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占星學”的天文學基礎
自古占星學和天文學是密不可分的,從歷史的觀點,來看占星學與天文學的關系。至少我們可以這樣說,五百年前彼此是同一家的,最早占星學和天文學的是沒有分別的。因為觀測天象的人,是因為占星的需要才去做的,并沒有人專門觀測天象而不占星的。占星學和天文學可說是在同一片天空、以不同的看法研究。
到科學革命之后,開始有一些科學家視占星學為古代落后的,而與占星學分道揚鏢,所以就出現了一群只關心天上星星的人,不管它們與地球上發生的事情是否有關連。到了現在,占星學家為了更精確地知道星體的位置,大多有天文的知識作為基礎,所用的數據也都經過精確的天文運算,只可惜現代大多天文學家已失去了占星的能力。
占星學和天文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占星學必需仰賴天文的觀測及計算來算出星體的位置。所以,要學會占星學,必需先了解基本的天文知識。要了解占星術,就必須了解占星是以什么樣的方式與實際上的天文星體之間相互關連。
●行星與行星的關連在星座、宮位上
占星學是以地球為中心的,雖然現在大家都已經知道,地球是繞太陽而公轉,但是占星學家所關心的是其它星體與地球的關系,所以占星學大部分的計算都是以地球為中心,也就是以事情發生的地點為計算的基準點。
星體為影響力的來源:占星學家認為,天上的星體會影響地球上發生的事物,雖然現在還不清楚影響的方式,但是可以說星體是影響力的來源。而星座及宮位則是用來測量的工具,星座代表12種基本原型象征,宮位則表現人與世間接觸的12種基本場景。
至于如何去估量星體的影響力,在占星學上主要有兩種工具,其一是大家所熟悉的星座,也就是將黃道帶由春分點分為十二等分的區間;其二是宮位,也就是將黃道帶由上升點分為十二分的區間;所有的星體都會落入某一個星座和某一個宮位。再依星體間的關系~各星體由地球上看去,之間有夾一個角度;可能是零度,也可能是一百八十度,這也就是占星學上所謂的相位。
●星圖架構
將占星學的語言用詩及哲學融入星圖當中。假想你是剛來到世上的嬰孩。
人的實體發生在我們周圍展開意義的地平線之內。他將天劃分為在我們意識中可見的天,及地以下無意識不可見天。整個天空,也就是「宇宙」,繞著我們每天從東到西旋轉。將太陽、月亮、星星及黃道帶過我們的天際,代表人類經驗的反復改變。在我們當地天空的正上是天頂。他代表著我們將去的地方及未來。相反的,在下面經過地球中心到另一方對應該點是天底。這是過去,我們所來之處,也是我們將回歸的地方。從旋轉天的不可動的極軸到天頂及天底,且水平線正交的是南北的子午線〈meridian〉。這就是我們與宇宙中樞相連處,也是我們的時間及歷史線。子午線及水平線相交,將我們的天空切出四個象限。這就是我們所背負的十字架及所分配的命運。
星座(原型)
星座通常是指天上的星群,對于地球來說是固定不動的,將它們聯機并以圖形方式記憶起來,用以辨別天體的方位。
黃道12星座是88個星座中位于黃道帶上的12個星座。在占星學中,星座所代表的義意是宇宙方位的代名詞,代表12種基本的模式及表現的形式。而現在一般人所說的太陽星座,則是以太陽為基準,將12星座當作原型的分類,跟天球上的12星座是不同的。彼此是兩個層次。
星體(作用力)
占星學中,所謂的星體是指太陽系中離我們比較近的星球,它們離地球比較近、引力大、影響也較直接。例如:月亮的運行和潮汐及女子生理周期有關,大地震大多是木星、冥王星及天王星成90度的夾角,都證明了星體對地球的影響。占星學中,星體是推動的力量、一個人的各種能力及人生舞臺上的演員。
宮位(人生)
宮位則是個人出生時以觀測者的東方地平線為基點畫出的12個區塊。在占星學中,宮位所代表的是個人與后天環境的互動、發生動作的場所以及投入的情境。12個宮位代表著不同的人生場景,像自我、家庭、婚姻…等不同的個人與世界的互動情境。
就我對天文學膚淺的了解,從不知曉西方天文學(基本等同于阿拉伯天文學)有“入垣”的說法,甚至連一顆和“垣”相關的星名都難找(至少亮星里沒有哪個叫做“wall”的)。
