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及六十四卦)的構成要素是:陰陽符號。
八卦,是陰陽符號演變的八個成象。
六十四卦,是陰陽符號演變的六十四個成象。
沒有陰陽符號,就沒有六十四卦,就沒有依附在六十四卦上的象辭和爻辭,也就沒有《周易》,以及解釋《周易》文本的《易傳》。
一卦為三爻
從下往上
周易的基本構成單位是爻。
爻分為陰爻和陽爻,它們是組成卦象的基本單位,構成了卦象的交錯變化。六十四卦中,每卦都由六個爻組成,不同的爻代表不同的寓意。爻是效仿天地變化的符號。爻又可以解釋為“交”,代表“易”的變化交錯。宇宙萬物時時都在相互交流、作用,發生關系,產生變化。
爻有兩種,即陽爻和陰爻,陽爻以“——”表示,陰爻以“— —”表示。陰陽二爻象征由太極衍生的陰陽兩儀。兩個爻組合在一起,即象征兩儀和合產生的四象。三個爻組合,即可構成八卦,代表天地之間的八種事物形態。八卦兩兩組合,即構成有六個爻的六十四卦。
周易的成書背景:
中國早期社會由于生產力低下,科學不發達,先民們對于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現象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因而產生了對神的崇拜,認為在事物背后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神的存在,支配著世間一切。
當人們屢遭天災人禍,就萌發出借助神意預知突如其來的橫禍和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后果的欲望,以達到趨利避害。在長期的實踐中發明了種種溝通人神的預測方法,其中最能體現神意的《周易》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
卦象 卦辭 爻辭
1,易經六十四卦記載于《易經》,每一卦的圖像均由兩個八卦上下組合而成,每一卦各有六個爻。它是透過六十四卦的組合,去反應六十四種不同的事務、情境、現象、特定環境下的人生哲理、以及大自然的運作法則。
2,易經六十四卦是透過六十四卦的組合,去反應六十四種不同的事務、情境、現象、特定環境下的人生哲理、以及大自然的運作法則。每一卦都會有六爻和爻辭,以及三百八十四種對應的狀態,透過這些變化可以知道世間萬物的運作以及人生的哲理。
3,《易經》64卦的卦序是建立在8卦的基礎之上的,前人的主要認識有“先天八卦說”,“后天八卦說”,各有特點,但它們與64卦的聯系卻顯得附會。
4,有人對64卦提出了“兩兩相偶,非反即覆”的概念,可謂是一個大的進步,它指出了64卦的一些內在聯系。
5,但這一概念也有缺陷,就在于它的提法“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沒能系統地解決《易經》的卦序問題。
分宮卦象次序圖
乾為天
天風姤
天山遯
天地否
風地觀
山地剝
火地晉
火天大有
坎為水
水澤節
水雷屯
水火既濟
澤火革
雷火豐
地火明夷
地水師
艮為山
山火賁
山天大畜
山澤損
火澤睽
天澤履
風澤中孚
風山漸
震為雷
雷地豫
雷水解
雷風恒
地風升
水風井
澤風大過
澤雷隨
巽為風
風天小畜
風火家人
風雷益
天雷無妄
火雷噬嗑
山雷頤
山風蠱
離為火
火山旅
火風鼎
火水未濟
山水蒙
風水渙
天水訟
天火同人
坤為地
地雷復
地澤臨
地天泰
雷天大壯
澤天夬
水天需
水地比
兌為澤
澤水困
澤地萃
澤山咸
水山蹇
地山謙
雷山小過
雷澤歸妹
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先天八卦卦數: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