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搜“八字排盤”,把生日輸進去就成了。至于五行命,也即年命,兩年一個命,九二年是壬申年,劍鋒金命。記住了?
這個問題回答好很麻煩,簡單地說,查《萬年歷》,不管是陰歷、陽歷,找到出生年,看出生年的干支,如2012年的干支是壬辰,年干支以“立春”節的時間為分界,不以正月初一為分界,如2012年立春在陽歷2月4日,農歷正月十三,立春以前的年干支是辛卯,是2011年的干支,從立春之時起才是壬辰年。同樣查月干支也是以交節日為界,陽歷2月4日立春,從立春之時起進入“壬寅”月,立春之前仍是上一個月的干支“辛丑”。月支是固定的,正月起寅,二月卯,一直到臘月丑。月干根據年干確定。有一首年上起月絕: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之年尋庚上,丁壬壬寅順行流,若問戊癸何方發,甲寅之上好追求。意思是,逢甲年、己年,正月起丙寅,二月丁卯,依次順推。日干支以自己的出生月日相對應的干支即是,如2012年3月10日(農歷2月18),日干支是庚午。時干支的地支排列是固定的,從子排到亥,十二個時辰,從晚11時(23時)起子時,每兩小時為一時辰,時干支的天干由日干推算:甲己還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意思是,逢甲日、己日,子時起甲,甲子時;丑時乙,乙丑時;寅時丙,亥時乙。如此查找,生辰八字就有了,如2012年陽歷3月12日14時03分生人,2012年是壬辰年,3月5日驚蟄節,二月卯,年干壬,正月壬寅,二月癸卯,3月12日的干支是壬申,14時是未時,日干是壬,子時起庚,丑時辛,未時起丁,丁未時,此人的生辰八字是:壬辰 癸卯 壬申 丁未
生辰八字不是計算得出來的,是根據你的出生時間從日歷上查出來的。
首先要先知道你的出生年月日的"日干"
要用你的出生的"日干"來對照"時支"。
比方是 甲子日18:30 出生、
日干就是 甲、18:30 是酉時、
對照下表可以得到 "癸酉"
所以就是 甲子日、癸酉時。_
對照下表: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子時 丑時 寅時 卯時 辰時 巳時 午時 未時 申時 酉時 戌時 亥時
日干為甲己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日干為乙庚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日干為丙辛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日干為丁壬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日干為戊癸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總稱為“十天干”.又分為5陽干,5陰干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總稱為“十二地支",又分為6陽支,6陰支
甲為天干之始,子為地支之始,天干在上,地支在下,甲子相合,乙丑相合,其余順次相合,就叫“甲子”。古代就是以甲子來紀年、紀月、紀日。
天干數為十,陰陽相合是五,地支數為十二,陰陽相合是六,天干周轉六次,地支周轉五次,合為六十甲子之數,故又稱“六十甲子”.
甲子周期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算法思想:
甲子組合的規律是按干支原有的順序,五個陽干與六個陽支相配,五個陰干與六個陰支配,結果便構成了六十個干支(或叫甲子)組合,為甲子一周 .觀測上表可以發現,天干與地支的結合是順序向下進行的,形成一個輪回,直到天干周轉六次,地支周轉五次.
有了甲子周期表,用天干地支紀年、紀月、紀日就方便多了.
年干支推算法
中國很早就用干支紀年,并且沿用至今。有人把第一個甲子年定在公元前2696年,與公元相比較,公元4年的干支正是農歷甲子年,因而將公元數減去3,再除以60(六十花甲子周謔???O碌撓嗍??梢雜昧??鬃穎硇蚴?聿槌齬??媚甑母芍АF涔?轎??
(所求年數-3)/60 = 商。。。余數(年干支序數)
如果余數等于0,則干支序數加上60。
例如:求公元1983年的農歷干支年紀:(1983-3)/60 = 30。。。0,則 0+60 = 60(干支序數),查表為癸亥年。
月干支推算法:
年的天干為甲或已時,則正月的天干為丙;
年的天干為乙或庚時,則正月的天干為戊;
年的天干為丙或辛時,則正月的天干為庚;
年的天干為丁或壬時,則正月的天干為壬;
年的天干為戊或癸時,則正月的天干為甲。
首先推算出該年農歷正月的天干,其余月份可按天干順序號類推。該年正月的天干序號的計算為:取公元年份除以5的余數減2后乘以2再減1。當該數為負數時加10
例:求公元1991年(農歷辛未年)正月的天干:1991/5=398余1,正月的天干序號數(1-2)X 2-1=-3,因該數是負數則加10得7,即天干序號7得出農歷辛未年正月天干為庚,正月干支為庚寅。二月為辛卯,三月為壬辰,余類推
日干支推算法
由于農歷月的大小沒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這就使推算農歷日期的紀日干支不能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實現。因此,農歷日期的紀日干支比較好的推算辦法是借助于歷表
雖然農歷的大小月不固定,而陰歷除了每四年有一次閏月(二月)以外,每年的大,小月都固定不變,所以可以從陽歷來推算當日的干支,其推算公式是:
日干=(元旦天干序數)+(所求日數)+(各月天干加減數,閏年三月后加1)/10
=商........余數(日干序數)
日支=(元旦地支序數)+(所求日數)+(各月天干加減數,閏年三月后加1)/12
=商........余數(地支序數)
按上述方法推算日干支,有兩個數要先求出來才能代入公式中,即元旦干,支序數,各月干,支加減數。
天干地支加減數表:
每月天干地支常數加減表
平年 閏年
天干 地支 天干 地支
一月 減一 減一 減一 減一
二月 加零 加六 加零 加六
三月 減二 加十 加一 加一
四月 減一 加五 加一 加 一
五月 減一 減一 加一 加一
六月 加零 加六 加一 加一
七月 加零 加零 加一 加一
八月 加一 加七 加一 加一
九月 加二 加二 加一 加一
十月 加二 加八 加一 加一
十一月 加三 加三 加一 加一
十二月 加三 加九 加一 加一
五鼠遁日起時訣 五虎遁年起月訣
五鼠遁日起時訣
甲己還加甲
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
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
壬子是真途
注解:
甲己日起甲子時
乙庚日起丙子時
丙辛日起戊子時
丁壬日起庚子時
戊癸日起壬子時
五虎遁年起月訣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歲戊為頭
丙辛歲首尋庚起
丁壬壬寅順行流
若問戊癸何方發
甲寅之上好追求
注解:
甲己年起丙寅月
乙庚年起戊寅月
丙辛年起庚寅月
丁壬年起壬寅月
戊癸年起甲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