相反,在我們國家的傳統天文學體系中,倒是有非常契合的概念,我們的祖先把天球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其中三垣為紫微垣(接近北天極附近的區域,天帝宮殿),太微垣(獅子座-室女-后發附近天區,機關)和天市垣(武仙-蛇夫-巨蛇-天鷹附近天區,集鎮市場)。
所以我猜測樓主所說應該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體系,“入垣”,說白了就是進入上面所對應的天區。當然,其中還大有,“入”可以用“犯”、“傾”、“過”、“沖”等等動詞,對應不同意象,那就看欽天監官員的學術功底,更重要的是對的判斷能力了(不妨參照北魏重臣崔浩)。
至于后一個名字,抱歉,不知道,而且網絡上也找不到,至少可以說明一點,不是一個通用的概念。
不過,這兩個詞仔細分析分析,其實也比較詭異。平行,不解釋了,中學數學都懂。相位,這個詞聽起來就比較專業一點,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很熟悉,聽過一個詞吧?月相。什么意思,月亮的相位。再通俗一點,月亮的陰晴圓缺就是相位最明顯的體現。
對了月亮,所有依靠太陽反光的天體都有相位,最顯著的就是金星。平行相位,說白了就是兩個天體形狀相同(比如月牙狀的金星遇到了峨眉月)。而其出現這種情況,兩顆星的黃經一定很接近,所以,用個平行也無可厚非。
怎么說呢,星空對于絕大多數人,永遠是一片向往而又神秘的地方。自古以來占星術就利用了人們的心理,一種有效的方法就是,玄乎其玄,用專業的術語讓人覺得自己高深莫測,從而增強神秘感和心理暗示。其實,在我天文愛好者看來,這些詞,都很基礎,而且從遣詞的角度來看,往往都有瑕疵。罷了~誰讓多數人都不懂天文,不看星空,自然就有被忽悠的可能了。
占星學的流派
流派一<<西洋現代占星學>>(Modern astrology)
特色:近代興起的學派。大量地應用心理學的知識,強調星座、行星的影響力
是目前占星界的主流。
代表:約從通神學會的Alan Leo起始到Dane Rudhyar和Stephen Arroyo為代表。中文書太多,不勝枚舉。
流派二<<西洋傳統占星學>>(Traditional/classical astrology)
特色:大約是現代占星學的前身。使用宮主星,注重行星的力量,常見應用在占卜上。
代表:William Lily,中文書有穆尼閣天步真原,鐘義明的天星擇日實務略有談到。
流派三<<西洋古代占星學>>(Ancient astrology)
特色:復古的占星學,內容為各國早期的占星術,如希臘時代的占星學,使用Profection house(小限)。
代表:Vettius Valens,無中文書。
流派四<<漢堡占星學>>(Uranus astrology)
特色:運用行星的中點,以行星組合來論斷。
代表:Ebertin的The combination of stellar influence,無中文書。
流派五<<泛音占星學>>(Harmonic astrology)
特色:運用占星點的倍數,繪出新的命盤加以判斷。
代表:Eddey的Harmonic astrology,日本人石川晃源的調波占星學(Divisional harmonics)是其延伸。無中文書。
流派六<<七政四余>>
特色:運用天干地支,中文書及教學均不少。
子流派一:以度為主論,以果老星宗為代表,鄭富升、盧清河、李光浦均有著作。
子流派二:以宮為主論,以舒英干元秘旨為代表,如霍敏卿、吳師青均有著作。蔣大鴻派的天星擇日是其延伸應用。
流派七<<印度占星學>>(Vedic astrology)
特色:使用行星格局(yoga)、分盤。
代表:國內有洪能平的教學,無中文書。
流派八<<阿拉伯占星學>>(Arobic astrology 回回歷)
特色:應用阿拉伯點,強旺星(ALMUTEN)。
代表:譯天文書、王中和的實用占星術。
