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以下內容,樓主看看是否能用:
《易經.系辭》云:“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卜筮之道,起源甚早!《周禮》春官太卜掌三禮,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連山、歸 藏早已亡佚,今僅有《周易》存焉.《周易》之始作於伏羲,當時僅有其象,尚未有文字.周文王開展為六十四卦, 又屬之以辭,是為《彖辭》.周公賦予爻象,各作《爻辭》.最后孔子作《十翼》.此經於是燦然大備,史稱“易經四圣”,而《易經》也成為后世陰陽五行哲學之圭臬!其中占卜一道,當然也是祖紹《周易》,萬變不離其中.不過更嚴格來說,卜筮之道起源早甚於《周易》,只是中國占卜之法,皆不能出《易經》之其右耳!
占卜之法繁多,古時之以蓍草占卦,方法十分繁復;如《系辭》云:“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 再扐而后掛”,此即是蓍草之占卜法.而后 來據說鬼谷仙師改蓍草為銅錢,定財、官、父、兄、子等用神之生克制化,這其實是占卜法的重大改革!因為古人心靜而誠,漫長的卜卦過程與時間,尚且可以制心一處,專心以待;今人事多而心有旁鶩,哪堪冗長的等待!蓍草尚未揲完,心思 就像是在放一千個風箏般,早已不知飛向何方了?而不專心又如何能占得準確的卦呢?這種簡化的趨勢,一直在進行中;像是以米粒,數字,以及字劃.,其中如《梅花易數》一書中,洋洋灑灑羅列了如物數占、聲音占、字占〔字占中包括了一字占、二字占.十一字占〕,以及丈尺占 和動、靜物占.等等.現今可見的占卜法中,大都脫不出這些范疇,只不過是略加變化而已.
占卜流派:
說到占卜的方法甚多,不勝枚舉.姑且不論中國人的占卜法,許多西洋舶來品占法,像撲克牌算命,或是近日時興的塔羅牌法,乃至於咖啡杯中的殘余咖啡圖案,皆可預示吉兇!若再加上我們自己固有之占法,那可熱鬧了.其實所謂“神機兆於動”,只要能掌握神機之靈動, 那就無物不能卜了.只不過話雖如此,深淺之間,則大有文章矣!
若單純以立卦而占卜來說,大約可分為:周易 卜卦、梅花易數,以及文王圣卦三種.
周易卜卦法:
這是以《周易》為主的占卦法.文王八卦,后天八卦也,有別於《連山》、《歸藏》,也不同於伏羲先天卦象,亦即是《周易》所傳之卦序卦象.伏羲先天之卦,位次依於〈河圖〉,是主,是體,是先天之氣,以乾坤為基;而文王后天之卦象,是客,是用,是后天之氣,以坎離代乾坤之用 .簡而言之,先天卦象是天地之間的基本型態,而后天卦象為世間萬物之流變.
諸圣作《周易》,主要是為了闡明天道,教人性命之旨.然《系辭》曰:“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則之;天地變化,圣人效之
;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天道的流布是生生不息的;以道學的角度看《周易》,固然是好,
但若以之為世間萬物的吉兇變現,也無不可!所以道家和道教之不同,在於前者是哲理,而后者是道術矣.這些僅是體與用的差異
而已,無關高低對錯也.職是之故,《周易》成了卜道之正宗,甚至應該說是陰陽五行哲學之必修科目.
所以稱之為“周易占卜法”,因為這門占卜方法,是以《周易》經文為主要解卦方法.因為有文本可看,似乎容易,其實不然!因為一者經文簡略,不敷現代人使用;二者卦象卦序甚為深奧,非一般人能知能解.如《論語?述而》:“子曰: 『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又《卜筮正宗》即云:“.鬼谷子仙師因易理浩蕩深遠,恐愚人不能參透,以錢代蓍卜定財官父兄子生克制化.”就是此意. 所以這種占卜法多為文人學院所重,大約有兩種傾向:一是走入了純哲理的探討;一是就文解意,隔靴搔癢矣!
梅花易數:
梅花易數,創始於邵雍—康節先生,是北宋慶歷年間之人.據說他“隱處山林,冬不爐,夏不扇,蓋心在於易,忘乎其為寒暑也”.做學問至如此,實在令人欽仰不已.不過,在《正宗梅花易數》序文中,這套占卜法似乎另有師承,只是經由康節先生發揚光大而已.事實如何?我們不得而知!這是歷史公案,不必去打擾我們學卦的興致.中國文化本就博大精深,大都歷經千百年來之錘鍊,才能成就一家之言.要嚴格說創始者為誰,是有些不容易的.更何況古人并不注重版權,又如何追究呢?
