯系的不可分割的社會經濟體系。原因是只有以一定的某種形式來聯系人們之間的關系,才能通和民志利欲民心,使民無不勸而天下治矣。《資本論》上說,“貨幣已經把各個生產者的全部經濟生活不可分割地聯系成一個整體了。”而事實證明社會的發展就需要以一定的某種形式來聯系人們之間的關系,使利益得以維護,個體得以張揚,社會得以發展。
初九:拔茅茹,以其匯,征吉。《象》日:拔茹征吉,志在外也。
茅,茅草也。茅之為物,根莖蔓延,拔之以食,根系相牽,能帶動一大片也。故君子所動當思影響之深遠,若能一呼而百應則無往不利,是以征吉也。故君子有所動當一切要合乎人心所和向社會所需。合乎人心所向社會所需則一乎而百應,何事而不成。是以拔茹征吉,當志在其外也。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象》日: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荒,荒蕪也。田荒則倉虛,因此要開墾荒蕪疏通馮河從不間斷地努力,不遺棄也。因為只有自我實現才能有正面回饋。故雖丟失了財物投入了不少的精力,但從此就會歸入到良性循環,行為中正而高尚也。因此,眼前的利益算不了什么,主要是結果如何。萬物開泰貴在正確的路線,如只貪圖眼前利益何以長足發展。是以《象》辭說,“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象》日:無往不復,天地際也。
所有平地來之于陂地的開墾,所有回報來之于不斷的投入,只有艱辛的努力才能通向成功的大道,沒有什么不吉利的。因此不要計較眼前的得失,只要對自己有利就是最大的回報和福份。故人心一真,其利斷金,是以無往不復,天地可際矣。也就是說,無所往何來復,有投入才會有回報,這是不滅的真理。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象》日: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翩翩,飛上飛下,浮夸而不實也。做事無誠懇念頭,就建立不起信任關系。因此當不戒其孚,殷實而為,才能得到他人幫助而志向得以實現。若把一切看得太重,甚至是一毛不拔又怎能獲得他人的幫助。因此這充分說明著要想成功就得全情投入,就得不斷地注入情感和物力。
六五:帝億歸妹以祉,元吉。《象》日: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帝億歸妹以祉,成人之美也。君子成人之美,則必受人以敬。受人以敬則何事而不成,是以“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故君子之德當一心為民謀福祉,只有一心為民謀福祉的人才能樹立起崇高的品德,才能受到人民的愛戴和擁護,是以又有什么不可通達的地方。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象》日:城復于隍,其命亂也。
城復于隍(城墻建在城池內),以為安也;勿用師,以為泰也;自邑告命,自相慶也;如此而行則必見其吝。原因是“世移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隔絕外界就會坐井觀天,就會無法慣通外界的發展,因此關起門來搞革命是行不通的,也只能充分說明著它的脆弱和無能,甚至是自傲和自負。
[易經]是可以用人的行為來改變事情結果的,是絕對的唯物主義思想.你得的是夬
卦,乾下兌上.卦辭: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利有攸往.從整卦不變來看,你還不適宜談論婚姻問題.因為夬是非常強硬的,在歷史是人類戰勝猛獸.猛獸驚動了人.也使人受到了不應有的傷害,獨立不能戰勝,所以要告自邑/不利即戎/你現在的行為向網絡求助,己經符合這個條件.利有攸往/讓過這次,另尋.
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以前的不成功是因為沖動,現在再不成功將是特錯大錯.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應當注意被進攻的信息,而且是光明正大的進攻/莫夜.對付辦法是勿恤/不要計較身外之物的得失.九三:壯于(九旁一個頁)有兇,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不要裝門面,要表里一致,心里不喜歡就直接表示.兩人相處的時侯,如果出現什么可以用的借口,就是擺脫的機會,雖然一次性的怒目相向,卻免犯一生的錯誤.九四:臀無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臀無膚/最有肉的地方沒有肉.也可以理解為褲子都沒有穿.其行趑趄/行為己經不正常.牽羊/一筆財產.只要你付出一筆小財就可以解決問題/悔亡.聞言不信/可以試一試.九五:莧陸夬夬,中行無咎.用假象來周旋,莧陸/長滿軟質植物的沼澤/也就是說,用假象設一個陷阱,但是自己一定要能夠中行/在上面行走,不要自己也陷進去.上六:無號,終有兇.沒有話說了,最后是兇.決斗的結果沒有平均的勝利,只有一方.就把握在你的手中.從卦象來看,很不適宜.
人,都以勸成不勸散為戒.小人也不好說,只是為你分析卦象吧,還是自己拿主意.詳細:
把 夬卦翻過去的 看綜卦 就是遁卦 遁卦是隱退跑路的意思
說錯了翻過去是姤 不過你這問題 回答還是遁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