流派九<<宿曜派>>
特色:使用廿七(八)宿。
子流派一:中國的演禽多用于擇日、兵陣,如池本理禽星易見,鐘羲明的擇日精粹。
子流派二:流傳于日本的宿曜道,如大藏經密教部的宿曜經。
流派十<<相關應用>>
應該不算是占星術,算是引伸應用如塔羅牌、靈數學。
這里是我使用Astrolog一年來的經驗所得,版本是5.41F,當然對其他版本也基本適用。第一部分首先解釋星盤,然后再由淺入深講解各種功能。
文中只闡述軟件用法,有關占星名詞的涵義請自行去★占星學常用詞匯中查找。
一.認識星盤
運行Astrolog.exe文件,首先會看到一個圓形的星盤(chart這個詞以下一律稱為星盤
)。如果進入的是文字界面,請按一下“v”鍵。
1.星座(sign)
沿圖上的大圓也就是黃道帶(zodiac)等距離分布的是十二個星座,在星盤的外圈顯示,分別標有各星座的符號,同一格中的小符號表示此星座的守護星(Ruler)。
占星學中,星體在黃道上的座標也就是黃經(celestial longitude)是使用星座來表示的。“20Ari40”代表白羊座20度40分,也就是黃經20度40分,而“20Tau40”代表金牛座20度40分,也就是黃經50度40分,因為每個星座占據了30度黃經。
各星座縮寫如下:
Ari-白羊;Tau-金牛;Gem-雙子;Can-巨蟹;Leo-獅子;Vir-處女;Lib-天秤;Sco-天蝎;Sag-射手;Cap-摩羯;Aqu-水瓶;Pis-雙魚
2.宮位(house)
星盤內圈標有數字的十二個不等大的扇形區域稱為宮位。同樣,小符號是宮位守護星。在右側的文字區第二段落,列出了每一宮的宮頭(cusp)所落位置。
圖中有兩條貫穿星盤的直線,水平穿過的是地平線(horizon),由上至下的是子午線(meridian)。地平線的東西兩端(左東右西)也就是第一和第七宮的宮頭分別稱為上升點(Asc)和下降點(Des),子午線的上下兩端也就是第十和第四宮的宮頭分別稱為天頂(MC)和天底(IC)。上升點所落星座即是通常所說的上升星座。
3.星體(Object)
星體(包括行星和其他天體)在星盤的中央區域顯示為標有符號的點。右側文字區的第三段落列出了各星體的具體位置。
在某些星體度數之后有一個白色的“R”,表示這顆星正在逆行(Retrograde),也就是由西向東運行。再后面灰白色顯示的角度,是黃緯(celestial latitude),這個對占星沒什么意義,僅僅表示星體位置而已。
主要星體的縮寫如下:
Sun太陽 Moon月亮 Merc水星 Venu金星 Mars火星
Jupi木星 Satu土星 Uran天王星 Nept海王星 Plut冥王星
Chir凱龍星 Cere谷神星 Pall智神星 Juno婚神星 Vest灶神星
Node北交點 Lili莉莉絲 Fort福點 Vert宿命點 East東方點
4.相位(aspect)
相位就是星體之間所成角度,在圖上用不同顏色直線標出。容許度(orb)也就是誤差越小則線越粗,反之則是虛線。
各基本相位的縮寫及各種叫法列在下面:
Con:0度/合相/會;Opp:180度/對相/沖;Squ:90度/四分相/刑;Tri:120度/三分相/拱;Sex:60度/六分相/半合
5.星體位置的分布統計
在文字區的最下方第四段落,列出了各種類型的星座及宮位中落入的星體個數:
Fire Earth Air Water火土風水星座 Car Fix Mut本位固定變動星座
Yang Yin陽性和陰性星座
M N A D位于地平線上下及子午線東西的宮位
Ang Suc Cad本位固定變動宮位 Learn Share前六星座和后六星座
二.基本操作
1.輸入星盤資料
選擇Info->Set Chart Info,填入月、日、年、時間。Daylight?是“日光節約時”,也就是夏令時,通常選擇No。Time Zone即時區,在中國的請填-8:00。下面是經緯度。精確的時間和經緯度對于計算宮位非常重要。確認后,看到的就是你輸入的星盤了。
