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財魚白點病
病原體為小瓜蟲,熱帶魚在一年四季都可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癥狀和病變
患病初期,胸鰭、背鰭、尾鰭和體表皮膚均有白點狀散布,病魚雖照常覓食,但常聚集在魚缸的角上互相擠擦。
幾天后白點布滿全身,病魚常呆滯狀浮在水面,嚴重的全身似灑滿白粉,多在春、秋和梅雨季節發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溫、活餌的尾部下容易流行。
此病傳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時治療會二次感染合并水霉病及細菌感染,嚴重時,藥物無效,會大批死亡。
要及早治療。
治療方法
A、提高水溫至28攝氏度,數天后小瓜蟲破裂脫落。
這時更換新水,保持水溫,病魚基本上會痊愈。
B、選用0.05%~0.07%濃度的紅汞溶液,水魚病魚5~15分鐘,持續2~3天,效果良好。
C、尿磚,將新磚在尿液中浸泡24小時,晾干后放入病魚的水族相中,數日后就能見效。
熱帶魚常年生活在溫暖的環境中,水溫恒定在一定范圍內,很少受到外界氣候變化的影響,因此生病的幾率明顯較低。熱帶魚患病的原因,多是由于水質不良或短時間內飼水溫 差變化過大造成。此外每年的春秋季節,熱帶魚都存在一個人工保溫和自然溫度相互過渡的問題,如果交接不順利,也會誘發疾病。
1.白點病
其病原體是多子小瓜蟲。小瓜蟲侵入魚體皮膚后,病魚皮膚粘液增多,魚的胸鰭、背鰭、尾鰭和體表皮膚上肉眼可見一層密密麻麻的白點。患病初期,病魚聚在缸角互相摩 擦,患病后期,病魚呆滯地浮在水 面,投餌不食。防治方法:根據小瓜 蟲在水溫25℃以上不易繁殖、28℃ 時開始死亡的生理特點,可將水溫 緩慢地升高到28℃,靜養數天后小瓜蟲胞囊開始脫落,及時更換新水,病魚即可康復。也可選用O.05— 0.07%的紅汞藥液放在10千克水中,將病魚浸洗5—10分鐘。
2.膚霉病
又名水霉病或白毛病。其病原 體是水霉和綿霉,菌絲形態細長,且有分枝,它們一端像根狀,著生于魚的體表皮膚內,其余則露出體外。菌絲長達3厘米,呈灰白色,柔軟似棉 絮。患病初期,病魚體表粘液增多, 形成一層白翳。患病后期,菌絲深入 體表皮膚,死亡率很高。防治方法: 可選用O.03克孔雀石綠或次甲基藍, 溶于10千克水中,病魚浸洗3—5分 鐘,再用清水漂洗后,放入水族箱中。多次用藥才可痊愈。
3.爛鰓病
其病原體是粘球菌。患病個體 鰓部潰爛并附有較多粘液,嚴重時 鰓絲潰爛形成一個個圓洞,病魚呼吸困難,死亡率很高。防治方法:可選用3—4片土霉菌,溶于100千克 水的水族箱中,低濃度浸泡,多次用藥后可痊愈。
4.爛鰭病
其病因是由于水質不良導致細 菌侵染所致。病魚各鰭腐爛,皮膚干 澀無光澤。有時,也可能是魚體相互 撕咬,魚鰭破損又遭細菌感染。防治 方法:可選用0.02克呋喃西林粉,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魚10分鐘。也可選用呋喃唑酮3—5片,溶于100 千克水中,浸洗病魚20—30分鐘。或 選用土霉素5—8片,溶于100千克 水中,浸洗病魚30分鐘。
5、腸炎
其病原體是點狀產氣單胞桿菌,它是由于魚吃了不潔食物,或攝食 過飽消化不良等引起。病魚靜臥缸底,投餌不食,糞便呈乳白色,肛門紅腫。防治方法:可選用2片呋喃唑 酮,溶于80 x 50 x 40厘米的水族箱中,多次用藥后可康復。也可選用 0.02克呋喃西林粉,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魚20—30分鐘。
6、眼球凸出癥
病魚兩眼外凸,眼球周圍紅腫 發炎,多是由于水中細菌感染所致。 有時病魚6艮球有白色絮狀菌絲侵染,如不及時治療,眼球失明或脫落。本病發病率較低,但治療困難,死亡率較高。防治方法:可用2—3片土霉素, 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魚10—20 分鐘。也可用0.02克孔雀石綠,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魚3—5分鐘,多 次用藥后可痊愈。
招財魚白點病多是由于水溫控制不當引起,也有很多說法有其他方面的影響,但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水溫的保持不當。
招財魚白點病俗稱小瓜蟲病,在水溫足夠高的情況下會被殺死,多是由于水溫的偏低,促使小瓜蟲體內蔓延。招財魚白點病圖很明顯證實白點病的外觀體現。
在病情發病初期,招財魚照樣吃食,偶爾會在魚缸角落處互相噌,就需要注意了。一般情況下,不建議藥物治療,進行適當老三樣,升溫,換水,下鹽等步驟,升溫到30℃以上,32℃左右。換部分水,保持一段時間,小瓜蟲會慢慢破裂死亡,招財魚白點病逐漸恢復。
白點病,用高溫大概30多度的,然后再加上點鹽慢慢就會好了,鹽也不要放太多
太老了
傳說中的。。。招財紅斑病?
出血性腐敗病——又稱赤皮病、赤皮瘟。
[病原體] 為熒光極毛桿菌,屬革蘭氏陰性菌。
[癥狀] 為體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發炎,鱗片脫落,特別是魚體兩側和腹部最明顯,背鰭或全部鰭的基部充血,鰭條末端腐爛,常爛去一段,鰭條間的組織也被破壞,呈破爛的紙扇狀(又稱蛀鰭);有時病魚的上下顎和鰓蓋部分充血,現塊狀紅斑,有時也充血發炎。在鱗片脫落處和鰭條腐爛處往往長有水霉。此病流行區域比較廣,且終年可見,常與爛鰓、出血癥并發。當魚體受傷時,致病菌乘機侵入魚體,容易發生此病。當冬季水溫極低時,魚體皮膚也會因凍傷而發生此病。
[治療方法] 可用1%食鹽水,或百萬分之五(5ppm)的呋喃唑酮,或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或百萬分之二(2ppm)的漂白粉浸浴。
貌似黃粉也好使,還有。。。招財護身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