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是按陽歷(公歷)日期劃分的,首先你得知道你的陽歷出生日期,然后對照下面的資料。
如果只知道陰歷出生日期,可先到這里換算成陽歷生日再輸入資料。
白羊座:3月21日~4月20日
金牛座:4月21日~5月21日
雙子座:5月22日~6月21日
巨蟹座:6月22日~7月22日
獅子座:7月23日~8月23日
處女座:8月24日~9月23日
天秤座:9月24日~10月23日
天蝎座:10月24日~11月22日
射手座:11月23日~12月21日
魔羯座:12月22日~1月20日
水瓶座:1月21日~2月19日
雙魚座:2月20日~3月20日
因為太陽每年進入各個星座的時間略有差別,如果你的生日在交界日附近,不好確定的話,請到這里輸入你的出生資料繪制出你的個人星盤,其中太陽所在的星座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星座。
四分法
將星座按火、地、風、水分為四類
火相星座:白羊座、獅子座、射手座
地相星座:金牛座、處女座、魔羯座
風相星座:雙子座、天秤座、水瓶座
水相星座:巨蟹座、天蝎座、雙魚座
火相星座的人精力充沛,感情奔放激烈,有十足的行動力,但來的快去的也快,有時較草率和粗心。地相星座的人慎重、冷靜,對待感情真誠持久,做事也腳踏實地,但有時過于保守和自信心不強。風相星座的人思維發達,想象力豐富,有思想家的傾向,擅長社交,語言表達能力強,但性格變化多端,有喜新厭舊和情緒化的毛病。水相星座的人溫柔寧靜、感情細膩,對事物的洞察力極強,直覺也很敏感,但有時想法不切實際且喜憑感情用事。
一般來說,火、地、風、水四種類別中,火和風相處較好,地和水相處不錯。俗話說:風助火勢。風相星座的人冷靜、理性,火相星座的人熱情、沖動,這兩種人在一起時,風相星座的人往往以理性輔助火相星座的人,在行動上也經常給與指導。地相星座的人在感情方面穩重、持久,水相星座的人在感情方面由于過分敏感而情緒波動較大,于是地相星座的人往往關懷、安慰水相星座的人,在感情上就形成了一種輔助關系。
另外我贈送你其他2個星座分配法:
一、二分法
將星座按陽性和陰性分為兩類:
陽性:白羊座、雙子座、獅子座、天秤座、射手座、水瓶座。
陰性:金牛座、巨蟹座、處女座、天蝎座、魔羯座、雙魚座
陽性星座的人大多是有進取心的、積極主動的理想主義者。
陰性星座的人大多是性格內向的、被動的戰略家。
二、三分法
將星座按本位型、固定型、變通型分為三類:
本位型:白羊座、巨蟹座、天秤座、魔羯座,這類星座屬于領導者型。
固定型:金牛座、獅子座、天蝎座、水瓶座,這類星座屬于組織者型。
變通型:雙子座、處女座、射手座、雙魚座,這類星座屬于傳授者型。
星座是按照陽歷來劃分的
星座是按陽歷(公歷)日期劃分的,首先你得知道你的陽歷出生日期,然后對照下面的資料。
白羊座:3月21日~4月20日
金牛座:4月21日~5月21日
雙子座:5月22日~6月21日
巨蟹座:6月22日~7月22日
獅子座:7月23日~8月23日
處女座:8月24日~9月23日
天秤座:9月24日~10月23日
天蝎座:10月24日~11月22日
射手座:11月23日~12月21日
魔羯座:12月22日~1月20日
水瓶座:1月21日~2月19日
雙魚座:2月20日~3月20日
星座按公歷(陽歷、國歷、新歷)出生日期算
每年日期和時刻略有不同,處于兩個星座交界日期的要根據出生年份和出生時刻確定
白羊座【?】(3月20日 - 4月21日)
金牛座【?】(4月19日 - 5月22日)
雙子座【?】(5月20日 - 6月22日)
巨蟹座【?】(6月21日 - 7月24日)
獅子座【?】(7月22日 - 8月24日)
處女座【?】(8月22日 - 9月24日)
天秤座【?】(9月22日 - 10月24日)
天蝎座【?】(10月23日 - 11月23日)
射手座【?】(11月22日 - 12月23日)
摩羯座【?】(12月21日 - 1月21日)
水瓶座【?】(1月20日 - 2月20日)
雙魚座【?】(2月18日 - 3月21日)
;?????01
??????生日按農歷還是按陽歷是根據個人喜好。有些人過的是陽歷生日,有些人過的是陰歷生日。過生日,是為了紀念當年母親的分娩,慶祝孩子的出生。這個意義,不會因為日子是陰歷的,還是陽歷的,而有所改變。
根據各自的習慣!