可以把星盤資料存成文件方便下次調用:File->Save Chart Info。如果用File->Save Chart Positions來保存的話,文件里記錄的是星體位置而不包含星盤資料(時間地點等)。
在Info->Default Chart Info里,可以設置好通常用的時區和經緯度。最下面的Correction For Now,如果是-8:00時區請填入“-960”,這樣可以保證在計算Chart For Now的時候時間與你電腦的時鐘一致。
2.兩個常用的開關
切換圖形和文字界面:View->Show Graphics,Astrolog中很多功能都有圖形和文字兩種狀態。
顯示簡單解釋:View->Show Interpretations,可以在文字狀態下顯示簡單的解釋。其實就是程序組合的關鍵詞。
3.限制星體
占星時通常使用十顆行星,但有時也會用到小行星等其他天體,這些在Setting->Restrictions中設定。注意這里打勾的是不選,空白的才是選中的。
第一欄是十顆行星,第二欄前五個是小行星,后五個是一些特殊天體。其中有一項是Lilith/S.Node,在這里莉莉絲和南交點共用一個位置。缺省狀態下計算的是莉莉絲,如果想計算南交點,請打開Setting->Caculation Settings,將Use Ephemeris Files選空。
第三欄是十二宮的宮頭,選中的話它們會象星體一樣顯示在圖中并計算相位。最后是八顆超行星。另外還有恒星(fixed star),在Setting->Star Restrictions中選擇。
4.限制相位
通常只計算上述的5種基本相位,但可以在Setting->Aspect Settings里把其他相位選中。另外還可以修改容許度(orb),和影響力(influence),這個會在后面講到。
在Setting->Object Settings以及More Object Settings里,可以進一步設置單獨星體的容許度,事實上是按兩個容許度中較小的來計算。還有在這里設置星體的影響力值。
5.顯示上的設置
View->Print Nearest Second,要是你覺得角度顯示到分還不夠精確,選中這一項可以顯示到秒。
入相位和出相位:View->Apply Aspects,選中這一項時計算相位是正在形成(入相位)還是正在消失(出相位)。
同度相:View->Parallel Aspects,不使用通常的黃經相位,而使用以赤緯(declination)計算的同度相。
Graphics->Add Aspect Info,選中時會在右側文字區分別顯示吉相、兇相與合相的影響力,以及總體影響。
在View菜單和Graphics菜單里還有很多顯示設置,比如改顏色什么的,因為很容易掌握所以這里不一一廢話了。
6.占星上的設置
恒星黃道:Setting->Sidereal Zodiac,通常使用的是回歸黃道(Tropical Zodiac),選中此項則使用天文學上以星座實際位置標明的恒星黃道。
日心占星:Setting->Heliocentric,不以地球而以太陽為中心來計算星盤。
分宮制:Setting->House System,分宮制恐怕是占星學上爭議最大的問題之一了,通常使用Placidus或Koch。
做了以上這些改動之后,可以用File->Save Settings把設置存到Astrolog.dat文件中去。否則下次打開時還是老樣子。
7.動畫星盤
Animate菜單用來使星盤自動隨時間變化。
首先在Animate->Jump Rate里選擇單位,星盤即會隨之變化。可以在Jump Factor里選擇一次變化幾個單位。在動畫過程中可以反向、暫停,也可以手動前進或后退。
選中Animate->Time Exposure會產生類似多次曝光的效果,也就是每次變化的結果都保留在圖上。
8.其他值得一提的
輸出資料:File->Save Chart Text Output以及下面的幾項可以把Astrolog中的文字和圖形存成文本文件、位圖、wmf文件和postscript文件。同樣,這些功能也可以在Edit菜單中用Copy來完成。
