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 央北
乾 西北
兌 西
坤 西南
離 中南
巽 東南
震 東
艮 東北
八卦符號:
乾:乾三連坤:坤六斷震:震仰盂艮:艮覆碗
離:離中虛坎:坎中滿兌:兌上缺巽:巽下斷
(一)八卦歌訣
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二)八卦代數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
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三)八卦方位
乾:西北。坎:北。艮:東北。震:東。
巽:東南。離:南。坤:西南。兌:西。
(四)八卦所屬
乾、兌(金);震、巽(木);坤、艮(土);離(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乾、兌(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離(火),離(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兌(金)。
乾、兌(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離(火),離(火)克乾、兌(金)。
(六)八卦旺衰
乾、兌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
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離旺于夏,衰于四季;
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個季節的后一個月)
(七)八卦所對應的五行:
金-乾、兌 乾為天,兌為澤
木-震、巽 震為雷,巽為風
土-坤、艮 坤為地,艮為山
水-坎 坎為水
火-離 離為火
五行相生:金水木火土
五行相克:金木土水火
先天八卦,又叫伏羲八卦,有人說是7000年前的伏羲觀物取象的所作。而在《周易·系辭傳》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乃先天八卦及其次產生的過程。先天八卦演變過程中,首先是太極,其次是兩儀,接著是四象,最后是八卦,它們是宇宙形成的過程。
先天八卦圖上的八個卦象分別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他們分別體現了宇宙形成的過程。不同的卦象代表不同的事物。屬性、方位等。
后天八卦是由先天八卦演變出來。相傳是周文王被商紂關在牢中所作,后天八卦圖與先天八卦圖不同。所以又名"文王八卦",這是屬于后天事象的八卦,以乾為父,坤為母,震為長男,巽為長女,坎為中男,離為中女,艮為少男,兌為少女。
后天八卦圖也叫作文王八卦圖,即震卦為起始點,位列正東。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巽卦,東南;離卦,正南;坤卦,西南;兌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東北。 所以序數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為中宮,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說卦傳》曰:"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
簡而言之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區別在于:先天八卦是伏羲所做,順序是:
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后天八卦是周文王在獄中所作,所以后天八卦又稱“周易”,順序是:
乾坎艮震巽離坤兌。
八卦:八卦圖共分先天八卦及后天八卦兩種。 八卦圖共分兩種,一種名為先天八卦,又名伏羲八卦,相傳為伏羲氏的創作,據說此八卦乃太極圖的演化。另一種則是后天八卦,雙名文王八卦,相傳是周文五的創作。 八卦為乾、坤、震、巽、離、坎、艮、兌。先天八卦與后天八卦的排列、象徵方位及所象徵的數,都有所不同。 先天八卦的所主是:1乾居南方,數目為一,與坤相對。2坤居北方,數目為八,與乾相對。3震居東北,數目為四,與巽相對。4巽居西南,數目為五,與震相對。5離居東方,數目為三,與坎相對。6坎居西方,數目為六,與離相對。7艮居西北,數目為七,與兌相對。8兌居東南,數目為二,與艮相對。 以上各相對的數字合,便為九,乾與坤合為九,震與巽合為九,離與坎合為九,艮與兌相合亦為九。 后天八卦與先天八卦所主的有異: 1離居南方,五行為火,數目為九,與坎相對。2坎居北方,五行為水,數目為一,與離相對。3震居東方,五行為木,數目為三,與兌相對。4兌居西方,五行為金,數目為七,與震相對。5乾居西北,五行為金,數目為六,與巽相對。6巽居東南,五行為木,數目為四,與乾相對。7坤居西南,五行為土,數目為二,與艮相對。8艮居東北,五行為土,數目為八,與坤相對。 八宅風水學所取的卦為后天八卦,此八卦中的每一卦皆主一位六親:乾主父親,坤主母親,震主長男,巽主長女,坎主中男,離主中女,艮主少男,兌主少女。當家宅內某一方位不吉時,我們可根據該方位的卦,推斷其不吉對誰的影響最大,同樣道理,哪一方最吉,亦可據此方位的卦推斷誰獲益最大。