梅花易數以先天八卦為主,起卦之卦數,即以先天—乾一兌二震三.坤八為例.所謂先天為主,是指比較重視卦本身陰陽五行的生克對待,而對於后天《周易》之文辭,相對的只有參考而已.所謂先后天之辨,之前已有論之.簡單來說,先天重氣化,陰
陽五行之基本架構;而后天才開始有人文典章制度,工巧藝術.這也就是為何伏羲八卦僅有圖像,而無文字,而《周易》卦文皆有之理.所以梅花易數的核心架構,即是立體 、用,觀察其生克變化的一門學問也.
所謂體用者,陰陽也;體常靜而為陰,用常動為之陽.故卦分上下為內外卦,爻動者為用卦,靜而不動者為體卦.體為陰,陰者不可克,克之則傷!體卦宜強不宜弱,弱則此事不可為也.在實際卜卦過程中,先定出體、用卦;如卜得風水渙卦第五爻動,故知內卦不動是體卦,外卦動為用卦.體卦屬木,用卦屬水,用生體,則主事易成.再看體用卦衰旺如何?如果木逢春季則吉,逢金月則衰.另外互卦變卦也須考慮;簡言之,本卦是事情的狀態,互卦是事情的過程,而變卦為事情的結果.而它們之間五行衰旺生克,卜卦結果的重要依據.
梅花易數雖說重先天,但亦須考慮《周易》之卦辭,如邵康節論一少年人面有喜色,占得賁卦第五爻動,爻辭有”束帛戔戔“之文,而斷定有喜事,也不管這個卦象是體去生用是不吉的.這當然也牽涉到觸機及靈感,所謂“大匠誨人以規矩”,“只可 意會,不可言傳”.中國的預測學最重視的即是天份和靈感,在《梅花易數?卷五》中有一李淳風與其子占一婦人的丈夫平安否之例子?父子的判斷南轅北轍,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要問什么時候該看爻辭?何時不用?恐非只字片語所能道盡矣!
文王圣卦:
講到文王圣卦之前,必先得提到“五行斷易”.它是以渾天甲子,即納甲安在六爻之上,又有世、應、身三爻,財、官、父兄、子五種用神;以之間的生克變化來斷休咎吉兇.文王卦就是在五行易的基礎上,加上天干、六獸、神煞等配件所形成的占卜法
.許多人僅知有文王卦,而不知有五行斷易,實質上二者并無很大的差異.因為五行之生克制化,才是主體,神煞六獸不過是更細微的呈現某種既定的結果而已.文王卦雖名“文王”,其實只是上托周文王之名,也有紀念他的意思.以斷卦的角度來說,他與《周易》的關系已漸行漸遠了!體系上雖跟梅花易數不盡相同,但在重視五行生克的角度上,是有其雷同處的 .也可說都是重先天一系也,而文王卦已經加入了許多如同子平八字的論述了.
文王卦實用的成分更多了,只要取對用神,即可論斷吉兇.譬如論財運,就以財爻為用神;問考試,父母爻就得旺相才好;又或者斷夫妻感情,我為世爻,對方看應爻.觀用神之強弱,周邊的對待關系,看生之?克之?扶之?制之?.雖然只有六爻
,看似簡單,卻林林總總地呈現無限的因素與可能.這門卜卦法,歷經無數歲月的洗禮,多少前賢先哲的淬煉與升華,更融合了許許多多陰陽五行的派別!若要很單純地只是把它列入占卜這一系中,恐怕就有見樹不見林之憾了!