Edit->Enter Command Line,輸入命令行。這可能是為了方便Dos版的用戶吧,其實所有命令都可以在菜單里實現。
Graphics->Show World Map,顯示世界地圖。這里有個很有趣的功能:在地圖上某一點按下鼠標右鍵,會把這一點的經緯度存入星盤資料中。Show Globe和Show Polar Globe是顯示兩個不同方向的地球。如果打開Show Constellations則顯示星座。
三.合盤與流年盤
1.準備工作
計算合盤或流年盤之前先要用Info->Set Chart #2 Info來輸入第二個星盤的資料,方式與第一個相同。
要想返回原先的單獨星盤,請選擇Info->No Relationship Chart。注意在合盤時如果做星盤動畫,變化的是Chart #2。
2.四種合盤工具
Info菜單中以下四種都是計算合盤的工具,分別說明如下:
Comparison Chart,比較盤,把兩個星盤中的星體顯示在同一盤中,用來看相位關系。盤上顯示的是Chart #1的宮位,Chart #1的星體在內圈,Chart #2的在外圈。當然,此時只顯示兩星盤之間的相位而不顯示各自內部的相位。
Synastry Chart,合盤,跟比較盤相似但是只顯示Chart #2的星體,觀察其落入Chart #1宮位的關系。
Composite Chart,組合中點圖,這個星盤里每個星體的位置是取自兩個盤中對應星體的中點。
Time/Space Midpoint Chart,時間/空間中點圖,根據兩個星盤的時間和經緯度分別取中點,以此計算的星盤。注意使用過這一項之后,結果會保存在Chart #1里,把原先的資料沖掉。
3.第三個和第四個星盤
Astrolog中最多可以同時計算四個星盤,當然這僅限于比較盤的功能,而且,不計算相位。在Info->Chart #3 and #4里分別輸入或打開每個星盤,然后選擇計算的盤數。
4.流年盤
Transit這個詞翻譯成流年不知是否合適,也許應該叫行運什么的。計算流年盤的工具是Info->Transit and Natal,其實與上述的比較盤是完全一樣的。但是作為一個專門的工具,你可以在Settings->Transit Restrictions中單獨限制流年盤(Chart #2)中顯示的星體,當然本命盤中的星體還是在Setting->Restrictions中限制。
5.另一種方法
也可以用Chart->Transits來計算流年,使用這個不需要設置Chart #2而是直接輸入日期時間(請確認在單盤狀態下)。在左上的框里選擇方式:
Transit to Transit Hits顯示本命盤在一天內形成的相位以及時間,Transit to Transit Influence按影響力大小列出盤中所有相位。Transit to Natal Hits顯示流年盤與本命盤之間在一天內形成的相位以及形成時間,Transit to Natal Influence按影響力大小列出流年盤與本命盤之間的所有相位。
以上計算一天內的情況是因為在右上的框里選的是Giving Day,同樣也可以計算一月、一年或幾年內的情況。打開Display Return Only則只計算返照。
6.推運盤
Info->Progressed and Natal是推運盤,以一天代表一年來計算年運。跟上一個一樣,可以在Settings->Progressed Restrictions中單獨限制推運盤中顯示的星體。
同樣可以用Chart->Progressions來計算推運,這樣結果只顯示推運盤。注意使用時要選中Do Progressions,如要返回原先星盤,把這個開關選空再做一次。
7.其他
Info->Date Difference Chart,可以顯示Chart #1和Chart #2之間相隔的年數,月數,天數等等。
Info->Biorhythm Chart,應該叫做生命曲線吧。這個似乎與占星沒有關系,而僅作為一個附帶的功能放在這里。
四.Chart菜單中的圖表
