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是屬水的!
要知道,現在所有的取名用字的依據都應該來至康熙字典,該字典明確說有“明”意為月光!而不是火光(所以,千萬不要以現代人的看法想當然的認為是火)!“月光如水”聽過,可“月光如火”可也太差勁了吧!
而且“明者,水者,清也,智”是很自然的。總不能說“明者,火者,怒也,急”吧!
再有,有說水格的幾種情況:其一為一點形,稱“雨露水”,“一點當頭作水稱”,如“文、章”。其二為“川”字形,川為河流屬水。其三為“日”字形,方框中一橫長而且滿,稱無源之水,不滿屬金。其四為“之”形,“走之平穩水溶溶”。其五為數點相連,稱為“野水”。其六為“- ”形,稱土寒化水,如果橫上有其它筆畫依附,而作土,不作水看。
再再有,月可補水應該知道吧。
所以從字意來源和字形上看,都是屬水的!
依據康熙字典,明的確是屬火的,看過《倚天屠龍記》沒有?明教在波斯名字叫什么:圣火教,圣火令。金庸大師原來真心博學呀!
日月屬土吧=_=都是土組成的么。明不可能屬水。這么簡單的問題。不解釋。
“明”字的五行屬火。
姓名既講究格局數理的吉祥與生克,同時也講究漢字的吉祥與生克。單從漢字上講,漢字也是有五行生克的。有的名字之所以好看好聽好用,是因為漢字意義好,字形美,而且搭配得當,相得益彰。一個真正的好名字,必須看上去美觀大方,聽上去清新悅耳,寫起來得心應手。 不單姓名中的數理是講五行生克的,而且姓名中的漢字也是有五行屬性,也是講究五行生克的。古人起名時,很注重漢字的生克,一個名字中,比較忌諱五行相克,比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等,而提倡五行相生,比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等。 現在有人起名,往往只講究格局數理的吉祥,而忽略了漢字的生克。姓名只講漢字生克,而忽略數理的生克,是偏頗的,同樣,只講究數理的生克,而忽略漢字的生克,也是偏頗的。這就好比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那么怎樣去區分和界定姓名漢字的五行屬性呢? 有人常用數字來區分,通過計算漢字的筆劃數字,來確定這個字的五行屬性。比如:如果尾數為1、2的,則認為屬木;如果是3、4的,則認為屬火;如果是5、6的則認為屬土;如果是7、8的則認為屬金;如果是9、0的,則認為屬水。 其實這種區分方法是不正確的。就拿金木水火土這五個字來舉例吧。比如“水”這個字本來就是無可爭辯的水,但因為是4劃,卻被認為屬“火”;“木”這個字本來就是無可爭辯的木,但因為是4劃,也被認為屬“火”;“土”這個字本來就是無可爭辯的土,但因為是3劃,也被認為屬“火”;只有金這個字是8劃、“火”這個字是4劃,分別符合其本來是金、是火的屬性,其余三個全都被變性了。所以由此而知,這種用單個漢字的筆劃數來區分其五行屬性的方法大部分是錯誤的。 還有一種按偏旁部首區分,這種方法原則上是比較科學的,因為中華漢字本來就是象形文字,帶火的即屬火,帶水的即屬水,帶木的即屬木,帶土的即屬土,帶金的即屬金。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就是漢字帶偏旁部首的容易區分,而不帶偏旁部首的則很難區分其五行屬性。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一個漢字,同時帶兩種甚至三種五行偏旁部首,那應該取其哪個五行才是呢?[本文共有 2 頁,當前是第 1 頁]<<上一頁
明的五行屬性應該是屬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