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第一場雪的時候。。。。
獅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1月14日至21日左右出現。一般來說,流星的數目大約為每小時10顆至15顆,但平均每33年至34年獅子座流星雨會出現一次高峰期,流星數目可超過每小時數千顆。這個現象與坦普爾·塔特爾彗星的周期有關。由于獅子座流星雨的輻射點位于獅子座,因而得名。
2001年的獅子座流星雨被譽為1533年以來最壯觀的流行雨,其中火流星占了33%左右,是一大視覺盛宴。2002年末的獅子座流行雨是近十年流量最大的流星雨,但是由于火流星數量偏少,壯觀程度遜色于2001年的。獅子座流星雨號稱流星雨之王,高峰時每小時進入大氣層的流行高達9000~15000顆。特點是爆發性強,持續時間較短,壯麗無比。英仙座流星雨每小時的流量70~150顆,遠遠遜色于獅子座,特點是流行速度中速,路徑長,經常貫穿天際,流行亮,呈現黃色。雙子座流星雨19世紀中葉突然出現,開始時流量很小,每小時也就是10~20顆,但是往后隨年數增加,每年數量都在上升 到現在基本能達到200顆左右每小時,特點是流行明亮,適合肉眼觀測,速度中速。獵戶座流行雨有兩種,按輻射點區分,一個在參宿四附近,一個在v附近,我們說的獵戶座流星雨指的是后者。特點是流行速度快,亮星多,且呈白色,高峰持續時間長。獵戶座流星雨、英仙座流行雨和雙子座流星雨并稱“三大流星雨”。但無論從哪方面比,都要遜色于流星雨之王----獅子座流星雨。
獅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1月14至21日左右出現,是規模最大的流星雨之一。獅子座流星雨與坦普爾·塔特爾彗星的周期有關,在彗星運行的軌道上彗星會留下大量的塵埃、冰塊、碎片等流星體,而當地球運動到這一區域時這些流星體就會因為地球的引力而墜入大氣層,也就產生了流星雨,因為在地球上看來是從獅子座這一片天宇落下,所以就稱之為獅子座流星雨,但其實并不是從獅子座那里來的
1834年發現輻射點在獅子座,因而命名為獅子座流星雨。奧伯斯證認出1766、1799兩年11月在委內瑞拉觀測到也是同一流星群的兩次出現,周期33。59年。天文界開始認識和研究獅子座流星雨。1864年紐頓證明獅子座流星雨從902年起就有活動記載。共計有十個年份,其中6次記載取自中國官方史書。
1866年11月獅子座流星雨再次出現,計算出其運動軌道;1867年11月奧普爾茨給出彗星1866Ⅰ軌道,因與獅子座流星群軌道十分相似而得知其為流星群的母體彗星;1899年未觀測到獅子座流星雨,彗星也沒觀測到,有人認為彗星已瓦解。公眾感到受騙上當而十分氣憤,對天文學家的不信任感陡然增加。
1900年11月15/16在加拿大重又觀測到獅子座流星雨,每小時1千條。第二年在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又見到,每小時最多達2千條;1933年未發現流星雨,有人估計彗星可能已碎裂;1965年重新找到了失蹤近一個世紀的坦普爾-塔特爾彗星;1966年11月17日再度觀測到獅子座流星雨,最盛時每小時超過14萬顆。
獅子座流星雨,從98年一直到2002年都是處在高峰期,每隔33年將有一段高峰期,獅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1月14至21日左右出現。一般來說,流星的數目大約為每小時10至15顆,但平均每33至34年獅子座流星雨會出現一次高峰期,流星數目可超過每小時數千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