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星師本來就隸屬于祭司類,既然大祭司是祭司的統領。自然大祭司比占星師地位高、權利大。在古代,占星師都要聽命于大祭司,而大祭司為王室服務,也為神祇服務。在古埃及,大祭司有任免占星師的特權,大祭司決定什么,占星師就得服從什么。
望采納,謝謝!
在武則天登基以前,有一位叫袁天罡的占星師,就曾經預言過將有一個姓武的女子坐擁天下,后來果然實現,從那以后占星術就成為一種人們求神問卜的非常常見的預測未來的方式
(一)職業星占師的工作一、尋找失物
這幾乎是每個職業占星師遇的最多的問題,也是最難辦的問題之一。
這類星占的成功率很低,但人們在掉東西時,卻往往想到星占。以今天的常識去想,依靠排算天宮圖(什么是天宮圖,我以后會講到),要得到正確的解答是不可能的,占星師只能根據人情世故的洞察和求助者所告知的情況做出推算而已。事實也的確如此,我個人就無法從天宮圖中找到答案。但這并不表示沒有占星師可以辦到。16世紀到17世紀的英國有三位極負盛名的占星師就精于此道。他們都在倫敦開業:福爾曼(Csimon Forman,1552~1611)利利(Willian Lilly,1602~16810)布克(John Booker,1603~1667)他們除了擁有占星師的職業外還是著名的煉金士和巫士以及醫生。
二、尋人·尋逃犯
這類占星要容易的多,因為根據占星中大宇宙-小宇宙理論(我以后會講到),人的一切會在星象中有所反映。所以這類星占成功的例子就很多了。比較著名的是1652年一位王黨陸軍中將從倫敦塔逃走,推測他逃逸去向的就是剛剛提到的占星師布克。而昔年顯赫一時的蒙默思(Monmouth)公爵于1685年率眾叛亂被擊敗后,據說就但是由一位都柏林的占星師奉當局之命測算出了他的逃匿之所,結果公爵被抓獲斬首。
三、尋船·尋海預卜·航海保險
這種預測只在航海盛行的14~16世紀流行。
航海的風險不說大家也知道,于是航海預測也是職業占星師的大宗業務。我們暫且不討論是否靈驗,光就心理學上的價值就該給予占星師較高的評價。因為在遇到危難時,心理因素往往決定一切。那些篤信星占的航海家們,在得到"安全"的回答后才會出海,而且遇難時他們也會信心十足,因此逃脫厄運也不足為奇。據說有位懷疑星占的人士評論道:倘若占星師真能預卜航海的吉兇,那他們不妨經營航海保險業務。然而事實上確實有許多占星師這樣做了。例如,在利利的檔案中就有此類記載。1644年,有一艘船據報道說已在開往西班牙的途中沉沒,投保人也堅信已經沉沒,但利利卻推算出結論:該船安然無恙;后來事實證明他竟是對的,這件事使他的聲譽更加錦上添花。
關于占星師與航海家之間的傳奇故事。在那時流傳頗多。而航海又是當時的大事和熱門,所以占星師們就熱衷于航海星占,而不少經驗豐富的、大有名望的航海家也樂意接受占星師的指導。
四、物價·生意盈虧
經濟永遠是各時代的主題。但要占星師來充當社會學家的角色也不大符合。是很都占星師都身兼數職,而且絕頂聰明。所以,根據一些經濟學知識對物價做出判斷,也不是難事。
至于生意盈虧,那就是經營者的問題,只要稍懂面相的人都能得出比較正確的答案--而占星師又恰巧精于此道。此類占卜其實與星占無關。
五、尋寶
一夜暴富是很多人的夢想,許多占星師兼煉金士就成了人們滿足這種夢想的希望。不過,能夠進行這種大型星占的占星師很少。但福爾曼、加伯特(J.Gadbury)、內皮爾(R.Napier)都擬訂了一套"計算藏寶地點的規則"。是否有效,不得而知。
六、訴訟理鈍
這類星占的正確性也很理想。因為凡是和人有關的事情占星師一般都比較有把握--這正是星占的意義。這方面比較有名的占星師是托馬斯(K.Thomas),同時他還是一位神職人員。
上古時代,人們對世界的了解非常有限,人們為了趨利避害、逢兇化吉,而非常占星術。
張衡,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祖沖之,南北朝時期杰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郭守敬,元代的。徐光啟,明末杰出的科學家,天文學家。
1、石申,一名石申夫,魏國人,戰國中期天文學家、占星家,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公元前4世紀。著有《天文》八卷(西漢以后此書被尊為《石氏星經》)、《渾天圖》等。《甘石星經》在中國和世界天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石申曾系統地觀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發現其出沒的規律,記錄名字,測定一百二十一顆恒星方位,數據被后世天文學家所用。經過長期觀測,詳細考核,測出恒星138座,810個。他與楚人甘德根據黃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與北極的距離所制成的圖表,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恒星表,在世界天文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2、張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夏村),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
3、祖沖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河北省淶源縣人。祖沖之一生鉆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劉徽開創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紀錄。由他撰寫的《大明歷》是當時最科學最進步的歷法,對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確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邊論》《綴術》《述異記》《歷議》等。
4、郭守敬(1231-1316),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制造專家。郭守敬編撰的天文歷法著作有《推步》、《立成》、《歷議擬稿》、《儀象法式》、《上中下三歷注式》和《修歷源流》等十四種,共105卷。