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名字可以寫在紙上,而更多的是用在口頭。名字是讓別人呼叫的,主要訴諸聽覺。因此,在新生兒取名時,應該在注重后選之名的“字形”與“字義”的基礎上,認真仔細地斟酌它的讀音。魯迅先生主張“取名需讀音響亮,好聽,易于傳播”。就是說力求使名字的讀音富于音韻美。要想使名字具有音韻美,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雙聲疊韻取名法所謂“雙聲”是指相連的兩個字的聲母相同。“疊韻”是指相連兩個字的韻母相同。雙聲姓名如:李羚、鄭卓、紀潔等;疊韻的姓名如:丁玲、田間、李季、楊繹等。正如明人李重華在《貞一齋詩話》中所說:“疊韻如兩玉相扣,取其鏗鏘;雙聲如貫珠相聯,取其婉轉。”但應指出:三字姓名一般不宜選用雙聲疊韻字,田坦濤、陳楚成、毛夢謀、謝曉新(以上為雙聲),秦寅珍、田延年、韓凡楠、湯莽旺(以上為疊韻)等名,讀來就聱牙拗口,倍感不暢了。二、平仄相調取名法現代漢語以陰平、陽平為平聲,以上聲、去聲為仄聲。平聲高揚,仄聲低抑,兩者有規則的搭配,讀來就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姓名音節宜平仄相間,最忌仄仄相接。例如著名影星王丹鳳原名王玉鳳,“玉鳳”二字皆為去聲讀音低抑短促。在她十六歲從影時,導演為她改名為“丹鳳”,音節一平一仄,讀來就響亮和諧了。人名讀音如平仄相調,就會產生一種抑揚起伏的音韻美,如:“平仄式”——舒適、秦牧、宗璞、王朔等;“仄平式”——趙丹、謝添、顧城、鐵凝等;“平仄平式”——黃藥眠、高士奇、藏克家、韓少華等;“仄平仄式”——謝無量、廖承志、路金棟、魏鋼焰等。三、疊音取名法一是姓與名同字連綴,例如:方方、林林、楊楊等。二是選擇與姓同音或音近的字為名,如:曹操、魏巍、韋唯、袁苑、倪妮、李勵、譚坦等。三字名雙字相疊,多用于女性之名,如:李師師、劉婷婷、宋麗麗、陳思思、姜藜藜、李媛媛、范冰冰等。 歡迎您的光臨 思韻在此與您分享
中文姓名中的平仄,有全仄的如李太白,有全平的如王羲之。也有仄仄平的如葉桂春,平平仄的如陳洪綬。平仄間的有劉德華(平仄平),仄平仄的有李連杰和李玲玉等。
平仄格式的有張麗,仄平格式的有馬明。仄仄格式的有葉子,平平格式的有張橋。
平仄是由語速加聲帶振動頻率產生的,語速是可以改變的,聲帶的振動頻率卻是相對固定的,可參見下一段的平仄新論。
音節和諧不全在平仄本身,如新加坡一詞就三連平。可大家不覺得它拗口。今天,我們講平仄,強調的是平仄自然化,這樣才能避免平仄和不拘平仄之爭。
當然要注意注意了
一個名字之所以叫著悅耳就是因為有平仄
比如
你的姓氏是平音,那么你的名字最好也是平音,象高揚,如果你的姓氏是仄音,那么你的名字最好也是仄,比如艾靜
名字除了要好認以外,還要符合中國字的發音規律,也就是要讀起來上口。其實,姓名中,平仄的安排是隨意的。一些人以幫人取名為業的人,通過所謂“平仄”學說,抬舉自己,看輕他人,是不足取的。
周星馳(平平平),李太白(仄仄仄)這些名字都沒有合律。柳景選三個字全是上聲,并不難聽。紀仲憲都是去聲,不如紀忠賢好聽。(這種說法是片面的,因為每個人的發音習慣不同,從而見仁見智。)
黃靜初
黃相云
黃韻詩
在生活中第四聲的名字不太常見,所以導致很多人認為起名不要第四聲,其實這樣是非常錯誤的。
名字的讀音是否順口好聽,不僅僅是單個聲調決定的,要結合姓與名整體看,如魯迅、班固這樣的名字尾音都是第四聲,不僅音調搭配的很和諧,內涵還深刻,寓意也非常好,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名字。
在取名時應該避免姓名平仄聲相同,在現代漢語中,主要是以漢字的四個聲調論斷了,四聲是指平、上、 去 、入,取名需要搭配的也是這幾個。要避免姓名平仄聲相同,如柳景選三個字全是上聲,讀起來很繞口,便不如柳敬官好聽。張書襄都是平聲,也是不如柳敬官好聽的。
寶寶取名有哪些忌諱:
一、寶寶取名忌諱音韻拗口
好聽的名字在人際交往的過程很受歡迎,但是拗口的名字讀起來太別扭,反而容易引發人內心的反感,從而減少交流交際的機會。
二、寶寶取名忌有不雅諧音
例如“范劍”諧音“犯賤”,正直不曲的劍和姓氏的讀音結合讓人聯想到低俗釋義的詞,破壞了名字因有的含義,反而容易引起他人的嘲笑。
三、寶寶取名忌諱生僻字
現實生活中,生僻字很少應用,故而大家都不認識。作為名字時,大家為了不念錯而引發尷尬,會減少和使用者交流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