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的意思是,佛教當中相信人是有靈魂的。肉體會死亡,但是里面的靈魂卻可以不斷的循環,從一個身體里脫離而出投胎成為另外一個人,從而可以無止息的循環,生死相續。
道教中的“五道輪回”指神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輪回的說法是釋迦牟尼佛把古印度婆羅門教的輪回思想重新打造,最后歸為己用來發展佛教。人的壽命有長有短,如果死了就跟重生是一樣的,因為這個人的靈魂還在。但是如果靈魂沒有“領悟”或者“修仙”,那就必定會在紅塵中不斷沉淪,輪回不斷,無法解脫。
“三界眾生,輪回六趣,如旋火輪。”大智度論卷十六說眾生輪轉五道,回旋其中。 大乘心地觀經卷三:有情輪回,生于六道,如車輪之無始終。成唯識論卷四說,有情眾生,由四根本煩惱,輪回生死,不能出離。 ”-自如觀佛三昧海經卷六。
因而佛教按照善惡來分,分成六道。
道教和佛教的輪回相比,少了阿修羅道。道家講究陰陽平衡,人就是大自然陰陽調節后的產物。如果生前做的壞事多,那么死后的魂體屬于陰性,會去幽冥界,去餓鬼道、地獄道或者畜生道。如果生前積德向善,好事做的多魂體就會偏向陽性,回去天上當神仙,入神道。然后根據修行等級,再來劃分是鬼仙、人仙、神仙、天仙、地仙等等這些仙級等級。
輪回的說法,給了貧苦大眾一個虛假的希望,畢竟沒有人知道死后到底是怎么樣。但是這個說法把人的善惡和死后的狀況做了個聯系,起碼體現了道教對生命的尊重,對修性守道的追求。最后達到脫離“五道”,生道合一的境界。
當然有。像《太上洞玄靈寶升玄消災護命妙經》云:
爾時,元始天尊在七寶林中五明宮內,與無極圣眾俱放無極光明。照無極世界,觀無極眾生。受無極苦惱,宛轉世間,輪回生死,漂流愛河,流吹欲海。
這就可以說明,道教是講究輪回的。
其次,十殿閻王也是道教的說法。
1)道家也信輪回,道家的代表莊子就有輪回說,人死之后,靠的是什么回復于未生之前呢?在《莊子》書中似有兩種解釋可以回答這個疑問。一是靈魂,一是氣。《知北游》篇關于魂魄不死的看法或可同佛家神不滅論相溝通: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類悲之。解其天弢,墮其天 ,紛乎宛乎,魂魄將往,乃身從之,乃大歸乎!
輪回這一概念進存在于佛教、道教、印度教、婆羅門教中。其他宗教(日本的神道教,歐美的基督教等)是沒有的。
按照佛教的理論,人死后大約8小時神識完全脫離肉身,進入中陰身狀態,除了少數極善、極惡的人會立刻轉世,一般人會盡力最長49天時間的中陰身,然后都會投轉到下一世。
有的資料說,如果49內沒有子孫或他人為亡者做功德,那亡者就會墮入鬼道,也就是六道輪回中的惡鬼
直接打入十八層地獄, 永世不得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