1.Standard List標準列表
圖象模式在第一部分中已經講過了。在文字模式中,除了上述的條目,還有另外幾項。Rul.,R和F分別表示星體落在它守護和失勢的星座內,e和d分別表示星體落在它曜升和陷落的星座內。各星體的這些位置可以在Help->Show Object中找到。
第二個Rul.(在方括號內的)是宮位的情況。這有兩項,第一個是計算宮位本身的守護星,另一個是計算宮主星(lord of a house)。后面的Veloc.是此星體運行速度。
2.House Wheel宮位輪
用字符組成的方形星盤。
3.Aspect Midpoint Grid相位中點表格
把每兩顆星體的相位(如果有的話)和中點標在網格中。中間對角線是各個星體,左下區域是相位的符號,右上區域是中點所落星座。如果切換到文字狀態則顯示具體相位容許度和中點位置。
4.Aspect List相位列表
和上一個一樣都是相位表,不過這個是按力量值(power)大小將相位一項項列出。后面寫的是容許度,白色a表示入相位,灰色s表示出相位。這是在View->Apply Aspects選中的情況下,否則只顯示容許度的正負。星座如果顯示在方括號內則表示是逆行。
5.Midpoint List中點列表
按位置前后列出命盤上的全部中點,后面灰色的是兩星所成角度。
6.Local Horizon本地地平線
可以算是另一種方式繪制的星盤,圖正中是地平線,那兩條曲線(有的版本看不到)是黃道和天赤道。從這張圖中可以看出星體在天球上的座標位置。
7.Solar System Orbit太陽系軌道
太陽系中行星的實際位置圖示。通常這還是把地球顯示在中心的,除非將前面所說的Setting->Heliocentric選中。
8.Gauquelin Sectors高魁林盤
9.Calendar日歷
顯示當月的日歷,或者通過改設置顯示當年的日歷。
10.Influence影響力
在圖形狀態下顯示守護關系圖。最左邊的是星座守護關系,如果一個星體落入第二個星體守護的星座,則由第一個星體到第二個星體之間有一個箭頭。如果一顆星落入自己守護的星座,則它上面有一白色圈。灰色圈表示幾顆星體之間發生了相互守護(互容)或是循環守護,互容的兩星之間用白色箭頭指示。
另外兩個是宮位守護關系圖,不同之處在于中間的是計算宮位本身守護星,最右邊的(有的版本沒有)是計算宮主星。上面是層次圖和下面是輪狀圖,意思一樣。
在文字狀態下這個是計算行星力量值(power)用于看行星的影響大小。分位置、相位和同度相三項計算力量值(括號里是排名),總和顯示在后面并標出百分比。如果修改設置的話,還可以顯示星座、宮位和相位的力量值。不同版本的Astrolog這個功能可能會有較大差異。
11.Astro-Graph占星地圖
這張圖的意思嘛,可以說是固定時間變化地點。每一星體此時此刻在地球的其他地方會位于天球上的不同位置,圖上四種顏色的線分別表示此時星體正上升、下降、位于天頂和天底的地域。
12.Ephemeris星歷表
各星體本月的運行軌跡,在文字狀態會列出每一天各星體的具體位置。相對于上一個,這個是固定地點變化時間。
13.Arabic Parts阿拉伯點
所有阿拉伯點的列表。5.41F中缺省設置為只列出有相位的阿拉伯點,也可以修改設置為顯示所有的。在右邊標明了每個阿拉伯點的計算公式。
14.Rising and Setting上升與下降
按時間先后列出了每個星體一天中上升(rises)下降(sets)和到達天頂(zeniths)天底(nadirs)的時間。
以上這些圖表顯示的內容大都可以在Chart->Chart Settings中進行進一步設置。
是的。古典占星是以古典七星(日月金木水火土)作為守護關系而運用的理論系統,分數越高的星星表現力越好,最低的就最差。
我不知道你說的古典占星是什么 不過如果是從星相的角度出發的話 東方的叫紫薇,西方叫占星,準不準不是看星相盤的 是看占星師的 因為每個占星師他解盤都是不一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