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財魚鰭爛是得了白點病,病原體為小瓜蟲,熱帶魚在一年四季都可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一、癥狀和病變
患病初期,胸鰭、背鰭、尾鰭和體表皮膚均有白點狀散布,病魚雖照常覓食,但常聚集在魚缸的角上互相擠擦。幾天后白點布滿全身,病魚常呆滯狀浮在水面,嚴重的全身似灑滿白粉,多在春、秋和梅雨季節發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溫、活餌的尾部下容易流行。此病傳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時治療會二次感染合并水霉病及細菌感染,嚴重時,藥物無效,會大批死亡。要及早治療。
二、治療方法
A、提高水溫至28攝氏度,數天后小瓜蟲破裂脫落。這時更換新水,保持水溫,病魚基本上會痊愈。
B、選用0.05%~0.07%濃度的紅汞溶液,水魚病魚5~15分鐘,持續2~3天,效果良好。 C、“尿磚”,將新磚在尿液中浸泡24小時,晾干后放入病魚的水族相中,數日后就能見效。
以下供參考
皮膚充血病
通常由于光照不足、水質不良及熱帶魚受過多次的新水刺激而引起,在梅雨季節和氣溫多變季節尤為明顯。病魚體表皮膚上出現大小不等的暗紅色斑塊,布滿身體兩側,而且精神異常呆滯,食欲明顯減退,輕者影響熱帶,重者導致死亡。熱帶魚中的金頭神仙魚、紅眼神仙魚尤為明顯。
防治方法:將0.2克呋喃西林粉加百萬分之二百五十(250ppm)食鹽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魚10~20分鐘,或用這一濃度配方,潑灑在水族箱中,經數次用藥可見皮膚血斑褪去,恢復其原有色彩;或用低濃度高錳酸鉀溶液浸洗魚體10小時;或用食鹽潑灑。同時延長魚缸中日光與燈光的照射時間。
撈出單獨藥浴,使用粗鹽,呋喃西林等,浸泡五到十分鐘持續一周,就差不多了
魚鰭充血的魚類鱗片間或者各個魚鰭上都有充血溢血的癥狀。同時會出現潰瘍、鱗片脫落,嚴重時魚兒的空腔、眼睛以及內臟都會有出血的現象。患病的魚兒神情呆滯、不喜歡游動長長沉于缸底,食欲下降,體表顏色變得暗淡無光、身軀消瘦。嚴重的會導致魚兒直接死亡。
魚鰭充血的治療方法
1.用紅汞涂擦患處,然后放在小盆中漂洗一下再放回原池(缸)靜養,每天1次,痊愈為止。
2.把患病魚放入10—20毫克/升的呋喃西林或痢特靈的藥液或2%一3%的鹽水中浸泡10一15分鐘后,每隔一天浸泡一次,然后洗凈后放入魚缸中。
3.在10千克的水中加入100萬單位的卡那霉素或8萬一16萬單位的慶大霉素,將患病嚴重的魚兒放入其中浸泡3-5個小時,每天浸泡1次。每次洗凈后放入干凈的水中飼養,療效非常的顯著。
出血熱 病原體:皰疹病毒 癥狀:病魚體表發黑無光澤,口、鰭條、肌肉充血。有時腮蓋、頭、腹壁充血。腮絲呈鮮紅的點狀或塊狀充血。嚴重的腮會失血而蒼白成為“白腮”。眼球會有突出癥狀(這種突出癥狀和龍魚的眼球突出癥不同)。發病季節多在6-9月間,水溫26-30攝氏度時最為流行。 治療方法:a、充分照射陽光,并設法降低水溫至25攝氏度以下。 b、用中藥大黃的浸取液水浴。 c、用大黃和楓香樹葉0.25-0.5克硯成粉末煎煮后混合牛心漢堡投喂同時在水族箱中連續兩天投放百萬分之0.6(0.6ppm)的敵菌靈溶液。 d、抗生素(比如青霉素、紅霉素等)浸泡。
估計是水質問題,你先改善水質,把溫度加到28-30度,下點鹽或下黃粉,停2天食,以后要注意水質,快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