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壓在兩卦之間的中線上是騎線,如果是壓在兩山之間的中線上,是空縫,都主大兇,用替卦。
這是“騎縫出線”,如果是地磁的問題,那么此宅不宜居住
你是看朝向還是風水位比如財位在哪里之類的啊。看朝向很簡單啊。客廳面向窗戶,窗處是什么方向就是什么朝向嘛。
你是看朝向還是風水位比如財位在哪里之類的啊。看朝向很簡單啊。客廳面向窗戶,窗處是什么方向就是什么朝向嘛。
風水就是地球環境工程學。磁場和方位的測量工具,主要就是羅盤。一個風水師如果沒有羅盤,就如同一個讀書人不讀書一樣荒唐。所以,哪怕僅僅是為了裝點一下門面,你都有必要買一個羅盤。更何況,據說羅盤本身就有避邪化煞的功能。注意,羅盤不要隨便買!一個能用的羅盤首先必須由天盤和地盤兩部分組成,外面的方盤叫地盤,中間的圓盤叫天盤,這是取“天圓地方”的意思。也因 此,羅盤又叫“元旦盤”。天盤盤面是各種刻度和分區,中心放指南針的圓形區域叫做天池。現在市面上有許多圓形的羅盤——即只是光禿禿的天盤,而沒有地盤, 這種只能當指南針用。下面這些挑選羅盤時的注意事項,請兄弟們要認真閱讀:1,天盤以及天盤上的各層一定得是活動的,轉動起來不能太澀,但也不能太靈活,最好是用手能順利轉動,不用手動就不會轉動的那種,否則很難準確定位;2,地盤上必須有成直角交叉關系的兩條紅線,這代表赤道和子午線。地盤的子午線、天池中的子午線、指南針、天盤上對應刻度0°和180°,三者要能夠完全重合;3,測試指南針的靈敏度。把羅盤水平放置,等指南針停止晃動時,拿出手機或者鑰匙串在旁邊晃一下,看看指針有無輕微偏移和顫動;4,盡量挑分層少一點的羅盤,貪多嚼不爛。有些綜合羅盤,分區甚至達三四十層之多。對菜鳥來說,真的不容易看懂。一般最多十幾層的就可以了,而常用到的只有四五層。NO2.看懂羅盤把一個綜合羅盤拿在手里,能完全看得懂的人少之又少。這是因為風水學的流派很多,出了一個新流派往往就根據自己的理論,在羅盤上添加一層。所以,除非是精通各家理論的達人,一般能看懂十二層以上就能算是高手了。如圖3所示,磁針所指向的這些方位稱為“山”。羅盤上將一個圓周總共分為二十四個方位,即每15°一個方位。這些方位用十二地支、八天干,以及四維來表示。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八天干,即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天干之數本來有十個,在羅盤中戊、己兩天干被寫在中央區域,表示中央土位,中央不在二十四山之內。四維,即艮、巽、坤、乾。這是八卦中的四個卦象,羅盤中用到的四個卦象,卻是用其在“后天八卦”中的方位:艮=東北方;巽=東南方;坤=西南方、乾=西北方。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順序及方位見圖4。二十四山是羅盤上的基本方位,其中有四個方位尤其重要,必須記牢:子午卯酉。這也是學術數必須知道的四字訣。子=北方;午=南方;卯=東方;酉=西方。羅盤上東南西北的次序,是南方在上,北方在下,這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要搞錯。既然知道了“山”這個專業術語,還要知道“向”,即坐“山”朝“向”。比如北京故宮就是“午山子向”——坐北朝南。今后我們應該說某一棟建筑物是“×山×向”,而不能再捧著羅盤說什么“坐 ×朝×”之類的外行話了,免得讓人笑話。NO3.羅盤操練方法我們看電影里,風水先生在揭開羅盤上蓋著的紅布準備使用前,總會念念有詞,他們念的是羅盤“開盤咒”,為房屋(即陽宅)定山向念的咒是:天旋地旋九星旋,陰陽和合顯自尊,五行生克各在位,趨吉避兇降周全。不過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房屋選址之前的定山向,而是為我們已經居住了N年的房屋測山向——看看它的磁場如何,方位怎樣——所以這個咒就甭念了。好了,現在,拿起你的羅盤,我們一起操練起來!第一步,走到門外,距大門口七個腳印,大約三步遠的位置,轉過身來面對大門。第二步,先要調整好羅盤,即讓地盤的子午線、天池中的子午線,以及磁針三者相重合。注意,天池子午線的南北向與磁針的南北極,一定要一致,千萬別顛倒了!第三步,把調整好的羅盤水平放在胸前,一定要水平!讓羅盤的平面跟大門所在的平面呈垂直關系。如果沒有那個功夫的話,就把羅盤放在平地上!讓地盤的邊線與大門門檻互相平行。除非你家是午山子向,否則這時候你就會發現,磁針跟地盤上的子午線不再重合,而有了一個交角。第四步,請轉動天盤,讓天池中的子午線與磁針相重合——第五步,不要激動,仍然要保持羅盤水平。這時候,來看看地盤上那根子午線與天盤上的什么方位相重合。把二十四山上的這兩個方位記下來。這個子午線在天盤上的方位就是你家房屋的山向,靠大門的一方為“坐”,靠自己的一方為“向”。當你成功測出你家房屋的山向,那么恭喜,你已經摸著風水的門檻了。