八卦:八卦圖共分先天八卦及后天八卦兩種。 八卦圖共分兩種,一種名為先天八卦,又名伏羲八卦,相傳為伏羲氏的創作,據說此八卦乃太極圖的演化。另一種則是后天八卦,雙名文王八卦,相傳是周文五的創作。 八卦為乾、坤、震、巽、離、坎、艮、兌。先天八卦與后天八卦的排列、象徵方位及所象徵的數,都有所不同。 先天八卦的所主是:1乾居南方,數目為一,與坤相對。2坤居北方,數目為八,與乾相對。3震居東北,數目為四,與巽相對。4巽居西南,數目為五,與震相對。5離居東方,數目為三,與坎相對。6坎居西方,數目為六,與離相對。7艮居西北,數目為七,與兌相對。8兌居東南,數目為二,與艮相對。 以上各相對的數字合,便為九,乾與坤合為九,震與巽合為九,離與坎合為九,艮與兌相合亦為九。 后天八卦與先天八卦所主的有異: 1離居南方,五行為火,數目為九,與坎相對。2坎居北方,五行為水,數目為一,與離相對。3震居東方,五行為木,數目為三,與兌相對。4兌居西方,五行為金,數目為七,與震相對。5乾居西北,五行為金,數目為六,與巽相對。6巽居東南,五行為木,數目為四,與乾相對。7坤居西南,五行為土,數目為二,與艮相對。8艮居東北,五行為土,數目為八,與坤相對。 八宅風水學所取的卦為后天八卦,此八卦中的每一卦皆主一位六親:乾主父親,坤主母親,震主長男,巽主長女,坎主中男,離主中女,艮主少男,兌主少女。當家宅內某一方位不吉時,我們可根據該方位的卦,推斷其不吉對誰的影響最大,同樣道理,哪一方最吉,亦可據此方位的卦推斷誰獲益最大。
八卦代表自然界的事物,是人們共知的。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坎:代表水;離:代表火;巽:代表風;艮:代表山;兌:代表澤。 乾卦、震卦、坎卦、艮卦,為陽卦,代表屬于陽性之事物。坤卦、巽卦、離卦、兌卦,屬陰卦,代表屬于陰性之事物。 太極八卦又分“先天八卦”與“后天八卦”。先后天八卦在排列方位和順序上,也不相一樣,陽陰卦定位也不相同。 耿奎對八卦在陰陽之區別定義上另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乾卦為天,為父、為剛、為健,應為陽卦; 震卦為雷,為動、為烈、為猛,應為陽卦; 離卦為火,為光明、為熱、為炎、為向上,應為陽卦; 艮卦為山,為止,為實,為沉、為重,應為陽卦。 坤卦為地,為母、為柔、為順,應為陰卦; 兌卦為澤,“澤為澇塘”,為露、為水,為低、為洼,應為陰卦; 坎卦為水,為衰、為柔、為弱、為向下,應為陰卦; 巽卦為風,為卑、為謙,風也為虛、為空、隱無形,應為陰卦。 根據以上之定義,耿奎排列了太極八卦,按著現行人們的習慣的方位看法(日出東方,夕陽西下),東方定為陽卦,西方定為陰卦,定為: 乾卦:為天,為上、為健,定為正中上位;以次順東排下為震卦,為雷,為烈、為猛,雷又在上空顯發,位應在上,臨近乾位;震下為離位,為火,為明、為炎、為熱,世間應用,定為中位;離下為艮,艮為山,山為實、為重、為沉,又位于地上,定為下位。 緊貼“艮”卦之后,為陰卦之始,先定位“坤”卦,坤為土,為母,為陰之始,定下位正中,與乾位相對。兌為澤,澤為弱、為澇、為濕,浮于土地面之上,屬于下,緊貼“坤”位;“坎”位:坎水,為弱、為養、為軟,也為世間所用,與離(火)相對,定為陰之中位;最后為“巽”位:“巽”為風,風為虛、為空,但風又起于上空,臨乾卦而定位。 耿奎劃定之八卦是以日月影象定卦,按著先陽后陰,日月自然運轉而排列。正是一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排列的八卦太極。 1.“乾”為純陽,居位為上,天體運行,由此起卦; 2.東方漸明,晨曦已顯,天空霞光一閃——閃為電,電為雷,雷為“震”——晨明天亮; 3.旭日升空,陽光漸烈,正午之時,位居“離”位; 4.天臨傍晚,夕陽夕照,日落西山,經此“艮”(山)位,進入陰卦; 5.“坤”為純陰,為地為黑,陽卦已轉,陰卦之始; 6.退隱澤(兌)地,萬物靜息; 7.位臨坎位,陰中之陰,午夜正濃; 8.位臨“巽“位,微風漸起,時近黎明,進入乾卦。 一個順其自然的排列,一個陰陽交替,日月自然運轉的定位。 有6卦排列不合規律通行的64卦序的排列次序中,有6卦排列不合規律 通行本《周易》中的六十四卦排列次序,分為上下經。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此卦序一直是這樣解釋:定乾坤為六十四卦之首,意味著乾坤(天地)在宇宙一切事物中的決定意義。 下經咸恒開端,反映出人類進化的歷史。既濟、未濟定為后位,反映萬事萬物既是一個發展的終結,又意味新過程的開始。 卦序之理,也有多種講法。一種認為是贊天地化育。上經是“有天地后有萬物生焉”,下經是“有萬物然后有男女”。又一種為明天人之道。上經示為明天道,下經是重人文。第三種認為象進化。 耿奎發現,以乾坤兩卦為首,一陰一陽,按卦序分兩組橫向排開,即可看見一個非常規律的排法。就是每一組的兩卦,陰陽爻的數字,都是相同的。 但其中有六卦(27、28、29、30、61、62卦)的排法,明顯可見排法不合規律(可能因對水火兩卦的考慮): 27頤:4陰2陽28大過:2陰4陽 29習坎:4陰2陽30離:2陰4陽 61中孚:2陰4陽62小過:4陰2陽63既濟:3陰3陽64未濟:3陰3陽 耿奎認為:可將原28大過卦改為坎卦 原29習坎卦改為離卦原30離卦改為大過卦 原63既濟卦改為61卦原64未濟卦改為62卦 原62小過卦改為63卦原61中孚卦改為64卦 改后,此六卦即成了如下的卦序: 27頤:4陰2陽28坎:4陰2陽 29離:2陰4陽30大過:2陰4陽 61既濟:3陰3陽62未濟:3陰3陽 63小過:4陰2陽64中孚:2陰4陽 這樣,64卦就基本上統一了排卦規律。 中孚一卦,作為終卦,也最終告喻世間眾生,不論如何卜卦,預問吉兇,都不如平時多做善事,以“誠信”為本,堅持終生“誠信”,就會被神賜福,利涉大川,定可渡越一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