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人的死住,也是八字。就從過這四柱開始盤人生大運的盤來斷事的。這是一個循環
排月柱月柱, 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處的節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農歷每月初一為分界線, 而是以節令為準, 交節前為上個月的節令, 交節后為下個月的節令. 一月 寅月從立春到驚蟄, 二月 卯月從驚蟄到清明, 三月 辰月從清明到立夏, 四月 巳月從立夏到芒種, 五月 午月從芒種到小暑, 六月 未月從小暑到立秋, 七月 申月從立秋到白露, 八月 酉月從白露到寒露, 九月 戌月從寒露到立冬, 十月 亥月從立冬到大雪, 十一月 子月從大雪到小寒, 十二月 丑月小寒到立春。 排日柱從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國干支記日從未間斷. 這是人類社會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長的記日法. 日柱, 即用農歷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記日每六十天一循環,由于大小月及平閏年不同的緣故, 日干支需查找萬年歷. 另外,日與日的分界線是以子時來劃分的, 即晚上十一點前是上一日的亥時, 過了十一點就是次日的子時. 而不要認為午夜十二點是一天的分界點。排時柱時柱, 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時辰. 一個時辰在農歷記時中跨兩個小時,故一天共十二個時辰. 子時: 23點 --凌晨1 丑時: 1 點 --凌晨3 寅時: 3 點 --凌晨5 卯時: 5 點 --凌晨7 辰時: 7 點 --上午9 巳時: 9 點 --上午11 午時: 11點 --下午13 未時: 13點 --下午15 申時: 15點 --下午17 酉時: 17點 --下午19 戌時: 19點 --晚上21 亥時: 21點 --晚上23 日上起時表: 時/日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年柱月柱日柱時柱代表的是“八字”,是一個人出生時的干支歷日期。
八字在漢族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年干和年支組成年柱,月干和月支組成月柱,日干和日支組成日柱,時干和時支組成時柱;一共四柱,四個干和四個支共八個字,故又稱四柱八字。四柱加大運加流年的預測模式稱之為子平術;四柱太陽律月亮律屬于四柱完整的預測技術與方法。
擴展資料:
中國自古有一種利用天干和地支來準確記錄年、月、日、時的歷法叫干支歷,其由“年干,年支”、“月干,月支”、“日干,日支”、“時干,時支”,共八個干支所組成(共八個字)。
年、月、日、時的干支組合稱為“柱”,形成“年柱”、“月柱”、“日柱”、“時柱”,故八字又稱為“四柱”或“四柱八字”。
學習八字,都要熟悉干支歷。每一年以立春為新一年的開始,立春至驚蟄為寅月(似農歷正月),以“節”那一刻為月之始,“氣”的最后一刻為月之終;然后依次序推算出月、日、時的天干與地支。
因八字只為體現地球與太陽的相對角度位置,所以時間換算成八字的公式需參考很多因素,包括平太陽時、恒星時、均太陽時差、時區、夏令時等。
八字有四柱排出、有年柱月柱日柱時柱、請問我不知道月柱和時柱怎么排?
有口決;例如;年上起月的口決是:“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之年尋庚上,丁壬壬寅順先行,若言戊癸何方起,甲寅之上好追求。”像今年是庚寅年,就是乙庚之歲戊為頭,正月起戊寅,2月己卯,3月庚辰,一直推到12月。
日上起時的口決是;“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像今天是2010年7月初9日【庚子】就是乙庚丙作初,子時起丙子,丑時丁丑,寅時戊寅,卯時己卯一直一直推到亥時,供你參考。
不好,地支多沖多刑不利家人,也不利婚姻,人際關系不佳,奔走之人。
月日天沖地克,在八字中是常見的事,一般沒有明顯的害處。可能會出現自己和妻子與父母不和諧的現象。其實,事在人為,合與不合,還在于雙方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