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財神指的是趙公明及其四位義兄弟[或部將]。除了中路為武財神趙公明外,其馀四路為東路財神招寶天尊蕭升、西路財神納珍天尊曹寶、南路財神招財使者陳九公、北路財神利市仙官姚少司。這可能是受到了五行觀念的影響,認為天地廣闊,財寶當然也要分區處理。拜五路財神,就是收盡東南西北中五方之財的意思。 除此之外,也有文、武、義、富、偏五路財神的說法。除了文財神比干、武財神趙公明二路之外,關公因為掛印封金一介不取,被尊為義財神,而與武財神劃分清楚。明初鉅富沈萬三傳說擁有聚寶盆,財可敵國,甚至能和朱元璋競筑南京城,被奉作富財神。最早到東南亞經商,被稱作「大伯公」[土地公]的華僑蘇福祿,由於開偏遠地區之利,被當作職司「偏」遠財富的偏財神,這種將財利劃分為遠[南洋]、近[中原]的說法其實和財分五方的觀念有些雷同。這尊偏財神的產生也可能和近代中國對外交流、通商、移民的背景有關。偏財神既非專以旁門左道之法取財,故文、武、義、富、偏五路都可以算作正財神。
人們很信服他們,會在節日中祭拜
中國的財神分兩類,第一類是武財神,像趙公元帥、關公大帝;還有第二類文財神,像商紂王的叔父比干。諸暨的女婿范蠡,也屬于文財神的范疇。據說范蠡晚年曾退隱浙江,一說到寧波鄞縣陶公山,培養了寧波人經商之才,所以陶公山人都姓忻,此字左邊為“忄”,右邊為“斤”,意味著“心靈深處就懂得斤斤計較的經商之道”;亦有一說回到諸暨退隱暨陽山麓,教誨諸暨人經商,頗有成效。清朝斯宅鄉之斯元儒就是受陶朱公熏陶而成就儒商事業的巨富,并被當時的朝廷授予登仕郎(正九品,相當于正科級)爵位。
趙公明:騎虎,左手元寶,右手金鞭
招寶天尊:拿如意
納珍天尊:拿珍珠、珊瑚
招財使者:拿招財旗或推運財車
利市仙官:那算盤、賬冊
五鬼運財符,是陰符,是借助五路陰兵來幫你運財。
五路財神符,是陽符,是請五路財神到來,幫助改變財運的,當然,神仙一般很難請的動,所以效果不是很明顯。
符咒威力甚大,若非不得已,請慎重使用。
五路財神符主要是招什么財?五鬼運財符又是招什么財?
回答:偏財與正財之分。
五路財神招財進寶符。五路財神符敕東西南北中五方財神招財法令,佩帶此符,無論您走到哪里,財運都會隨您而來,讓您事業順利、辦事稱心。
東南西北各一張,門口一張。請的時候就要問啊,不同的符箓用法可能也不同啊。最好到你請的地方問一下給你開符的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