陽歷(即公歷),是世界上多數國家通用的歷法,由"儒略歷"修訂而成。儒略歷是公元前46年,古羅馬統帥儒略·愷撒決定采用的歷法。
陽歷,是以地球繞太陽運動作為根據的歷法。它以地球繞太陽一周(一回歸年)為一年。一回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積累4年共有23小時15分4秒,大約等于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閏年。但是4年加1天實際回歸年多了44分56秒,積滿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約多算了3天。
陽歷閏年規定:公元年數可用4整除的,就算閏年;為了要在400年減去多算的3天,并規定公元世紀的整數,即公元年數是100的倍數時,須用400來整除的才算閏年,如1600、2000年,2200年、2400年就是閏年。這樣就巧妙地在400年中減去了3天。陽歷規定每年都是12個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為的規定,現在規定每年的1、3、5、7、8、10、12月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閏年是29天。
陰歷,是根據月相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來修訂的。因為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陰歷又有太陰歷之稱,是純粹的陰歷。我國使用"農歷",一般人叫它做"陰歷",那是不對的。農歷不是一種純粹的陰歷而是"陰陽歷"。
陰歷把月亮圓缺循環一次的時間算做一個月,12個月算一年。然而月亮圓缺循環一次--一個朔望月,是29天12時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為方便,陰歷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兩種,逢單的月是大月30天,逢雙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實際上一個朔望月并不正好等于一個大月和一個小月的平均數--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個朔望月實際上要比354天多8時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陰歷30年中就要安插11個閏年。每逢閏年就在12月多加一天。陰歷的閏年是355天。這樣,陰歷每30年中就有19個354天,11個355天,平均一年的長度是354天8小時48分。它的一年比回歸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一個多月,17年就要短6個多月了。所以使用這種歷時,新年不一定在冬天過,它可以在春天過,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過。它的惟一好處就是從陰歷上的每一個日期都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狀。
陰歷作為一種歷法,由于它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不相協調,所以當今世界上除了幾個伊斯蘭國家因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國家一般已經廢棄不用了。
農歷,是把朔望月的時間作為歷月的平均時間。這一點上和純粹的陰歷相同,但農歷運用了設置閏月的辦法和二十四節氣的辦法,使歷年的平均長度等于回歸年,這樣它就又具有了陽歷的成分,所以它比純粹的陰歷好。
現在所用的農歷,據說我們的祖先遠在夏代(公元前17世紀以前)就使用了這種歷法,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夏歷"。解放后還仍然叫做"夏歷",1970年以后我國改稱為"農歷"。至于"農歷"一名的由來,大概因為由于自古以農立國,所以制訂歷法必須為農業服務。
農歷的歷月是以朔望月為依據的。朔望月的時間是29日12小時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農歷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純粹的陰歷并不完全一樣,因為純粹的陰歷是大小月交替編排的,而農歷的大小月是經過推算決定的。
農歷每一個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陽地球中間,且以黑著的半面對著地球的時候)。有時可能出現兩個大月,或連續出現兩個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農歷的每100個歷月里約有53個大月和47個小月。
農歷是基本上以12個月作為一年的。但12個朔望月的時間是354.3667日,和回歸年比起來要相差11天左右。這樣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個多月。
為了要把多余的日數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個月,這就是農歷的閏月。有閏月的這一個也叫閏年。所以農歷的閏年就有13個月了。至于閏哪個月是由節氣情況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