風水羅盤各圈層的含義
羅盤上的圈層有的簡略,有的復雜。少則三層,多則四十多層。每層都有文字或符號,都有特定的意義。在沿海的福建漳州、廣東興寧,內地的安徽休寧、江蘇蘇州都有不同的羅盤。
第一層是天池,即太極,或渭天地。磁針居于中,紅頭指向南方,黑頭指向北方。風水先生認為:太極化生萬物,一為太極;二為兩儀(陰陽、乾坤);三為三財(天;地、人);四為四象(東、南、西、北);五為五行(金、木、水、火、土);六為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七政(日、月、五星);八為八卦(乾、坤、艮、巽、震、坎、兌、離);九為九星(文、破、廉;祿、巨、武、弼、貪、輔);十為洛書成數九加一。風水先生還認為:立規矩、權輕重、成方圓,莫不由金針與天池始定。如果羅經無天池,則子午無定,陰陽莫分,八卦九宮不能別,龍向氣脈無由而稽。金針動而為陽,靜而為陰。子午中分為兩象,兩儀合卯酉為四象,四象合四維為八卦,八卦定方位,于是天道成、地道平、人道立。
第二層是八卦。或為先天八卦,或為后天八卦。八卦有四陰四陽,各有方位。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方位不同。后天八卦還與洛書結合起來,內容十分復雜。相地時,坎龍不立辰向,坤龍不立卯向,震龍不立申向,巽龍不立酉向,乾龍不立午向,兌龍不立巳向,艮龍不立寅向,離龍不立亥句。
第三層九星。古代對九星的說法不一,或者認為是四方和五星,又認為是北斗七星和輔佐二星。風水術中的九星是貪巨祿文廉武破輔弼(死或作溫),它與二十四山向、五行相配合,組成艮丙貪狼木、巽辛巨門土、乾甲祿存土、坤乙輔粥木、坎辰申癸破軍金、兌丁巳丙午武曲金、離壬寅戌文曲水、震庚亥未廉貞火。
第四層天星。天星有天皇、天廄、天鬼、天乙、少微、天漢、天關、天戰、天帝、南極、天馬、太微、天屏、太乙、太罡、天官、天命、
天苑、天棓、天市、天廚、天漢、天壘、天輔共24個。天鬼或為天魁'、天苑或為陽璣、天漢或為陰光。天乙即天一,天極即北極星,天漢即銀河,天棓、天漢等出自《史記·天官書》。風水先生認為:天垂象示吉兇,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下映二十四山。星有美惡,故有吉兇。諸星中以紫微、少微、天市、太微為天星四貴,除少破外,三貴均有立圖建都之驗。凡星下照地穴,金木水火土合局則吉,不合局則不吉。
第五層地紀二十四位。這是內盤,又稱正針。二十四向由八個天干、十二個地支、以及乾坤巽組成。為什么要取二十四這個數字呢?風水先生認為這是天地之成數,天數二十有五去一、地數三十去六,都是二十四。此數上應天時二十四節氣,下行地中二十四山方。二十四方位的排列是:正北坎卦王子癸、東北民卦丑艮寅、正東震卦甲卯乙、東南巽卦辰巽巳、正南離卦丙午了、西南坤卦未坤申、正西兌卦庚酉辛、西北乾卦戌乾亥。二十四位的用途是定山向、辨水向。當盤中指數指向某節氣,則生氣臨在對應的一方。正針所指方向即磁極子午。它反映的是地球方位,故又稱地盤。
第六層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立春始艮、大寒終丑,以推五運金木水火土,以察少陰少陽太陰太陽。
第七層穿山七十二。用六十甲子加八干四維共七十二,稱為穿山,以應七十二候。七十二龍分布在二十四位之下,每位下有三龍,十二支有六甲。穿山即穿定來龍。搞清了來龍屬何干支,才可以辨別吉兇。所謂壬山只可坐癸亥、甲子兩方;子山只可坐丙子、庚子兩方。八干四維處于空格中,
第八層分金。在正針二十四山之下,每山各設五位,合一百二十,用以避孤虛龜甲,稱為分金。
第九層中盤人紀二十四位,或稱中針人盤。風水先生認為:先有天地,后有人,故人盤居天地盤之中,子午對準內盤的壬子和丙午之間。處于二十四山方位向右錯開半格,屬于北極子午。風水先生稱之為上關天星厘度氣運進退,下關山川分野地脈賴否。
第十層同第八層,稍有錯開一
第十一層透地六十龍;風水先生認為:透如管吹灰,氣由竅出。五氣行平地,發生萬物。地有吉氣,土隨而起。氣透于地中,氣雄則地隨之而高聳,氣弱則地隨之而平伏,氣清則地隨之而透美,氣濁則地。隨之而兇惡。在撥弄針盤時,對六十龍的解釋各有不同。如果透得甲子沖山,就會女啞男癆;透得丙子,就會富貴雙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