易經占卜的方式有很多:
最常見的起卦方法有金錢卦,需要三枚銅錢,每拋出一次成為一爻,拋出六次就成為一個卦,這種方法比較簡單實用,而且起卦,立卦,解卦都有一定的程式,筆者經常用這種方法起卦,卦象結果也相對靈驗度比較高。
還有六枚銅錢起卦法、抽簽起卦法,筷子起卦法,數字起卦法,物象起卦法……等等
易經起卦不是重點,只要按照一定的規則,準確起卦,過程中沒有錯誤,一般卦象都會靈驗,關鍵是在于解卦和分析卦象,有經驗的占卜師才能分析出正確的結果。
“象數”一詞最早見于《左傳·僖公十五年》:“龜,象也;筮,數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數。”《注》:“言龜以象示,筮以數告,象數相因而生,然后有占,占所以知古兇。”象數為《周易》所固有。《易經》雖不言數而用象、數,《易傳》則多言象數之處。《易傳》認為“象”在易中有重大作用:“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八卦以象告,爻象以情言。”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均引自《系辭》)象、卦、辭為組成《周易》的三種形式。“圣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兇。”“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系辭焉得盡其言。”(《系辭》)數主要用于占筮定卦,《易傳》反復強調數對《易》的意義,認為“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參天兩地而倚數”,“極數知來之謂占”,“參伍以變,錯綜其數”,“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引自《系辭》、《說卦》)六十四卦最初沒有文字說明,后系之以簡約占卜文辭,《易傳》彖辭,象辭則從象、數角度解釋卦爻辭,賦予其哲理。《易傳》義理即由象數變化而出。象和數是《易經》的基礎,所有變化皆由此出。后發展為象數之學。漢代孟喜、京房、鄭玄等人以象數解易,創立卦氣、納甲、爻辰、互體等學說。“象數學”由此產生,北宋邵雍又創“先天學”。《周易》“象”、“數”含義不斷擴展,演變成包含天文、歷法,樂律、道教、養生在內的龐雜的象數學體系。“象數”原本包括在“術數”之中,最早的易本為術數,術數內容龐雜,漢代象數和術數仍然難以分開,宋以后直至清代才有一定分界,一般以象數為探究宇宙生成秩序的自然哲學,而以術數為占測人事禍福的方法。對象數及象數學后世褒貶不一。否定者認為象數派所言“象數”背離《周易》原義,走上存象忘意歧途。贊成者認為象數學豐富了易學,不僅與《周易》吻合,而且與天地萬物之理相符,是實用而科學的宇宙模式。參見“象教學”、“象數派”條。
網上的半仙少,小人不知是否符合答題條件?只好亂來:
第一個問題:東山西土,各自止安(各安天命不要辭職;東山高而西平易);雖欲登望,竟不同堂(雖然想,但是沒有預想的好/不同堂);姤/一陰生于五陽之下,五陽俱變/坤,不宜謀求。
第二個問題:春鴻飛東,以馬貨金,利可得深(鴻為候鳥,春來應向北飛,現向東飛只為覓食/謀利,女友沒結局);
不知你是怎樣得出的:
若是搖卦或周易筮法,則先得者在下,后得者在上。為雷天大壯卦。
若是梅花易數則先得者在上,后得者在下。為天雷無妄卦。
希望能幫到你!
占筮(算卦)前先把《易經》放在面前,把自己的疑難問題簡明扼要得寫在一張紙上,與《易經》放在一起,漸漸入定后便可以起卦了。以下是兩種不同的占筮方法——
【占筮方法之一·筮草占筮法】
(一)用五十根蓍草,先抽去一根象征“太極”,始終不用,剩下四十九根信手分成兩半,象征“兩儀”,左右手各拿一半。
(二)從右手抽出一根,夾在左手小指與無名指之間,象征“三才”(天、地、人)中的“人”。
(三)放下右手所拿的蓍草,用右手數左手中的蓍草,四根數一次,剩下最后的余數又夾在左手無名指與中指之間,據說四根象征“四季”,而余數象征“閏月”。
(四)以左手數右手原來所拿的那一半蓍草,方法和上面一樣,余下來的蓍草夾在左手中指與食指之間。這時,左手夾的蓍草合在一起,不是五根,就是九根,剩下的蓍草不是四十根就是四十四根。
(五)把那九或五根蓍草放在一邊,剩下的四十或四十四根再分成兩半放在左右手中,又從右手那把里抽出一根夾在左手小指和無名指之間,像上面所說的那樣四根一次地數,數完左手那一把再數右手這一把,兩次余下來的蓍草加上先夾在左手的一根,一定是四根或八根。這時,剩下的蓍草不是三十二、三十六根就是四十根。
(六)再如法操作一次,余數有形成八根或四根,去掉余數后,剩下的蓍草不是二十四、二十八、三十二根就是三十六根。
(七)以上三次分數蓍草,叫做“三變”。三變的結果有四種:二十四、二十八、三十二、三十六。這四個數分別是“四”的六、七、八、九倍,六為老陰,八為少陰,九為老陽,七為少陽。由此便得一爻。
(八)由于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所以要來六次,共十八變。到得出六爻而成一卦時,便可以到書中相應的卦中去體悟、揣測、解讀了。
【占筮方法之二·錢幣占筮法】
(一)取三枚硬幣,將其扣在雙手中搖動數次,然后投放在桌面上。背面為陽,正面為陰。投擲后的三枚錢幣有四種組合——兩正一反(少陽)、兩反一正(少陰)、三反(老陽)、三正(老陰)
(二)投一次僅得一爻,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所以要來六次,到得出六爻而成一卦時,便可以到書中相應的卦中去體悟、揣測、解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