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學是傳統文化的積淀與延續,用近代風水學來講并不貼切,只不過是近代有些人把部分內容拿出來宣揚的比較響亮,才會讓人認為近代風水學是獨立的。
是章仲山
章仲山簡介
章仲山,名甫,字仲山,自號無心道人,江蘇無錫人。
為清朝著名的地理風水學家,是地理風水學派“無常派”的開派宗師。
章仲山著作
章仲山主要著作有《辨正直解直解》 、《心眼指要》 、《陰陽二宅錄驗》、《 天元五歌》等,對后世風水學影響極大,包含之后著名的地理風水學家、《沈氏玄空學》作者沈竹礽,即從其著作《陰陽二宅錄驗》獲得啟發,而成一代大家。《天元五歌》本為蔣大鴻所做,但此書由于嚴守秘密語言含藏,不肯輕泄精髓。非得挨星金鑰,縱是智過萬人亦難打開寶庫之門。章仲山拜師蔣大鴻后,于玄空地理卓然有成之第一人。章仲山著《天元五歌》闡義,揭開了玄空風水的神秘面紗。書中內容見解精到避謬崇正,詳實組織縝密,敘述明暢。讀者閱讀后不但可免受偽學之苦及省走許多摸索枉路,而且可直接進入玄空學的殿堂。研習有得者足可以福己及澤人!章氏年老時遍游名山大川,曾在五岳之首岱宗周邊招收一關門弟子,將畢生絕學傳授與他。自待其傳承風水文明,將其發揚光大。
著作介紹
章仲山著述,對外公開的不多,子孫門人也沒有著作流傳。坊間能見到的,只有:
1.(陰陽二宅錄驗):是嘉慶十八年癸酉(一八一三手定本。一八七四年,沈竹礽與胡伯安,以重金向仲山后人借閱,手抄而歸。后予以增注,易名(宅斷),載于(沈氏玄空學),僅選錄陰宅五十四例、陽宅十七例。談養吾(大玄空實驗)載有(臨穴指南),前有仲山原序,談氏謂系其師楊九如手授,全書有二百圖左右,只錄出三十圖;(大玄空路透)載(二宅)兩稿,亦楊九如手授。閱其內容,沈、談二氏所披露的當是同一數據,只是題名有異,而且未全部錄載罷了。
2.(地理辨正直解):完成于道光元年辛巳(一八二一)仲春,或較早。
3.(玄空秘旨批注):完成于道光三年癸未(一八二三), 后收入(心眼指要)。
4.(心眼指要):從書中仲山自述「余于道光丁亥冬季游吳門」,可知本書完成當在道光七年(一八二七)以后,道光十六年丙申(一八三六)出版。
從著作完成的先后來看,(心眼指要)一書,算是章仲山晚年最后公諸于世的著作,也是最臻于純熟的代表作。書凡三卷: 卷一為章氏自輯,卷二為孫竹田原著,卷三為沈禹平原著。 后附仲山所注(天元五歌闡義)五卷、(玄空秘旨批注)及 (保墓良規)一篇。
仲山自謂:「眼以形言,體也。心以理言,用也。」「眼」是指肉眼看得見的有形巒頭(形勢),「心」是指看不見的、必須以心法推算的無形理氣(方位、星卦)。(心眼指要)即在點明巒頭和理氣的關鍵部分。餐霞道人姚廷鑾云:「巒頭為體,理氣為用。蓋巒頭猶人肢體,五官具而成厥形;理氣如有耳目,則有聰明之德。故巒頭、理氣,缺一不可。若祇憑巒頭不兼理氣,是有耳、耳不聰,有目、目不明,枯稿無用如木偶然;徒講理氣,不求巒頭,則欲聰、聰無所寄、欲明、明何所施。縱另出奇巧,而平空結撰,豈能有濟哉!」(一七四四年<陰宅集要>自序)玄空地理講究因形求氣、因氣察形,因星度象、以象稚星,古之明師如楊筠松、吳景鸞、廖金精、黃妙應、目講師、、蔣大鴻等,莫不精通巒頭與理氣。章仲山是自清中葉,江浙第一明師,當然也是兼通形氣二法者。
有點像《氣運無敵》,又有點像《超級吸收》
三面水,西邊是路,水分真實的水和虛水,虛水就是路,所以你家屬于四鬼抬轎了,在家里放文昌塔化解,古有寶塔鎮河妖之說,面對兇水、兇路,用文昌塔鎮治,可以起到轉禍為福的作用。
撒沖嚒隆 四個藏音即地水火風空,消除地水火風空金木水火土相克不調九宮:東西南北 東南 東北 西南 西北 中央 無極。調和五行相生相克之道,以觀音慈悲,文殊智慧,金剛手力量為三怙主。為藏傳佛教調福風水之瑰寶。
佛家并不反對占卜算命,只是提倡以修行改造命運。另外佛家也有占卜方法,例如《一掌經》,還有地藏占察輪,還有文殊菩薩占卜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