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阿彌陀佛,你要是算命的話,易經要準。佛陀在遺教經有說過,不許學佛之人從事算命、卜卦的職業。
沒有百分百準確的。一百個算命的有一百個說法,你覺得該信誰的好?如果覺得不順利,去寺廟里捐錢放生,或者自己買動物放生,這個改運氣特別快,如果你決定放生了,就最好不要殺生,不然功過相抵又白費了。我每次一放生那段時間財運來的快而且人際關系也很好。最好是到寺廟讓和尚幫你放生這樣比你自己放好些,畢竟你沒有經驗,如果你是求婚姻,就請個開光過的觀音菩薩回去供奉,觀音菩薩有求必應。沒有條件供奉的就平時在心里念“南無(讀mo)大悲觀世音菩薩”,心誠則靈。我們家到處去算命過了,沒有哪個完全準的,以上都是經驗之談,不知道你說的是哪方面不順利?能具體說明嗎?還有你平時孝順父母嗎?平時對人是否寬容大度,做的工作是不是能利益人的,平時說話是不是能順人心,讓人開心,心善是一切福氣的根本。別人是不能改變你的命運的。平時要注意行善積德,如果你對我的問題不滿意或者還有其他不明白的可以繼續問。我會把我所知道的都告訴你。但是不要浪費錢浪費精力時間去算命,沒有太大意義,這些事情我們家人經歷太多了十幾年都如此。并沒有哪個算命的能幫到自己,最終還是靠自己平時多布施多放生多對身邊人好多多吃虧忍讓,才改過來的運氣
傳世掛名易經或周易的預測術,只是算過去很準而已,因為已經發生的過去可以統計并找出規律,只要有足夠多的人和已經發生的結果作為統計數據。如果不推算過去,無法從已經發生(即已知)的過去找出所謂的規律,傳世掛名易經或周易的預測術根本就無法推測將來可能會發生什么!再者,我們所知道的“準”(比如《增刪卜易》、《卜筮正宗》里面眾多“算得很準”的例子),其實都是著述者或傳播者刻意挑選出來的,同樣條件下算得不準的那些實例都著述者或傳播者被有意咔嚓掉了。
不準,但是也有準的一面。很準的東西只會出現在電腦數據里面
易經卜卦只是做參考,告訴你下一步應該怎么做比較合適,然后你自己也要判斷。
騙人的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個古老而又常新的話題:易經算卦到底準不準,它的原理是什么!
傳播和學習周易有很多阻力,就是因為很多人不了解周易,不知道它到底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先簡要做一下介紹。
從根本上講,它是一部立道設教的書。從古及今,凡是有據的傳承,都認為伏羲創制八卦是為了治天下,周文王演卦也是為了治天下。孔子所以特別看重《易》,也是為了以道治天下。什么是道?道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哲學、主義等等。正因為如此,它才被歷代統治者立為群經之首、萬法之原,一直被當成一部不朽的圣典,仰之彌高,傳之彌久。
被當代哲學驗證了的“對立統一”、“量變質變”、“否定之否定”三大基本規律,作為哲學的核心內容,在《周易》里都有所揭示,只不過表達的方式與現代不同罷了。除此之外,其他如原因與結果、必然與偶然、文與質、同與異等等哲學范疇,《周易》里都有十分精微的顯示。《周易》是當時的圣人用以統一人們思想認識的一部有關宇宙觀及其宇宙運動規律的基礎理論著作,從根本上講,它是一本向人們昭示宇宙大道的書。
我們所說的“算卦”,換個文雅和時尚的詞就是“預測”。小到個人,大到國家,在做一件事或制定一項政策之前,除了必要的物質準備,還會對事情和政策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和預期,這個預期就是預測。筆者之前在網上也查閱了很多的資料,但對于周易預測的原理,基本沒有能說得清楚的。現在給大家做個簡單的分析:
系辭里說:“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
意思是說《周易》的框架模型是按照天地及其運動規律為標準制作出來的,它的運行機制與天地一致。圣人制《易》的主要方法,抬頭觀察天文的運動變化,低頭觀察地理的運動變化,然后進行模擬。易卦的模型與天地的運化規律相似,所以它與天地運行的規律是一致的。
看到這兒,大家應該明白了吧,《易經》之所以有預測功能,其原理就是它是圣人仰觀俯察,模擬天地萬物運行規律而制定的。用當下時髦的話所,周易就是一個大的計算機程序,用這個程序就行運算,只要過程中數據沒有錯誤,運算的結果就一定是正確的。這才是周易預測的根本原理。
當然了,萬事萬物除了遵循基本的規律以外,還會有意外和偶然性,用到預測上,有時候可能難免會有一些偏差,但基本趨勢是不會錯的。學習周易預測的方法,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學好周易的本經,這樣在作出判斷時才有理有據,不會出現方向性的錯誤,否則就成了“江湖騙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